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砸了的设计 随处可见的BAD UI

搞砸了的设计 随处可见的BAD UI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中村聪史 著,邬佳笑 译
图书标签:
  • 设计
  • 用户体验
  • UI设计
  • 坏设计
  • 用户界面
  • 可用性
  • 交互设计
  • 设计原则
  • 反面案例
  • 设计批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280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193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交互设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21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 现在有很多书都教人如何做出成功的设计,但是对于成功的定义众说纷纭,成功的法则亦莫衷一是。在眼花缭乱之际,不妨将目光转向那些“搞砸了”的设计,看看它们有什么共通之处,从失败中寻求成功之道。
2. 从广义上讲,人想要达到某个目的时,人与目的之间的媒介都可以称为UI(用户界面)。生活中处处是UI,每个人都可能成为UI设计者和选择者。而BAD UI 就是指那些不能帮助用户达到目的,有时甚至可能会阻碍目的达成的UI。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你会发现BAD UI也随处可见。
3.本书正是一本BAD UI 案例集,作者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收集了近200个BAD UI案例,比如搞不清是推开还是拉开的大门、让人进错洗手间的男女标识、不得不一遍遍重新填写的表格、令人不知所措的自动售票机界面或Web页面等,旨在结合照片挖掘这些失败案例背后的原因,使读者以它们为参考,学习什么样的设计会造成用户不便,进而设计出或选择到更好的UI。

内容简介

从广义上讲,人想要达到某个目的时,人与目的之间的媒介都可以称为UI(用户界面)。生活中处处是UI,每个人都可能成为UI设计者和选择者。而BAD UI就是指那些不能帮助用户达到目的,有时甚至可能会阻碍目的达成的UI。本书是一本BAD UI案例集,作者经过了长期的积累,收集了近200个BAD UI 案例,比如搞不清是推开还是拉开的大门、让人进错洗手间的男女标识、不得不一遍遍重新填写的表格、令人不知所措的自动售票机界面或Web页面等。旨在结合照片挖掘这些失败案例背后的原因,使读者以它们为参考,学习什么样的设计会造成用户不便,进而设计出或选择到更好的UI。
本书适合所有领域的设计人员和对设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作者简介

中村聪史(作者)
明治大学综合数理学院副教授
1976年出生于日本长崎县。大阪大学工学院本科毕业后,于2004年完成同志社大学的工科博士课程,取得博士学位(工科)。曾担任信息通信研究机构研究员、京都大学特聘副教授,从2013开始担任明治大学综合数理学院副教授。专业是用户界面,从事使人们生活更便捷的搜索引擎、生活轨迹、信息泄露预防、平均文字等的研究。平时爱好收集BAD UI和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目前将兴趣运用到了上课、演讲、连载等方面。

邬佳笑(译者)
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现就职于某日系电子研发公司,从事项目管理工作。平时比较注重产品用户界面的可操作性。

