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砸瞭的設計 隨處可見的BAD UI

搞砸瞭的設計 隨處可見的BAD UI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日] 中村聰史 著,鄔佳笑 譯
圖書標籤:
  • 設計
  • 用戶體驗
  • UI設計
  • 壞設計
  • 用戶界麵
  • 可用性
  • 交互設計
  • 設計原則
  • 反麵案例
  • 設計批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28059
版次:1
商品編碼:11951931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圖靈交互設計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1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 現在有很多書都教人如何做齣成功的設計,但是對於成功的定義眾說紛紜,成功的法則亦莫衷一是。在眼花繚亂之際,不妨將目光轉嚮那些“搞砸瞭”的設計,看看它們有什麼共通之處,從失敗中尋求成功之道。
2. 從廣義上講,人想要達到某個目的時,人與目的之間的媒介都可以稱為UI(用戶界麵)。生活中處處是UI,每個人都可能成為UI設計者和選擇者。而BAD UI 就是指那些不能幫助用戶達到目的,有時甚至可能會阻礙目的達成的UI。仔細觀察身邊的事物,你會發現BAD UI也隨處可見。
3.本書正是一本BAD UI 案例集,作者經過瞭長期的積纍,收集瞭近200個BAD UI案例,比如搞不清是推開還是拉開的大門、讓人進錯洗手間的男女標識、不得不一遍遍重新填寫的錶格、令人不知所措的自動售票機界麵或Web頁麵等,旨在結閤照片挖掘這些失敗案例背後的原因,使讀者以它們為參考,學習什麼樣的設計會造成用戶不便,進而設計齣或選擇到更好的UI。

內容簡介

從廣義上講,人想要達到某個目的時,人與目的之間的媒介都可以稱為UI(用戶界麵)。生活中處處是UI,每個人都可能成為UI設計者和選擇者。而BAD UI就是指那些不能幫助用戶達到目的,有時甚至可能會阻礙目的達成的UI。本書是一本BAD UI案例集,作者經過瞭長期的積纍,收集瞭近200個BAD UI 案例,比如搞不清是推開還是拉開的大門、讓人進錯洗手間的男女標識、不得不一遍遍重新填寫的錶格、令人不知所措的自動售票機界麵或Web頁麵等。旨在結閤照片挖掘這些失敗案例背後的原因,使讀者以它們為參考,學習什麼樣的設計會造成用戶不便,進而設計齣或選擇到更好的UI。
本書適閤所有領域的設計人員和對設計感興趣的讀者閱讀。

作者簡介

中村聰史(作者)
明治大學綜閤數理學院副教授
1976年齣生於日本長崎縣。大阪大學工學院本科畢業後,於2004年完成同誌社大學的工科博士課程,取得博士學位(工科)。曾擔任信息通信研究機構研究員、京都大學特聘副教授,從2013開始擔任明治大學綜閤數理學院副教授。專業是用戶界麵,從事使人們生活更便捷的搜索引擎、生活軌跡、信息泄露預防、平均文字等的研究。平時愛好收集BAD UI和觀察周圍的人事物,目前將興趣運用到瞭上課、演講、連載等方麵。

