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開發老兵餘晟為本書傾情作序,Bmob後端雲CEO何少嶽、UCloud綜閤研發中心高級工程師鬍亞平、bilibili研發總監毛劍聯閤力薦。
本書將告訴讀者如何用“正確的方式”使用各種已有的工具,將為讀者呈現一幅包括技術選型、後颱搭建、性能優化、運維實踐、架構設計在內的App後颱開發藍圖。
《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通過闡述移動互聯網中 App 後颱開發的特點,梳理瞭 App 後颱開發中會遇到的各個技術點,給齣瞭生産環境常用軟件的實戰運維經驗總結,剖析瞭常見 App 後颱技術架構設計,為讀者呈現一幅包括技術選型、後颱搭建、性能優化、運維實踐、架構設計的 App 後颱開發藍圖。
本書的目標讀者是對技術感興趣的産品經理、剛入行的 App 後颱開發人員,以及從傳統軟件行業轉嚮 App 後颱開發的技術人員。
曾健生,曾任職於廣州市贏靖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負責社交App後颱研發。目前就職bmob後端雲從事雲服務方麵的研發工作。
推薦序 十八般兵器入門.. 3
第1章 App後颱入門
1.1 App後颱的功能... 16
1.2 App後颱架構... 17
1.3 App和App後颱的通信... 19
1.4 App後颱和Web後端的區彆... 22
1.5 選擇服務器... 23
1.6 選擇編程語言... 24
1.7 快速入門新技術 1.7.1 思維模式 1.7.2 4種快速入門新技術的方法
1.8 App是怎樣煉成的... 26
1.8.1 項目啓動階段 1.8.2 研發階段 1.8.3 測試階段 1.8.4 正式推齣階段
1.9 最適閤App的開發模式——敏捷開發... 30
1.9.1 Sprint 計劃會議 1.9.2 日常開發 1.9.3 每日例會 1.9.4 測試和修復Bug 1.9.5 評審會議 1.9.6 迴顧會議 1.9.7 及時反饋 1.9.8 總結
第2章 App後颱基礎技術.. 35
2.1 從App業務邏輯中提煉API接口... 35
2.1.1 業務邏輯思維導圖 2.1.2 功能—業務邏輯思維導圖 2.1.3 基本功能模塊關係 2.1.4 功能模塊接口UML(設計齣API) 2.1.5 編寫在綫API測試文檔 2.1.6 設計稿標注API
2.2 設計API的要點... 46
2.3 如何選擇閤適的數據庫産品... 50
2.3.1 Redis,MongoDB,MySQL讀寫數據的區彆 2.3.2 Redis,MongoDB,MySQL查找數據的區彆 2.3.3 Redis,MongoDB,MySQL適用場景
2.4 如何選擇消息隊列軟件
2.4.1 為什麼要用消息隊列 2.4.2 消息隊列的工作流程 2.4.3 常見的一些消息隊列産品
2.5 使用分布式服務實現業務的復用
2.5.1 巨無霸係統的危害 2.5.2 遠程服務的優點 2.5.3 遠程服務的實現
2.6 搜索技術入門... 59
2.6.1 一個簡單的搜索例子 2.6.2 搜索技術的基本原理 2.6.3 常見的開源搜索軟件介紹
2.7 定時任務... 65
2.7.1 Linux定時任務Crontab 2.7.2 在後颱輕鬆管理各種各樣的定時任務
第3章 App後颱核心技術.. 68
3.1 用戶驗證方案... 68
3.1.1 使用HTTPS協議 3.1.2 基本的用戶登錄方案
3.2 App通信安全... 72
3.2.1 URL簽名 3.2.2 AES對稱加密 3.2.3 更進一步的通信安全
3.3 短信服務... 78
3.3.1 App後颱發送短信簡介 3.3.2 選擇短信平颱 3.3.3 建立可靠的短信服務
3.4 處理錶情的一些技巧... 80
3.4.1 錶情在MySQL的存儲 3.4.2 當文字中夾帶錶情的處理 3.4.3 Openfire中發送錶情引起連接斷開的問題
3.5 高效更新數據... 82
3.5.1 內容的推拉 3.5.2 數據增量更新策略
3.6 圖片處理... 90
3.7 視頻處理... 91
3.7.1 FFmpeg簡介 3.7.2 後颱調用FFmpeg的功能
3.8 獲取APK和IPA文件裏的資源... 94
3.8.1 Android的APK文件 3.8.2 iOS的IPA文件
3.9 文件係統... 98
3.9.1 文件雲存儲服務 3.9.2 架設文件係統
3.10 ELK日誌分析平颱... 101
3.10.1 基本模塊 3.10.2 日誌分析流程
3.11 Docker構建一緻的開發環境... 103
3.11.1 Docker原理 3.11.2 搭建一緻的開發環境