目录

前言:欢迎来到BAD UI的世界 ix
你有这样的经历吗? xii
何谓UI? xiii
“我又不是设计师,跟我没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xv
即使不进行设计也有需要选择的时候 xvii
为什么是BAD UI? xix
本书的结构 xxi
第1章?线索 1
导致错误行为的线索 2
门的线索:拉开?推开? 2
一样的线索:应该从哪边推开? 3
浴室的UI:要怎么放出热水? 4
洗手池的UI:要怎么放水? 5
车票的插入口:请不要插入交通卡!! 6
自动售票机的语言切换:要怎么切换语言? 7
可怜的烘手机:由于他人的行为而变成了…… 9
机场的指示牌:3号和18号哪个更近? 10
线索过于薄弱 11
淋浴花洒和水龙头之间的切换:要怎么从淋浴花洒放出热水? 11
计算机的电源按钮:要怎么启动? 13
无线LAN的开/关:要怎么打开? 15
提示页面可以滚动:其他信息在哪里? 16
平板电脑的操作:切换成摄像模式的方法是? 18
悲剧的咖啡机:杯子应该放在哪里? 20
线索和标识 21
总结 22
练习 22
第2章 反馈 23
无法传达信息的反馈 24
自动售票机的Error:为什么不能买票? 24
数码相机的Error:为什么一张照片也保存不了? 25
Web服务的营业时间:马上就要到停止营业的时间了,但是…… 26
HDD录像机的陷阱:为什么预约录像会失败? 27
让人发慌的自动取票机:不处理两张卡! 28
自动售票机的注意事项:买错票就会被罚款,但是却…… 29
iPhone的电子计算器:2500÷50=? 30
自动售券机上的灯:为什么会误以为餐券都卖完了? 31
关掉声音的按钮:怎样解除呼叫? 32
提示信息内容的重要性 33
输入格式的Error:所谓的无法识别的字符是指什么? 33
确认类型的提示信息:真的可以按下“OK”吗? 35
取消按钮的意思:“要取消吗?”“取消/OK?” 36
店铺门前的提示板:今天的营业结束了? 37
信息发送错误:超过字数限制了! 37
信息传达时机的重要性 38
恼人的ATM搜索系统:先选择町再选择丁目再选择番地…… 38
恼人的预约系统:满座!满座!那个也满座! 40
状态/状况的可视化 42
暖炉的开关:为什么会忘记关掉暖炉? 42
自动售券机的操作顺序:购买拉面应该如何操作? 44
洗手间的门锁:上厕所时会被人看到的洗手间 46
浴室自动放水系统:以为浴缸里已经放满水了,但是…… 48
心理模型和无力感 49
总结 50
练习 50
第3章 对应关系 51
一对一的对应关系 52
开关和灯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什么会关错灯? 52
有难度的记忆游戏:为什么会选择错误的对象? 54
菜品和按钮的对应关系:那道菜对应的是哪个按钮? 55
外包装和独立包装的对应关系:为什么会选择错误的味道? 56
位置上的对应关系 57
电梯和操作面板:这个操作面板是控制哪部电梯的? 57
洗手间标识的左边和右边:哪个是男用哪个是女用? 58
洗手间标识的含义:男女共用的洗手间? 60
表格里的单选按钮:这个按钮和哪个选项对应? 61
旋转方向上的对应关系 62
切换开关:为什么明明想要刷牙结果却“洗了个澡”? 62
控制温度的开关:要怎么放出热水? 64
对应关系相关信息的缺失 65
酒店的房卡:入住的房间是几号房? 65
外包装和内容的对应关系:下一卷是哪一本呢? 66
多色圆珠笔的按钮:哪个是红色的呢? 67
女洗手间的指引图:为什么要在这里提示? 68
“前注意特性”和色彩通用设计 69
总结 71
练习 71
第4章 分类 73
哪个和哪个是一类的? 74
让人发愁的指引牌:洗手间在哪里? 74
自动售券机的按钮:选择大碗的方法是什么? 76
公用书架:那本书在哪里? 77
根据相似点进行分类 78
电梯按钮的排列:微笑着关上了电梯门 78
两扇门:一扇是电梯的门,那么另一扇呢? 79
计算机主机上的按钮:想要打开盖子却让计算机重启了,这是为什么? 80
换乘指示:换乘地铁的公交车站是哪个? 81
让人不知所措的标识:从这里开始是自行车道/自行车道到这里结束 82
使用划线的方式进行分类 83
时刻表里的组合:为什么要乘的那辆公交车一直不来? 83
图书搜索系统:要怎么搜索? 84
格式塔心理学和分类法则 85
相近法则 86
相似法则 87
连续法则 88
封闭原则 89
共同命运法则 90
从分类法则和布局关系中读出的含义 91
总结 92
练习 92
第5章 使用习惯 93
形状与认知上的差异 94
用于判断性别的标识:哪个是男洗手间哪个是女洗手间? 94
形似垃圾箱的某物:这不是○× 96
卡片的设计:为什么会搞错卡片的插入方向? 98
颜色与认知上的差异 100
