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列侬全新画作全球首次结集面世,呈现20世纪伟大音乐天才的另一面。
★小野洋子倾情作序。
★见证了列侬绘画艺术生涯,也见证了他与洋子的传奇爱情,从中可看出列侬四十年的人生轨迹:成长、艺术、情感、政治。
★约翰·列侬创造精神的记录。
海报:
约翰·列侬是披头士乐队的灵魂,一个音乐神话。但在此之前,他还是一位艺术家,曾在利物浦艺术学院接受过专业的艺术训练。纵观他的一生,约翰·列侬的艺术作品以一位艺术家的视角表达了触动他生活的社会主题。直到现在,人们只能零散地看到他很少一部分作品,《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梳理了列侬充满想象力的视觉艺术作品,从他的童年时代直到1980年英年早逝。
列侬对艺术的热情贯穿了他的音乐生涯,他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素描和版画作品。他的作品通常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特质,并且结构自由,在当时即被广泛认为是对那一时代的很好注解。从1970年代开始,他以和平为主题的素描画就被用于反战运动,直至今天,这些画作仍鼓舞着人们追求和平与爱的信心。
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丰富多彩的创作集充分体现了他的情感、政治主张,以及丰富的想象力。
这是一份约翰·列侬创造精神的记录。
斯科特·格特曼(Scott Gutterman),知名艺术批评家,自由撰稿人,《时尚》(Vogue)、《艺术论坛》(Artforum)、《纽约客》、《智族》(GQ)等杂志供稿人。现任“纽约新画廊”(Neue Galeries New York)副总监。另编著有《迈尔斯·戴维斯艺术作品集》。
本书是对列侬令人惊异的人生的例证。
──《星期日镜报》(Sunday Mirror)
这本新书收录了音乐偶像在音乐之外的人生中创作的朴素而动人的艺术作品,这些素描画极具极简抽象主义风格,情感丰沛、滑稽有趣又迷人可爱。
──滚石(Rolling Stone)
这些作品了揭示了一个万人仰慕的偶像,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研究列侬的侧面。列侬不算是一个伟大的视觉艺术家,他并没有在主题或者式样上推进了什么美术史的进程,这些图画很容易被认为是他的一种附属品或是可迅速掠过的内容。然而,带有这样想法的人,却在看完图片后,都被图中的亲昵感所震惊--这些作品就仿佛列侬的自言自语。那是人们通常情况下很难以看到的东西:列侬的创造力,不是作为结果而是像人们展示出了一个过程--一种在创造艺术的过程中的愉悦感,而不仅仅是成就。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
读者将在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披头士的发展历程--从列侬早期仍显幼稚的涂鸦,到成为一个成熟摇滚明星后的涂鸦……列侬的艺术充满力量,野性而深刻。就像小野洋子在她的介绍中所说,列侬总是能给效力的媒体注入新鲜的活力。
--《每日电讯》
诙谐、简约、娴熟--绝对让人眼前一亮。同瑟伯甚至斯坦伯格相提并论也不为过,不过列侬的画更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尤其是那些后期温馨的家庭画作。
--《独立日报》年度艺术书籍提名
约翰首先是个画家。我觉得他的作品很美。从创造性角度看,它一针见血。
--小野洋子
绘画很早进入我的生活。后来我通过音乐和吉他赚钱,但绘画总是首位的。
--约翰·列侬
序 小野洋子
前言
第一章 童年早期绘画
第二章 自省
第三章 观察
第四章 日文翻译画
第五章 书籍插图
第六章 约翰和洋子
第七章 家庭
序
小野洋子
约翰首先是个画家。他迷上音乐时已经高中毕业了, 正在利物浦艺术学院学习。
我们相遇时我正在伦敦办艺术展。他说他也能搞这个。
我说:“你现在也能啊。为什么不做呢?”
