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图谱家庭版,适合于儿童运动发育迟缓康复训练专业人员和家长使用,《儿童脑发育早期干预训练图谱》内容主要包括不同阶段患儿的康复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一、儿童康复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二、儿童康复训练理论基础;三、运动障碍概述;四、早期干预的必要性和方法;五、儿童康复新理念及实践;六、粗大运动发育元素及常用训练方法;七、婴幼儿上肢功能活动分析及常用训练方法;八、小儿推拿。     
作者简介
     刘振寰,儿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南海妇产儿童医院副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儿科专家。1997—1998年赴美国进修小儿科发育与康复。现为国际亚洲大洋洲小儿神经协会终身会员,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童保健与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伤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专业委员神经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针灸》《中国儿童保健》《中医儿科学》杂志编委。从事儿科与儿童保健康复临床30多年来,收治中国34个省市及法、美、日、英、德等20多个国家的智障患儿和脑瘫患儿3万多例,康复效果居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以来先后应邀赴美国、英国、西班牙、荷兰、挪威、新加坡等18个国家进行小儿神经康复讲学。主持的“小儿智力低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1998年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综合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应用研究”2007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论文268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5名。著有《临床疾病康复学》《小儿脑瘫家庭康复手册》《让脑瘫儿童拥有幸福人生》《小儿脑瘫家庭按摩VCD》《小儿脑瘫家庭康复训练VCD》等著作。2010年第48届世界传统医学大会授予世界传统医学金针奖和世界传统医学杰出贡献奖。2002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儿童脑发育的概述
第一节 儿童脑发育及潜能
第二节 儿童脑发育的黄金期
第三节 儿童脑损伤的病因
第二章 儿童脑发育的生理和心理
第一节 儿童脑发育的生理特点
第二节 儿童智力与语言的发育
第三节 儿童感知觉的发育
第四节 儿童运动的发育
第五节 儿童脑发育的心理行为特点
第六节 儿童脑发育的心理评估
第三章 音乐治疗
第一节 音乐治疗的起源
第二节 音乐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第三节 音乐对儿童脑发育作用的主要体现
第四节 益智健脑音乐的科学应用
第五节 对脑发育有害的音乐
第六节 特殊儿童的音乐治疗
第四章 儿童脑发育的临床特征与综合干预
第一节 0~1个月的婴儿
第二节 2~3个月的婴儿
第三节 4~5个月的婴儿
第四节 6~7个月的婴儿
第五节 8~9个月的婴儿
第六节 10~12个月的婴儿
第七节 1岁~1岁半的幼儿
第八节 1岁半~2岁的幼儿
第九节 2岁~2岁半的幼儿
第十节 2岁半~3岁的儿童
第五章 儿童脑发育的中医推拿方法
第一节 小儿推拿概述
第二节 小儿推拿常用经络及穴位
第三节 常用小儿推拿手法
第四节 小儿脑发育的中医推拿方法
第六章 促进儿童脑发育的水疗
第七章 饮食营养与儿童脑发育
第一节 膳食平衡与脑发育
第二节 对儿童脑发育有害的食品
第三节 对儿童脑发育有益的食物
第四节 儿童中医食疗方
第八章 小儿围生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前言/序言
     儿童的孕育、出生到成长给父母带来了欢乐和希望。儿童的培养、教育,智力及心理健康发展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脑的健康发育是儿童成长的关键。如何使每一个幼苗都能健康成长,是我们医护人员最为关心的问题。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制订了未来10年促进中国儿童发展的目标和策略措施。《纲要》中明确提出“促进儿童发展,对于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科技部启动了“人类智力的神经基础”“脑结构与功能的可塑性研究”等重大研究计划。这些都表明了国家政府对脑科学的高度重视。美国奥巴马总统正式宣布从2014财政年的政府预算中拿出1亿美元,用于“人类大脑活动图谱”的研究,旨在揭开人类大脑未解之谜。2013年日本文部科学省宣布,准备利用10年的时间,花费数百亿日元开展脑科学研究。21世纪研究的焦点是如何使大脑健康发展。谁掌握了脑的秘密,谁就掌握了未来。
