本書由全球著名智庫之一——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一流的研究國際問題的專傢學者傾力打造,對過去一年國際戰略與全球安全形勢做瞭深度闡述與評估,反映齣當前國內國際問題研究的前沿水平。
本書由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集全院專傢學者的研究力量對過去一年的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作瞭全麵、係統的梳理,並對未來的國際格局發展和全球安全形勢進行瞭預判和分析。全書分為全球篇、地區篇、大國篇。在全球篇中,對全球秩序、世界經濟、國際金融、全球能源、國際恐情、海洋秩序、網絡空間外交等發展趨勢做瞭深度分析。在地區篇中,對東南亞、南亞、中亞、中東、非洲等地區的總體形勢和未來發展做瞭全麵的評估。在大國篇中,對美、俄、歐盟、日本、印度的對外戰略做瞭全麵闡述。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是中國從事綜閤性國際問題研究的重要機構,是全球一流智庫。前身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根據中央關於建立一批國際問題研究機構的指示,於1980年正式成立,2003年更名為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
全球篇
第一章全球秩序重塑進一步展開
一、主要力量消長反復、互動復雜
二、國際機製與規則變革明顯加快
三、圍繞三大闆塊大國地緣角逐加劇
四、多重挑戰凸顯全球治理變革緊迫性
第二章世界經濟仍處低速復蘇通道
一、增長疲軟,動能不足
二、震蕩反復,風險集聚
三、政策難擇,協調乏力
四、秩序重塑,爭奪激烈
第三章國際金融走勢分化,動蕩頻仍
一、發達國傢貨幣政策加速調整,分化加劇
二、新興經濟體動蕩普現,危機正在醞釀
三、市場震蕩頻仍,資本潮汐顯現
四、開發性金融博弈加劇,中國影響力上升
第四章全球貿易:深化調整加快重構
一、全球貿易仍處在危機後調整期
二、國際貿易格局麵臨深度變革
三、TPP欲重構國際貿易規則
四、中國國際經貿戰略需轉型升級
第五章全球能源格局加快調整分化
一、國際石油市場持續低迷
二、非傳統能源發展分化
三、國際能源版圖深入調整
四、各方戰略競爭與閤作加深
第六章國際反恐鬥爭步入曆史新階段
一、“伊斯蘭國”跨國威脅進一步擴大
二、中國周邊暴恐形勢日趨嚴峻
三、國際反恐閤作步履維艱
第七章國際防擴散形勢陰晴互現
一、無核武器國傢與核武器國傢矛盾上升,侵蝕國際防擴散體係基石
二、伊核談判終成正果,協議執行仍存風險
三、“伊斯蘭國”染指大規模殺傷性武器,非國傢行為體擴散風險增加
第八章網絡空間國傢博弈持續升溫
第九章海洋秩序加速調整
地區篇
第十章東北亞:競爭中推進閤作
第十一章南亞:再入多事之鞦
第十二章東南亞:共同體建設任重道遠
第十三章中亞:經濟危機加劇,安全威脅上升
第十四章中東:動蕩持續,格局洗牌
第十五章非洲:發展現變數,轉型遇難題
第十六章歐洲:艱難應對重重危機
第十七章拉丁美洲:危機逼近,艱難應對
大國篇
第十八章美國:奧巴馬力拼“遺産”,穩步重塑全球競爭力
第十九章俄羅斯:在睏境中尋求突圍
第二十章歐盟:勉力維護一體化成果
第二十一章日本:在艱難中調整
第二十二章印度:外交亮點不斷,經濟改革弱於預期
第二十三章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麵發力
第一章全球秩序重塑進一步展開
本章撰稿人:陳嚮陽、付宇、姚琨、李崢、唐新華、王鴻剛。
2015年是當代國際關係發展演進中的特殊之年,國際秩序在二戰結束與聯閤國成立70周年之際全麵深度調整,“後金融危機時期”大國力量消長呈現新反復,熱點地區多方角力,全球治理艱難推進。
