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谱丛书:中炮对单提马

象棋谱丛书:中炮对单提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少龙,段雅丽,杜彬 等 编
图书标签:
  • 象棋
  • 中炮
  • 单提马
  • 开局
  • 残局
  • 战术
  • 技巧
  • 进阶
  • 谱例
  • 对弈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36435
版次:1
商品编码:1188950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象棋谱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0
字数:23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单提马应中炮,古谱有载,均用左直车,守法呆板,被红冲中兵破阵。
  近代单提马局改为左横车,移至右肋便于集结右翼子力反击,效果较好。但红方采用挺七兵平七炮瞄马,再伸车捉士角炮,逼黑支士自塞车路,使黑反击计划落空。
  单提马局新模式是横车左肋,是东北棋手的创新着法。当红跳七路马冲中兵急攻时,黑反架中炮,又退右炮摆窝心成雷公炮局阵式,对攻激烈。当然,红方也有飞边相再补仕开贴身车的稳健下法,较量中残局功夫。
  总的来看,单提马对抗中炮的反击力不强,变化也不多,在重大比赛中应用较少。

作者简介

  黄少龙,中国象棋大9币,南开大学教授。1984年创办南开大学象棋研究中心,历任天津市棋类运动协会副主席、天津市高等院校棋牌协会主席、中国大学生象棋协会秘书长等职。
  1977年获全国象棋个人赛第3名,以后参加中国对菲律宾象棋赛及中国对法国象棋赛,均取得优异成绩。1986年获香港奥林匹克金奖。1990年获伦敦举办的世界计算机奥林匹克大赛铜奖。1997年参加象棋个人国际邀请赛,获国内组冠军。2008年应邀赴新加坡担任亚洲象棋赛棋局讲评。
  曾出版《象棋实战中局谱》、《象棋开局战理》、《列炮纵横谈》、《象棋对策论》、《象棋秘诀丛书》、《象棋大全》等60多部著作,多次获全国象棋图书一等奖。
  
  段雅丽,女,1961年生,天津市人。自幼喜好象棋,获得少儿象棋赛奖。20世纪80年代,多次蝉联天津市成年女子象棋冠军,达到一级棋士标准。曾获全国女子象棋赛第13名以及棋友杯全国业余女子赛冠军。多年来,热心投身象棋教育工作,曾任天津市松生棋牌艺术学校副校长兼教务主任、天津市高等棋友联谊会秘书长等职。近年致力于象棋写作,著有《象棋速通探秘》、《象棋残局攻杀法》、《怎样成为象棋高手》、《儿童棋类教学丛书》等,均已正式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单提马横车
第1局 覃剑秋胜朱剑秋
第2局 童本平胜陈信安
第3局 苏文生负陈振国
第4局 朱祖勤负胡荣华
第5局 张申宏胜周松云
第6局 王嘉良胜任德纯
第7局 卜风波胜朱丛思
第8局 赵国荣胜许辉煌
第9局 曾展鸿胜谢侠逊
第10局 郭瑞霞负胡明
第11局 赵国荣胜陶汉明
第12局 谢卓淼负洪智
第13局 黄少龙胜王嘉良
第14局 钱洪发负李来群
第15局 杨官璘胜陈柏祥
第16局 吴优负汪洋
第17局 王嘉良胜薛家语
第18局 郭志军负陈建民
第19局 金波胜蔡忠诚
第20局 高建忠负杨汉民
第21局 黄宝琮胜李士谦
第22局 钱洪发胜汪士龙
第23局 朱贵友胜王玉才
第24局 黄学谦负汪洋
第25局 昊贵临胜陶汉明
第26局 蔡忠诚胜邓颂宏
第27局 王洪杰负何连生
第28局 言穆江胜马长安
第29局 靳玉砚负李雪松
第30局 杨官璘胜董文渊
第31局 钱洪发负徐天利
第32局 赵鑫鑫胜陈寒峰
第33局 徐和良负孟立国
第34局 臧如意胜梁利成
第35局 韩福德负任德纯
第36局 张学潮胜王向明
第37局 李洪滨负柳大华
第38局 谢卓淼负杨克雄
第39局 侯龙登胜陈建民
第40局 崔俊负葛维蒲
第41局 李鸿嘉胜李镜华
第42局 黄成俊负胡荣华
第43局 赵国荣胜陶汉明
第44局 高建忠负于幼华
第45局 郝继超胜陈寒峰
第46局 屠景明负朱剑秋
第47局 徐天红胜冯明光
第48局 王嘉良胜孟立国
第49局 高明海负蒋志梁
第50局 吕钦胜许银川
第51局 陈建昌胜黎德志
第52局 邓颂宏胜赵永利
第53局 徐超胜陈寒峰
第54局 党斐负林宏敏
第55局 杨官璘胜董文渊
第56局 黄志辉负陈孝堃
第57局 赵力胜李锦欢
第58局 张增华负孟立国
第59局 程进超胜俞云涛
……