第4章 Linux——App後颱應用最廣泛的係統.. 107
4.1 基本的係統優化... 107
4.1.1 開機自啓動服務優化 4.1.2 增大文件描述符
4.2 常用的命令... 110
4.2.1 全麵瞭解係統資源情況——top 4.2.2 顯示進程狀態——ps
4.2.3 查看網絡相關信息——netstat 4.2.4 查看某個進程打開的所有文件——lsof
4.2.5 跟蹤數據到達主機所經路由——traceroute 4.2.6 文件下載/上傳工具——“ssh secure shell client”和“lrzsz”
4.2.7 查看程序的依賴庫——LD_DEBUG 4.2.8 進程管理利器——superivisor
4.3 故障案例分析... 125
第5章 Nginx——App後颱HTTP服務的利器.. 126
5.1 簡介... 126
5.2 基本原理... 127
5.2.1 工作模型 5.2.2 進程解析
5.3 常用配置... 129
5.3.1 Nginx的全局配置 5.3.2 event配置 5.3.3 http配置 5.3.4 負載均衡配置 5.3.5 server虛擬主機配置
5.3.6 location配置 5.3.7 HTTPS的配置 5.3.8 下載App的配置 5.3.9 生産環境中修改配置的良好習慣
5.4 性能統計... 136
5.5 實現負載均衡的方案... 137
5.6 用Nginx處理業務邏輯... 139
第6章 MySQL——App後颱最常用的數據庫.. 140
6.1 基本架構... 140
6.2 選擇版本... 141
6.3 配置文件詳解... 142
6.4 軟件優化... 144
6.4.1 正確使用MyISAM和InnoDB存儲引擎 6.4.2 正確使用索引
6.4.3 避免使用select * 6.4.4 字段盡可能地設置為NOT NULL
6.5 硬件優化... 147
6.5.1 增加物理內存 6.5.2 增加應用緩存
6.5.3 用固態硬盤代替機械硬盤 6.5.4 SSD硬盤+SATA硬盤混閤存儲方案
6.6 架構優化... 149
6.6.1 分錶 6.6.2 讀寫分離 6.6.3 分庫
6.7 SQL慢查詢分析... 156
6.8 雲數據庫簡介... 157
6.9 靈活的存儲結構... 158
6.10 故障排除案例... 159
第7章 Redis——App後颱高性能的緩存係統.. 160
7.1 Redis簡介... 160
7.2 Redis的常用數據結構及應用場景... 161
7.2.1 string——存儲簡單的數據 7.2.2 hash——存儲對象的數據
7.2.3 list——模擬隊列操作 7.2.4 set——無序且不重復的元素集閤
7.2.5 sorted set——有序且不重復的元素集閤... 168
7.3 內存優化... 170
7.3.1 監控內存使用的狀況 7.3.2 優化存儲結構
7.3.3 限製使用的最大內存 7.3.4 設置過期時間
7.4 集群... 174
7.4.1 客戶端分片 7.4.2 Twemproxy 7.4.3 Codis 7.4.4 Redis 3.0集群 7.4.5 雲服務器上的集群服務
7.5 持久化
7.5.1 RDB 7.5.2 AOF
7.6 故障排除案例... 184
第8章 MongoDB——App後颱新興的數據庫.. 185
8.1 簡介... 185
8.2 核心機製解析... 186
8.2.1 MMAP(內存文件映射) 8.2.2 Journal日誌
8.3 入門... 187
8.3.1 基本操作 8.3.2 數組操作 8.3.3 實例演示MySQL和MongoDB設計數據庫的區彆
8.4 高可用集群... 195
8.4.1 主從 8.4.2 副本集 8.4.3 分片
8.5 LBS——地理位置查詢... 200
8.6 MongoDB 3.0版本的改進... 205
8.6.1 靈活的存儲架構 8.6.2 性能提升7~10倍 8.6.3 存儲空間最多減少80% 8.6.4 運維成本最多降低95%
第9章 App後颱架構剖析.. 208
9.1 聊天App後颱架構... 208
9.1.1 移動互聯網的網絡特性 9.1.2 協議 9.1.3 整體架構
9.2 社交App後颱架構... 221
9.2.1 基本錶結構 9.2.2 推拉模式 9.2.3 數據庫架構的演進 9.2.4 緩存架構的演進
9.3 LBS App後颱架構... 234
9.3.1 地理坐標詳解 9.3.2 查找附近的人 9.3.3 基於MongoDB的LBS後颱架構演進
9.4 推送服務器後颱架構... 242
9.4.1 Android推送 9.4.2 iOS推送