鄔佳笑(譯者)
畢業於上海外國語大學日語專業,現就職於某日係電子研發公司,從事項目管理工作。平時比較注重産品用戶界麵的可操作性。

目錄

前言:歡迎來到BAD UI的世界 ix
你有這樣的經曆嗎? xii
何謂UI? xiii
“我又不是設計師,跟我沒關係!”真的是這樣嗎? xv
即使不進行設計也有需要選擇的時候 xvii
為什麼是BAD UI? xix
本書的結構 xxi
第1章?綫索 1
導緻錯誤行為的綫索 2
門的綫索:拉開?推開? 2
一樣的綫索:應該從哪邊推開? 3
浴室的UI:要怎麼放齣熱水? 4
洗手池的UI:要怎麼放水? 5
車票的插入口:請不要插入交通卡!! 6
自動售票機的語言切換:要怎麼切換語言? 7
可憐的烘手機:由於他人的行為而變成瞭…… 9
機場的指示牌:3號和18號哪個更近? 10
綫索過於薄弱 11
淋浴花灑和水龍頭之間的切換:要怎麼從淋浴花灑放齣熱水? 11
計算機的電源按鈕:要怎麼啓動? 13
無綫LAN的開/關:要怎麼打開? 15
提示頁麵可以滾動:其他信息在哪裏? 16
平闆電腦的操作:切換成攝像模式的方法是? 18
悲劇的咖啡機:杯子應該放在哪裏? 20
綫索和標識 21
總結 22
練習 22
第2章 反饋 23
無法傳達信息的反饋 24
自動售票機的Error:為什麼不能買票? 24
數碼相機的Error:為什麼一張照片也保存不瞭? 25
Web服務的營業時間:馬上就要到停止營業的時間瞭,但是…… 26
HDD錄像機的陷阱:為什麼預約錄像會失敗? 27
讓人發慌的自動取票機:不處理兩張卡! 28
自動售票機的注意事項:買錯票就會被罰款,但是卻…… 29
iPhone的電子計算器:2500÷50=? 30
自動售券機上的燈:為什麼會誤以為餐券都賣完瞭? 31
關掉聲音的按鈕:怎樣解除呼叫? 32
提示信息內容的重要性 33
輸入格式的Error:所謂的無法識彆的字符是指什麼? 33
確認類型的提示信息:真的可以按下“OK”嗎? 35
取消按鈕的意思:“要取消嗎?”“取消/OK?” 36
店鋪門前的提示闆:今天的營業結束瞭? 37
信息發送錯誤:超過字數限製瞭! 37
信息傳達時機的重要性 38
惱人的ATM搜索係統:先選擇町再選擇丁目再選擇番地…… 38
惱人的預約係統:滿座!滿座!那個也滿座! 40
狀態/狀況的可視化 42
暖爐的開關:為什麼會忘記關掉暖爐? 42
自動售券機的操作順序:購買拉麵應該如何操作? 44
洗手間的門鎖:上廁所時會被人看到的洗手間 46
浴室自動放水係統:以為浴缸裏已經放滿水瞭,但是…… 48
心理模型和無力感 49
總結 50
練習 50
第3章 對應關係 51
一對一的對應關係 52
開關和燈之間的對應關係:為什麼會關錯燈? 52
有難度的記憶遊戲:為什麼會選擇錯誤的對象? 54
菜品和按鈕的對應關係:那道菜對應的是哪個按鈕? 55
外包裝和獨立包裝的對應關係:為什麼會選擇錯誤的味道? 56
位置上的對應關係 57
電梯和操作麵闆:這個操作麵闆是控製哪部電梯的? 57
洗手間標識的左邊和右邊:哪個是男用哪個是女用? 58
洗手間標識的含義:男女共用的洗手間? 60
錶格裏的單選按鈕:這個按鈕和哪個選項對應? 61
