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对爱因斯坦、毕加索,以及对他们的生活和成就感兴趣的读者 爱因斯坦通过科学,毕加索通过艺术,解决关于空间和时间的永恒话题。
内容简介
20世纪重要的科学家爱因斯坦、20世纪重要的艺术家毕加索,几乎同时在颇为相似的氛围下,经历了他们伟大的创造时期。
这本让人着迷的关于爱因斯坦和毕加索的平行传记,其重点集中在他们还是年轻人时所取得的伟大的成就: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和毕加索那幅将艺术带入20世纪的作品——《亚威农少女》。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取得这些令人惊讶的突破时,还不是后来那么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那时才二十出头,默默无闻但精力充沛,一无所有却注定麻烦不断。有段时间,毕加索甚至带着剧作家雅里那装满空包弹的手枪,用它来射击那些他视为迟钝不堪或者认真过度的人。
在《爱因斯坦?毕加索》中,这两个青年天才如何生活和工作的真相跃然纸上。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发现,在坚实地扎根艺术传统的同时,也充分显示了艺术家的日常生活和巴黎在世纪之交的智识氛围。照相术、电影、当时的前沿学科以及哲学家兼科学家亨利?庞加莱思想的影响在《亚威农少女》中都有所显示。爱因斯坦跟大学老师格格不入,没有人推荐他去谋取一个大学的职位,因此不得不去瑞士联邦专利局供职。在那里他发现自己沉浸于技术问题之中。其中与发电机设计和火车时刻表的协调有关的两个问题,对相对论的发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作为公认的世界著名的爱因斯坦研究专家之一,才华横溢的阿瑟?米勒揭示了把20世纪两个具原创性的心灵联系在一起的纽带。爱因斯坦和毕加索恰逢其时地成熟在历史的那一刻——人们初次意识到理解空间和时间那种经典的、直觉的方式显然不恰当之时。他们各自以自己的方式——爱因斯坦以相对论,毕加索以立体主义——争取以一种更深层的、更让人满意的途径来表征空间和时间。在重要的意义上,他们俩其实是在解决同一个问题。
作者简介
阿瑟·I·米勒(Arthur I. Miller),伦敦大学学院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美国物理学会会员,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通信院士。他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物理学博士,曾任美国物理学会物理学史分会主任,并在《新星》、《深度秀》、《在我们的时代里》等诸多电视节目和电台节目中担任科学主持。米勒教授在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史、认知科学、科学创造以及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方面造诣很深,著有《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不确定性的62年》、《物理学前沿》、《天才的洞见——科学与艺术中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恒星帝国——黑洞探索中的友谊、困扰与背叛》等。
目录
中译本序
插图目录
致谢
第1章 两个世界合二为一
第2章 漂亮的擦鞋匠
第3章 动人心魄的男性美
第4章 毕加索是如何发现《亚威农少女》的
第5章 布拉克和毕加索共同探索空间
间奏曲
第6章 奇迹年:爱因斯坦是如何发现相对论的
第7章 我真没有想到爱因斯坦会这么能耐!
第8章 艺术与科学中的创造性
注释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译后记
精彩书摘
1904年5月毕加索一到巴黎,人们几乎立刻就意识到一个需要重视的人物登场了。气氛极其紧张的巴黎文艺界发现自身被一个具有出奇个人魅力、让人惊愕的艺术天才点燃了。毕加索那双敏锐的黑眼睛流露着绝对的自信:他将以尽可能宏大的规模成功。他立刻戏剧般地改变了他文学上的良师益友——阿波利内尔、雅各布和萨尔蒙的私人生活和事业。这些良师益友凭自身的能量本就是巴黎咖啡馆社交圈的新秀。这个核心小组的重心从左岸移到了蒙马特尔,最后移到了毕加索在“洗衣舫”的画室,就在这间画室的门上挂着“诗人聚所”的牌子。
“毕加索帮”是毕加索的智囊团。通过文学刊物上的文章和在咖啡馆里与雅里这样令人兴奋的知名人士的交谈,他们随时向他报告前卫的思潮。这些思潮包括文学、哲学或者科学中涉及他们对神秘主义兴趣方面的某些领域的一切新生事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小组包括普兰斯,他以庞加莱的著作为基础,对非欧几何学和第四维所作的讨论深深吸引住了毕加索,促使他沿着全新的路线去思考。就庞加莱关于第四维应该以一系列接连的场景来表现的建议,毕加索增添了一个视觉上巧妙的窍门:将一个场景的不同视图同时记录下来。这就是毕加索发现的自然表现法的基本要素,这种表现法受到20世纪初发生在艺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巨大的概念变换的影响。1907年底,他与布拉克进行了艺术上史无前例的合作,这种合作最终导致了立体主义形式的全盛时期。在这里,毕加索与普兰斯的讨论,以及他那些大胆的照相实验,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爱因斯坦这边] “奥林匹亚科学院”是爱因斯坦的智囊团,在这个“学院”里,他和他的伙伴们仔细分析了一些哲学上的经典著作,也包括庞加莱的《科学与假说》。结果是,同时性也在爱因斯坦这儿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他还得修正庞加莱的一个建议。相对论,就像立体主义一样,也是对哲学和科学潮流的转变以及引人注目的技术革新的一种意义深远的反应。