“我不行。我是披头士。”
他的声音中透出一丝悲哀。他没错。
他举办“你在这里”艺术展5 时,记者蜂拥而至。但他们不把它当成艺术展。此后他也很难举办个人作品展。我觉得他的作品很美。从创造性角度看,它一针见血。
翻阅这本书,你会发现每页作品都充溢着真实的生活和乐趣。他怎么做到的?
这就是约翰。他总是给每个艺术形式带来新鲜气息。他别无选择。
……
前言
约翰·列侬是20世纪音乐界的巨人。时至今日,他作为披头士乐队成员,作为塑料洋子乐队成员,以及独唱生涯的2 0 年间撰写并演唱的歌曲仍像当年录制时一样尖锐有力。从忧郁的《在我生命中》(In My Life)到灼热的《我正失去你》(I’m Losing You),从梦幻般的《永远的草莓地》(Strawbeny Fields Forever)到预言式的颂歌《想象》(Imagine)
约翰·列侬的音乐每天都会继续触及千百万人。但在从事音乐创作多年前,列侬一直通过画画传达他的灵感。他曾说过:“绘画最早进入我的生活。后来我通过音乐和吉他赚钱,但绘画总是第一位的。”他在利物浦长大,描绘诺曼人和撒克逊人的传说,还为同学创作
讽刺杂志《每日嚎叫》(Daily Howl)。17 岁时他被英国著名艺校利物浦艺术学院录取。他在那里断断续续地学习了3 年,直到披头士乐队将他带上最终改变世界的另一条道路。但他在余生继续绘画创作。三十多岁时他与家人数次访问日本,期间自学了颇有难度的水墨画技巧。20 世纪70 年代末退隐期间,他将越来越多的时间用于描绘他眼中的周边世界和他想象中的世界。
公众首次接触到列侬的绘画作品,是他在20 世纪60 年代中期创作的两本小书的插图:《他的亲笔》(InHis Own Write)和《工作中的西班牙人》(A Spaniard in the Works)—他能在巡演、拍电影、创作并录制唱片期间完成这两本书,实在是惊人的成就。通过这些狂野且光怪陆离的图画和机智乃至尖锐讽刺的文字,披头士的粉丝们看到了列侬的另一面。这是他独特世界观的全面展示:怪异的画廊,原生质生物,穿插着穿披风的歇洛克· 列侬之类的人物。部分文字是自传性的,但常常毫无顾忌地转向超现实领域。正是这种气质推动了《黄色潜水艇》(Yellow Submarine)和《佩珀军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Sgt. Pepper’s LonelyHearts Club Band)的诞生:它想象出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扎根于英国20 世纪中期的生活细节,但随时准备跃向天空,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公众的反应热情洋溢,两本书都十分畅销。
从某种意义讲,这些绘画和伴随的文字完成了它们的使命:它们让列侬显露出个性中的这一面,并鼓励其跨过界限,超越传统的观察和思维方式。但由于列侬的名气太大,它们作为艺术作品的真实价值被忽视了。它们异想天开的性质使人们更容易忽视这些画作体现出的艺术家的世界观。但对列侬来说,它们与他的音乐同样重要。将这些作品放在一起欣赏有助于绘制一个更完整的列侬肖像。它们不仅体现了他对自己的看法,而且呈现出他创造力的广泛。
1966 年列侬与小野洋子结识后,他对艺术的兴趣加深了。当时列侬参观了洋子的一个概念性“偶发艺术”展,其中一件作品名叫《敲钉子的图画》(Paintingto Hammer a Nail)。洋子当时已在艺术圈受到尊重,和拉蒙特· 扬(La Monte Young)和约翰· 凯奇(John Cage)等先锋艺术家来往。列侬对展出的作品印象深刻,同时结识了洋子。两人的传奇爱情开始了。他们在1969 年结婚。列侬送给妻子的结婚礼物之一是《一号袋作品集》(Bag One Portfolio),用绘画记录了他们的婚礼、蜜月和争取世界和平的活动。这个爱情故事是列侬生活与艺术的核心。他继续通过绘画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包括他的家庭生活、他的思考和幻想,以及他日常的观察。洋子说:“绘画是他的庇护所。”
随着时间推移,列侬的绘画风格变化明显。二十多岁时画中随心所欲的人物逐渐被复杂的线条取代,描述对象是他崭新的日常生活,包括他在日本逗留的时光和抚养肖恩的快乐。他热爱绘画的直接和单纯,但我们需要将这些艺术表达视为他整体艺术创作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讲,列侬与小野洋子结合之际也接受了她的艺术观:艺术和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甚至消失。这使得列侬将他的全部生活视为一个艺术项目:一个在不同领域展示创造力并目睹其延伸的机会。他的艺术可能有明显的政治寓意或强烈的个人色彩,不过更多是二者兼有。归根结底,列侬自视为最广泛含义上的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音乐人。
列侬在1980 年遭枪杀,举世震惊。几年后,小野洋子开始将列侬的画作结集印刷,与公众分享这一重要艺术表达形式。迄今,这些画作已在无数国家展出,向好奇的音乐爱好者展示列侬无与伦比的创作才华的另一面。2013 年10 月,在列侬的73 岁诞辰日之际,我来到他热爱的第二故乡纽约参观了一次展览。他的音乐在拥挤的画廊中回荡,参观者注视着墙上异想天开的杰出画作。一种亲密友爱的气氛产生了。几个参观者不禁含泪微笑。艺术家的灵魂充溢在房间中。