9.5 獲得更多App後颱架構資料... 252
第10章 App後颱架構的演進.. 255
10.1 架構的核心要素... 255
10.1.1 高性能 10.1.2 高可用 10.1.3 可伸縮 10.1.4 可擴展 10.1.5 安全性
10.2 架構選型的要點... 262
10.2.1 用成熟穩定的開源軟件 10.2.2 盡可能使用雲服務
10.3 架構的演進... 268
10.3.1 單機部署 10.3.2 分布式部署 10.3.3 服務化
10.4 架構的特點... 279
10.4.1 每個App的後颱架構不會完全一樣 10.4.2 架構的演進是由業務驅動的 10.4.3 架構不是為瞭炫耀技術
推薦序
十八般兵器入門
軟件開發工具的成長速度遠遠超過開發人員的成長速度,這是現實。
每個月,甚至每天,我們都可以見到新的類庫、框架、工具、語言。它們或者極大地降低瞭開發的成本,或者極大地提升瞭開發的效率。
隨之而來的問題就是,如何讓開發人員妥善地運用好這些工具?
曾經有好幾個做開發的同事跟我說:“寫軟件誰不會?從網上找些開源的類和項目來改改就是瞭”。目前也確實充斥著這種“改改就是”的工作思維。介紹某個類庫和項目如何安裝和調用的文章俯拾皆是。
但是每種工具究竟有什麼優缺點?適閤用來解決什麼問題?需要以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因此還需要做怎樣的權衡?這樣的問題基本沒有人考慮,但是,它們又很重要。
這有點像練武。斧鉞鈎叉、刀槍劍戟,製造手藝日漸精良;可是習武的人心裏沒有分寸,該劈的時候提瞭槍,該刺的時候掄瞭斧…… 耍幾下花把式還算足夠,真正打起來哪能取勝?
我在麵試新人中經常提的問題是:NoSQL 分為哪幾種類型?每種類型的典型代錶和應用場景是什麼?要知道,用過MongoDB 和Redis 的人比比皆是,但迴答不上這幾個問題的也大有人在。這樣的候選人,我是決計不敢要的。稍加不注意,他們就可能用Redis 存文檔,用MongoDB 做復雜運算,甚至“大膽”用Redis 來替換數據庫以解決性能瓶頸——噢,你說起“事務”,Redis 也是有“事務”的呀。
對這樣的人,你真讓他們去研究MongoDB 或者Redis,讓他們去通讀一本專著,似乎有點劃不來,他們自己也沒有那麼多耐心。所以我常想,有沒有一本“薄而廣”的書,專注於開拓大傢的眼界,並教導大傢用“正確的方式”來使用各種已有的工具。如今我們雖然有海量的框架和類庫,有突飛猛進的雲服務,但是隻要沒有掌握“正確的應用方式”,就無法保證“把事情做對”,就隻能開發齣某幾個方麵明顯不及格的産品。
所以當我看到曾健生編著的《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時,不由得眼前一亮。這正是一本“薄而廣”的書,它絕不像《打狗棍法》或者《闢邪劍法》,不負責地教你把某門特彆的武功練到極緻,而更像《十八般兵器入門》,告訴你刀槍劍戟各適閤什麼場景,使用時有什麼注意事項。典型的例子如關於Redis 的部分,它講的不是Redis 如何安裝,如何調用,而是結閤發送短信、社交關係計算等典型應用場景講解Redis 的使用方式,並介紹在Redis 提供內建集群之前,市麵上的各種集群的方案和優劣。這樣雖然隻有一章的篇幅,但為普通開發人員提供的價值絕對要比兩三本Redis 專著都要大,而且讀起來更有效率。
古代練武的人,未必人人都要做武林高手,許多人隻是把十八般兵器都耍熟,就已經足夠防賊、保平安,受益匪淺瞭。同樣的道理,對今天的App 後颱開發人員來說,把基本的點都踩到、踩準,把係統拎到及格綫以上,避免明顯的缺憾,對大多數場景來說,已經是意義重大瞭。
餘晟
軟件開發老兵,微信公眾號“餘晟以為”
筆者在 2012 年從開發電子商務網站轉嚮瞭開發 App 後颱,當時在一傢做社交 App 的創業公司裏工作,筆者和搭檔都沒有任何從事移動互聯網開發的經驗,不清楚 App 後颱怎麼架構,隻能摸著石頭過河,那時網絡上隻有一些零散的資料,當遇到問題時隻能不斷地摸索和思考,來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從事開發 App 後颱接近 4 年的時間中,筆者參與瞭兩款社交 App 的開發,現在就職於bmob,從事雲後颱服務的研發工作,慢慢地對 App後颱的架構有瞭一些體會。
從 2013 年年底開始,筆者把工作筆記發錶在 CSDN 博客專欄“App 後端技術架構”,陸陸續續收到瞭很多網友的反饋,後來在 QQ 裏麵接觸瞭很多剛剛從事開發 App 後颱的開發者、找技術閤夥人的創業者,在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基本的問題被不停地問,例如:
隊列有什麼用?
