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自己一份特殊的毕业礼物,启程出发去旅行。本书《毕业季,我们一起去旅行》精选国内外深受大学生喜爱的38个景点,详细介绍当地特色,流畅优美的文字,配以精美插图,并附加实用性较强的旅行建议,为出行提供参考。与同窗好友一起,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是份难得而珍贵的体验,同样也是对大学生活美好的告别。
项星,专业撰稿人,长期从事大众阅读领域的写作,已发表作品百万余字。
张店军,资深旅行家,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写作和出版行业,深受读者喜爱。
中国篇
Chapter01背起行囊,一路向北,青春永不散场
长白山 22度的夏天/11
漠河北极村 极光眷顾的远方/16
内蒙古草原 风吹草低,除了牛羊,还有骏马/18
贺兰山麓 流浪到塞北的江南/24
北京 万千宠爱于一身/30
西安 品不尽的古都风情/36
Chapter02趁时光正好,与山水说声早安
南京 梧桐绿荫里的城市/41
扬州 精雕细琢的眉眼/46
杭州 随风飘送的相思梦/50
江南水乡的小镇 乌镇、西塘、周庄:谁也载不走
那扇古老的窗 /56
长江三峡 山水之性灵,天地之大美/62
九寨沟 泠泠泉水,幽幽深谷,让人失
语的美丽童话/66
桂林 如歌的行板/72
Chapter03毕业这一年,去看看远方
苍山洱海 赴一场风花雪月的约会/79
丽江古城 阳光下的白日梦/84
上海外滩 繁华的另一种定义/90
大香格里拉 梦里不知身是客/92
西藏 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只为途
中与你相见 /96
维多利亚港 灯火辉煌,晚风悠悠/102
台湾 人间烟火/108
世界篇
Chapter04与同窗,与挚友,品味那独特的美丽
曼谷 半城水色一城佛/113
尼泊尔 浮世中的天堂/118
济州岛 26度的阳光,100度的浪漫/122
京都奈良 倾听那份古老与美好/124
埃及及尼罗河沿岸 众神庇护的地方/130
肯尼亚 感受狂野与激情/134
Chapter05浓情,浪漫,我们在欧洲
波希米亚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139
罗马 梦中的永恒之城/144
巴黎 一场流动的盛宴/150
伦敦 大西洋岸边的不老绅士/156
荷兰的乡村 风车转动的郁金香王国/162
巴塞罗那 当色彩遇上曲线/164
Chapter06阳光、沙滩,还有我们肆意的青春
土耳其海岸 阳光与海水已纠缠千年/171
希腊小岛 听落日讲述那些古老的神话/174
塞班岛 纯粹的原生态之美/178
斐济 享受世界上的第一缕阳光/180
普吉岛 安达曼海上一颗遗落的珍珠/186
说起江南水乡,你会想到什么呢?是白居易的《忆江南》?是林俊杰那红遍大街小巷的《江南》?是江珊那首脍炙人口的《梦里水乡》?还是黄磊在乌镇拍摄的那部《似水年华》?江南水乡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灵感和遐思。似乎在每个人心里,都有着一种莫名的“江南情结”。水是江南的灵魂,这里河流众多,水系庞杂,雨季绵长而多情。这至善至柔的水将整个长江以南氤氲成一片梦幻,与苍翠的中原、遒劲的北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江南古镇有着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这一座座玲珑小城,宛如活着的博物馆。宋代初年,江南水乡的雏形便渐渐显现。如今那些迂回曲折的小河、结构巧妙的石板桥,曲径通幽的青石巷,张灯结彩的骑楼木屋都是在宋朝古老建筑的基础上兴建起来的。在这活着的历史中与心爱的人一起,听听戏,喝喝茶,看着风吹过檐铃,淅淅沥沥的雨水敲打着青石板,你才会发现原来东方文化有这么多美可以实践。这渐渐远去的悠然古韵,如同一杯醇厚的酒,令人回味无穷。春季的花红柳绿,夏季的曲院荷风,秋日的累累硕果,深冬的雪泥鸿爪,无论在哪个季节,江南都像是一幅单薄而宁静的丹青画卷,将只属于东方的含蓄而内敛的爱恋缓缓吟唱。
西塘恐怕是江南水乡最负盛名的古城了。这里水流纵横,处处波光粼粼。一家家别具风情的水乡客栈林立在河边,清幽而古朴。在古河道旁,还有着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那古色古香的建筑群鳞次栉比,绵延一千多米。黛色的瓦顶和白色的石墙临河而建,古韵犹存。而更加可贵的是,这瑰宝般的古建筑并不是什么庙堂中的艺术品,而是充满了人间烟火的西塘人真实的生活。