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对我而言,绝对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惊喜,甚至可以说是一场灵魂的洗礼。我一直以为,列侬更多的是一个音乐符号,一个时代的图腾,他的音乐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当我翻开这本画册,我才真正开始认识一个立体、多维度、充满奇思妙想的约翰·列侬。他的画作,不像一些学院派的艺术家那样工整严谨,而是充满了孩童般的天真烂漫,又带着一种不羁的叛逆。那些简单的线条,笨拙却生动的涂鸦,似乎都在诉说着他内心最纯粹的情感。我特别喜欢其中一幅描绘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的画,虽然人物比例有些失调,色彩也大胆跳跃,但那种温馨、亲密的感觉却扑面而来,仿佛我就是画面中的一员,感受着那份家庭的温暖。还有那些充满讽刺意味的漫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他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尖锐而又一针见血。这本作品集,让我看到了音乐之外,他同样才华横溢的一面,他的艺术创作,与他的音乐一样,都是他反叛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载体,是他在那个动荡年代里,与世界对话的一种独特方式。我发现,他不仅仅是在描绘,更是在“表达”,用一种更直接、更原始的方式,将内心的声音传递出来。这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扇窗,让我窥见了那个摇滚巨星内心深处最柔软、最真实的部分。每一个像素,每一笔色彩,都充满了故事,充满了生命力。它挑战了我对艺术家固有 G 化的认知,让我看到了“天赋”在不同领域的闪耀。
评分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是我近期阅读中,最让我感到震撼的一本书。我一直以为,列侬的艺术才华主要集中在音乐领域,但这本书却向我展示了他更为广阔和深邃的艺术世界。他的画作,没有我预想中的华丽和炫技,反而充满了原始的冲动和纯粹的情感。那些简单的笔触,大胆的色彩,以及偶尔出现的抽象元素,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我尤其喜欢他描绘“想象”主题的作品,画面充满了奇思妙想,仿佛能够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更让我着迷的是,他的一些作品,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感巧妙地融入其中,让人在视觉体验的同时,仿佛也能听到他脑海中的音乐。这是一种跨领域的融合,一种全新的艺术感受。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他的画作,更像是在讲述他的故事,他的思想,他的生活。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多面的列侬,一个不仅仅是呼唤和平的歌者,更是用艺术记录时代、表达情感的艺术家。
评分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是一次意料之外的沉浸式体验。我一直以为,列侬的艺术生命主要体现在他的音乐中,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他不仅仅是一个音乐家,更是一个拥有独特艺术视角和创作能量的艺术家。他的画作,不是那种我曾见过的、追求完美技法的学院派作品,而是一种充满原始冲动和个人风格的表达。那种粗犷的线条,大胆的色彩运用,以及偶尔出现的歪歪扭扭的构图,都散发着一种未经雕琢的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他画中的人物,虽然有时看起来有些卡通,但眼神中的情感却异常丰富,喜怒哀乐,都跃然纸上。这本书,就像一本浓缩了他人生轨迹的视觉日记,记录了他对世界的观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理想的坚持。我从中看到了他童年的纯真,青年的叛逆,以及中年时期的思考。每一幅画,都仿佛承载着一段故事,等待你去挖掘和品味。这本画册,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丰满的约翰·列侬,一个不仅仅是摇滚的象征,更是用艺术触碰灵魂的灵魂伴侣。它让我反思,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是技巧的精湛,还是情感的真实?列侬用他的作品给出了一个有力的回答。
