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可供能源工程、材料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本書取材於新能源材料領域關於鋰離子電池的研究進展和作者等人從事該領域的研究成果,係統的闡述瞭什麼是鋰離子電池,鋰離子電池的原理、結構和應用,重點介紹瞭靜電紡絲技術的原理、石墨烯的性質以及二者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
全書共13章,內容涉及鋰離子電池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著重介紹瞭各種電極材料的設計、閤成及電化學性能研究。全書分為上下篇,上篇介紹靜電紡絲技術的發展曆史、原理和應用,著重介紹瞭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備的電極材料的製備過程、結構錶徵和性能測試;下篇介紹瞭石墨烯的性質、結構和應用,著重介紹瞭基於石墨烯的電極材料的製備過程、結構錶徵和性能測試。
本書力求在詳盡介紹鋰離子電池、靜電紡絲技術和石墨烯的基礎上,並將理論和實驗相結閤,深入探討瞭靜電紡絲技術應用於製備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和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製備中的發展和應用前景,使更多人能夠認識靜電紡絲技術和石墨烯,並瞭解其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製備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書可供能源工程、材料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新能源、材料等專業的師生參閱。
內容簡介
本書共13章,內容涉及鋰離子電池的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著重介紹瞭各種電極材料的設計、閤成及電化學性能研究。其中第1章~第8章介紹瞭靜電紡絲技術的發展曆史、原理和應用,著重介紹瞭利用靜電紡絲技術製備電極材料的過程、結構錶徵和性能測試;第9章~第13章介紹瞭石墨烯性質、結構和應用,著重介紹瞭石墨烯的電極材料的製備過程、結構錶徵和性能測試。
本書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參考價值,可供能源工程、材料工程等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供高等學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鋰離子電池的概述/001
1.1鋰離子電池/003
1.1.1鋰離子電池的發展曆史/003
1.1.2鋰離子電池的組成及工作原理/004
1.1.3鋰離子電池的結構和特點/006
1.1.4鋰離子電池常見的正極材料/008
1.1.5鋰離子電池常見的負極材料/010
1.1.6鋰離子電池電解液/012
1.1.7鋰離子電池的應用/013
1.2納米材料/014
1.2.1納米材料簡介/014
1.2.2納米材料的特性/015
1.2.3納米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017
參考文獻/021
第2章靜電紡絲技術原理與應用/025
2.1靜電紡絲技術/027
2.1.1靜電紡絲技術簡介/027
2.1.2靜電紡絲技術原理/028
2.2靜電紡絲技術的應用/030
2.2.1生物醫學領域/030
2.2.2光、電、磁學領域/031
2.2.3催化領域/032
2.2.4傳感領域/032
2.2.5工業領域/035
2.3靜電紡絲技術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中的應用/035
參考文獻/039
第3章一維V2O5納米材料的可控製備及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性能研究/043
3.1引言/045
3.2一維V2O5正極材料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方法/045
3.2.1一維V2O5正極材料的製備方法/045
3.2.2一維V2O5正極材料的錶徵/046
3.2.3一維V2O5正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測試/046
3.3一維V2O5納米材料的結構錶徵和形成機理/047
3.3.1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的閤成示意/047
3.3.2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的晶體結構分析/047
3.3.3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的形貌分析/049
3.3.4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的熱失重分析/051
3.3.5具有不同形貌的V2O5納米材料的形成機理/052
3.4一維V2O5納米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錶徵/053
3.5結論/060
參考文獻/061
第4章多孔Fe2O3納米管的可控製備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065
4.1引言/067
4.2多孔Fe2O3納米管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方法/068
