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性早熟,妈妈有办法

远离性早熟,妈妈有办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韩] 高时焕 著,衣秋萍 译
图书标签:
  • 性早熟
  • 儿童健康
  • 预防保健
  • 亲子教育
  • 母婴健康
  • 内分泌
  • 生长发育
  • 健康饮食
  • 家庭护理
  • 医学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124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963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字数:14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孩子父母
  当今社会,患性早熟的孩子越来越多。儿童性早熟对儿童造成心理行为和体格发育两方面的危害。患儿可能因自己在体型、外表上与周围小伙伴不同,而产生自卑、恐惧和不安。过早来月经的孩子往往精神十分紧张,影响其正常生活和学习。性早熟的孩子严重者成年后甚至能发展为不孕不育。防治儿童性早熟刻不容缓!

内容简介

  孩子长得快,未必是好事!
  家长要想做到及时发现孩子的性早熟问题并给予干预,首先就应该了解并学习相关知识。本书是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的总结,从专科医生的角度,运用轻松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孩子过早成熟带来的各种问题和烦恼的解决方法,同时详尽介绍了如何避免性早熟的发生。

作者简介

  高时焕,小儿内分泌科医生,致力于青少年成长、营养有关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比起使用各种药物,作者更倾向于从饮食习惯的改善来应对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因激素异常引发的问题。作者经常担任韩国各大电视台相关育儿栏目的咨询委员,并热衷于健康育儿类专栏的写作。出版图书有《让孩子再长高10厘米的方法》《让新手妈妈成为断奶食品达人》《孩子健康成长的饮食》等。

  衣秋萍,青岛大学韩国语专业毕业,曾就职于韩国仁川市市厅国际协力官室。具有丰富的翻译经验,翻译的作品受到广泛好评。

目录

Part 1 孩子身上突然发生的变化——全面了解性早熟 / 1
性早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 3
孩子性格变急躁,警惕性早熟 / 8
孩子不喜欢吃米饭而喜欢吃面包可能是性早熟 / 11
孩子不愿意去医院怎么办 / 16
骨龄正常就可以高枕无忧吗 / 20
胸部发育过早就是患了性早熟吗 / 23
性早熟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继续发展 / 25
男孩胸部发育明显,警惕性早熟 / 27
低龄留学压力大也能导致性早熟 / 29
孩子突然长高、长壮可能与性早熟有关 / 31
孩子突然肚子鼓鼓,警惕性早熟 / 33
孩子的最终身高难道真的只有160厘米吗 / 35
儿子下体分泌白色液体,让妈妈苦恼不已 / 38
孩子长不高一定是得了性早熟吗 / 40
孩子激素治疗后乳头变大了怎么办 / 43
为什么孩子能摸到乳核检查结果却正常 / 46
进入青春期后尽早治疗也有效果 / 48
Part 2 性早熟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速度——性早熟的诊断和治疗 / 51
性早熟患儿第二性征发育过快 / 53
女孩的第二性征发育 / 58
男孩的第二性征发育 / 61
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 / 64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患性早熟 / 66
孩子营养摄入不均衡易导致性早熟 / 69
环境激素易引发性早熟 / 72
GnRH—性早熟的诱发因素 / 74
性早熟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 77
如何自我诊断性早熟 / 86
为什么性早熟的治疗是必要的 / 91
采用激素注射治疗能够马上控制孩子的生长速度 / 94
加强营养管理也是很重要的治疗方法 / 97
Part 3 为什么治疗性早熟会有困难——对性早熟的误解和真相 / 101
孩子的奶奶不理解性早熟是病怎么办 / 103
孩子长得好好的,接受治疗不是白白受苦吗 / 106
性早熟不是医生的夸大诊断 / 109
只有专业医生才能确诊性早熟 / 113
父母是医生,也并非能正确认识性早熟 / 117
父母不要随意给孩子中断治疗 / 119
民间疗法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 122
孩子的监护人如果拒绝让孩子治疗怎么办 / 124
接受治疗后性早熟症状也不一定会消失 / 128