评分拿到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的时候,我内心是带着一份期待,但也夹杂着一丝“会不会只是噱头”的怀疑。毕竟,一个摇滚明星,他的画作能达到什么高度?然而,翻开第一页,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列侬的画,并没有让我看到一个刻意去“做艺术”的痕迹,反而是一种非常纯粹、非常自我化的表达。他的线条,时而粗犷有力,时而又细腻柔情,仿佛在诉说着他复杂的情感世界。我尤其对那些充满漫画风格的作品印象深刻,那些夸张的变形,犀利的讽刺,都让我看到了列侬骨子里的幽默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敏锐洞察。他能够用最简单的图形,去揭示最深刻的道理,这种能力,让我折服。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他的画作,更像是在解读他的人生哲学。我发现,他的许多画作都与他的音乐主题息息相关,比如对和平的呼唤,对爱情的描绘,对人性的探讨,都贯穿其中。这是一种高度的统一,一种全方位的艺术表达。我开始意识到,列侬的艺术创作,并非是他音乐的附属品,而是他整个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让我看到一个不同于舞台上的列侬,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思想的列侬,一个用画笔记录时代、表达情感的艺术家。
评分我一直对约翰·列侬怀有特殊的敬意,他的音乐是我的精神食粮,他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我。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时,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我原以为,这会是一本展示他一些零散的创作,但没想到,它却是一次全面而深刻的艺术探索。列侬的画作,就像他的歌词一样,充满了诗意和哲学。他能够用最简单的图形,传达最复杂的情感,比如那些描绘爱与和平的作品,虽然线条简单,却有着强大的感染力。我尤其喜欢那些带有讽刺意味的漫画,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他对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既辛辣又幽默。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列侬,一个在音乐之外,同样才华横溢、思想深邃的艺术家。他的创作,不仅仅是出于爱好,更是他与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是他表达内心世界的途径。我从中看到了他作为一个个体,对生活的热爱,对社会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这本画册,不仅仅是一件收藏品,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让我对列侬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坦白说,我曾经对“名人跨界艺术”这件事抱有一些保留态度,总觉得更多的是一种商业行为。然而,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列侬的画作,并没有那种刻意为之的“艺术感”,反而是一种源自内心最深处的情感流露。他的线条,虽然不乏稚拙,却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我尤其喜欢他描绘城市景象的作品,那些简单的建筑线条,寥寥几笔的人物,却能勾勒出一种生动而有活力的画面。更让我着迷的是,他在一些作品中,用一种孩童般的视角,观察和描绘世界,充满了纯真和想象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他的画作,更像是在解读他的心灵世界,他的人生观,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深刻的约翰·列侬,一个不仅仅是摇滚的旗帜,更是用艺术连接人心的灵魂。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抱着一种“凑热闹”的心态拿起了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毕竟“列侬”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光环,总觉得里面会有什么惊世骇俗的东西。结果呢?出乎意料的“朴实”。他的画作,没有我预想中的炫技,没有晦涩难懂的象征,更多的是一种随性的表达,一种近乎素人的稚拙。但正是这种“不加修饰”,才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和真实。就像他在歌里唱的那样,他总是试图用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去触碰人心,他的画也是如此。那些被他戏称为“涂鸦”的作品,却有着奇妙的生命力。比如那幅关于“想象”的系列,虽然画面元素看似杂乱,但整体却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让人忍不住跟着他的想象力一起飞翔。他的线条,有时流畅有力,有时却又带着点抖动,仿佛是在记录他当时的心境,是兴奋,是沉思,还是某种突如其来的灵感?我开始反思,什么是真正的艺术?是不是一定要遵循学院派的规矩,要用复杂的技法去呈现?列侬用他的作品给出了一个不同的答案:艺术,可以是发自内心的最直接的表达,可以是童年般的好奇心,可以是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这本画册,让我看到了一个更接地气的列侬,一个不仅仅是站在舞台上的偶像,更是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个体,用他的画笔记录着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情感。他的艺术,如同他的音乐一样,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社会批判,只是表现形式更为内敛和个人化。
