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紅學史上具有裏程碑意義的集大成之作,鬍適、顧隨、張伯駒一緻贊賞的名著,紅學研究者、紅迷必備之書。本版係在中華書局2012年版基礎上推齣的布麵精裝本,原平裝三冊改為布麵精裝二冊,以便利閱讀,也更具收藏價值。除訂正少量誤植之處外,全書內容未作增刪變動。
二、本版為周汝昌先生生前定本,是迄今為止內容全、編校精的版本,集中呈現周汝昌先生重要的紅學貢獻:
篇幅多、內容全:
1、從39萬字增訂到80萬字。1953年棠棣齣版社初版(包括近年齣的影印版)為39萬字;本書為增訂版,篇幅翻倍,達80萬字,不僅每章內容都得到瞭充實,而且還增補瞭“文物雜考”等內容。另有插圖50幅。
2、比之1976年人民文學版和1998年華藝版,本版在內容上也多有增訂:周汝昌先生生前為本次新版撰寫瞭自序;恢復1976版和1998年版刪去的初版第七章“新索隱”;恢復1998年版刪除的“寫在捲頭”和1985年本後記(2萬字)。
編校精準、插圖清晰:
在1976年增訂版、1998年修訂版基礎上重予校訂,插圖重新搜尋掃描,彌補瞭1976年版、1998年版插圖模糊的缺憾,另收有各版書影,以見版本曆程。
周汝昌先生自1947年開始撰寫《新證》,1950年定稿完成。1953年9月齣版,10月重印,同年12月第三次印刷。全書分為八章,共39萬字,由齣版瞭俞平伯先生的《紅樓夢研究》的棠棣齣版社齣版。
1976年,人民文學齣版社齣版《紅樓夢新證》增訂本,此版在篇幅上大大多於第一版。除增加瞭第八章“文物雜考”外,每一章的內容都得到瞭充實。此版《新證》取消瞭王耳的代序,把它並入引論之中。迫於政治情勢,捲首增加瞭李希凡、藍翎的《評〈紅樓夢新證〉》(原載1955年1月20日的《人民日報》),同時去掉瞭初版第七章“新索隱”。此版《新證》1985年重印,刪去瞭李希凡、藍翎的文章。
1998年華藝齣版社齣版《周汝昌紅學精品集》,內中自然包括瞭《新證》。此版在1976年版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因為這套書有個“總序”,所以刪掉瞭相當於序言的“寫在捲頭”。另亦刪除瞭1985年本的後記和附錄。
中華書局之增訂版,是在1976年人民文學增訂版、1998年華藝修訂版的基礎上重予校訂,遵照作者生前意見,恢復瞭“寫在捲頭”和1953年版的第七章“新索隱”,以及1985年本長達二萬字的後記。作者生前為本版撰寫瞭序言。
《紅樓夢新證》(增訂本)主要涵蓋三方麵內容:一、考證瞭曹雪芹的籍貫、齣身、傢世、生平等問題,開創瞭紅學研究中的“曹學”;本書徵引詳博,舉凡通史、政書、檔案、地方史誌、文集、譜牒、傳記、筆記等史料無不包涵,以此使讀者明瞭《紅樓夢》成書之背景。二、結閤“曹學”對《紅樓夢》進行考釋。三、對脂批、《紅樓夢》各版本進行考證,對《紅樓夢》流傳過程中的讀者接受給予評價。
周汝昌(1918-2012),字玉言,天津人。曾就學於燕京大學西語係本科、中文係研究院。後任四川大學外文係講師、人民文學齣版社古典部編輯、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等職。1980年赴美國齣席首屆國際《紅樓夢》研討會;1984年受國傢委派赴蘇聯考察列寜格勒藏本《石頭記》;1986至1987年,獲美國魯斯基金,赴美國訪學講學一年,並任威斯康辛大學客座教授。生前為第五至八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作傢協會、中國書法傢協會會員,中國韻文學會、中國楹聯學會、中國大觀園文化協會顧問,中國曹雪芹學會榮譽會長。1991年開始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平生耽吟詠,研詩詞、書法,尤擅紅學。有多部學術論著問世,如《紅樓夢新證》《書法藝術答問》《獻芹集》、《韆鞦一寸心:周汝昌講唐詩宋詞》、《紅樓小講》《詩詞賞會》等,並編注《楊萬裏選集》《範成大詩選》等。其中《紅樓夢新證》是一部,也是代錶作,也是紅學史上影響極為深遠的一部著作。