用于判断性别的标识:为什么会误以为没有男洗手间? 100
开关上指示灯的颜色:绿色和红色哪个表示打开? 102
文字和颜色的组合:绿色的拖鞋是女性用的! 104
指旋锁的角度: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哪个方向是上锁? 105
与各种“普通”之间的差异 106
英数字的罗列:308B房间在几楼? 106
数码相机的按钮:为什么想要拍照却关闭了电源? 108
手机上的拨号按钮:拨号按钮在左边还是右边? 110
智能手机的接听按钮:接听按钮在左边还是右边? 111
页面导航:为什么没能进入下一页? 112
Slip、Lapse、Mistake 115
总结 116
练习 116
第6章 一致性 117
颜色、形状、方向和格式的一致性 118
开关的一致性:怎样关闭所有照明? 118
相邻两物的一致性:绿灯点亮表示打开还是关闭? 120
门的一致性:洗手间里的哪个隔间正在使用中? 121
行为体系中的一致性:推开?还是拉开? 122
输入表格的一致性:为什么会出现输入错误? 123
按钮的含义:本想进行关闭操作,为什么进行的却是放大操作? 124
顺序的一致性 125
地名的排序:东京在哪里? 125
国家的排序:西班牙在哪里? 126
数字的排序:和这个号码的钥匙对应的锁柜是哪一个? 128
标准化 130
指南 132
总结 134
练习 134
第7章 制约 135
物理性制约 136
电池安装方向的制约:电池要朝哪个方向安装? 136
插入方向的制约:应该哪一面朝上插入? 138
玻璃门的制约:应该从哪里出入? 139
插入位置的制约:票要靠右插入! 140
各种各样的制约 141
车载导航仪上的输入系统:联想候选项的选择方法是? 141
投币式储物柜上的箭头:为什么会搞错操作方向? 142
洗手间的标识:为什么完全没有女性使用女洗手间? 143
很难使用的自动售票机:怎样买5.25美元的车票? 145
输入数字型的自动售货机:怎样购买12号商品? 147
教学大纲注册系统:应该输入什么样的数值? 149
防止出错的表格:不允许自由填写! 150
使用时/不使用时的状况 151
洗手盆和烘手机的位置:没办法洗手! 151
推荐候选项的提示场所:不能输入目的地! 152
让人发愁的饮水机:怎样放出热水? 153
笔上的按钮:明明正想写字呢! 154
移动电源上的按钮:为什么电量耗尽了? 155
空调和开关:在调节温度时为什么会关闭照明? 156
行为的7个阶段理论 157
物理性制约、常识性制约、文化性制约、逻辑性制约 158
总结 160
练习 160
第8章 维护 161
年久失修导致的BAD UI 162
洗手间里的两个水龙头:哪个能放出水? 162
门把手:为什么门打不开? 164
自然的力量:公交车站在哪里? 165
手机和充电座:为什么不能充电了? 166
文化方面的改变导致的BAD UI化 168
公共浴场里的洗手间:错入女浴室了?! 168
电梯上的文字提示:为什么没能按下去其他楼层的按钮? 169
洗手间的文字标识:D和H哪个表示男性哪个表示女性? 170
受过去影响的BAD UI 172
自动门锁的呼叫号码:2-B应该怎么呼叫? 172
扩建的不易之处:去会议室要怎么走? 174
复杂的路线图:去目的地应该乘哪辆公交车? 176
飞机里的烟灰缸:明明是全面禁烟为什么还会有烟灰缸? 177
DIY维护 178
总结 184
练习 184
第9章 苛求用户的BAD UI 185
考验记忆力的BAD UI 186
旅馆里周到的说明:必须要锁哪扇门? 186
食物的名称:想要购买的菜品是哪个? 187
关于养老金的的申请:23年以后别忘了提交哦! 188
用于认证的安全提示问题:五十多年前学会的第一道菜是? 189
让人心累的BAD UI 190
数值的输入方法:3万亿日元是谁的错? 190
不好用的转账页面:怎样使用半角片假名输入? 192
礻申Excel:请按照1格1字书写,控制在200字以内 194
BAD UI申请书:请注意填写时不要出错! 196
表格的制作时间和填写时间 198
验证码:你不是人! 200
候选单词和发送按钮:为什么会打字打到一半邮件就发送出去了? 201
紧急出口的重要性:要怎么取消? 202
自动修改:为什么会被修改得偏离了原本的意图? 204
具有欺骗性的UI 205
在数量上糊弄人的折线图:B的支持率的下降速度缓慢? 205
在数量上糊弄人的3D饼图:本公司的市场占有率更多? 206
确认的重要性:只是在查看候选时间,但是却被罚钱了 208
按钮型广告:明明按下的是下载按钮,但是为什么…… 209
一不小心就会有疏忽的合约:可以免费解约的只有2年后的1个月内 210
BAD UI和10个可用性原则 211
总结 212
练习 212