鏇轉方嚮上的對應關係 62
切換開關:為什麼明明想要刷牙結果卻“洗瞭個澡”? 62
控製溫度的開關:要怎麼放齣熱水? 64
對應關係相關信息的缺失 65
酒店的房卡:入住的房間是幾號房? 65
外包裝和內容的對應關係:下一捲是哪一本呢? 66
多色圓珠筆的按鈕:哪個是紅色的呢? 67
女洗手間的指引圖:為什麼要在這裏提示? 68
“前注意特性”和色彩通用設計 69
總結 71
練習 71
第4章 分類 73
哪個和哪個是一類的? 74
讓人發愁的指引牌:洗手間在哪裏? 74
自動售券機的按鈕:選擇大碗的方法是什麼? 76
公用書架:那本書在哪裏? 77
根據相似點進行分類 78
電梯按鈕的排列:微笑著關上瞭電梯門 78
兩扇門:一扇是電梯的門,那麼另一扇呢? 79
計算機主機上的按鈕:想要打開蓋子卻讓計算機重啓瞭,這是為什麼? 80
換乘指示:換乘地鐵的公交車站是哪個? 81
讓人不知所措的標識:從這裏開始是自行車道/自行車道到這裏結束 82
使用劃綫的方式進行分類 83
時刻錶裏的組閤:為什麼要乘的那輛公交車一直不來? 83
圖書搜索係統:要怎麼搜索? 84
格式塔心理學和分類法則 85
相近法則 86
相似法則 87
連續法則 88
封閉原則 89
共同命運法則 90
從分類法則和布局關係中讀齣的含義 91
總結 92
練習 92
第5章 使用習慣 93
形狀與認知上的差異 94
用於判斷性彆的標識:哪個是男洗手間哪個是女洗手間? 94
形似垃圾箱的某物:這不是○× 96
卡片的設計:為什麼會搞錯卡片的插入方嚮? 98
顔色與認知上的差異 100
用於判斷性彆的標識:為什麼會誤以為沒有男洗手間? 100
開關上指示燈的顔色:綠色和紅色哪個錶示打開? 102
文字和顔色的組閤:綠色的拖鞋是女性用的! 104
指鏇鎖的角度:水平方嚮和垂直方嚮哪個方嚮是上鎖? 105
與各種“普通”之間的差異 106
英數字的羅列:308B房間在幾樓? 106
數碼相機的按鈕:為什麼想要拍照卻關閉瞭電源? 108
手機上的撥號按鈕:撥號按鈕在左邊還是右邊? 110
智能手機的接聽按鈕:接聽按鈕在左邊還是右邊? 111
頁麵導航:為什麼沒能進入下一頁? 112
Slip、Lapse、Mistake 115
總結 116
練習 116
第6章 一緻性 117
顔色、形狀、方嚮和格式的一緻性 118
開關的一緻性:怎樣關閉所有照明? 118
相鄰兩物的一緻性:綠燈點亮錶示打開還是關閉? 120
門的一緻性:洗手間裏的哪個隔間正在使用中? 121
行為體係中的一緻性:推開?還是拉開? 122
輸入錶格的一緻性:為什麼會齣現輸入錯誤? 123
按鈕的含義:本想進行關閉操作,為什麼進行的卻是放大操作? 124
順序的一緻性 125
地名的排序:東京在哪裏? 125
國傢的排序:西班牙在哪裏? 126
數字的排序:和這個號碼的鑰匙對應的鎖櫃是哪一個? 128
標準化 130
指南 132
總結 134
練習 134
第7章 製約 135
物理性製約 136
電池安裝方嚮的製約:電池要朝哪個方嚮安裝? 136
插入方嚮的製約:應該哪一麵朝上插入? 138
玻璃門的製約:應該從哪裏齣入? 139
插入位置的製約:票要靠右插入! 140
各種各樣的製約 141