Redis的應用場景有哪些?
怎麼保證通信的安全性?
看著對未來無限嚮往的同行也在重復著本人當初經曆過的迷茫,也在糾結著這些技術問題,在網絡上,沒找到一本係統講述 App 後颱架構的書籍,能搜索到的不是“高大尚”公司的解決方案,就是針對一個技術點很詳細的講解。
於是在網友的鼓勵下,筆者決定把本人所掌握的開發 App 後颱的知識係統地講解一次(當時計劃是寫 30 篇左右的文章),筆者利用業餘的時間陸陸續續地寫成文章發錶在 CSDN博客專欄“App 後端技術架構”,這也是本書前 3 章的初稿。
後來在博文視點的付睿編輯幫助下,筆者有機會把自身所學習的知識再係統地整理一次,以書籍的形式展現給各位讀者,希望本書能夠幫助更多的剛進入 App 後颱開發的朋友們,以及對 App 後颱技術感興趣的産品經理和 Android、iOS開發者。
因為本書的讀者定位主要是 App 後颱的初學者,因此筆者盡量以圖文並茂的方式給讀者
介紹 App 後颱各方麵的技術。筆者一嚮推崇的架構原則是,“盡量使用成熟可靠的雲服務和開源軟件,自身隻專注於業務邏輯”,對於某項具體的技術必須掌握下麵兩點。
技術的應用場景。
技術的基本原理。
掌握上麵兩點後就能對這項技術有瞭基本的瞭解,在此基礎上技術選型的優先級如下。
雲服務。
開源軟件。
自主研發。
通過上麵的措施能在最大程度上減輕技術人員的額外研發負擔,讓自身的精力更加專注於業務。
至於某項技術的其他方麵,例如怎麼部署、開源軟件的深度剖析等,筆者並不打算在本書中做深入的闡述,讀者如果感興趣可自行深入學習。筆者希望在本書中能給讀者描繪一個 App後颱開發的藍圖。
本書主要分為 4 部分。
第 1~3章:App 後颱常用技術的講解。
第 4~8章:App 後颱常用軟件的運維和相關原理。
第 9 章:4 種類型 App 的後颱架構。
第 10 章:App 後颱架構的知識。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和對“係統”這個詞的重新定義。我一直以為,做好一個 App 的後颱,無非就是把代碼寫好,數據庫連上,然後部署上去。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顛覆瞭我之前的認知。它不僅僅是關於“開發”和“運維”,更重要的是“架構實踐”。 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停留在“是什麼”的層麵,而是深入到“為什麼”和“怎麼做”。比如,在講解微服務的時候,它沒有直接丟給你一堆框架,而是先分析瞭單體應用可能遇到的瓶頸,以及拆分成微服務所帶來的優勢和挑戰。然後,循序漸進地介紹瞭服務發現、API 網關、熔斷降級等關鍵概念,並且給齣瞭多種實現方案的對比和權衡。這種抽絲剝繭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每一項技術的必要性和應用場景。 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對於“運維”的理解,已經不再是簡單地“打腳本”或者“看日誌”。它更多地是從“保障服務質量”的角度齣發,講解瞭如何通過精細化的監控、自動化的部署流水綫、以及故障演練等手段,來構建一個“自愈”的係統。我之前總是覺得運維是開發完成後纔需要考慮的事情,但這本書讓我意識到,開發和運維應該是並行且緊密結閤的,它們共同構成瞭整個 App 後颱的生命周期。 架構這部分的內容,更是讓我看到瞭“工程之美”。書中對於如何設計高並發、高可用的係統,提齣瞭許多非常實用的建議。從數據分片、讀寫分離,到緩存策略、消息隊列的應用,每一個環節的講解都充滿瞭智慧。它教會我如何在有限的資源下,設計齣能夠應對海量用戶請求的係統,並且保證數據的最終一緻性。 總的來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指南,更像是一本“係統工程”的百科全書。它讓我從一個“碼農”的視角,提升到瞭一個“架構師”的高度。我開始思考如何從整體上把握一個 App 後颱的設計,如何平衡性能、成本、可維護性等多個維度。這本書的價值,遠超於書本本身的字數,它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啓迪。
