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部激发想象、开启智慧的探秘经典。世界之大,总有你意想不到的东西。
2. 畅销全球的青少年必读科普,深度探索全世界瞩目的可怕现象和惊人谜团。
3. 送精美明信片私家珍藏。
宇宙是浩瀚无垠的,自然界是永恒伟大的,在它们面前,我们所了解的知识其实微乎其微,于是总会遇到无法解释的现象。在一个个谜团之前,我们应该富有探索精神和求知意识。
亚特兰蒂斯,一个传说中高度文明的国度,一个在一夜之间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帝国。它因何起,因何灭?如果你想探寻那些消失的古文明,和那些可能在未来消失的文明,就从本书开始进入时空隧道吧。
石默,喜欢一切稀奇古怪的东西,热衷探究万物万事之由来,广猎天下奇闻,整理成册,历史人文在他的笔下显得分外精彩。
上篇 消逝的古代文明
第一章 湮没的古文明
传说中的姆大陆003
河岸边的哈拉帕文明006
最古老的中美洲文明010
“看见”末日的玛雅人014
国徽中的文明019
岛屿上的克里特文明023
荷马史诗中的文明028
谜一样的苏美尔文明032
秘鲁的文明起源036
中国文明的开端038
黄沙下的文明042
峡谷中的史前文明044
第二章 逝去的国度
海底的迷之国度048
传说中的黄金宝藏053
“自大”的古国058
青铜时代的王朝061
寻找神话中的国度064
世界屋脊上的政权067
世界第八大奇迹071
第三章 历史中的城池
摩亨佐·达罗073
庞贝077
赫库兰尼姆080
楼兰083
吴哥城087
特洛伊城090
马丘比丘093
佩特拉096
德林库尤098
马里鬼城100
第四章 被毁灭的奇迹
史前水泥柱102
塔姆岩刻104
巴别塔106
亚历山大灯塔109
空中花园112
巨石神庙115
太阳门117
诺亚方舟119
巨石雕像122
巨石阵124
秦始皇陵127
古罗马斗兽场130
中篇 即将消失的地方
第五章 在“风云突变”中挣扎的城市
爱尔兰的历史书——米斯郡135
动物的乐园——马赛马拉137
沙漠里的繁华——廷巴克图140
七山之城——安曼142
云雾之乡——乞拉朋齐145
得天独厚的首都——加拉加斯 147
白银之国——洪都拉斯150
浪漫之都——巴黎 152
财富广场——芝加哥155
运输要塞——巴拿马157
第六章 未来的“海底世界”
被淹没的陆地159
“扩张”的水城163
动物们的家园165
高温下的冰河168
消失的湿地172
再见,三角洲174
融化的冰雪世界177
第七章 大自然的惩罚
土地沙漠化182
热带雨林消失185
珊瑚礁损坏188
未来的“古迹”191
生态失衡195
肆虐的疾病198
生物灭绝200
历史中的文化202
下篇 假如人类会消失
第八章 “无人国度”的幻想
可能消失的人207
喧嚣的水世界210
废弃的宝物213
“变形金刚”之家217
金属的去向220
沉默的武器223
灭绝和新生227
生命是一场无声的轮回231
第九章 潜藏的人类生存危机
伺机而动的“尘埃”234
穿透天际的激光枪238
坐吃山空的那一天242
地球的怒火246
太阳的暴动250
走上末路的战争253
“生化危机”不是幻想257
进击的“巨人”261
第十章 未来的世界霸主
沉默的王者265
智者“复活”268
乱世枭雄271
硕鼠新纪元273
飞越天际的领导者275
上篇
消逝的古代文明
第一章 湮没的古文明
我们人类文明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就,离不开古人贡献的智慧。他们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世界各地创造了璀璨的文明,虽然有些文明已经消失了,但是它们留给我们无尽的疑团,等着我们去解开……
传说中的姆大陆
根据科学研究,我们可以知道,最初的原始人在300万年以前就出现了,不过那时我们还不能说人类文明已经开始。虽然人类自诞生以来已经有了几百万年的历史,但科学界认为人类文明的出现仅仅只有几千年的光阴。
那么人类文明又是起源何地呢?当这个问题出现的时候,你是不是想到了四大古国?没错,人类文明在这四个地区得到了繁荣发展,但人类文明比四大古国的出现还要早上许多。在考古学家们致力于在各大洲四处奔波寻找的时候,似乎无意识地将眼光放得狭隘了——因为地球上除了陆地之外,还有广阔的海洋。而且根据时代变迁,有些原本沉睡于海底的地方破水而出,形成了高山,同样,也有一些高耸的陆地沉入了海洋。
在沉入海洋的陆地中,是否有人类文化随着陆地沉没呢?说到沉没的陆地,你是不是想到了亚特兰蒂斯?实际上,在很久很久以前,也许有一个存在着高度文明的古大陆沉没了。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假设?还要从1868年说起。在那一年,有一个叫乔治·瓦特的英国陆军上尉因为喜欢东方文化而去了南亚。在那里,他认识很多印度教的僧侣,在一天偶然的散步中,他发现了一些刻着奇怪符号的黏土片。这马上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随后,他找到寺庙的僧侣,询问黏土片的来历。主持告诉他,这些黏土片是寺庙历代守护的圣物。后来,陆陆续续又有一些黏土片被找到,乔治便开始了破译黏土片符号的工作。