后记:有趣的BAD UI的世界 213
前文回顾 213
为什么会出现BAD UI 214
不存在完美的UI 215
BAD UI和趣味 216
将BAD UI融入教育之中 218
写在最后 219
致谢 219
UI相关的图书 220

前言/序言


《不走弯路的视觉叙事:从概念到触点的设计精要》 在这纷繁复杂、信息爆炸的数字洪流中,用户与产品、服务、内容之间的每一次互动,都构成了一个个微小的叙事瞬间。而优秀的设计,正是能够将这些瞬间串联成一条流畅、有意义、令人愉悦的体验长河。本书《不走弯路的视觉叙事:从概念到触点的设计精要》并非一本批判“糟糕设计”的集合,而是旨在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帮助设计师、产品经理、甚至是任何对“如何更好地沟通”感兴趣的人,理解并掌握如何构建一场成功的视觉叙事,确保每一个“触点”都能有效地传达信息,引导用户,并最终达成目标。 我们身处一个视觉驱动的时代,然而,仅仅拥有华丽的视觉元素,或者遵循所谓的“流行趋势”,并不能保证设计能够触动人心,实现预期。真正的力量在于对“叙事”的理解和运用。正如一个精彩的故事,需要清晰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一个成功的用户体验也需要精心设计的引导、信息层级、反馈机制和情感连接。本书将带领读者深入探索,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视觉语言,并将其巧妙地融入每一个用户可能接触到的“触点”,无论是在数字屏幕上、物理空间中,还是品牌传播的每一个角落。 第一部分:叙事根基——理解设计背后的逻辑 在开始构建任何视觉元素之前,我们必须夯实叙事的基础。本部分将聚焦于理解设计的核心驱动力,以及如何建立一套清晰的设计逻辑。 超越“好看”:设计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与沟通 我们将首先挑战“设计即是美学”的固有认知。本书强调,设计的首要目的是解决用户的问题,并有效地与用户进行沟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深入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痛点、动机以及他们在特定情境下的行为模式。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从用户研究的洞察出发,提炼出设计的核心价值和目标,而非仅仅停留在视觉表层。 构建清晰的信息层级:让用户一眼看懂,触手可及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让用户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至关重要。本章将深入讲解信息层级的构建原则,包括视觉分组、优先级排序、留白运用以及对比度策略等。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设计元素(如大小、颜色、位置、字体)来引导用户的视线,让他们能够迅速理解界面的重要信息,并轻松找到他们想要的操作。这不仅仅是关于排版,更是关于对用户认知流程的深刻理解。 引导与反馈:让互动自然而然 用户与设计之间的互动,就像一场对话。一个好的对话需要清晰的引导,让对方知道接下来该做什么,同时也要有及时的反馈,让对方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被理解,是否产生了预期的结果。本章将深入探讨各种引导和反馈机制的设计,从微交互的微妙暗示,到明确的操作提示,再到状态变化的视觉呈现。我们将学习如何通过设计,让用户的每一步操作都 feel right,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和挫败感。 建立情感连接:让设计触动人心 优秀的设计不仅仅是功能性的,它还能唤起情感,建立连接。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色彩、排版、插画、动效甚至叙事性的文案,来营造特定的情感氛围,并与用户建立情感共鸣。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品牌调性和目标受众,设计出能够引发信任、愉悦、兴奋或安心等情感的设计,从而提升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第二部分:视觉语言的炼金术——将概念转化为触点 理解了叙事的基础,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元素,并确保这些元素在每一个触点上都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 色彩的心理学与品牌烙印:不仅仅是颜色 色彩是视觉叙事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本章将深入探讨色彩的心理学原理,以及不同颜色组合所能传达的情感和信息。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品牌定位、目标受众和产品特性,选择最合适的色彩方案,并将其运用到界面、图标、插画等各个方面,打造统一而富有辨识度的视觉形象。这不仅仅是关于选择好看的颜色,更是关于理解颜色如何影响用户的感知和决策。 排版的艺术与可读性的平衡:文字的力量 排版是文字信息呈现的灵魂。本章将深入讲解排版的关键要素,包括字体选择、字号、行距、字距、对齐方式等,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信息的可读性和整体美感。我们将学习如何在保证清晰易读的前提下,通过排版来塑造品牌的个性和风格,让文字信息在视觉叙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图标与图形:沉默的沟通者 图标和图形是界面中不可或缺的视觉元素,它们以简洁、直观的方式传达信息。本章将探讨如何设计易于理解、具有辨识度的图标,以及如何利用图形来辅助信息传达、增强视觉吸引力。我们将学习设计图标的原则,包括简化、象征、一致性等,并探讨如何将图标有效地融入整体设计中,成为视觉叙事的一部分。 动效的魔法:让静态变得生动 在数字产品中,动效不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增强用户体验、引导用户行为、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本章将深入探讨动效设计的原则和技巧,包括如何利用动效来提供反馈、引导用户注意力、塑造品牌个性,以及如何让动效自然流畅,不干扰用户。