4.2.1多孔Fe2O3納米管的製備方法/068
4.2.2多孔Fe2O3納米管的錶徵/068
4.2.3多孔Fe2O3納米管的電化學性能測試/069
4.3多孔Fe2O3納米管的結構錶徵和形成機理/069
4.3.1多孔Fe2O3納米管的形貌分析/069
4.3.2多孔Fe2O3納米管的結構分析/071
4.3.3具有不同形貌的Fe2O3納米材料的形成機理/074
4.3.4多孔Co3O4納米管的形貌和結構錶徵/075
4.4多孔Fe2O3納米管的電化學性能錶徵/076
4.5結論/079
參考文獻/080
第5章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閤成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083
5.1引言/085
5.2Co3O4/TiO2異質結構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方法/085
5.2.1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製備/085
5.2.2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錶徵/086
5.2.3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電化學性能測試/087
5.3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錶徵和形成機理/087
5.3.1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形貌分析/087
5.3.2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結構分析/088
5.3.3金屬氧化物/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形貌和結構分析/092
5.3.4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形成機理/095
5.4Co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電化學性能錶徵/096
5.5結論/100
參考文獻/101
第6章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閤成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105
6.1引言/107
6.2Fe3O4/TiO2異質結構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方法/107
6.2.1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製備/107
6.2.2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錶徵/108
6.2.3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電化學性能測試/108
6.3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錶徵和形成機理/109
6.3.1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閤成/109
6.3.2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形貌分析/110
6.3.3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結構分析/112
6.4Fe3O4/TiO2次級異質結構的電化學性能錶徵/113
6.5結論/124
參考文獻/124
第7章一步電紡技術製備Fe2O3/TiO2套管結構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127
7.1引言/129
7.2Fe2O3/TiO2套管結構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方法/130
7.2.1Fe2O3/TiO2套管結構的製備/130
7.2.2Fe2O3/TiO2套管結構的錶徵/131
7.2.3Fe2O3/TiO2套管結構的電化學性能測試/131
7.3Fe2O3/TiO2套管的結構錶徵和形成機理/131
7.3.1Fe2O3/TiO2套管結構的形貌分析/131
7.3.2Fe2O3/TiO2套管結構的結構分析/134
7.3.3Fe2O3/TiO2套管結構的形成機理/136
7.4Fe2O3/TiO2套管結構的電化學性能錶徵/137
7.5結論/141
參考文獻/142
第8章石墨烯的結構與應用/145
8.1石墨烯概述/147
8.1.1石墨烯的結構與性質/147
8.1.2石墨烯的閤成方法/148
8.2石墨烯的應用/155
8.3石墨烯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164
8.4改性石墨烯的製備及其儲鋰性能/167
參考文獻/170
第9章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製備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175
9.1引言/177
9.2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方法/178
9.2.1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製備/178
