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注疏(套裝上下冊)》主要內容簡介: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其典籍極為豐富,《南華真經》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南華真經》即《莊子》,晉代郭象注本注重義理,對莊子思想頗有發揮,流行極廣,唐代成玄英所作疏本注重考釋《莊子》書中的史實典故、人物地名、字詞音義,亦有章句串講,較郭象注本更為翔實。《南華真經注疏(套裝上下冊)》集郭、成二人精華,實為解讀道教真義的不可多得的書籍。
郭象(約252~312),中國西晉時玄學傢。字子玄。河南洛陽人。官至黃門侍郎、太傅主簿。好老莊,善清談。曾注《莊子》,由嚮秀注“述而廣之”,彆成一書,“儒墨之跡見鄙,道傢之言遂盛焉”。後嚮秀注本佚失,僅存郭注,流傳至今。郭象反對有生於無的觀點,認為天地間一切事物都是獨自生成變化的,萬物沒有一個統一的根據,在名教與自然的關係上,他調和二者,認為名教閤於人的本性,人的本性也應符閤名教。他以此論證封建社會的等級製度的閤理性,認為社會中有各種各樣的事,人生來就有各種各樣的能力。有哪樣能力的人就做哪一種事業,這樣的安排既是齣乎自然,也閤乎人的本性。著有《莊子注》。
上冊
點校說明
南華真經序
南華真經疏序
內篇
南華零點經注疏捲第一
逍遙遊第一
齊物論第二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二
養生主第三
人間世第四
德充符第五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三
大宗師第六
應帝王第七
外篇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四
駢拇第八
馬蹄第九
怯篋第十
在宥第十一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五
天地第十二
天道第十三
天連第十四
下冊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六
刻意第十五
繕性第十六
鞦水第十七
至樂第十八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七
達生第十九
山木第二十
田子方第二十一
知北遊第二十二
維篇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八
庚桑楚第二十三
徐無鬼第二十四
則陽第二十五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九
外物第二十六
寓言第二十七
讓王第二十八
盜蹠第二十九
南華真經注疏捲第十
說韌第三十
漁父第三十一
列禦寇第三十二
天下第三十三
最近沉迷於一部關於古代煉丹術的紀錄片,裏麵對道傢內丹理論的探討,讓我對“精氣神”的理解有瞭一個質的飛躍。我以前總覺得那些講虛無縹緲的“氣”和“神”的文字是玄學,但深入瞭解後,纔發現其中蘊含著一套極度精密的生命調養和精神修煉體係。書裏提到的“守一”和“築基”,那種對人體內部能量流動的精微把握,簡直可以媲美現代生物學對人體係統的研究,隻是角度不同,一個是嚮內觀照,一個是嚮外解析。我嘗試著去模仿書中所述的一些呼吸吐納法,雖然效果因人而異,但那種有意識地引導氣息、平復心跳的過程,確實能帶來片刻的清明。這不僅僅是身體的鍛煉,更像是在與自己的靈魂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那種探索生命本源的衝動,被這部典籍所激發,讓我對“人身小宇宙”的概念有瞭更深切的體會。
評分《莊子·內篇》的哲學思想簡直是為我打開瞭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門。我記得第一次接觸這部經典時,那種“無為而無不為”的境界,讓我這個常年在瑣事中掙紮的人,猛地意識到自己被多少條無形的規矩束縛住瞭。書中的寓言故事,比如“庖丁解牛”,不僅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是對生命本質、萬物運行規律的深刻洞察。每一次重讀,我都能從中發現新的理解層次。有時是關於自由的定義,有時是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智慧。它教導我們放下固有的分彆心,去擁抱那種流動的、變化著的真實。這種思維的解放,對於一個在現代社會中努力尋找內心平靜的人來說,是極其寶貴的精神食糧。我特彆喜歡它那種不加雕琢的語言風格,看似天馬行空,實則句句珠璣,充滿瞭生命力和哲思的張力。這本書讓我開始思考,到底什麼是“有用”,什麼是“無用”,也許,真正的智慧就藏在那些看似無用的、純粹的自由之中。
評分讀那些關於中國古代園林藝術的書籍時,我總能捕捉到一絲若有似無的道傢山水意境。那種追求“天人閤一”的境界,絕不是簡單地模仿自然,而是要將自然之理內化於心,再外化於景。你看那些精巧的假山、麯摺的迴廊,它們的設計目的,就是為瞭讓人在行走、觀賞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地進入一種類似於“物我兩忘”的審美體驗。這種“藏拙”與“含蓄”的美學,與道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觀念是高度契閤的。它拒絕直白的錶達,轉而用空間、光影和虛實的變化來暗示無限的可能性。對我來說,每一次欣賞或閱讀相關的描述,都像是在進行一次虛擬的遊曆,去體驗那種古人通過環境設計達到的精神升華境界,那是一種超越瞭物質享受的、極高層次的審美滿足。
評分最近對中國傳統醫學的認識加深瞭,特彆是對“陰陽五行”理論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的應用,感到非常震撼。不同於西方醫學的局部分析,中醫更傾嚮於將人體視為一個整體,一個與外部環境緊密相連的動態係統。這種宏觀的、聯係性的思維模式,與道傢關於宇宙整體運行規律的闡述是同源的。書中對於“順應自然節律”的強調,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習慣。比如,為何要早睡早起,為何要順應四季變化調整飲食和作息。這背後,有著一套非常嚴謹的生命哲學指導,即人體的平衡是建立在與外界宏觀平衡相一緻的基礎上的。一旦打破這種和諧,疾病便會産生。這種整體觀和動態平衡的視角,為我提供瞭一個全新的框架來理解健康與疾病的關係。
評分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哲學史感興趣的業餘愛好者,我時常會對比儒傢與道傢的思想差異。儒傢講究入世的規矩、倫理的建構,像是一套精密的社會操作係統;而道傢則更像是一個強大的“後颱維護程序”,它關注的是係統的底層邏輯、源代碼的純淨性。老莊哲學提供瞭另一種可能性——當社會規則變得僵化、人情世故變得虛僞時,我們可以退迴到那個更本源、更自由的精神領域去充電和修正。這種“齣世”的智慧,並非真的逃離塵世,而是在塵世中保持一份清醒和獨立的人格。它像是一個精神的“安全閥”,在壓力過大時,提供瞭一個可以重新校準內心羅盤的方嚮,確保自己不會在追逐外在成功時,徹底迷失瞭那個最真實的自我。
評分不錯,中華書局還是有保障的
評分還沒看呢還好還好哈
評分好書,值得擁有,參加活動購買
評分繁體字認起來有些難度,解釋很到位。
評分活動 價超優惠,好 書慢慢讀。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看瞭之後茅塞頓開,醍醐灌頂,當頭一棒
評分非常不錯的一本書,質量也不錯。等瞭很久,這一次 活動終於拿下。
評分值得讀的經典!愛不釋手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