第二章 单提马直车
第三章 右单提马
第四章 其他

前言/序言

  单提马应中炮,古谱有载,均用左直车,守法呆板,被红冲中兵破阵。
  近代单提马局改为左横车,移至右肋便于集结右翼子力反击,效果较好。但红方采用挺七兵平七炮瞄马,再伸车捉士角炮,逼黑支士自塞车路,使黑反击计划落空。
  单提马局新模式是横车左肋,是东北棋手的创新着法。当红跳七路马冲中兵急攻时,黑反架中炮,又退右炮摆窝心成雷公炮局阵式,对攻激烈。当然,红方也有飞边相再补仕开贴身车的稳健下法,较量中残局功夫。
  总的来看,单提马对抗中炮的反击力不强,变化也不多,在重大比赛中应用较少。


象棋谱丛书:中炮对单提马 象棋战术的精髓,实战的制胜宝典 象棋,这项古老而又充满智慧的博弈,自诞生以来便以其深邃的战略内涵和跌宕起伏的战局吸引着无数爱好者。在一盘棋的进程中,开局的走向往往预示着整盘棋的基调,而各种精妙的战术运用则更是将棋盘上的攻防艺术推向极致。“中炮对单提马”,便是象棋战局中一种极为经典且极具代表性的对局模式。本套《象棋谱丛书:中炮对单提马》旨在深入剖析这一对局的演变脉络,系统梳理其中的关键战略战术,为广大棋友提供一份详实、实用、具有高度参考价值的实战宝典。 内容概述: 本套丛书并非仅仅罗列棋谱,而是以一种系统性的、由浅入深的编纂方式,力求将“中炮对单提马”这一复杂而多变的局面,在棋友的脑海中构建出一幅清晰完整的图景。丛书的编排结构如下: 第一卷:中炮对单提马基础理论与开局定式 开局的哲学: 深入探讨“中炮”和“单提马”各自的开局思想。中炮以其迅猛的攻击势头,力求在中路形成强大的突破;而单提马则以其灵活的调动和坚实的防御体系,伺机反击。本卷将从战略层面解析这两种开局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它们在不同局面下的适应性。 经典定式详解: 详细剖析“中炮对单提马”中最具代表性和实战价值的开局定式。我们选取了近百种经过实战检验、久经考验的经典变例,并对其核心走法、关键棋步、常见陷阱以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阐述。每一种定式都附有详细的图解,并辅以作者多年的实战经验和理论总结,帮助读者快速掌握不同定式下的基本布阵思路和攻防要点。 变例的分析与演变: 棋局的魅力在于其无穷的变化。本卷不仅介绍了主流定式,更深入挖掘了其背后的变例。我们将追踪这些变例的演进过程,分析不同选择带来的棋局走向,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局面中做出最有利的判断。例如,中炮方在不同阶段如何调整攻击重点,单提马方又如何通过稳健的防守化解危机,并寻找反击良机。 初学者的入门指南: 对于初学者而言,理解开局定式往往是学习象棋的难点。本卷特别设置了“初学者指南”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开局的基本原理,引导读者循序渐进地掌握“中炮对单提马”的基本走法,避免走入误区。 第二卷:中炮攻击的战术精髓与实战运用 中炮的攻击体系: 深入剖析中炮方在开局后的攻击体系。本卷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过宫炮”、“龟背炮”、“沉底炮”等经典炮法,结合马、车、兵的配合,形成多点攻击,压迫对方空间。我们将详细分析各种炮法在不同局面下的发力时机和攻击路径。 马、车、兵的协同作战: 任何一个棋子的威力都离不开整体的配合。本卷将重点阐述中炮方如何通过马、车、兵的灵活调动,为中炮的攻击提供支援,同时构建坚实的防线。例如,如何利用马的腾挪跳跃,为己方炮打通通路;如何用车的威慑力,限制对方活动空间;如何通过兵的推进,蚕食对方阵地。 破局的艺术: 棋局的最终目标是取得胜利。本卷将针对“中炮对单提马”局面下的常见破局方式进行深入探讨。我们将分析各种攻击套路,如“当头炮”、“二进一”、“闷宫马”等,以及如何在关键时刻抓住对方的破绽,一举击溃对方的防线。 实战案例分析: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本卷精选了大量由顶尖棋手在实战中运用“中炮”攻击的经典对局,通过对这些对局的详细复盘和解说,让读者直观地感受到中炮攻击的威力,学习高手们如何在实战中化被动为主动,最终赢得胜利。 