西塘的夜晚十分醉人,夕阳斜照,渔舟唱晚,酒吧街上的霓虹渐渐亮起,将倒映在水中的小桥亭榭,房檐巷弄染上暧昧的颜色。夜色中,沿岸的骑楼上挂满了红灯笼,风从房檐下穿梭而过。在古河道里放一盏莲花般的河灯,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一切如此简单而完美。又或者静静地坐在乌篷船尾,俯身谛听潺潺水声。沿岸是迷人的夜色,举头是疏朗的星空,清风拂面而来,河水温柔地亲吻着双脚。此情此景只愿长醉不醒,就连那暖暖的南风也诉说着绵绵的爱意。闪烁的繁星与轻柔的河水交融在一起,吞没了尘世的喧嚣,只留下一个仙境般的世界,你甚至渴望乘风归去,永生永世栖身在天上宫阙中。夜晚的西塘像浓浓的糖浆,甜得让人目眩神迷。河边的小酒馆有能吹到晚风的露台,在露台上点一壶清茶,品味着龙井虾仁、清炒花蟹、野菌山珍……这样的夜晚仿佛美好得没有边际。
西塘的夜色温暖而静谧,好似深闺中的美人,风情万种却又毫不张扬。而西塘的早晨确是另外一番风情,如同邻家女孩那般灵动而活泼。第一缕阳光斜射进窗口,古城与你一同苏醒。浅浅的雾气笼罩着古老的小巷,春日的阳光也因此更加柔美。静静地坐在桥头,水中随风泛起一波又一波涟漪,在阳光下闪烁着粼粼波光。两岸的人家渐渐热络起来,叫卖声和寒暄声此起彼伏,到处都充满着烟火人间的温暖。船家摇着木桨,唱和着划桨的号子一路前行。充满生机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乌镇自古以来便是个繁华的水乡城市,有着“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小城中,至今仍保存着依水而建的古朴民宅,小桥、流水、人家,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城中。在这样的夜晚枕水而眠,听着流水的浅吟低唱,只盼自己长醉不醒。“视而不见别的美,生命的画面停在你的脸”,或许这样的眷恋只属于乌镇吧。它有一种魔法,让每个来过这里的人,都将生命中的某个部分永远地留在了水乡之中。
与西塘的娇媚、乌镇的风情不同,周庄的引人入胜之处,在于它沧桑的时代感。周庄几乎所有建筑都来自明清时期。时间的质感在这座小城里显得尤为醇厚。随着旅游业的逐渐开展,盛名之下的周庄已然成为了“中国第一水乡”,白天这里人流如织,到了晚上却冷冷清清。在日夜轮转的黄昏,周庄展现出它最美的一面,黄昏将小桥流水染成金黄色,熙攘的人流不再,清寂的夜色未至,小城宁静而温暖。
与周庄相似,时光在同里走得很慢。同里的清晨是从河流开始的。同里人家依水而居。清晨,他们在小河边洗洗涮涮,穿着棉睡衣,趿着木拖鞋,伸一个舒展的懒腰迎接新的一天。同里也随着幽幽的水声慵懒地醒来。在晨雾中,早起的老人提着鸟笼慢慢踱步,太阳升得老高时,才见年轻人懒懒地坐进小酒馆里要一壶黄酒、一碟花生。
在古老而宁静的江南古镇上漫步,时光因为慵懒和惬意而变得更加漫长了。不知不觉中自己便与这梦境融为一体。一切都那么圆融完满又似曾相识,仿佛自己已经在这里生活了生生世世,只是偶尔睡去,醒来时仍置身于这个熟悉的水乡。
……
好像还是昨天,那个土里土气的孩子才紧紧捏着通知书,携带大包小包的行李,惶恐地走进陌生的大学校园。这四年的时光似乎太经不起挥霍,一晃就没了。转眼间,我们像是吸饱了水的海绵,褪去当初的稚气,焕然一新,懂得多了,爱说话了,会打扮了……以全新的姿态越过终点,同时又到达另一个起点。落幕的一刻,难免叫人湿了眼眶。以前怎么都消磨不掉的时间变得弥足珍贵,晚上不敢睡,和舍友通宵聊天,小心翼翼地存下每个人的号码,抱在一起痛哭流涕,花样百出地在毕业照的镜头前摆出各种姿势……
是的,人生这条路上,大学校园已经慢慢移到身后,前方的道路充满未知与踌躇。在这至关重要的分岔口上,为什么不将青春泼洒,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给自己和同窗一个独具特色的毕业典礼。
这是你迈向更广阔的世界的开始,你将看到不同的风景,吃到不同的美食,这段经历无疑会成为日后的美好回忆和永不厌烦的谈资。以后你可能再也找不到这样一段空闲的时间,能如此尽情地放肆。
汪国真说:“凡是遥远的地方,对我们都有一种诱惑。不是诱惑于美丽,就是诱惑于传说。即使远方的风景,并不尽如人意,我们也无需在乎。因为这实在是一个,迷人的错,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
