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大数据》一书立足前沿性、注重实用性,着眼于大数据发展的新动向,结合大数据技术在国内外制造业的应用现状和未来趋势,通过充分调研,全面、深刻地剖析了制造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支撑技术,并选择典型制造行业进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实例分析。旨在为我国制造业新一轮的转型和升级提供创新、系统的解决方案和途径,为提升我国智能化制造水平提供有益参考。
本书由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张洁教授团队主持著述,其长期致力于制造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其撰写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多方引用作者研究成果,从大数据视角加以思考和探索,为制造业转型和升级、制造业大数据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持。
《制造业大数据》一书立足前沿、注重实用,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大数据技术在制造业的发展和应用现状。
《制造业大数据》一书分为12章。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制造业现状、大数据时代的工业变革、工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的关系等;制造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来源;第4章介绍了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开发相关技术;制造业大数据感知、通信与控制技术;制造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制造业大数据相关的应用服务;以及大数据技术在半导体制造业、石化制造业、航空航天制造业、船舶制造业的应用。
《制造业大数据》一书不仅为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领域高校的研究生和科研人员提供理论知道和借鉴,同样可为制造企业从业人员提供生产指导,为制造业信息化、智能化的咨询和实施人员提供参考。
张洁,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与信息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曾在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和香港大学工业制造系统工程系从事博士后工作。法国里昂二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业工程与运筹学系访问学者。
长期致力于制造大数据与智能制造技术研究。出版过专著《基于Agent的制造系统调度与控制》《可重入制造系统的控制》《企业信息化工程——建模、诊断、评估与实践》《多Agent技术在先进制造中的应用》和《敏捷智能化制造系统的重构与控制》。发表论文被SCI收录30余篇、EI收录60余篇、ISTP收录10余篇,获得软件著作版权登记18项,国内授权发明专利7项。主持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重大项目、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项目等。
第1章 制造业的大数据时代
1.1新一轮的制造业发展战略
1.2大数据时代的工业变革
1.3制造业大数据与智能制造
1.4大数据在工业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第2章 制造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
2.1 制造业大数据的定义
2.2 制造业大数据的特征
2.3 制造业大数据的分类
2.4 制造业大数据的描述
2.5 制造业大数据生命周期
第3章 制造业大数据资源
3.1大数据对制造企业信息化的影响
3.2 产品设计数据资源
3.3 产品制造数据资源
3.4 产品运行维护数据资源
3.5 企业运营管理数据资源
3.6 供应链数据资源
第4章 制造业大数据基础平台技术
4.1 制造业大数据平台架构
4.2 制造业大数据平台网络与硬件配置需求
4.3 制造业大数据基础平台关键技术
4.4 制造业大数据平台商用产品
第5章 制造业大数据感知技术
5.1 制造业大数据与物联网
5.2 智能传感器技术
5.3 制造资源标识技术
5.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5.5 二维码技术
5.6 其他制造业大数据感知技术
第6章 制造业大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技术
6.1工业现场总线通信技术
6.2工业现场以太网通信技术
6.3工业现场无线网络通信技术
6.4 OPC技术
6.5 DNC控制技术
6.6 DCS控制技术
6.7 大数据时代下车间联网通信与控制方案
第7章 制造业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7.1 制造业大数据检索与查询技术
7.2 制造业大数据分类与聚类技术
7.3 制造业大数据时序数据模式挖掘技术
7.4 其他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
第8章 制造业大数据应用服务
8.1 产品设计服务
8.2 制造过程服务
8.3运维管理
8.4 经营管理服务
8.5 供应链管理服务
第9章 半导体制造业大数据应用
9.1 半导体制造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9.2 半导体制造业大数据来源与特点
9.3 半导体制造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
9.4 半导体制造行业大数据应用方案
9.5 半导体制造行业大数据应用实例
9.6 半导体制造行业大数据应用趋势分析与展望
第10章 石化制造业大数据应用
10.1 石化制造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10.2 石化制造业大数据来源与特点
10.3 石化制造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
10.4 石化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实例
10.5 石化制造业大数据应用趋势分析与展望
第11章 航空航天制造业大数据应用
11.1 航空航天制造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11.2 航空航天制造业大数据来源与特点
11.3 航空航天制造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
11.4 航空航天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实例