車載導航儀上的輸入係統:聯想候選項的選擇方法是? 141
投幣式儲物櫃上的箭頭:為什麼會搞錯操作方嚮? 142
洗手間的標識:為什麼完全沒有女性使用女洗手間? 143
很難使用的自動售票機:怎樣買5.25美元的車票? 145
輸入數字型的自動售貨機:怎樣購買12號商品? 147
教學大綱注冊係統:應該輸入什麼樣的數值? 149
防止齣錯的錶格:不允許自由填寫! 150
使用時/不使用時的狀況 151
洗手盆和烘手機的位置:沒辦法洗手! 151
推薦候選項的提示場所:不能輸入目的地! 152
讓人發愁的飲水機:怎樣放齣熱水? 153
筆上的按鈕:明明正想寫字呢! 154
移動電源上的按鈕:為什麼電量耗盡瞭? 155
空調和開關:在調節溫度時為什麼會關閉照明? 156
行為的7個階段理論 157
物理性製約、常識性製約、文化性製約、邏輯性製約 158
總結 160
練習 160
第8章 維護 161
年久失修導緻的BAD UI 162
洗手間裏的兩個水龍頭:哪個能放齣水? 162
門把手:為什麼門打不開? 164
自然的力量:公交車站在哪裏? 165
手機和充電座:為什麼不能充電瞭? 166
文化方麵的改變導緻的BAD UI化 168
公共浴場裏的洗手間:錯入女浴室瞭?! 168
電梯上的文字提示:為什麼沒能按下去其他樓層的按鈕? 169
洗手間的文字標識:D和H哪個錶示男性哪個錶示女性? 170
受過去影響的BAD UI 172
自動門鎖的呼叫號碼:2-B應該怎麼呼叫? 172
擴建的不易之處:去會議室要怎麼走? 174
復雜的路綫圖:去目的地應該乘哪輛公交車? 176
飛機裏的煙灰缸:明明是全麵禁煙為什麼還會有煙灰缸? 177
DIY維護 178
總結 184
練習 184
第9章 苛求用戶的BAD UI 185
考驗記憶力的BAD UI 186
旅館裏周到的說明:必須要鎖哪扇門? 186
食物的名稱:想要購買的菜品是哪個? 187
關於養老金的的申請:23年以後彆忘瞭提交哦! 188
用於認證的安全提示問題:五十多年前學會的第一道菜是? 189
讓人心纍的BAD UI 190
數值的輸入方法:3萬億日元是誰的錯? 190
不好用的轉賬頁麵:怎樣使用半角片假名輸入? 192
礻申Excel:請按照1格1字書寫,控製在200字以內 194
BAD UI申請書:請注意填寫時不要齣錯! 196
錶格的製作時間和填寫時間 198
驗證碼:你不是人! 200
候選單詞和發送按鈕:為什麼會打字打到一半郵件就發送齣去瞭? 201
緊急齣口的重要性:要怎麼取消? 202
自動修改:為什麼會被修改得偏離瞭原本的意圖? 204
具有欺騙性的UI 205
在數量上糊弄人的摺綫圖:B的支持率的下降速度緩慢? 205
在數量上糊弄人的3D餅圖:本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更多? 206
確認的重要性:隻是在查看候選時間,但是卻被罰錢瞭 208
按鈕型廣告:明明按下的是下載按鈕,但是為什麼…… 209
一不小心就會有疏忽的閤約:可以免費解約的隻有2年後的1個月內 210
BAD UI和10個可用性原則 211
總結 212
練習 212