一、主要力量消長反復、互動復雜
主要力量無不加緊內外戰略調整,競相搶抓戰略製高點,以便在國際秩序重塑中占得先機。西方與新興大國力量消長呈現階段性反復,彼此博弈更為復雜。
(一)發達國傢戰略調整成效漸顯、影響迴升
美國奧巴馬政府任期臨近尾聲,更加在意留下個人曆史印跡,著力打造政治“遺産”,強調打破兩黨對峙的政治僵局,藉由推行“中産階級經濟學”,使美國盡快走齣經濟危機影響。奧巴馬不顧共和黨及利益集團強烈反對,簽署新的減排行政令,實施美國史上最嚴《清潔電力計劃》,力促美國經濟發展升級轉型。在安全與外交領域,美國齣颱新版《國傢安全戰略》、《國傢軍事戰略》,強調美應繼續“謹慎”、“依靠夥伴”、“運用巧實力而非單純軍事力量”的對外戰略,維護美在國際體係中的主導權。美國經濟經過金融危機後持續對癥下藥,穩健復蘇態勢更加明確,2015年增速升至2��6%,失業率與聯邦赤字均顯著降低。IMF,World Economic Outlook,October 2015,p��168��
歐盟為擺脫發展睏境,宣布啓動“歐洲戰略投資基金”,強化歐元區財政金融治理,推動各方就救助希臘債務危機達成協議,針對空前難民危機推動實施共同的邊境管控等措施,強化包括成員國情報共享在內的反恐閤作。2015年歐元區經濟有所迴升,預計增速為1��5%。同上。
日本安倍政府宣布進入所謂“安倍經濟學”的第二階段,試圖通過加大投資、鼓勵生育、強化社會保障等舉措,改善增長模式,使其經濟規模早日實現“600萬億日元”(約6萬億美元)目標,但成效有限,第四季度再度呈現“技術性衰退”,“日本‘安倍經濟學’疲態顯現”,《人民日報》,2015年10月21日。2015年經濟增速從2014年的-0��1%微升至0��6%。IMF,World EconomicOutlook,October2015,p��168�倍醞餿氈廄炕�日美同盟,依托美國謀求政治大國地位。新版美日《防衛閤作指針》設立在戰時與平時都可進行全時段磋商的雙邊安全閤作機製,日在同盟中的作用趨升。但安倍強推“新安保法”,招緻民眾不滿。
(二)新興大國全麵深化內外戰略調整、應對發展睏境
印度莫迪政府加緊推進國企私有化、完善稅收製度、加強社保體係等改革,全麵放寬對外資的限製,預計2015年經濟增速躍升至7��3%,與中國共為新興經濟體“領頭羊,”IMF,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15,p��168�鋇�同時印度也麵臨貧富差距擴大、銀行金融業腐敗嚴重、對外貿易赤字惡化等結構性難題。對外,印度推進大國平衡外交和以南亞、印度洋為優先的強勢周邊外交,與美、日加大協調,更加關注亞太安全事務。
俄普京政府針對西方製裁與經濟衰退(今年預計-3��8%)推齣“反危機計劃”,先後投入2��3萬億盧布(約333億美元)用於增加銀行流動性等,力保社會穩定;“俄羅斯推齣應對危機計劃”,《人民日報》,2015年1月29日。齣重手彈壓反對派,包括以“嚴重危害俄國傢安全”為由宣布美“民主基金會”等境外非政府組織“不受歡迎”;對外剛柔並濟、竭力擺脫外交孤立,強調願與美西方加強接觸,通過與烏、德、法三國簽署《新明斯剋協議》以緩和烏剋蘭危機、改善俄歐關係,高調舉辦紀念衛國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式,啓動“歐亞經濟聯盟”,強力介入敘利亞反恐;宣布2020年前將再投入20萬億盧布(約閤2899億美元)升級軍備,強力應對北約擠壓“俄羅斯強化國防工業發展”,《人民日報》,2015年1月27日。。
巴西、南非遭遇經濟與政治睏境,預計年增長率分彆為-3%、1��3%。IMF,WorldEconomicOutlook,October2015,p��172�卑臀髁�遭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嚴重旱災與罷工風潮衝擊,經濟陷入滯脹,為擺脫睏境,齣颱新的加稅減支等計劃。南非發生大規模排外騷亂,數萬人流離失所,失業率高達25%,基尼係數超0��7、排名全球第一。“南非減貧,要‘輸血’也要‘造血’”,《人民日報》,2015年3月17日。南非政府一麵加強移民管製,一麵加大對能源及基礎設施的投資,試圖推動經濟加快增長。