对于僵化的传统思维模式和20世纪初崭露头角的非传统思维模式之间的冲突,毕加索与爱因斯坦独特的处理方式在本质上是一样的。最终,他们都是在解决同一个问题:在历史上的那一刻,即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概念显然不是我们直觉所感知的那样时,应该怎样表现空间和时间。对于毕加索而言,对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是摒弃了印象主义这种既成的艺术形式,然后精心发展原始的概念艺术,最后意识到几何学方面的新思想所起的关键作用。对爱因斯坦来说,则是首先发现了光的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然后独特地运用思想实验去超越实验室的数据——正是这些数据阻碍了其他人的思想。两个人都在寻求自然的表现法,这些表现法必须超越僵化的古典思维表现法,透过现象看到本质。研究工作的紧张、个人生活的复杂以及停滞不前的那些时期,迫使他们进入了一种以前从未体验过的孤独和焦虑状态。
……
前言/序言
《爱因斯坦·毕加索》被译成中文,我感到非常荣幸和高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和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是20世纪的偶像。他们的名字在全世界都是高度创造力的同义词。他们的照片无人不识。毫无疑问,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同时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而20世纪艺术上的每一场运动,要么是由毕加索的立体主义派生出来的,要么是对它的反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语言完全是普适的。不存在所谓的中国方程式和西方方程式。虽然存在着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但是在这里,一种创造性的强烈欲望把它们联系起来。无论身处何地,艺术家们都有这种探究超越表象的实在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探究过程中,巴勃罗·毕加索与中国艺术家们的愿望是一致的。
与毕加索从未到过中国不同,爱因斯坦曾经访问过中国。他在1922年11月15日抵达上海,人们把他当成电影明星来欢迎。爱因斯坦则为中国人的恬静沉着、喜爱思考和彬彬有礼而着迷。在德国受到过分夸大的颂扬后,他喜欢这种不同的欢迎方式。
我的书仔细考察了他们一生中最富有创造力的岁月,即20世纪头15年。正是在这段时间里,爱因斯坦于1905年和1915年相继发现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这些理论改变了我们对自己所在世界的看法。如果我们认为空间结构是受它所包含的物质影响的话,广义相对论就是一种几乎纯粹通过推测得到的结果,这种推测是有关宇宙应当是什么样子的。广义相对论常常被视为人类曾经构造出来的最美的理论。我关注的焦点是狭义相对论,因为其中一个绝顶精妙的结论是:被视为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对于相对静止的观察者而言是同时性的,但是对处于作相对运动的观察者而言则不具有同时性。而且,按照爱因斯坦的理论,不存在任何优先观察这一现象的方式,因而也就不存在真正的同时性。同时性是一个相对概念。你观察它的方式,就是它存在的方式。
虽然毕加索在1907年很可能对爱因斯坦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一无所知,但艺术家们一直都在思考着如何表现空间和时间的问题。事实上,这是当年席卷整个欧洲的被称为先锋派的思想浪潮的核心问题。毕加索是从他远离立体主义的第一步、1907年的杰作——《亚威农少女》开始探究这个问题的。在这幅画中,不存在一个真正的透视点,更确切地说,很多面部表情和身体形状都是从多个视点同时表现的。你观察它们的方式,就是它们存在的方式。
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实际上是在探究同样的问题。这是我在认真地思考科学与艺术中的创造性之间关系后,得出的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在创造性开始出现之时,学科间的障碍就消失了。在这个关键时刻,科学家和艺术家都在寻找新的审美形式。对爱因斯坦而言,它是一种将空间和时间统一在单一框架内的极简主义的审美形式;而对毕加索而言,就是将所有的形式简化为几何。
爱因斯坦和毕加索在创造这些惊世之作的时候,并不是后来为人们所熟知的年老体衰的著名人物。他们才20多岁,默默无闻,精力充沛,穷困潦倒,麻烦不断。与朋友、同事和情人在一起时,凭着旷世天赋和才华,他们具有挡不住的个人吸引力。他们的个人魅力和创造之美动人心魄。沉浸在工作中时,他们是超凡脱俗的局外人,做着他人从没有做过的梦。
他们有时厌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抛开这一点不谈,他们的经历催人奋进。通过超常的自信和不屈不挠的拼搏,他们在一个几乎令所有人都陷入绝望的环境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智力伟绩。
阿瑟·I·米勒
2003年7月,伦敦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爱因斯坦·毕加索:空间、时间和动人心魄之美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