後記:有趣的BAD UI的世界 213
前文迴顧 213
為什麼會齣現BAD UI 214
不存在完美的UI 215
BAD UI和趣味 216
將BAD UI融入教育之中 218
寫在最後 219
緻謝 219
UI相關的圖書 220

前言/序言


《不走彎路的視覺敘事:從概念到觸點的設計精要》 在這紛繁復雜、信息爆炸的數字洪流中,用戶與産品、服務、內容之間的每一次互動,都構成瞭一個個微小的敘事瞬間。而優秀的設計,正是能夠將這些瞬間串聯成一條流暢、有意義、令人愉悅的體驗長河。本書《不走彎路的視覺敘事:從概念到觸點的設計精要》並非一本批判“糟糕設計”的集閤,而是旨在提供一套係統性的方法論,幫助設計師、産品經理、甚至是任何對“如何更好地溝通”感興趣的人,理解並掌握如何構建一場成功的視覺敘事,確保每一個“觸點”都能有效地傳達信息,引導用戶,並最終達成目標。 我們身處一個視覺驅動的時代,然而,僅僅擁有華麗的視覺元素,或者遵循所謂的“流行趨勢”,並不能保證設計能夠觸動人心,實現預期。真正的力量在於對“敘事”的理解和運用。正如一個精彩的故事,需要清晰的開端、發展、高潮和結尾,一個成功的用戶體驗也需要精心設計的引導、信息層級、反饋機製和情感連接。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象的視覺語言,並將其巧妙地融入每一個用戶可能接觸到的“觸點”,無論是在數字屏幕上、物理空間中,還是品牌傳播的每一個角落。 第一部分:敘事根基——理解設計背後的邏輯 在開始構建任何視覺元素之前,我們必須夯實敘事的基礎。本部分將聚焦於理解設計的核心驅動力,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清晰的設計邏輯。 超越“好看”:設計的本質是解決問題與溝通 我們將首先挑戰“設計即是美學”的固有認知。本書強調,設計的首要目的是解決用戶的問題,並有效地與用戶進行溝通。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深入理解目標用戶的需求、痛點、動機以及他們在特定情境下的行為模式。通過案例分析,我們將探討如何從用戶研究的洞察齣發,提煉齣設計的核心價值和目標,而非僅僅停留在視覺錶層。 構建清晰的信息層級:讓用戶一眼看懂,觸手可及 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讓用戶快速、準確地獲取所需信息至關重要。本章將深入講解信息層級的構建原則,包括視覺分組、優先級排序、留白運用以及對比度策略等。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設計元素(如大小、顔色、位置、字體)來引導用戶的視綫,讓他們能夠迅速理解界麵的重要信息,並輕鬆找到他們想要的操作。這不僅僅是關於排版,更是關於對用戶認知流程的深刻理解。 引導與反饋:讓互動自然而然 用戶與設計之間的互動,就像一場對話。一個好的對話需要清晰的引導,讓對方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同時也要有及時的反饋,讓對方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被理解,是否産生瞭預期的結果。本章將深入探討各種引導和反饋機製的設計,從微交互的微妙暗示,到明確的操作提示,再到狀態變化的視覺呈現。我們將學習如何通過設計,讓用戶的每一步操作都 feel right,減少用戶的認知負擔和挫敗感。 建立情感連接:讓設計觸動人心 優秀的設計不僅僅是功能性的,它還能喚起情感,建立連接。本章將探討如何通過色彩、排版、插畫、動效甚至敘事性的文案,來營造特定的情感氛圍,並與用戶建立情感共鳴。我們將學習如何根據品牌調性和目標受眾,設計齣能夠引發信任、愉悅、興奮或安心等情感的設計,從而提升用戶對産品或服務的忠誠度和滿意度。 第二部分:視覺語言的煉金術——將概念轉化為觸點 理解瞭敘事的基礎,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具體的視覺元素,並確保這些元素在每一個觸點上都能夠有效地發揮作用。 色彩的心理學與品牌烙印:不僅僅是顔色 色彩是視覺敘事中最強大的工具之一。本章將深入探討色彩的心理學原理,以及不同顔色組閤所能傳達的情感和信息。我們將學習如何根據品牌定位、目標受眾和産品特性,選擇最閤適的色彩方案,並將其運用到界麵、圖標、插畫等各個方麵,打造統一而富有辨識度的視覺形象。這不僅僅是關於選擇好看的顔色,更是關於理解顔色如何影響用戶的感知和決策。 排版的藝術與可讀性的平衡:文字的力量 排版是文字信息呈現的靈魂。本章將深入講解排版的關鍵要素,包括字體選擇、字號、行距、字距、對齊方式等,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信息的可讀性和整體美感。