历经了大概两年的时间后,他对外宣布黏土片上的信息已经被破译了,黏土片上记载的是一种当时地球上不存在的文明——姆大陆文明。就这样,姆大陆文明进入了人们的视线。
当然,除了乔治·瓦特之外,还有其他人也对这种神秘的文明展开了探索。事实上,乔治·瓦特并非是唯一一个认识到姆文明存在的人,曾经有一个西班牙的神父写过一篇《尤卡坦纪事》,其中有一部分内容记录了玛雅象形文字的草图,草图中就提到了姆大陆的存在,而且还说姆大陆是因为火灾消失于在这个地球上的,而“姆大陆”的名称也是从这本手稿中来的。也就是说,乔治并非是第一个怀疑姆大陆存在的人,而是第一个找到了姆文明存在证据的人。
乔治后来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在东南亚各国和太平洋的很多岛屿中寻找姆文明的一些证据,到了1931年,他出版了《消失的姆大陆》一书,因为有很多他掌握的历史痕迹,所以这本书一时轰动全球,后来,越来越多的相关著作出版,让人们不得不相信在太平洋的海底沉没着一片沃土。
在《消失的大陆》一书中,乔治·瓦特对姆大陆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他的描述中,姆大陆跃然眼前:
姆大陆在南太平洋上,东西长8000多千米,南北宽约5000千米。姆大陆北起夏威夷,南至塔西提岛,东起复活节岛,西到马里亚纳群岛。因为位置问题,姆大陆上四季温暖,在各种优越的环境围绕下,孕育出了姆文明。之后,地球上的首个大帝国——姆帝国诞生了。
乔治认为,居住于姆大陆上的居民都拥有极高的智慧,他们盖了许多精美的建筑,城市经济发达,商业繁荣,人们安居乐业。他们还有着先进的航海技术。传说中,姆大陆的人们还曾进行过殖民扩张,曾到过南美洲,并在那里创立“卡拉帝国”。另外,相传他们还创造了史前超文明,比如创造出了飞行船……当然,这些只是传说,未免有些夸张,毕竟没有得到证实。
不过,姆大陆的存在是被很多人认可的,人们相信,姆大陆是世界文明的摇篮,虽然曾经它创造了璀璨的文明,最终却因为火山爆发而付之一炬,少数的幸存者被迫移民到一座小岛上。现如今的复活节岛上有一些巨人石像和刻有文字的石板,有些人认为这些是姆文明的遗迹。
只是,相对于确切的证据,关于姆大陆的传说更多一些,因为人们至今发现它存在的证据并不多,所以关于姆大陆的问题,仍旧存留很多等待我们去探索的疑团。虽说姆大陆是否真正存在,遗址究竟在哪里没有确切的证据,但还是有迹可循的,一些考古学家通过潜水,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附近海底发现了一片沉没的古代陆地,在这片土地上,有完整的街道、住宅和石像,而且还从这片陆地附近打捞出了许多黄金和珠宝。加上太平洋很多岛屿上都有一些石像、石城遗址,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姆大陆也许真的存在,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罢了。
现在地球的古迹当中,有很多几十亿年前的核反应堆、金属球等等,这些显然并不是我们历史中记载的技术,其中有些文明古迹甚至是我们凭今天的科技都无法建造的,基于此,我们可以相信,在史前或许真正有高度发展的文明,只是它们并没能成为我们历史传承的一部分,因为某些我们不知道的原因而毁灭了,造成了历史断层,让我们的科技滞后多年……
已经消逝的文化曾经再辉煌也已经没落,我们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今天的人类文明,不让史前的悲剧再次上演。
……
这本关于远古历史的书籍,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作者似乎拥有一种魔力,能将那些尘封已久的传说,以一种近乎亲历者的视角娓娓道来。我特别欣赏他对细节的打磨,比如对于早期人类社会结构构建的推测,那逻辑链条环环相扣,读起来酣畅淋漓,仿佛你真的能站在那个时空交汇点,去审视那些早期的智慧火花是如何萌芽的。书中对于不同地域文明之间相互影响的探讨也十分深入,很多我原本以为是孤立发展的历史节点,在作者的笔下,却展现出一种微妙的、跨越山海的联系。我记得有一章节专门论述了某种失传的冶金术,描述了那种金属光泽和锻造的韵律,读完后,我甚至忍不住去查阅了现代考古学中关于类似材料的最新发现。整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极佳,时而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时而又如同精雕细琢的工艺品般,让人不得不放慢脚步,细细品味那些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意。它不仅仅是对历史的简单复述,更像是一场思想的探险,引人深思:我们今日所依赖的文明基石,究竟起源于何处,又经历了怎样的辉煌与沉寂。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也值得称赞,它为阅读体验增色不少。我特别喜欢它在关键论点处配上的那些古老地图的摹本和一些风格化的插图,虽然不是高清的文物照片,但那种手绘的质感,恰到好处地烘托出一种神秘的、未被完全证实的氛围。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档案室,而这本书就是那把通往未知世界的钥匙。作者在处理那些充满争议的历史悬案时,表现出极高的学术克制力,他从不武断地下结论,而是精心铺陈各种证据链,然后将判断权交还给读者。这种尊重读者的态度,在当下很多“标准答案”式的作品中是十分可贵的。我合上书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一幅幅宏伟的想象画面,那是作者试图重建的那个伟大时代的风貌,充满了黄金时代的浪漫主义色彩,让人既感到震撼,又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失落,因为它毕竟已逝。