評分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解決自己在開發 App 後颱時遇到的瓶頸,尤其是在麵對高並發場景和復雜的業務邏輯時,常常感到力不從心。讀完之後,我纔發現,這本書所提供的,遠不止是解決眼前問題的“藥方”,更像是一本“武功秘籍”,讓我能夠從根本上提升內功。 書中對於“分布式係統”的講解,是我最為期待的部分,而它也確實沒有讓我失望。作者並沒有直接跳入復雜的分布式理論,而是從最基礎的 CAP 定理、一緻性模型等概念入手,層層遞進,將分布式係統的核心難點一一剖析。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分布式事務”和“分布式鎖”的討論,這些都是在實際項目中非常常見但又極具挑戰性的問題,書中給齣瞭多種解決方案的對比和權衡,並且輔以清晰的圖示和代碼示例,讓我能夠豁然開朗。 在架構設計的部分,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在於它對於“演進式架構”的強調。它並不是告訴你一套固定的架構模式,而是教會你如何根據業務的發展和技術的演變,逐步地優化和調整架構。書中對於“領域驅動設計”(DDD)的引入,以及如何將其應用於微服務拆分,讓我看到瞭如何將業務需求與技術實現更緊密地結閤起來,從而構建齣更具生命力的係統。 運維方麵的內容,讓我對“自動化”有瞭更深刻的理解。書中關於“基礎設施即代碼”(IaC)的講解,讓我看到瞭如何通過工具和流程來管理和配置基礎設施,從而提高效率和可靠性。而關於“日誌聚閤與分析”的詳細介紹,更是讓我意識到,如何有效地處理和分析海量的日誌數據,對於保障係統的穩定運行至關重要。 總的來說,這本書是一本非常紮實的實戰指南。它不僅涵蓋瞭 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的方方麵麵,更重要的是,它傳授瞭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和構建優秀係統的理念。我毫不猶豫地會嚮我的同行們推薦這本書,因為它能讓你在技術道路上少走彎路,更上一層樓。
評分坦白說,我之前對“運維”這個概念一直有些模糊,總覺得那是另一支團隊的工作。但這本書的齣現,徹底改變瞭我的看法。它讓我意識到,一個 App 後颱的成功,離不開開發、運維和架構的緊密協作,它們是構成一個完整“係統”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書中在“開發”部分,雖然沒有直接介紹具體的編程語言,但它深入講解瞭那些通用的設計模式和最佳實踐,比如如何進行代碼重構,如何保證代碼的可讀性和可維護性。尤其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測試驅動開發”(TDD)的介紹,它讓我看到瞭如何通過編寫測試來指導開發,從而從源頭上保證代碼質量。 在“架構實踐”方麵,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發是關於“可擴展性”。我之前總是擔心係統上綫後會被海量用戶壓垮,但書中關於水平擴展、垂直擴展的策略,以及如何通過負載均衡、緩存等技術來實現係統的彈性伸縮,為我提供瞭寶貴的經驗。我甚至開始重新審視自己過去設計的係統,思考還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 而“運維”部分,雖然我不是專業的運維工程師,但書中關於“服務監控與告警”、“故障排查與恢復”的講解,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運維團隊的工作,並且在開發階段就能考慮到運維的便利性。我學會瞭如何設計更易於監控的係統,如何編寫更清晰的日誌,以及如何在係統齣現問題時,能夠與運維團隊更有效地溝通。 總的來說,這本書讓我對 App 後颱的理解更加全麵和係統。它不僅僅是傳授技術,更重要的是傳授一種“整體觀”和“工程思維”。我開始意識到,一個成功的 App 後颱,是技術、流程和團隊協同作用的結晶。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平颱,讓我能夠在這個領域不斷成長和進步。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對 App 後颱的開發、運維和架構方麵很感興趣,但苦於找不到一本能係統講解的書。市麵上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隻講皮毛,很難真正掌握精髓。當我看到《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這本書的標題時,就眼前一亮,感覺這就是我一直在尋找的寶藏。 我特彆看重書中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部分。很多時候,我們學習技術,光有理論是不夠的,還需要知道如何在實際項目中落地。這本書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作者從實際開發場景齣發,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各種技術原理和實現方法,並且通過大量的代碼示例和案例分析,幫助我理解如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這本書在架構設計方麵的講解更是讓我受益匪淺。我一直對如何構建一個可擴展、高可用、高性能的 App 後颱架構感到睏惑。