11.5 航空航天制造业大数据应用趋势分析与展望
第12章 船舶制造业大数据应用
12.1 船舶制造业对大数据应用的需求
12.2 船舶制造业大数据来源与特点
12.3 船舶制造业大数据典型应用场景
12.4 船舶制造业大数据解决方案
12.5 船舶制造业大数据应用实例
12.6 船舶制造业大数据应用趋势分析与展望
《大数据时代》一书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早在2013年就敏锐地指出,“大数据开启了一次重大的时代转型,成为人们获得新的认知、创造新的价值的源泉。与其他新技术一样,大数据也必然要经历硅谷臭名昭著的技术成熟度曲线”。一语成谶,经过两年多新闻媒体和学术会议的大肆宣传之后,大数据逐渐褪去了光鲜外衣。在学术界和工业界开始进行冷静思考和应用尝试之后,刚刚过去的2015年才被真正认为是“大数据元年”,大数据深入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展现了无处不在的威力。
对人类社会的支柱产业——制造业而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无论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明确指出,大数据已成为下一次工业革命中的关键技术。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中,制造业大数据应用也已被列入十大重点工程。对正处于经济发展方式快速变革关口的中国而言,如何利用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动大数据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应用,提升制造企业的运行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关乎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议题。
本书作者近年来围绕制造业大数据的概念、方法、技术和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在这些项目的支持下,对制造业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资源进行了梳理,对制造业大数据的感知、通信、处理和平台技术,以及建模、分析方法和决策服务开展了探索,并对大数据在典型制造行业的应用做了初步尝试。本书对这些成果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希望为寻求如何利用大数据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的读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本书的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大数据驱动的智能车间的运行分析与决策方法的研究”(No.51435009)和航天先进制造技术研究联合基金“基于大数据”的资助。同时,华中科技大学的李培根院士对本书的撰写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第1、2、4、5、6、9章由张洁、秦威组织编写,第3、7、8章由李敏波组织编写,第10章由张晨组织编写,第11章由程辉、邢宏文组织编写,第12章由鲍劲松组织编写。全书由张洁、秦威组织统稿。此外,研究生杨俊刚、吕佑龙、汪俊亮、倪明安等承担了大量的素材收集和整理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在此对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大数据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还处在迅速发展的阶段,在制造业的应用已经引起越来越多的科研和工程人员的关注。由于作者的水平和能力有限,书中的缺点和错误在所难免,在此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在书稿完成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作者在书中尽可能地标注了,有疏忽未标注的,也敬请谅解。
我最近对“智能工厂”这个概念越来越着迷,总觉得未来的工厂会是高度自动化、智能化,并且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的。其中,大数据无疑是实现这一切的关键基石。我常常思考,我们一天到晚生产出来的各种数据,从温度、压力、转速到良品率、设备状态,这些看似零散的信息,如果能被有效整合和分析,会产生多么巨大的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揭示大数据在制造业中的“魔力”,让我看到如何将这些原始数据转化为洞察力,进而指导生产决策。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大数据如何帮助我们实现更精准的质量控制,减少次品率;如何通过对设备运行数据的分析,实现预测性维护,避免非计划停机;如何优化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甚至如何通过分析客户的使用数据,来改进产品功能,提升用户体验。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提到了大数据在供应链管理、库存优化、物流跟踪等方面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提升整个价值链的效率。当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关于数据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技术,以及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应用这些技术。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看透”生产流程、洞察产品背后秘密的技术感到好奇。最近有幸听了一场关于工业互联网的讲座,其中提到了大数据分析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损耗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讲师举例说,通过对历史生产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发现隐藏在看似正常运行中的小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从而避免了大规模的生产事故。这让我对大数据在制造业的应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一直觉得,很多时候我们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因为技术本身不行,而是我们对生产过程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来指导我们的决策。