精彩书摘

  孩子性格变急躁,警惕性早熟
  有一天,一个8岁的小男孩因为感冒了来医院就诊。这个男孩无论是从身高还是体形来看,都跟同龄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看起来非常普通。但是,当我仔细询问时,孩子的妈妈突然抱怨了一句:“我们家孩子的性格突然变了,原来很安静、温顺而且听话,现在性格却变得越来越急躁,经常会毫无预兆、莫名其妙地向身边的人发火。”
  虽然这只是孩子妈妈几句抱怨的话,但是职业敏感性促使我更深入地问下去。
  “请问您的孩子最近是不是经常流汗而且身上气味很重?即使是睡觉之前洗澡了,但早上起床头发又变得有气味了?”
  “听您这么一说,我回想起孩子确实头发脏得很快,就算是天天洗,头发也会很快出油而且有味儿。”
  经过交谈,我初步判断孩子可能是患了性早熟,但还不确定,所以建议她最好带着孩子做一下检查。孩子的妈妈并不相信我说的话,满脸狐疑地说:“我孩子个子不是很高,肚子也不鼓,外生殖器大小也很正常,怎么可能是性早熟呢?”
  其实,这位妈妈并不知道,孩子身上气味变重、头发出油明显,是身体已经分泌性激素或者将要准备分泌性激素的信号,再加上这个孩子以前性格那么温顺,现在却变得急躁、爱发脾气,情况着实令人担忧。
  对于孩子身体外部的显著变化如睾丸或阴茎变大、长胡子等大人很容易察觉,但是孩子身体内部发生的变化却无法用肉眼观察。也就是说,大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没有明显异常便高枕无忧,因为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症状也会不同。
  后来,在我的劝说下,男孩的妈妈同意让孩子接受骨龄检查。结果显示,孩子的骨龄比实际年龄提早了1年,同时,性激素检查的结果也显示孩子的激素分泌数值达到了5以上。根据以上两项检查结果,孩子被诊断为性早熟。
  因为孩子的身体变化不明显,家长可能就忽略了一些很重要的问题。对于这个病例万幸的是,因为妈妈关于孩子性格突变的一句抱怨,让我及时发现了孩子的性早熟症状。接下来,我给孩子采取了激素注射治疗,控制了他的发育速度。后来孩子的妈妈终于松了一口气:“本来看孩子与同龄孩子比外表没有什么差别,根本没想过孩子会发育异常,差一点就错过了治疗时机,如果是这样,将来孩子的身高都会受到影响,真是万幸啊!”
  通过上面这个病例,我想告诉父母们,让孩子及时接受治疗是多么重要。作为父母,你必须拥有一颗细致的心、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绝不要忽略孩子身上发生的任何一个小小的变化。
  ……