  我在2004年编写的《)L童脑发育与保健》-书,出版10余年来,深受读者的欢迎与好评。同时也有许多热心读者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随着时代的发展,儿童康复医学与婴幼儿早期干预的临床经验得到不断积累和沉淀。近年来,我国儿童保健学、儿科脑发育医学、儿童心理行为发育、儿童早教、早产儿脑损伤早期干预等研究有了新进展。为了满足我国千千万万家长和儿童保健医生、儿科医生、儿童康复医生以及幼教工作者的需求,在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的建议下,我们组织国内儿童神经发育医学专家、儿童康复医学专家、儿童早教专家、儿童心理行为研究学者、儿童保健学专家、中医儿科专家、针灸推拿医学专家历时一年多,创新性地编写了《儿童脑发育早期干预训练图谱》。
  本书共分八章。第1章是儿童脑发育的概述,介绍了儿童脑发育的黄金时期及潜能,对造成脑损伤的原因进行了介绍,并详细叙述了早产、低血糖、感染及室内环境污染对儿童脑发育的影响。第二章是儿童脑发育的生理与心理,对儿童脑的发育特点及儿童智力、语言、感知觉、大运动等的发育规律进行了阐述,并以大量的图片展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脑发育的方法,其中第六节详细介绍了儿童各种能力的科学评估方法。第三章是儿童脑发育的音乐干预,重点说明了音乐的作用机制及实际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并对各类特殊儿童不同的音乐治疗方法进行了介绍。第四章是以儿童发育时期为纵轴,按每个年龄组编辑策划了相应的训练方法,辅以大量真实的图片,将各种方法一目了然,直观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看了就懂,懂了能做。同时也从家长所关心的儿童脑发育的早期教育训练方法人手,提出21世纪的儿童早期教育的新理念,指出早期教育要符合儿童实际发育规律,促进脑发育的关键是母亲的教育与科学培训,提出了符合儿童发育规律的早期教育实施方案。第五章是儿童脑发育的中医推拿,中医推拿历史悠久,是安全的、绿色的疗法,易学、易掌握,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本章节详细介绍了促进儿童脑发育的十大中医推拿方法,简单实用。第六章是促进儿童脑发育的水疗方法,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儿童水疗的分类与方法,重点阐述了促进儿童脑发育水疗的临床应用。第七章是饮食营养与儿童脑发育,详细地介绍了对儿童脑发育有益的食物,针对儿童脑发育过程中常见的各种问题提出了不同的食疗方法。第八章特别介绍了围生期缺氧性脑损伤婴儿的家庭早期干预。
  本书的特色为理念新、学术观点新,排版格式新。采用了大量照片和示意图,全书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犹如专家在身边手把手地教给你应该做什么,如何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本书出版之际,非常感谢各位编委对本书编写所做出的努力。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和疏漏之处难免,敬请同行、读者批评指正。    
				
 
				
				
					《婴幼儿感觉统合游戏指南》  开启宝宝感官天赋,解锁无限可能  亲爱的爸爸妈妈,您是否曾为宝宝的挑食、注意力不集中、动作笨拙、或者在社交互动中显得有些局促不安而烦恼?这些看似平常的育儿挑战,往往与婴幼儿早期感觉统合发展息息相关。本书正是为帮助您深入理解宝宝的感觉世界,并提供一套科学、有趣、易于实践的家庭游戏方案而精心编撰。  何谓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也称“脑的组织能力”,是指大脑将来自身体和环境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组织和整合,从而做出恰当反应的过程。我们的宝宝每天都在接收和处理海量的信息:看见的、听见的、闻到的、尝到的、触碰到的,还有身体的位置感(本体觉)和平衡感(前庭觉)。这些感觉信息如同无数条信息流,在大脑中汇聚、过滤、排序,最终促使宝宝能够感知世界、学习新知、协调运动、并与他人建立连接。  一个感觉统合发展良好的宝宝,通常能够:     专注地进行游戏和学习。    拥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能够轻松完成跑、跳、爬等动作。    对触觉、味觉、嗅觉等有恰当的反应,不容易过度敏感或迟钝。    能够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更愿意参与社交活动,乐于与同伴互动。  反之,感觉统合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有时会表现为:     对某些触碰(如理发、剪指甲)表现出强烈的抗拒。    在嘈杂或刺激的环境中容易烦躁不安。    