评分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作者对“可能性”的探索,而非仅仅是“已发生”事件的记录。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哲学思辨与考古学发现的完美结合体。它探讨了人类文明在特定环境压力下可能采取的无数条进化路径,那些关于社会治理模式和资源分配机制的假设,读起来比任何科幻小说都要引人入胜。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某种失传艺术形式的推测性重建,作者结合了人类心理学和符号学的知识,描绘出那种艺术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占据的核心地位,其深度和广度令人咋舌。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理解冒出来,好像书中的知识具有某种生命力,会随着读者的阅历增长而展现出新的层次。这绝不是那种读完就束之高阁的书,它更像是一个可以反复咀嚼的智力盛宴,值得每一个对人类过去和未来抱有好奇心的人珍藏。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脉络极其复杂,但作者的结构布局堪称一绝。他没有采用线性时间轴的推进方式,而是像编制一张巨大的历史网,将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时间跨度的文明片段巧妙地编织在一起。这要求读者必须保持高度的专注力,因为稍不留神,就可能在时间跳跃中迷失方向。但正是这种非线性的叙事,带来了一种强烈的“历史交响乐”般的震撼效果。你会突然发现,在地球的另一端,与我们已知的主流历史几乎同步,也存在着同样精妙的社会组织和科技萌芽。这种打破“中心主义”的历史观,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书中对一些已经被主流学术界“定性”的事件提出了大胆而又基于严谨考证的反思,那些论据的推导过程,严谨得像是在进行一场精密的数学证明。读完后,我感到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被彻底重塑了一遍,对“文明”的定义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富有弹性。
评分老实说,我原本对这类宏大叙事题材的历史读物抱有一丝保留,总担心会陷入枯燥的年代罗列和难以消化的专业术语中。然而,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预期。它的文字风格极其典雅又不失现代的活力,语言的张力拿捏得恰到好处。尤其在描述一些被认为已经消亡的文化习俗时,作者引用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和晦涩的碑文翻译,但他处理得非常巧妙,总能用现代人的情感和逻辑去解释那些古老的仪式和信仰,让读者在理解历史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早期天文观测与祭祀活动的对比分析,作者没有简单地将两者割裂,而是展现了它们在当时社会中如何作为一体两面,共同维系着秩序与精神生活。这种跨学科的整合能力,让这本书的厚度远超一般的历史解读,它更像是一部人类精神史的侧影。每次翻开它,都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风趣的长者对谈,他不会给你标准答案,而是抛出更精妙的问题,逼着你去探索真相的迷雾。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喜欢!
评分好书
评分good job
评分活动很给力比书店优惠好多,就是卷难抢!要是没给我发了一本坏的还少给了我一本就更给力了,坏就坏了缺就缺了吧谁让我图便宜抢卷了妮!搞活动人多有点乱哈?可以理解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昨天收到 精装版 孩子订昨天收到 精装版 孩子订的 质量很好 质量很好
评分儿子一直惦记的书,拿到很高兴
评分孩子喜欢,是看到同学买了这个系列,看过内容后才来京东淘得,满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