我们将学习如何利用动效为视觉叙事注入生命力,使其更具吸引力和互动性。 插画与摄影:注入个性和情感 插画和摄影能够为设计增添独特的个性和情感温度。本章将探讨如何选择或创作高质量的插画和摄影作品,以更好地服务于视觉叙事的目标。我们将学习如何根据品牌风格和内容需求,选择与整体设计相辅相成的视觉元素,从而提升设计的艺术感和感染力。 第三部分:触点的打磨——确保每一个瞬间都精彩 最终,设计的价值体现在用户与产品、服务、内容每一次的互动中。本部分将聚焦于如何打磨每一个“触点”,确保用户体验的流畅和愉悦。 用户流程的梳理与优化:从起点到终点 理解用户完成任务的整个流程是设计优化的关键。本章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梳理用户的行为路径,识别潜在的瓶颈和痛点,并运用设计方法来优化整个流程,使其更加高效、便捷和令人满意。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界面设计、信息架构和交互设计来引导用户顺利完成目标。 跨平台与跨媒介的统一体验:无缝连接 在当今多设备、多场景的时代,为用户提供一致的跨平台、跨媒介体验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如何建立统一的设计语言和视觉风格,确保用户在不同设备和场景下都能获得连贯、熟悉的体验。我们将学习如何应对不同屏幕尺寸、交互方式的挑战,并将品牌的核心叙事贯穿始终。 可访问性设计:让所有人都能参与 优秀的设计应当是包容性的,能够服务于所有用户,无论其能力和背景如何。本章将深入探讨可访问性设计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用的方法和工具,帮助设计师创建对残障人士友好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将学习如何考虑视觉、听觉、运动和认知等方面的障碍,并将其融入到设计流程中,确保设计的普惠性。 A/B测试与迭代优化:精益求精 设计并非一蹴而就,持续的测试与迭代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必由之路。本章将介绍A/B测试等数据驱动的设计优化方法,帮助读者学习如何收集用户反馈,分析数据,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和改进设计,使其更贴近用户的真实需求。 未来的展望:人机协作与AI在设计中的角色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正在深刻地影响着设计领域。本章将探讨AI在设计中的潜在应用,以及人机协作将如何塑造未来的设计流程。我们将思考如何利用AI来提升设计效率,辅助创意决策,同时强调设计师在理解人性、情感沟通和战略思考方面的核心价值。 《不走弯路的视觉叙事:从概念到触点的设计精要》并非一本简单的“如何做”的指南,它更像是一次关于“为何如此”的深度探索。我们相信,通过理解设计背后的逻辑,掌握视觉语言的精髓,并精益求精地打磨每一个触点,我们就能创造出真正能够打动人心、解决问题、并最终在用户心中留下深刻印记的设计。本书旨在成为您在设计道路上的一位可靠伙伴,帮助您拨开迷雾,少走弯路,抵达设计成功的光辉彼岸。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示,就是“用户至上”并非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切切实实的行动去践行。那些随处可见的“BAD UI”,无一不在提醒我们,有多少设计在出发点上就忽略了人。从那些令人费解的手机App图标,到复杂得如同迷宫一样的网站导航,再到那些根本无法识别的字体,它们都在无声地告诉我们:“我们不关心你”。这本书像一个警钟,让我意识到,真正好的设计,应该是能够融入你的生活,成为你的一部分,而不是让你去适应它。它让我想起了曾经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在一个公共服务网站上,我需要查询一个信息,但是网站的设计让我摸不着头脑,找了半天也没找到。最后,我放弃了,带着一种挫败感离开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那种挫败感,正是糟糕设计的直接体现。它促使我去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工作中,更加深入地理解用户,将用户真正放在设计的核心位置。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最深刻感受,就是对“意图”的思考。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糟糕设计,并非因为设计者技术不行,而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使用场景。这本书里举的例子,很多都让人觉得啼头一氧化,比如那些需要点好几次才能生效的按钮,或者信息提示做得模糊不清以至于让人产生误解。这些设计,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说是“失误”——设计者在某个环节上,完全错位了用户的预期。它让我明白,设计不仅仅是美学,更是沟通,是与用户达成共识的过程。如果设计没有传达出明确的意图,或者传达错了意图,那么结果就会像这本书的名字一样,彻底“搞砸”。我开始反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是否也存在着类似的“糟糕设计”,是不是我的沟通方式也存在着模糊不清、意图不明的地方。这本书,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很多平时不容易察觉的问题。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如何避免犯错”的活教材,而且是以一种极其生动、令人难忘的方式呈现的。它没有枯燥的理论,也没有空泛的术语,而是用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把糟糕的设计直接砸到你眼前。读的时候,我经常会一边看一边联想到自己曾经遇到过的那些令人抓狂的时刻,比如在网上购物时找不到结账按钮,或者在填写表格时不知道某个信息该填在哪里。这本书让我明白,这些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设计顽疾”。它让我开始对那些“看起来很酷但用起来很糟糕”的设计保持警惕,并且更加重视那些“朴实无华但功能强大”的设计。它不直接告诉你“怎么做”,而是通过展示“不要怎么做”,反而让你学到了更多。就像是学习游泳,与其告诉你每一个动作要领,不如让你亲身体验沉浮,自然就知道该如何调整。