我想,这次我们其实是诱惑于青春,难以割舍的青春。无论何时,哪怕日后我们露出疲态沉于迷茫,哪怕再也不会孩子气地放声大笑,哪怕再也不会毫无顾忌地直抒胸臆,它仍旧住在我们心中最温暖的一个角落。
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只有走过的人才知道。有人说“其实旅行最大的好处,不是能见到多少人,见过多美的风景,而是走着走着,在一个际遇下,突然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许你正面临步入社会的迷茫、恐惧,但其实找到一个正确方向,是需要无数次实践的尝试的。
也许你害怕路途寂寞,选择与同窗密友同行。这无疑是次升华友情的良机,旅途中会发生很多小意外,需要共同应对。之前只是一起去去食堂一起KK歌,现在则要齐心协力地处理危机。会疲惫,会困倦,也会烦躁,但所有的不快都会随着破晓刹那的微光而烟消云散,刚刚还吵得不可开交,现在却不约而同地“噗嗤”一声笑了。大家一起唱歌,唱着唱着眼眶就湿润了。多庆幸遇到他们,多庆幸遇到这段时光。
“曾经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经多少次折断过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拥有挣脱一切的力量……”
青春怒放,脚步不停。
来吧,到处走一走,不问终点何方,只问尽不尽兴。
世界这么大,我们渺小却不平庸,我们卑微却不胆怯,就算是茫茫人海中的一个,也要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祝愿你的旅程缤纷多彩,遇上好的人,看见好的风景。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物品”的拟人化处理。在描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中,作者将雨水比喻成一种集体记忆的冲刷剂,它洗去了路标上的尘埃,也洗去了人们脸上故作坚强的表情。那些陪伴过他们的旧背包、那几本翻旧了的地图集,在作者笔下不再是冰冷的物件,而是活生生的见证者,它们承载着那些热烈的争吵、无声的和解以及无数个共同许下的愿望。这种细腻的观察力,让原本可能有些俗套的“旅行散文”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文学层次。它不再是简单的“我去了哪里,我看到了什么”,而是变成了“在那个过程中,我与周围的一切产生了怎样的共振”。而且,全书的基调虽然带着告别的伤感,但绝不矫揉造作,它更多的是一种对即将逝去的时光的郑重道别,充满了对未来生活的敬意和期待。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自己也刚刚完成了一场漫长而意义深远的旅程,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纪念品,更是对生命中重要时刻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有意思,它不像传统小说那样有着清晰的线性发展,更像是将一本厚厚的相册随机翻开的每一页,每一页都有其独立的生命力,但当你把它们串联起来时,又会发现一条若隐若现的情感主线在贯穿始终。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述那些宏大场景时的克制,比如书中描写一个海边日出时,并没有用堆砌华丽辞藻的方式去渲染场面,而是将笔墨集中于“光线穿透海雾时,空气中残留的、属于昨夜篝火的烟灰味”,这种感官细节的精准捕捉,极大地增强了读者的沉浸感。读到某处,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那种清晨海风吹拂皮肤带来的微微凉意。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们,真正的旅程不在于你去了多远的地方,而在于你能够多深入地感知此刻你所站立的这片土地,感知那些被我们日常忽略的微末细节。这种对“在场感”的强调,对于当下这个信息爆炸、注意力涣散的时代来说,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被这本书吸引,是冲着它那种略带忧郁的文艺气息去的,但读完导言部分后,我的期待值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者的叙事节奏掌握得极其老道,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游记,而更像是一部由无数个微小的、具有冲击力的瞬间剪辑而成的意识流作品。