《性教育:给父母的科学指南》 内容梗概: 本书旨在为面临孩子成长过程中性教育挑战的家长提供一份全面、科学且易于操作的指导。从孩子出生伊始,到青春期的萌芽,再到青少年时期对性别认同、亲密关系、生育健康等问题的探索,本书将全程陪伴家长,帮助他们以更积极、更健康的态度引导孩子认识和接纳自己的身体,理解性与爱的意义,建立正确的性观念,并学会保护自己。 详细内容: 第一部分:认识性教育的重要性与儿童早期发展 为什么性教育如此重要? 性教育并非“教唆”孩子性行为,而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认知、态度和技能,以应对成长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的与性相关的问题。 科学的性教育能够预防性伤害、性欺凌、意外怀孕、性传播疾病等,同时也能促进孩子健全人格的发展。 当今社会信息爆炸,孩子容易接触到未经筛选的、片面的甚至错误的信息,家长的主动引导至关重要。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性发展特点: 0-3岁(婴儿期): 孩子开始认识自己的身体,对生殖器感到好奇,这是正常的探索行为。家长应以坦诚、自然的态度回应孩子的提问,不应回避或羞辱。 3-6岁(学龄前期): 孩子对“男女有别”开始有初步认识,对出生、身体发育等问题产生好奇。可以利用绘本、简单语言进行启蒙。 6-10岁(小学低中年级): 孩子开始对青春期变化产生朦胧的认识,开始出现对异性的好感或排斥。需要更系统地介绍身体的成长变化,以及健康的人际交往。 家长如何营造开放、信任的沟通氛围: 接纳并回应孩子的提问: 无论问题多么“大胆”或“幼稚”,都要认真对待,给予真诚的回答。 使用准确的词汇: 避免使用模糊、戏谑或带有负面色彩的词语来指代生殖器,使用科学、准确的名称。 尊重孩子的隐私: 即使是生殖器,也属于孩子的隐私,家长不应随意触摸或展示。 第二部分:科学的性知识普及与身体认同 认识我们的身体: 身体的奥秘: 详细介绍男女生殖器的结构、功能,以及在成长过程中会发生的生理变化。 生理卫生: 讲解月经、遗精等生理现象,以及如何进行日常的清洁和护理。 青春期发育: 详细阐述男孩和女孩在青春期会经历的身体发育过程,包括第二性征的出现、身高体重变化、情绪波动等。 健康的人际交往与界限: 身体界限: 教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是属于自己的,任何人未经允许都不能触碰。 “好触碰”与“坏触碰”: 区分哪些触碰是安全的、友善的,哪些是让你感到不舒服、需要拒绝的。 说“不”的权利: 鼓励孩子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学会拒绝不喜欢的行为。 识别和预防性侵害: 教授孩子如何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遇到危险时如何求助。 性别认同与多样性: 性别与生理性别: 区分生理上的性别(男、女)与社会文化建构的性别角色。 尊重个体差异: 了解和接受每个人在性别表达、兴趣爱好上的差异,培养包容开放的心态。 初步了解性取向: 在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可以适时引入关于爱慕和吸引力的不同形式,尊重多样化的情感选择。 第三部分:情感、责任与亲密关系 爱与情感的表达: 什么是爱? 引导孩子理解爱是多元的,包括亲情、友情、爱情等。 健康的情感关系: 学习如何与他人建立健康、尊重、平等的亲密关系。 沟通的艺术: 强调在关系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学会倾听、表达和解决冲突。 责任与承诺: 对身体的责任: 认识到保护自己身体的重要性,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性行为的责任: 在进入亲密关系时,需要考虑的责任,包括情感上的承诺和生理上的后果。 婚恋观与家庭观的引导: 健康的婚姻观: 引导孩子理解婚姻是基于爱、尊重和责任的伙伴关系。 多元的家庭形式: 介绍不同形式的家庭,培养对所有家庭的尊重。 初步了解生育健康: 生命的诞生: 以科学、自然的方式解释生命的由来。 避孕与生育控制: 在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以逐步引入避孕知识,强调生育是责任和选择。 性传播疾病的预防: 强调安全性行为的重要性,以及预防性传播疾病的方法。 第四部分:家长的角色与实践策略 家长自身的准备: 摆脱羞耻感: 家长首先需要克服自己对性的羞耻感和禁忌感,才能更自然地与孩子沟通。 不断学习: 性教育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家长需要保持学习的态度,获取最新的信息。 以身作则: 家长在处理与性相关的问题时,展现出的态度和行为会对孩子产生深远影响。 有效的沟通技巧: 倾听比说教更重要: 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理解他们的困惑。 抓住时机: 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如看电视、读绘本、体检等)作为谈话的契机。 保持耐心和一致性: 性教育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耐心和反复强调。 寻求专业支持: 如果家长感到力不从心,可以寻求学校、社区或专业人士的帮助。 资源推荐: 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读物: 推荐一系列科学、健康的儿童性教育绘本、书籍。 权威机构与网站: 提供可靠的性教育信息来源。 家庭游戏与活动: 通过互动游戏,让性教育变得轻松有趣。 结语: 本书相信,通过科学、开放、充满爱的性教育,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自信地成长,建立起对自我身体的尊重,对情感的理解,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性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课程,而是贯穿孩子成长的旅程,家长是这段旅程中最重要的引路人。让我们携手,为孩子铺就一条通往健康、幸福之路。

用户评价

评分

读了这本书的介绍,我感觉它就像一场及时雨,精准地解答了我近期脑海里萦绕的那个大难题。我的孩子正是精力旺盛、好奇心爆棚的年纪,我总担心她接触到不该接触的信息,或者对一些事情的理解超出了她的年龄范畴。这本书的出现,让我感觉不再是独自在摸索,仿佛有位经验丰富的“过来人”在前面引路。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性早熟可能产生的各个方面的影响,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包括心理上的、社交上的,甚至是她未来的人生发展。我想知道,这本书会提供一套完整的“自检”方法吗?就像定期体检一样,妈妈也能学会如何“体检”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我很想了解,书中是如何强调“预防”的,毕竟“亡羊补牢”不如“防患于未然”。是不是有一些日常的互动方式,一些家长教育的理念,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孩子建立健康的性别认知,培养正确的三观?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沟通技巧,让我能够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引导她理解一些敏感话题,而不是让她感到羞耻或困惑。总而言之,我满怀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一套行之有效的“育儿宝典”,让我能够更有底气、更有策略地应对孩子成长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