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如何“读懂”生产数据的方法论,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改进产品设计、甚至预测市场需求。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在大数据分析方面比较成熟的行业案例,比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等,看看它们是如何利用大数据来提升竞争力的。我也会关注书中关于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以及数据建模等方面的技术细节,希望能够有所启发。如果书中还能探讨大数据在推动制造业向个性化定制、柔性生产转型方面的作用,那我将感到非常欣慰。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部关于现代工业发展的纪录片,里面反复强调了信息技术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推动作用。其中有几集专门讲到数据如何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如何改变着传统生产模式。我被那些利用数据分析来驱动决策的案例深深吸引,比如通过传感器收集的数十万个数据点,来精确调整机器参数,从而提高产品合格率。这让我意识到,大数据不仅仅是技术概念,更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我一直在思考,对于我们这种传统制造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突围?我认为,答案很可能就藏在对我们自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的挖掘和利用上。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们指明方向,教会我们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应用这些数据。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大数据技术在质量改进、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场景进行详尽的阐述,最好能有一些可供借鉴的实践框架或者模型。同时,我也关心书中对于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讨论,毕竟数据安全是大数据应用的前提。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到如何构建企业内部的数据分析团队,或者如何与外部专业机构合作,也会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拥抱数字化转型、迈向智能制造的“敲门砖”,提供切实的指导和可行的方案。
评分我一直觉得,很多传统制造业之所以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步履维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真正掌握“数据”这把钥匙。我们每天都在产生海量的数据,但大部分都躺在角落里,没有被充分利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打开这扇门,让我们看到大数据在制造业中所能发挥的巨大能量。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构建企业内部大数据分析能力的指导,比如如何组建团队、如何选择合适的技术工具、如何建立数据分析流程等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让我们能够将大数据分析融入到日常的生产运营中,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我会特别留意书中对制造业大数据应用案例的分析,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成功的经验和避免潜在的风险。如果书中还能探讨大数据在推动制造业向更环保、更可持续方向发展的作用,比如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优化资源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等,那我将感到非常鼓舞。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制造业从业者拥抱大数据、迈向智能制造的“行动指南”,提供清晰的路径和实用的方法。
评分这本书我之前有幸接触过一些关于它内容的概念,但具体到这本书的细节,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我个人对智能制造领域非常感兴趣,尤其是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因为我觉得这块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制造业如何利用大数据来优化生产流程、提升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甚至创造全新商业模式的书籍。想象一下,通过分析海量生产数据,我们能提前预测设备故障,从而避免停机损失;通过挖掘客户反馈数据,我们可以更精准地定制产品,满足市场个性化需求;通过整合供应链数据,我们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减少浪费。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在书中找到的案例和方法。我尤其关注那些能够提供实际操作指南,或者展示成功转型案例的书籍,因为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其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大数据在制造业各个环节的应用,包括但不限于:预测性维护、质量控制、供应链优化、能源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等。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前沿的技术,比如物联网(IoT)、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ML)在制造业大数据的结合应用,那将是锦上添花。我还会关注书中是否提到了大数据在不同类型制造业(例如离散制造、流程制造)中的具体实践差异,以及中小企业如何克服技术和资金的障碍来引入大数据技术。
评分到货及时看了再评价
评分很好,谢谢。
评分买来看的,这一套书确实很不错!买来看的,这一套书确实很不错!
评分值得读!!!
评分不错哦
评分书写的很不错就是对小白买家来讲实在是看不懂啊。
评分不错不错,好好学习
评分不错不错,好好学习
评分非常好的书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