喜欢不停地活动,难以安静下来。    动作笨拙,容易跌倒或碰撞。    在精细动作方面(如扣扣子、用勺子)显得困难。    对学习新事物表现出犹豫或回避。  《婴幼儿感觉统合游戏指南》的核心价值  本书并非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将深奥的感觉统合理论巧妙地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我们的目标是让您在轻松愉快的亲子互动中,科学地促进宝宝的感觉发展,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书的独特之处:  1.  科学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 我们借鉴了国内外先进的感觉统合理论,并将其转化为适合家庭操作的游戏。每个游戏都经过精心设计,既能激发宝宝的探索欲望,又能精准地刺激特定的感觉系统。 2.  全面覆盖宝宝成长的关键感官: 本书将重点放在对婴幼儿最重要的触觉、本体觉、前庭觉等关键感觉系统的训练。我们将为您揭示这些感官在宝宝认知、运动、情绪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通过一系列游戏帮助宝宝更好地体验和理解这些感官输入。 3.  循序渐进,量身定制: 我们根据宝宝不同的月龄和发展阶段,提供了从新生儿到学步期的游戏建议。您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他们的游戏,并根据宝宝的反应进行调整。 4.  “玩”中学,自然而然: 我们坚信,游戏是宝宝最好的学习方式。本书中的所有游戏都强调“玩”的本质,让宝宝在无意识中获得发展。家长无需担心自己是否“专业”,只需跟随宝宝的兴趣,享受亲子时光。 5.  实用易懂,操作便捷: 本书的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复杂的专业术语。游戏道具大多取材于家庭常见物品,或者成本低廉,便于家长在家中轻松实现。 6.  强调亲子互动的重要性: 育儿不仅是训练,更是爱的传递。本书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游戏中,通过与宝宝的互动,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同时更好地观察和理解宝宝的需求。  本书内容导航(部分预览):     第一章:认识宝宝的感官世界        什么是感觉统合?它对宝宝有多重要?        宝宝成长的关键感觉系统:触觉、本体觉、前庭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如何观察宝宝的感觉发展信号?    第二章:触觉的探索之旅        为什么触觉如此关键?(建立安全感、情绪调节、本体觉基础)        “拥抱的魔力”:不同力度的拥抱如何影响宝宝?        “柔软的触摸,坚实的连接”:轻柔抚触、按摩技巧。        “万物皆可触”:安全有趣的触感探索游戏(不同材质的布料、温水、沙子、米粒等)。        应对触觉敏感:温和的循序渐进式训练。    第三章:本体觉的力量        什么是本体觉?(身体的“内在地图”,协调运动的关键)        “我是谁?”:从摇晃、翻身到爬行,本体觉的早期发展。        “重力游戏,稳稳站立”:推、拉、挤压、重物游戏,强化身体边界感知。        “搭建,跳跃,力量的觉醒”:利用垫子、枕头、弹力球等进行体能活动。    第四章:前庭觉的平衡舞步        什么是前庭觉?(平衡感、空间定位、视觉追踪的基础)        “摇篮曲与荡秋千”:不同幅度和速度的摇摆对宝宝的影响。        “翻滚吧!宝宝”:安全有趣的翻滚、旋转游戏。        “立体空间的探索”:爬行隧道、滑梯,训练空间感知和平衡能力。        应对前庭觉失调:温和的节奏,循序渐进的刺激。    第五章:眼手协调与精细动作        “我的小手能做什么?”:抓握、捏取、穿珠等训练。        “图形与色彩的对话”:颜色识别、形状匹配游戏。        “搭建我的世界”:积木、拼图,锻炼空间思维和手眼协调。    第六章:听觉与语言的和谐        “声音的奇妙世界”:识别不同声音、模仿声音。        “歌谣与韵律”:音乐律动,促进听觉加工和语言发展。    第七章:整合与应用——打造全能宝宝        如何将游戏融入日常生活?        不同年龄段宝宝的游戏进阶。        家长常见疑问解答。  谁适合阅读本书?     所有关心宝宝早期发展的父母、祖父母及其他看护人。    希望更好地理解宝宝行为表现的家长。    希望通过亲子游戏促进宝宝全面发展的家庭。    对婴幼儿早期教育有兴趣的育儿工作者。  让您的宝宝在游戏中茁壮成长!  《婴幼儿感觉统合游戏指南》将是您育儿路上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我们相信,通过本书提供的科学方法和充满爱的游戏,您的宝宝一定能更好地探索世界,自信地学习,健康快乐地成长。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感官天赋”注入活力,开启他们无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