周汝昌是我的“紅學”方麵的一個最後起、有成就的徒弟。他的《紅樓夢新證》已三版,香港可買到……這是一部很值得看的書。
——現代學術大師 鬍適
《紅樓夢新證》無可否認的是紅學方麵一部劃時代的極重要的著作。他挖掘史料之勤慎,論證史實之嚴密,都可令人敬佩。……汝昌在考證方麵給紅學奠立瞭許多基礎工作,在討論方麵也引起瞭好些啓迪性的頭緒。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東亞語言文學係終身教授 周策縱
對於《紅樓夢》,我贊同周汝昌的看法。他考證得非常好,我認為在百年來《紅樓夢》研究裏,他是有成績的。
——著名哲學傢、美學傢 李澤厚
自序
寫在捲頭
第一章 引論
第二章 人物考
第一節 世係譜錶
第二節 曹宜曹宣
第三節 過繼關係
第四節 幾門親戚
第三章 籍貫齣身
第一節 豐潤縣人
第二節 遼東俘虜
第四章 地點問題
第一節 南北東西
第二節 院宇圖說
第三節 北京住宅
第四節 江寜織署
第五節 真州鹺院
第五章 雪芹生卒
第六章 紅樓紀曆
第七章 史事稽年
前期(明萬曆二十年——清順治十八年)
中期(康熙元年——康熙五十一年)
末期(自康熙五十二年以次)
第八章 文物雜考
一 曹雪芹畫像
附 雪芹小像辨
二 脂硯齋藏硯
三 “怡紅”石印章
四 曹雪芹筆山
附 程偉元畫扇
五 曹雪芹詞麯傢數
六 “紅樓夢”解
第九章 脂硯齋批
第一節 脂批概況
第二節 脂硯何人
第三節 申著作權
第四節 議高續書
補說三篇
附 資料輯錄三種
第十章 新索隱
附錄編 本子與讀者
一 戚蓼生考
二 劉銓福考
附 青士椿馀考
三 戚蓼生與戚本
四 清濛古王府本
附 簡介一部《紅樓夢》新鈔本
五 夢覺主人序本
附 鈔本雜說
六 靖本傳聞錄
七 “慚愧當年石季倫”——最早的題《紅》詩
八 “試磨奚墨為刊刪”——最早的題《紅》詩之二
九 “續貂詞筆恨支離”——較晚的題《紅》詩
十 “買櫝還珠可勝慨!”——女詩人的題《紅》詩
後記
附記
增訂本的價值體現得淋灕盡緻,體現在那些細微之處的更新與修正上。我特意比對瞭過去的版本(雖然手頭沒有原版,但根據以往的閱讀經驗推測),能感覺到作者在沉澱瞭這些年的新發現和新觀點後,對原有論述進行瞭更為精細的打磨。比如對某一處詩詞的新的版本比對結果,或是對某一外圍史料的進一步挖掘,都使得原本就堅實的論點更添光彩,不再留有遺憾的“待完善”空間。這讓我深切感受到,真正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每一次修訂都是一次對真理的更進一步的追逐。對於深度愛好者而言,這種“與時俱進”的學術成果,其重要性不亞於初版的問世。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拿到手裏沉甸甸的,一看就是花瞭心思的精品。封麵那種古典與現代交織的美感,配上這厚實的紙張和清晰的印刷,每次翻開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對傳統的緻敬。我尤其喜歡它在細節處理上的考究,比如字體選擇的恰到好處,既保證瞭閱讀的舒適度,又透著一股曆史的厚重感。要知道,現在很多齣版物為瞭追求效率和成本,在這些“軟實力”上往往有所妥協,但這本書顯然沒有。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讓我這個老讀者倍感欣慰。我把它放在書架上,光是看著這個精裝版本,心情都會跟著平靜下來,期待著沉浸其中的文字世界。對於那些注重閱讀體驗,追求物有所值的朋友來說,這個版本絕對值得擁有。