评分《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画册,更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一直以为,约翰·列侬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他的音乐中,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才真正领略到他在视觉艺术方面的独特才华。他的画作,并没有那些学院派艺术家们的刻意雕琢,反而有一种孩童般的纯真和不羁。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却充满了生命力和故事感。我特别喜欢他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作品,比如那些关于家庭、关于爱情的画,虽然画面风格不同,但都传递出一种温暖而真挚的情感。更让我惊叹的是,他在一些作品中,巧妙地融入了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用一种温和而又犀利的方式,表达他对世界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许。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的列侬,一个不仅仅是摇滚巨星,更是用艺术触碰人心的灵魂。他的画作,与他的音乐一样,都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反叛精神,是他内心世界最真实的写照。
评分我对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的感受,可以用“惊喜不断”来形容。我一直认为,伟大的艺术家往往是多栖的,而约翰·列侬,这位摇滚巨匠,在他的音乐之外,竟然也展现出了如此令人惊叹的艺术天赋。这本书,打破了我之前对列侬的单一印象,让我看到了他更为丰富和细腻的一面。他的画作,不是那种规规整整、需要你去费力解读的抽象派,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故事性。那些看似简单的笔触,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我特别喜欢其中描绘动物的系列,每一只动物都被赋予了鲜活的个性和生命,仿佛下一秒就能从纸上跳出来跟你打招呼。更让我着迷的是,他的一些作品,将音乐的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视觉艺术中,仿佛你能从中听到他创作时脑海中的旋律。这是一种跨界的融合,一种不同感官体验的叠加,非常奇妙。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现了他的画作,更像是在讲述他的人生片段,他当时的所思所想。每一幅画,都像是一个隐藏的日记本,记录着他经历过的某个时刻,某个想法,某种情绪。我从中看到了他的幽默,他的忧郁,他的反叛,他的爱。这本画册,让我对列侬这个名字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不仅仅是那个呼唤和平的歌者,更是那个用画笔描绘内心世界的艺术家,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才。
评分当我翻开这本《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我并没有预设任何期待,只是抱着一种对这位传奇人物的好奇心。然而,这本书却带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列侬的画作,并没有我预想中的那些“大艺术家”的架子,反而是一种非常个人化、非常自由的表达。他的线条,时而流畅,时而又带着一种不经意的“笨拙”,但正是这种不经意,却充满了生命力。我特别喜欢他描绘人物肖像的作品,虽然笔触简单,却能捕捉到人物的神韵和内心世界。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在一些作品中,将对爱情、对亲情的描绘,表现得如此真挚和动人。这本书,不仅仅是展示了他的画作,更像是在讲述他的人生哲学,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立体的列侬,一个不仅仅是音乐偶像,更是用艺术触碰人心的灵魂。
评分非常好还会再买。
评分很好,速度快,服务周到。
评分很好,速度快,服务周到。
评分很好,速度快,服务周到。
评分送人的,包装还行…
评分很好
评分给朋友买的,还不错??
评分送人的,包装还行…
评分不是列侬的铁粉就不推荐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