書中對於微服務架構、容器化技術、分布式係統等概念的闡述,以及如何將這些技術有機地結閤起來,為我提供瞭一個清晰的思路。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如何進行係統容錯、負載均衡、數據一緻性等方麵的討論,這些都是構建穩定可靠後颱的關鍵。 運維方麵的內容也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開發人員往往容易忽視運維的重要性,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一個優秀的 App 後颱離不開強大的運維支撐。書中對於日誌管理、監控告警、自動化部署、性能調優等方麵的講解,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我學會瞭如何通過閤理的運維策略,提高係統的穩定性和可用性,降低故障率,保證用戶體驗。 總而言之,《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實踐》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書籍。它不僅提供瞭豐富的技術知識,更重要的是,它幫助我建立瞭一個完整的 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的知識體係。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 App 後颱有瞭更深入的理解,也更有信心去麵對未來的挑戰。我相信,這本書將會成為我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裏程碑。
評分這本書就像是一劑強心針,讓我這個在 App 後颱開發領域摸爬滾打瞭幾年,卻總感覺隔靴搔癢的開發者,找到瞭前進的方嚮。我一直覺得,技術更新太快,很多時候學到的東西很快就會過時,但這本書卻給瞭我一種“內功心法”的感覺,它講解的不僅僅是具體的工具和框架,更是那些底層不變的原理和思想。 最讓我感到醍醐灌頂的是,書中關於“可觀測性”的闡述。以前我隻知道看日誌,知道有監控,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可觀測性意味著什麼——它是一種主動去理解係統行為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被動地響應告警。書中詳細講解瞭日誌、指標、追蹤這“三駕馬車”是如何協同工作的,以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來定位問題、優化性能,甚至預測潛在的故障。我甚至覺得,光是這一章節的內容,就已經值迴票價瞭。 在架構實踐的部分,讓我受益匪淺的是關於“權衡”的藝術。書中並沒有告訴你“最好的”架構是什麼,而是教你如何在不同的場景下,做齣最閤適的選擇。比如,在講解數據庫選型時,它會對比關係型數據庫、NoSQL 數據庫的優缺點,並給齣具體的應用場景建議。同樣,在討論消息隊列時,它會分析不同類型的消息隊列在一緻性、吞吐量、延遲等方麵的差異,幫助讀者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這種“授之以漁”的方式,讓我真正理解瞭架構設計的精髓。 運維方麵的內容,也讓我對“穩定”這個詞有瞭更深的認識。書中關於持續集成/持續部署(CI/CD)的講解,讓我看到瞭如何通過自動化流程來提高效率和減少人為錯誤。而對於“混沌工程”的介紹,更是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可以通過主動製造故障來測試係統的魯棒性!這是一種非常前瞻且實用的理念。 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長,更是一種思維的轉變。它讓我從一個“實現者”變成瞭一個“思考者”,開始關注係統的整體性和長期發展。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對 App 後颱開發、運維和架構感興趣的同行們,這本書一定會讓你受益匪淺。
評分書不錯。挺滿意的。
評分物流真快,就是書角有破損扭摺太嚴重瞭
評分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評分不錯,雙十一活動真的是便宜,一次性買瞭好多書,書的內容也不錯,現在買書都是在京東這裏買瞭,正版保證,快遞快
評分……
評分真的很不錯,超值哈哈希望耐用
評分東西不錯,挺好的,用起來就是不錯瞭,多說我也說不齣來,我知道就隻能這樣瞭,希望對大傢有幫助。
評分挺好的,快遞很給力,服務很好,東西也很好。
評分商品很不錯,買來很滿意,京東購物一直在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