整體看,金融危機後發達與新興國傢此消彼長態勢齣現麯摺乃至一定程度的“反轉”,發達國傢通過政策調整實力有所恢復,優勢開始顯現,而新興經濟體則普遍壓力增大,雙方圍繞國際秩序主導權的競爭更趨激烈。
(三)大國關係加快重組,西方與新興大國競閤博弈
西方大國加緊聯閤。美歐強化“北約”作用,加大在中東歐的軍事存在,共同抵製俄“地緣擴張”。美日同盟升級,針對中國崛起相互利用。“七國峰會”試圖強化在國際政治與安全領域的作用,公開就烏剋蘭危機、南海問題指責中俄。
新興大國協調加強。中俄在二戰結束70周年之際對彼此主辦的大型慶典相互支持,共同維護二戰勝利果實。“金磚五國”峰會加快“新開行”建設,就完善全球治理與促進世界經濟復蘇共同發聲,共推國際關係民主化。
西方與新興大國競閤博弈更趨復雜。西方大國集體缺席俄“紅場閱兵”與中國“九三閱兵”,摺射其與新興大國的現實矛盾及對當前國際秩序的深刻分歧。美俄矛盾尤為突齣,雙方圍繞烏剋蘭問題繼續製裁與反製裁鬥爭,彼此地緣爭奪延伸到敘利亞等中東地區。俄歐關係因恐怖主義“大敵當前”而略有緩和,歐盟在烏剋蘭問題上與美國逐漸拉開距離。美國對中國崛起的危機感與焦慮感增大,政策兩麵性更加突齣,規則排斥、海洋圍堵、網絡打壓並舉,同時在氣候變化等問題上尋求與中國的閤作。
……
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在信息碎片化的時代,為我提供瞭一個係統梳理和深入理解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的絕佳機會。它如同一個精密的羅盤,指引我在2015-2016年那個節點,準確地把握全球格局的脈動。我發現,作者對於新興大國崛起的論述尤為精彩,他不僅分析瞭經濟增長帶來的力量轉變,更探討瞭這種轉變如何重塑國際秩序,挑戰既有規則。例如,書中對新興經濟體在全球治理中扮演角色的分析,以及它們在氣候變化、金融穩定等議題上提齣的新思路,都讓我耳目一新。同時,對於非傳統安全威脅的關注,如網絡攻擊、能源安全、公共衛生危機等,也得到瞭充分的體現。我瞭解到,這些問題早已不再是單一國傢能夠獨立應對的,它們需要全球性的閤作與協調。書中對於國際組織改革的討論,以及各國在維護全球安全穩定方麵所做的努力與挑戰,都展現瞭作者對未來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全球安全是一個動態的、多維度的概念,理解它需要超越狹隘的國傢利益,以更宏觀、更長遠的視角去審視。
評分這本書為我打開瞭通往2015-2016年國際戰略與安全領域的一扇“信息之門”,讓我能夠以一種更加係統和全麵的方式來理解那個時期的全球格局。我發現,書中對於全球化進程中的挑戰與機遇的分析,觸及瞭我內心深處的思考。它揭示瞭,盡管全球化帶來瞭前所未有的聯係和繁榮,但也伴隨著貧富差距擴大、文化衝突加劇、以及跨國犯罪等一係列嚴峻的挑戰。書中對這些問題的探討,並沒有停留在錶麵,而是深入挖掘瞭其背後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根源。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在探討國際閤作的必要性時,也對閤作中存在的障礙和睏難進行瞭誠實的分析,例如國傢主權與全球治理之間的張力,以及不同國傢利益訴求的差異。這讓我意識到,構建一個更加穩定和安全的國際秩序,並非易事,需要各國付齣持續的努力和智慧。這本書讓我對全球性挑戰的應對之道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也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有瞭更真切的體會。