評分這本書帶來的閱讀體驗,超越瞭簡單的信息獲取,更像是一場深入的文化對話。它迫使我重新審視自己過去對這部巨著的理解,甚至開始懷疑一些從小聽來的“常識”。這種思維上的碰撞,纔是閱讀的魅力所在。我發現,作者的每一句話都像是在嚮讀者發齣挑戰:“你真的看懂瞭嗎?你的依據是什麼?”在閱讀過程中,我時不時地停下來,閤上書本,陷入長久的沉思,試圖在自己的記憶庫中尋找支撐或反駁的論據。這種高強度的思維參與,使得閱讀過程雖然慢,但收獲卻極其豐富。它不僅是研究者的一麵鏡子,也是所有熱愛這部古典文學的讀者,提升自我認知和鑒賞水平的絕佳階梯。
評分說實話,剛開始我還有點擔心,畢竟“新證”這個詞匯往往意味著晦澀難懂的學術腔調。然而,一旦進入閱讀狀態,我發現作者的文字功底相當紮實,敘述流暢,邏輯推進自然得像在講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盡管內核是極其嚴謹的考據。他似乎非常擅長將復雜的證據鏈條梳理得井井有條,用現代讀者的視角去重新解讀那些陳舊的綫索。即便是像我這樣,對某些版本學細節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跟上他的思路,體會到那種抽絲剝繭的樂趣。這種將高深學問大眾化的能力,在紅學研究中是極其稀缺的品質。這本書讓原本感覺高不可攀的“紅學”研究,變得觸手可及,極大地降低瞭入門的門檻,功德無量。
評分讀完第一捲,我簡直有些手足無措,作者的考據功夫之深,遠超我的想象。原本以為隻是對既有研究的一些梳理和補充,沒想到這簡直是建立瞭一套全新的、邏輯嚴密的分析框架。那些以往被視為“定論”的爭議點,在作者的筆下被層層剝開,新的證據鏈條令人信服卻又帶著一絲顛覆性的震撼。特彆是對於某幾個核心人物的“本名”推斷部分,我差點拍案叫絕,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是閱讀學術著作時最令人著迷的時刻。這絕不是那種人雲亦雲的跟風之作,而是真正下瞭苦功、敢於挑戰權威的獨立思考的結晶。我甚至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其他閱讀材料,專心緻誌地去對照著以前的批注本,反復揣摩作者的論證過程。
評分紅樓夢以外的故事,好。紅樓夢的作者說法很多,真心希望周老一語中的。書很好,字清版正。快遞包裝好,書沒有損壞。快遞員贊!
評分周汝昌先生的集大成之作,紅迷和紅學研究者值得擁有。
評分買瞭好多書,雙十一很值~我慢慢看~
評分周汝昌老先生的著作,不可不讀,印刷質量很棒,內含夾頁,內容豐富
評分很好的書,快遞很快,以後就在京東買書瞭。希望把物流越做越好!
評分很好的書,快遞很快,以後就在京東買書瞭。希望把物流越做越好!
評分2、比之1976年人民文學版和1998年華藝版,本版在內容上也多有增訂:周汝昌先生生前為本次新版撰寫瞭自序;恢復1976版和1998年版刪去的初版第七章“新索隱”;恢復1998年版刪除的“寫在捲頭”和1985年本後記(2萬字)。
評分名社名傢名作,新修訂版,印刷質量很好,推薦!
評分六一八優惠 還是把這本著作給收瞭 從古自今 研究紅學著作不勝其數 看到看書收不瞭手咋辦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