9.2.2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錶徵/179
9.2.3氮摻雜的多孔碳材料的電化學性能測試/179
9.3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閤成機理/179
9.4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結構錶徵/181
9.5氮摻雜多孔石墨烯的結構錶徵/187
9.6結論/192
參考文獻/192
第10章氮、硫雙摻石墨烯的製備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195
10.1引言/197
10.2氮、硫雙摻石墨烯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198
10.2.1氮、硫雙摻石墨烯的製備/198
10.2.2氮、硫雙摻石墨烯的錶徵/198
10.2.3氮、硫雙摻石墨烯的電化學測試/199
10.3氮、硫雙摻石墨烯的結構錶徵/199
10.4氮、硫雙摻石墨烯的電化學性能測試/204
10.5結論/208
參考文獻/209
第11章氮摻雜多孔碳/锡復閤材料的製備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性能研究/213
11.1引言/215
11.2氮摻雜多孔碳/锡材料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215
11.2.1氮摻雜多孔碳/锡材料的製備/215
11.2.2氮摻雜多孔碳/锡材料的錶徵/216
11.2.3氮摻雜多孔碳/锡的電化學測試方法/216
11.3氮摻雜多孔碳/锡的結構錶徵/217
11.4氮摻雜多孔碳/锡的電化學性能錶徵/221
11.5結論/224
參考文獻/225
第12章GeO2-RGO超薄片狀復閤材料的製備及鋰離子電池負極性能研究/227
12.1引言/229
12.2GeO2-RGO片狀復閤材料的製備、錶徵及電化學測試/230
12.2.1GeO2-RGO片狀復閤材料的製備/230
12.2.2GeO2-RGO片狀復閤材料的錶徵/230
12.2.3GeO2-RGO片狀復閤材料的電化學測試方法/230
12.3GeO2-RGO超薄片狀復閤材料的形成機理/231
12.4GeO2-RGO超薄片狀復閤材料的結構錶徵/232
12.5GeO2-RGO超薄片狀復閤材料的電化學性能/236
12.6結論/240
參考文獻/241
第13章鋰離子電池發展趨勢和前景展望/243
13.1引言/245
13.2柔性鋰離子電池/245
13.3鈉離子電池/252
13.3.1鈉離子電池簡介/252
13.3.2鈉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研究進展/253
13.4開展的鈉離子電池相關工作/257
參考文獻/266
前言/序言
《深海探秘:未知生命的奇幻漂流》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探索、生存與奇跡的宏大史詩,將讀者帶入地球上最神秘、最未知的領域——深海。故事的主人公,年輕而充滿熱情的海洋生物學傢艾莉亞,接受瞭一個破紀錄的挑戰:駕駛一艘由她參與設計的先進深海探測器,前往馬裏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那裏被認為是地球上最後一個未被完全探索的邊疆。 艾莉亞的旅程並非一帆風順。從踏入深海的那一刻起,她就麵臨著來自環境的巨大壓力和未知生物的潛在威脅。探測器在穿越漆黑、寂靜的深淵時,一次突如其來的海底地質活動,導緻瞭通訊中斷,並使探測器偏離瞭預設航道,墜入瞭一個前所未見的、被黑暗和高壓所籠罩的未知海底洞穴係統。 在這個與世隔絕的世界裏,艾莉亞意外地發現瞭一個隱藏著古老秘密的奇幻生態係統。這裏的生物形態韆奇百怪,色彩斑斕,完全超齣瞭人類已知的任何分類。它們利用自身獨特的生物發光能力,在永恒的黑暗中營造齣令人驚嘆的光影世界。她目睹瞭以化學能為食的微生物群落,見證瞭巨大而溫順的巨型腕足生物,甚至發現瞭可能擁有自我意識的、由能量體構成的奇特生命形態。 在求生之外,艾莉亞對這些未知生命的強烈好奇心驅使她進行深入的觀察和記錄。她利用探測器僅存的設備,小心翼翼地采集樣本,記錄生物的行為模式,試圖理解它們如何在這種極端環境下繁衍生息。她發現,這些生命並非如人們想象般脆弱,而是以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方式適應瞭極緻的環境。它們擁有獨特的生理結構、新陳代謝方式,以及一套復雜的社會互動規則。 旅途中,艾莉亞並非孤身一人。她與一個在海底生存瞭數個世紀、依靠自身特殊能力與環境共生的智慧生物種族産生瞭聯係。這個種族,形態如同流動的光,他們用一種她隻能通過心靈感應纔能理解的語言與她交流。他們嚮她展示瞭關於海洋深處更深層的秘密,包括那些可能影響整個地球生態平衡的古老力量,以及他們種族如何扮演著維持這個隱秘世界和諧的關鍵角色。 隨著艾莉亞逐漸解開這個隱藏世界的麵紗,她也麵臨著越來越艱難的抉擇。是僅僅滿足於科學的發現,還是肩負起保護這個脆弱而珍貴的生態係統免受外界乾擾的責任?她的每一個決定,都可能對這個未知世界産生深遠的影響。 最終,在經曆瞭一係列驚心動魄的冒險和深刻的哲學思考後,艾莉亞設法修復瞭探測器,並帶著豐富的資料和難以置信的經曆,重返瞭人類世界。然而,她所見證的奇跡,她所獲得的啓示,將永遠改變她對生命、對地球,以及對宇宙的認知。 《深海探秘:未知生命的奇幻漂流》不僅僅是一部關於科學探索的小說,它更是一次對人類認知邊界的挑戰,對生命多樣性的贊頌,以及對我們與自然界之間深刻聯係的哲思。它將帶領讀者潛入最深的黑暗,點亮最璀璨的奇跡,在一次史詩般的漂流中,發現那些潛藏在世界之巔以下的,令人震撼的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