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成长轨迹也各有不同。然而,面对“性早熟”这个话题,我确实感到一丝不安。女儿的乖巧懂事,有时反而让我担心她是不是隐藏了过多的想法,是否过早地对一些成人世界的事情产生了感知。这本书的标题《远离性早熟,妈妈有办法》就像一句定心丸,让我看到了希望。我设想,这本书一定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充满了生活气息,用鲜活的案例和生动的语言,向我们展示如何与孩子建立起开放、信任的沟通桥梁。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早期识别”的实用指南。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细微的迹象来判断孩子是否可能存在性早熟的倾向?又比如,当孩子提出一些令人费解的关于性方面的问题时,妈妈应该如何回答,才能既满足她的好奇心,又不至于让她过早接触到不适宜的信息?我期待书中能够强调“正面引导”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健康的自我认知,以及如何区分科学的性别知识和不恰当的诱惑。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一盏明灯,为我指引方向,让我能更自信、更从容地陪伴我的女儿,守护她的纯真与健康,让她在成长的道路上,不被过早的“成熟”所困扰。

评分

当“性早熟”这个词汇开始频繁出现在各种育儿讨论中,我的心弦也随之绷紧。尤其是看到自己家的小姑娘,渐渐有了自己的小秘密,有些行为举止也似乎比同龄人更显“早熟”,这让我深感焦虑。幸好,在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我遇见了《远离性早熟,妈妈有办法》这本书。我立刻被这个名字所吸引,它似乎承诺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解决方案,一种母亲的力量。我脑海中勾勒出的这本书,更像是一位资深心理咨询师和一位经验丰富的儿科医生的结合体,它会用严谨的科学知识,结合大量贴近生活的案例,为我们描绘出性早熟的各种可能表现,以及背后的原因。我尤其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家长自我评估”的工具,帮助我审视自己的教育方式,看看是否存在一些无意中加速孩子“成熟”的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教会我如何与孩子进行“性健康启蒙”,不是一次性的灌输,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爱与尊重的过程。如何引导孩子认识身体的奥秘,如何教会她自我保护,如何让她明白“界限”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急切需要学习的。这本书,我期待它能成为我育儿路上的“百科全书”,让我能够以一种科学、积极、充满智慧的方式,守护孩子纯真的童年,让她健康、快乐、自信地成长。

评分

最近被“性早熟”这个词搅得心烦意乱,女儿才七八岁,总觉得她比同龄人早熟一点,有些小动作和想法让我特别担心。在焦虑的海洋里,偶然瞥见了这本书的封面——《远离性早熟,妈妈有办法》。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仅凭书名和封面的那份承诺,就觉得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我预想这本书一定像一位经验丰富的邻家姐姐,用最接地气、最贴心的方式,为我这个新手妈妈指点迷津。我期待它能告诉我,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我该如何把握好分寸,既不疏忽大意,也不过度焦虑。书中应该会分享一些实际操作的技巧,比如如何识别孩子身上可能出现的性早熟信号,又或者是在面对孩子一些“不同寻常”的表现时,妈妈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和沟通方式。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对照着自己的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判断。毕竟,网上各种信息铺天盖地,真假难辨,我需要的是一本真正能信赖、能指导我行动的书,而不是那些泛泛而谈的理论。希望这本书能帮我建立起正确的认知,让我不再因为未知而惶恐不安,能够以更从容、更科学的方式,陪伴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她筑起一道坚实的成长屏障。

评分

作为一个母亲,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的头等大事,而“性早熟”这个词,却像一把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我时刻感到警惕。女儿的活泼好动,有时也会让我联想到一些不希望发生的事情。所以,当我在书店里看到《远离性早熟,妈妈有办法》时,我的目光瞬间就被吸引住了。我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本充满智慧、充满爱的育儿指南,它不会用吓人的语言去制造恐慌,而是用一种温和、坚定、充满力量的方式,教会妈妈们如何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守护者。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会如何帮助我理解性早熟的成因,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要深入探究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因素。这样,我才能从根源上找到应对的方法。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策略”,比如,如何巧妙地引导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和边界感。这本书,我想它一定不只是关于“性”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智慧、更懂得倾听的母亲。我期待它能教会我如何与孩子建立起一种“无所不谈”的信任,让孩子愿意在我面前袒露心声,让我在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

评分

给力

评分

推荐

评分

推荐

评分

知识全面

评分

还可以,没看清是韩国人写的……

评分

好书

评分

可以

评分

知识全面

评分

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