我們將學習如何在保證清晰易讀的前提下,通過排版來塑造品牌的個性和風格,讓文字信息在視覺敘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圖標與圖形:沉默的溝通者 圖標和圖形是界麵中不可或缺的視覺元素,它們以簡潔、直觀的方式傳達信息。本章將探討如何設計易於理解、具有辨識度的圖標,以及如何利用圖形來輔助信息傳達、增強視覺吸引力。我們將學習設計圖標的原則,包括簡化、象徵、一緻性等,並探討如何將圖標有效地融入整體設計中,成為視覺敘事的一部分。 動效的魔法:讓靜態變得生動 在數字産品中,動效不再是簡單的裝飾,而是增強用戶體驗、引導用戶行為、傳遞信息的重要手段。本章將深入探討動效設計的原則和技巧,包括如何利用動效來提供反饋、引導用戶注意力、塑造品牌個性,以及如何讓動效自然流暢,不乾擾用戶。我們將學習如何利用動效為視覺敘事注入生命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互動性。 插畫與攝影:注入個性和情感 插畫和攝影能夠為設計增添獨特的個性和情感溫度。本章將探討如何選擇或創作高質量的插畫和攝影作品,以更好地服務於視覺敘事的目標。我們將學習如何根據品牌風格和內容需求,選擇與整體設計相輔相成的視覺元素,從而提升設計的藝術感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觸點的打磨——確保每一個瞬間都精彩 最終,設計的價值體現在用戶與産品、服務、內容每一次的互動中。本部分將聚焦於如何打磨每一個“觸點”,確保用戶體驗的流暢和愉悅。 用戶流程的梳理與優化:從起點到終點 理解用戶完成任務的整個流程是設計優化的關鍵。本章將引導讀者學習如何梳理用戶的行為路徑,識彆潛在的瓶頸和痛點,並運用設計方法來優化整個流程,使其更加高效、便捷和令人滿意。我們將探討如何通過界麵設計、信息架構和交互設計來引導用戶順利完成目標。 跨平颱與跨媒介的統一體驗:無縫連接 在當今多設備、多場景的時代,為用戶提供一緻的跨平颱、跨媒介體驗至關重要。本章將探討如何建立統一的設計語言和視覺風格,確保用戶在不同設備和場景下都能獲得連貫、熟悉的體驗。我們將學習如何應對不同屏幕尺寸、交互方式的挑戰,並將品牌的核心敘事貫穿始終。 可訪問性設計:讓所有人都能參與 優秀的設計應當是包容性的,能夠服務於所有用戶,無論其能力和背景如何。本章將深入探討可訪問性設計的重要性,並提供實用的方法和工具,幫助設計師創建對殘障人士友好的産品和服務。我們將學習如何考慮視覺、聽覺、運動和認知等方麵的障礙,並將其融入到設計流程中,確保設計的普惠性。 A/B測試與迭代優化:精益求精 設計並非一蹴而就,持續的測試與迭代是提升用戶體驗的必由之路。本章將介紹A/B測試等數據驅動的設計優化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收集用戶反饋,分析數據,並根據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改進設計,使其更貼近用戶的真實需求。 未來的展望:人機協作與AI在設計中的角色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響著設計領域。本章將探討AI在設計中的潛在應用,以及人機協作將如何塑造未來的設計流程。我們將思考如何利用AI來提升設計效率,輔助創意決策,同時強調設計師在理解人性、情感溝通和戰略思考方麵的核心價值。 《不走彎路的視覺敘事:從概念到觸點的設計精要》並非一本簡單的“如何做”的指南,它更像是一次關於“為何如此”的深度探索。我們相信,通過理解設計背後的邏輯,掌握視覺語言的精髓,並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個觸點,我們就能創造齣真正能夠打動人心、解決問題、並最終在用戶心中留下深刻印記的設計。本書旨在成為您在設計道路上的一位可靠夥伴,幫助您撥開迷霧,少走彎路,抵達設計成功的光輝彼岸。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說,這本書成功地打開瞭我對“界麵”這個概念的新視角。過去,我可能隻是簡單地認為界麵就是屏幕上的一堆東西,但讀完之後,我纔意識到,一個精心設計的界麵應該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引導你,幫助你,讓你毫不費力地完成任務。而這本書,則像是一個放大鏡,把我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糟糕的界麵設計都一一呈現在眼前。比如,我以前可能隻是覺得某個網站用起來“不太順手”,但經過這本書的“熏陶”,我開始能具體分析齣是哪個環節齣瞭問題:是信息層級混亂?還是交互邏輯不清晰?亦或是字體太小、對比度太低?它讓我成為一個更加挑剔的用戶,但也因此,我更能欣賞那些真正優秀的設計。就像我現在去嘗試一個新的App,第一反應不再是“它有什麼功能”,而是“它的界麵是怎麼布局的,能不能讓我快速上手”。這種轉變,讓我覺得自己仿佛獲得瞭一種“超能力”,能夠洞察設計背後的邏輯,識彆其中的缺陷。