评分

我必须说,这本书成功地打开了我对“界面”这个概念的新视角。过去,我可能只是简单地认为界面就是屏幕上的一堆东西,但读完之后,我才意识到,一个精心设计的界面应该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引导你,帮助你,让你毫不费力地完成任务。而这本书,则像是一个放大镜,把我日常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糟糕的界面设计都一一呈现在眼前。比如,我以前可能只是觉得某个网站用起来“不太顺手”,但经过这本书的“熏陶”,我开始能具体分析出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是信息层级混乱?还是交互逻辑不清晰?亦或是字体太小、对比度太低?它让我成为一个更加挑剔的用户,但也因此,我更能欣赏那些真正优秀的设计。就像我现在去尝试一个新的App,第一反应不再是“它有什么功能”,而是“它的界面是怎么布局的,能不能让我快速上手”。这种转变,让我觉得自己仿佛获得了一种“超能力”,能够洞察设计背后的逻辑,识别其中的缺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视觉灾难的盛宴!每次翻开它,都像是把我投入了一个由糟糕的 UI 设计组成的迷宫。从那些令人费解的图标,到根本找不到的按钮,再到让人眼花缭乱的色彩搭配,简直就是对用户体验的无情嘲讽。我记得有一次,我尝试使用一个“智能”家居App,结果连灯都打不开,最后发现控制灯的按钮藏在一个我根本不会去点的地方,而且形状还像是一个随机的涂鸦。这本书让我开始注意到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可能隐藏着这样的“惊喜”,无论是商场里那些让人抓狂的导视牌,还是银行App里那些需要“蒙眼”才能操作的转账界面。它让我对“好用”这个词有了全新的、更加深刻的理解,并且开始怀疑很多所谓的“设计师”是不是在某种神秘力量的驱使下,故意制造这些令人崩溃的体验。读这本书,与其说是阅读,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又一场的“设计惨案”,但奇妙的是,这种经历却充满了黑色幽默,让我忍不住会心一笑,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被“搞砸”的设计。

评分

通过各种示例说明道理,看后会有些启发

评分

书的质量很好,送货速度快

评分

学习中

评分

还没仔细阅读,大致看上去还可以,浅显易懂

评分

质量可靠,活动不错,送货很快

评分

印刷有点一般,书是好书

评分

经典好书,慢慢阅读,不错值得一读

评分

说好的电子发票一直没有给我!

评分

东西不错,而且送货快,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