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國學文庫:大乘起信論校釋

中華國學文庫:大乘起信論校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梁] 真諦 譯,高振農 校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112511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1411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精裝
叢書名: 中華國學文庫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36
字數:14800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大乘起信論》相傳為印度馬鳴菩薩作,南朝梁真諦譯,是大乘佛教的入門書,在中國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對佛教各宗派都産生過巨大影響。本書以如來藏緣起思想為中心,詳盡闡述瞭心與世界萬物的關係,以“一心”、“二門”、“三大”、“四信”、“五行”之說構成其思想體係,是瞭解和研究大乘佛教的重要典籍。《大乘起信論校釋(精)》由*名佛教學者高振農整理校釋,詳注其中涉及的佛教重要概念,逐段梳理其思想,使此論曉暢易讀,並對作譯者等諸問題詳加辨析。

目錄

序言
校釋說明
參考書目
大乘起信論
附錄
一、馬鳴菩薩傳
二、大乘起信論主馬鳴菩薩略傳
三、論主馬鳴菩薩略錄
四、婆藪槃豆傳(摘錄)
五、付法藏因緣傳(摘錄)
六、釋摩訶衍論疏(摘錄)
七、續高僧傳·真諦傳
道宣撰
八、宋高僧傳·實叉難陀傳
贊寜撰
九、大乘起信論序
智愷作
十、新譯大乘起信論序
未詳作者
十一、大乘起信論義記(摘錄)
法藏撰
十二、刻起信論直解題辭
德清撰
十三、起信論疏記會閱序
續法撰
十四、大乘起信論科會後記
徐文霨撰
十五、大乘起信論講義捲上(摘錄)
圓瑛述

精彩書摘

  《中華國學文庫:大乘起信論校釋》:
  (五)“不思議”,即不可思議。謂事理深妙希奇,不可以心思慮,不可用言語議論。“業”,梵文Karma的意譯,意謂“造作”,泛指一切身心活動。“不思議業相”,指還復於本淨之本覺,隨應眾生之善緣,顯示齣不可思議的業用之相。義記捲三:“不思議業相者,明還淨本覺業用之相。”
  (六)“法力”,指佛教正法有摧邪伏惡的力量。“熏習”,即通過熏染後留下的習氣和影響。如衣服原來沒有香氣,經過以香熏染,衣服上就會留下香氣。“依法力熏習”,謂依佛教正法的力量進行熏習。此處有二種含義:一是依真如之法的內熏之力,二是依所流教法的外熏之力。
  (七)“修行”,謂依據佛教教義修習行持。“如實修行”,指依二種熏習之力,登十地以上,證契真如實理而修習行持。
  (八)“滿足方便”,謂十地修行終瞭,真窮惑盡,一切都圓滿具足究竟。
  (九)“和閤識”,指生滅(無明)、不生滅(如來藏)和閤之識,即阿黎耶識。此處講“破和閤識相”,係指破除阿黎耶識中生滅之相,即根本無明。
  (一〇)“相續心”,即生滅相續之心。“滅相續心相”,指滅染心中業相等相續之心相。
  (一一)“法身”,原指佛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之一。此處指不生不滅的本覺法身。
  (一二)“智淳淨”,即淳淨圓智。意謂染緣脫盡,本覺之心遂即還原成淳淨圓智。
  (一三)“心識之相”,即“心相”與“識相”。這裏指前所說的“生滅相續之心相”與“生滅、不生滅和閤之識相”。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上午9,45訂貨。。下午4,30拿到書。

評分

好,裝訂比較精緻

評分

正版圖書,值得購買!值得收藏!值得推薦!

評分

經典,收藏。經典,收藏。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阿彌陀佛,好書

評分

繪畫:北宋中後期“文人畫”的興起將中國繪畫藝術帶入瞭一個全新的領域,而宋代的山水畫則代錶著中國畫最高的藝術水平。北宋的著名畫傢早期有李成、範寬、燕文貴等,中後期則有文同、蘇軾、李公麟、張擇端、米芾、米友仁、趙佶(宋徽宗)等人。

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

阿彌陀佛,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