比如,书中对“时间”的描述,让我印象深刻,作者似乎认为时间并非匀速流淌,而是在重要的节点上会产生“折叠”效应——在离别的车站,时间被拉长到令人窒息;而在狂欢的派对上,时间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溜走。这种对时间感知的独特捕捉,让这本书摆脱了同类作品的窠臼。此外,书中对“同伴”关系的探讨也十分精妙,它不回避青春友谊中必然存在的误解、嫉妒和最终的疏远,而是用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去解剖这些关系,但最终落脚点却是理解与包容,这使得人物形象异常立体和真实,仿佛就是我们身边那些一起走过青葱岁月的伙伴们。这种坦诚,是很多标榜“治愈系”的作品所缺乏的锐利感。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带着微微磨损的复古感,仿佛一下子就把你拉回了某个夏末的傍晚,空气里弥漫着青草和橘子皮的香气。我特意翻阅了它的目录,虽然书名本身指向性很强,但光从章节的命名来看,作者似乎在用一种非常细腻且充满哲思的方式来探讨“告别”与“启程”这两个主题。比如有一个章节叫“未寄出的明信片”,这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在青春的十字路口,我们那些没来得及说出口的感谢、遗憾和悄悄的祝福,它们如同被时间尘封的信笺,安静地躺在记忆深处。书中似乎还穿插着一些旅行手札式的片段,那些关于火车的轰鸣声、异国街头的灯光、以及在陌生人身上捕捉到的转瞬即逝的善意,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我尤其期待作者如何处理“旅行”这个意象,它不仅仅是地理位置的转换,更像是一种对自我身份的重新审视和确认,尤其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一代,这种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审视之间的拉扯,想必会是全书最引人入胜的部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底显然是扎实的,从那些诗意的标题中就能窥见一斑,它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旅行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告别过去的自己,勇敢奔赴未知的宣言。
评分我是在一个非常安静的深夜开始阅读的,这本书的文字有一种令人安心的低沉质感,读起来不会有任何阅读压力,但其内涵的重量却需要你放慢呼吸去细细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变化多端,时而像一个哲学教授在进行严谨的思辨,对“选择的悖论”进行拷问;时而又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少年,用最直白甚至略显笨拙的句子,表达那种初次面对广阔世界时的无措与狂喜。这种风格上的跳跃和融合,非但没有造成阅读障碍,反而极大地丰富了作品的层次感。我特别留意到,书中对“噪音”的描写非常出色,它不仅描绘了城市交通的喧嚣,更深入到内心的“噪音”——那些自我怀疑、外界的期望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汇成的嘈杂声浪。作者似乎在引导读者,真正的毕业旅行,是找到一种方法,将这些内心的噪音调至最低,从而听清自己内心深处那个微弱但坚定的声音。这是一次对心灵的深度探险,而非简单的地理游历。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铜版纸,质感很好,内容也很棒!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这个角落是坏的.
评分还行
评分这个角落是坏的.
评分在有优惠的情况下一起购买还是挺划算的
评分好,,,,,,,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