第三卷:单提马的防守反击与全局谋略 单提马的防守智慧: 单提马开局并非一味被动挨打,其核心在于“稳”。本卷将深入解析单提马的防守体系,如何通过“飞相”、“挺七兵”、“车马配合”等手段,构建牢固的防线,化解中炮的强大攻势。我们将分析在不同攻击模式下,单提马方应采取的针对性防守策略。 寻找反击的契机: 良好的防守是为了创造反击的条件。本卷将重点阐述单提马方如何通过敏锐的观察和精准的判断,寻找对方攻击中的破绽,并伺机发起反击。我们将分析各种反击战术,如“过河车”、“钓鱼马”、“闷杀”等,以及如何在混乱的局面中抢占先机。 均衡发展的策略: 在应对中炮的凌厉攻势的同时,单提马方也需要兼顾自身的发展。本卷将探讨如何在防守中保持棋子的活力,为反击创造更有利的条件,甚至通过积极的攻势,打乱对方的部署,建立自己的优势。 中残局的过渡与博弈: 从开局到中局,再到残局,棋局的演变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本卷将分析“中炮对单提马”在进入中残局后,双方棋子力量的消长,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残局局面,调整策略,发挥己方优势,最终走向胜利。 高水平对局赏析: 本卷同样精选了大量由高水平棋手在“中炮对单提马”局面下的优秀对局,重点分析单提马方如何在复杂的局面下,通过精妙的防守和果断的反击,最终战胜强敌,从中学习其宝贵的经验和高超的技巧。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大量的实战案例,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用的棋艺提升。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开局定式到中残局博弈,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中炮对单提马”的方方面面。 图文并茂: 大量的棋图配以清晰的文字解说,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掌握。 权威性与专业性: 由资深象棋专家、特级大师倾力编撰,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实用性强: 针对不同水平的棋友,提供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帮助读者有效提升棋艺。 适用人群: 所有象棋爱好者,无论初学者还是资深棋手。 希望系统学习“中炮对单提马”这一经典对局的棋友。 希望提升实战水平,掌握制胜战术的棋手。 对象棋战略战术有深入研究兴趣的读者。 结语: “中炮对单提马”是象棋棋谱中的瑰宝,其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无穷的乐趣。本套《象棋谱丛书:中炮对单提马》正是希望将这份瑰宝呈现给广大棋友,通过对这一经典对局的深入挖掘和系统梳理,帮助读者领略象棋的魅力,掌握制胜的法宝,在棋盘上挥洒自如,运筹帷幄,最终达到“棋行天下,乐在其中”的境界。翻开本书,您将开启一段探索象棋奥秘的精彩旅程,踏上棋艺精进的坚实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简直是象棋理论研究的一座里程碑。作者对棋局的剖析细致入微,无论是开局的布局选择,中盘的复杂变化,还是残局的精妙处理,都展现出了极高的造诣。我尤其欣赏的是作者在阐述复杂局面时所采用的逻辑链条,清晰、连贯,让人即便初次接触某个特定的棋型,也能迅速抓住其中的核心思路。书中大量的实战案例并非简单的招法罗列,而是融入了对双方心理博弈的深刻洞察,使得阅读过程如同跟随两位顶尖高手进行现场复盘,获益匪浅。它不仅仅是一本学习手册,更像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哲学思考的棋艺经典,每一次重读都能带来新的感悟,让我对象棋的理解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对于那些渴望突破瓶颈、真正理解象棋精髓的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案头必备的至宝。