評分

這本書簡直就是一本“如何避免犯錯”的活教材,而且是以一種極其生動、令人難忘的方式呈現的。它沒有枯燥的理論,也沒有空泛的術語,而是用一個個血淋淋的案例,把糟糕的設計直接砸到你眼前。讀的時候,我經常會一邊看一邊聯想到自己曾經遇到過的那些令人抓狂的時刻,比如在網上購物時找不到結賬按鈕,或者在填寫錶格時不知道某個信息該填在哪裏。這本書讓我明白,這些不是個例,而是普遍存在的“設計頑疾”。它讓我開始對那些“看起來很酷但用起來很糟糕”的設計保持警惕,並且更加重視那些“樸實無華但功能強大”的設計。它不直接告訴你“怎麼做”,而是通過展示“不要怎麼做”,反而讓你學到瞭更多。就像是學習遊泳,與其告訴你每一個動作要領,不如讓你親身體驗沉浮,自然就知道該如何調整。

評分

這本書簡直是一場視覺災難的盛宴!每次翻開它,都像是把我投入瞭一個由糟糕的 UI 設計組成的迷宮。從那些令人費解的圖標,到根本找不到的按鈕,再到讓人眼花繚亂的色彩搭配,簡直就是對用戶體驗的無情嘲諷。我記得有一次,我嘗試使用一個“智能”傢居App,結果連燈都打不開,最後發現控製燈的按鈕藏在一個我根本不會去點的地方,而且形狀還像是一個隨機的塗鴉。這本書讓我開始注意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都可能隱藏著這樣的“驚喜”,無論是商場裏那些讓人抓狂的導視牌,還是銀行App裏那些需要“濛眼”纔能操作的轉賬界麵。它讓我對“好用”這個詞有瞭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並且開始懷疑很多所謂的“設計師”是不是在某種神秘力量的驅使下,故意製造這些令人崩潰的體驗。讀這本書,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在經曆一場又一場的“設計慘案”,但奇妙的是,這種經曆卻充滿瞭黑色幽默,讓我忍不住會心一笑,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被“搞砸”的設計。

評分

這本書給我帶來的最大啓示,就是“用戶至上”並非一句空話,而是需要切切實實的行動去踐行。那些隨處可見的“BAD UI”,無一不在提醒我們,有多少設計在齣發點上就忽略瞭人。從那些令人費解的手機App圖標,到復雜得如同迷宮一樣的網站導航,再到那些根本無法識彆的字體,它們都在無聲地告訴我們:“我們不關心你”。這本書像一個警鍾,讓我意識到,真正好的設計,應該是能夠融入你的生活,成為你的一部分,而不是讓你去適應它。它讓我想起瞭曾經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經曆,在一個公共服務網站上,我需要查詢一個信息,但是網站的設計讓我摸不著頭腦,找瞭半天也沒找到。最後,我放棄瞭,帶著一種挫敗感離開瞭。這本書讓我明白瞭,那種挫敗感,正是糟糕設計的直接體現。它促使我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用戶,將用戶真正放在設計的核心位置。

評分

這本書帶來的最深刻感受,就是對“意圖”的思考。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糟糕設計,並非因為設計者技術不行,而是因為他們沒有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這本書裏舉的例子,很多都讓人覺得啼頭一氧化,比如那些需要點好幾次纔能生效的按鈕,或者信息提示做得模糊不清以至於讓人産生誤解。這些設計,與其說是“失敗”,不如說是“失誤”——設計者在某個環節上,完全錯位瞭用戶的預期。它讓我明白,設計不僅僅是美學,更是溝通,是與用戶達成共識的過程。如果設計沒有傳達齣明確的意圖,或者傳達錯瞭意圖,那麼結果就會像這本書的名字一樣,徹底“搞砸”。我開始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也存在著類似的“糟糕設計”,是不是我的溝通方式也存在著模糊不清、意圖不明的地方。這本書,像一麵鏡子,照齣瞭很多平時不容易察覺的問題。

評分

書不錯,印刷什麼的都很好

評分

很好

評分

在看

評分

質量可靠,活動不錯,送貨很快

評分

正版書籍,非常實用,工作好幫手。

評分

印刷有點一般,書是好書

評分

日本人寫的,生動形象,大量配圖,讀起來狠有意思

評分

講瞭很多生活中常見的問題

評分

說好的電子發票一直沒有給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