評分這本書仿佛是一扇窗戶,讓我得以窺探2015-2016年間,那個風雲變幻、暗流湧動的國際舞颱。我一直對地緣政治和全球性挑戰有著濃厚的興趣,而這本書的視角恰好滿足瞭我這種探求。書中對於大國博弈的深入剖析,例如美俄在敘利亞問題上的角力,以及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都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事件,而是試圖勾勒齣事件背後錯綜復雜的利益鏈條和戰略考量。我尤其欣賞的是,書中對區域性衝突的分析,比如烏剋蘭危機如何牽動歐洲神經,以及中東地區恐怖主義蔓延的深層根源,都通過詳實的資料和嚴謹的邏輯展現齣來。它不僅僅是一本信息匯編,更是一次思維的啓迪,讓我重新審視那些看似遙遠的新聞報道,理解其背後更深層的邏輯和潛在的影響。讀完之後,我對當今世界的復雜性有瞭更清晰的認識,也對未來可能齣現的變局有瞭更審慎的思考。這是一本值得反復閱讀和思考的書,它為我打開瞭理解國際事務的一扇重要窗口。
評分《國際戰略與安全形勢評估2015-2016》這本書,如同一個資深的智囊團,為我呈現瞭那個轉型時期國際社會錯綜復雜的圖景。我一直關注科技發展對國際戰略的影響,而本書在這方麵的論述,恰好滿足瞭我的好奇心。書中對數字時代信息安全、人工智能軍事應用、以及太空探索競爭的分析,讓我看到瞭科技進步如何以前所未有的方式重塑著國際力量對比和安全範式。我瞭解到,那些曾經被視為科幻情節的場景,正一步步成為現實,並對全球政治和軍事格局産生深遠影響。同時,書中對於氣候變化、流行病等全球性環境與健康挑戰的關注,也讓我看到瞭人類共同麵臨的脆弱性。它強調瞭,在追求國傢利益的同時,閤作應對共同的生存危機,已成為不可迴避的課題。這本書讓我認識到,未來的國際戰略與安全,將是一個技術、環境、經濟和政治因素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復雜生態係統。它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幫助我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以及我們可能麵臨的未來。
評分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仿佛化身為一名高級戰略分析師,得以近距離觀察2015-2016年全球舞颱上的風雲際會。書中所呈現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國際關係介紹,更是一幅幅生動而深刻的戰略博弈畫捲。我特彆對書中關於軍事力量平衡的分析印象深刻,書中對各國國防政策的調整、新型武器裝備的研發以及軍事聯盟的動嚮,都進行瞭細緻的描繪。這讓我瞭解到,軍事實力依然是影響國際格局的重要因素,而各國在軍事領域的競爭與閤作,也直接關係到地區乃至全球的穩定。此外,書中對意識形態和文化因素在國際戰略中的作用的探討,也給我帶來瞭新的啓發。我認識到,除瞭經濟和軍事實力,價值觀和文化認同也常常成為國傢間閤作或對抗的深層動因。書中對“軟實力”的論述,以及不同文明之間對話與衝突的分析,都極大地拓展瞭我的視野。這本書讓我明白,理解國際戰略,必須兼顧硬實力和軟實力,以及它們之間復雜的互動關係。
評分正版書籍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學習學習
評分學習學習
評分不錯,不錯
評分不錯
評分精品
評分可以用
評分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