评分

老实说,我期待这本书很久了,拿到手后发现它完全值得这份期待。它最大的魅力在于其“平衡感”——既有对宏大战略的精准把控,又不失对微小战术细节的捕捉。作者的文笔看似平实,实则暗藏锋芒,寥寥数语便能点破一个隐藏极深的陷阱。与其他一些偏向“炫技”的棋谱不同,这本书的目的是“教你如何稳定地赢下棋”,强调的是构建稳固的优势体系而非依赖一时的灵感。我特别欣赏它对“危机处理”章节的处理,面对被动局面时,作者提供的几种脱困方案,兼具风险控制和反击潜力,展现了一种成熟棋手的风范。对于希望将象棋提升到稳定竞技水平的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系统性和指导性是无与伦比的。

评分

我是一位对布局变化有独特偏好的棋手,这本书在某些特定开局的展开和后续的接续处理上,提供了一套我从未见过的全新视角。作者似乎对棋盘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地毯式的扫描,挖掘出了许多看似被主流理论忽略的“冷门但精妙”的应对策略。特别是一些针对特定对手风格的“反制”布局,设计得极为巧妙,充满了实战的智慧。阅读时,我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在脑中构思这些新策略的长期影响,这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实战经验和超前的理论预见性。这本书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走哪一步”,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条路比其他所有路都要好”,这种深入到“为何如此”的探讨,是衡量一本棋谱价值的关键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注释堪称典范,充分体现了专业出版社的水准。图文的结合处理得非常巧妙,棋谱的清晰度极高,即便是小字体的注解也一目了然,这对于长时间研究棋谱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在某些关键节点加入了“作者思考路径”的独白,这种近乎“手把手教学”的方式,极大地弥补了纯粹棋谱带来的疏离感。它让我明白了高手下棋时,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这种对思维过程的披露,比任何招法都要宝贵。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思路去复盘了几局自己的对局,效果立竿见影,原本模糊的取舍变得清晰起来。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是建立在极其精良的呈现基础之上的。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硬核”,它不是那种轻松的“速成指南”,而是要求读者付出时间和精力的深入钻研。对于初学者来说,一开始可能会感到有些吃力,因为书中涉及的术语和复杂的变例需要扎实的背景知识作为支撑。然而,一旦你沉下心来,配合棋盘反复推演,你会发现作者构建的理论体系是多么的严谨和完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主动权”和“空间控制”这两个抽象概念的具体化描述,通过大量的棋例,作者将这些理论变得触手可及。这种注重内功修炼的写作风格,虽然不那么“讨好”大众,却极大地锻炼了读者的计算能力和全局观。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经历了一次高强度的思维训练,棋路不再是零散的片段,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

评分

太坑人了,把一些名手的对局搜集而来,连一点正常的评注都没有,太失望了,不该冲作者的名气去买,后悔惨了

评分

评分

很好

评分

真的好不错,希望以后还能买到

评分

评分

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