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第二版)》係統全麵地論述瞭景觀生態學的原理及應用。全書共分11章,重點論述瞭景觀生態學的基本理論、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景觀的動態模擬、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以及景觀生態學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土地可持續利用和全球氣候變化等研究中的應用。特點是係統性強、理論與實踐相結閤、方法與應用相結閤,並且融入瞭作者在國內的實際研究工作。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第二版)》適閤生態學、地理學、環境科學、自然保護等專業的科研和教學人員閱讀,也可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1章 景觀生態學的概念及發展
1.1 景觀與景觀生態學
1.1.1 景觀
1.1.2 景觀生態學
1.2 景觀生態學的發展曆程
1.2.1 景觀生態學的萌芽階段(1806~1939年)
1.2.2 景觀生態學的形成階段(1939~1981年)
1.2.3 景觀生態學的全麵發展階段(1981年至今)
1.3 景觀生態學的展望
1.3.1 景觀生態學理論發展
1.3.2 景觀生態學方法
1.3.3 景觀生態學領域拓展
參考文獻
第2章 景觀生態學的理論與核心
2.1 理論基礎
2.1.1 係統論
2.1.2 等級理論
2.1.3 地域分異理論
2.2 重要理論
2.2.1 島嶼生物地理學
2.2.2 復閤種群理論
2.2.3 滲透理論
2.3 景觀生態學的核心:格局、過程與尺度
2.3.1 格局與過程
2.3.2 尺度與尺度轉換
2.3.3 格局、過程相互作用及其尺度依賴性
參考文獻
第3章 景觀格局與分析
3.1 景觀發育
3.2 景觀要素
3.2.1 斑塊
3.2.2 廊道
3.2.3 基質
3.2.4 附加結構
3.3 景觀格局特徵
3.3.1 斑塊-廊道-基質模式
3.3.2 景觀對比度
3.3.3 景觀粒徑
3.3.4 景觀多樣性
3.3.5 景觀異質性
3.4 生態交錯帶與生態網絡
3.4.1 生態交錯帶與邊緣效應
3.4.2 生態網絡與景觀連通性
3.5 景觀格局指數
3.5.1 景觀單元特徵指數
3.5.2 景觀多樣性和異質性指數
3.5.3 FRAGSTATS軟件
3.6 景觀格局分析模型
3.6.1 空間自相關分析
3.6.2 地統計分析
3.6.3 譜分析
3.6.4 小波分析
3.6.5 聚塊方差分析
3.6.6 分形幾何分析
3.6.7 趨勢麵分析
3.6.8 親和度分析
3.6.9 元胞自動機
參考文獻
第4章 景觀生態過程
4.1 景觀中的物種運動
4.2 景觀中水分和養分的遷移
4.3 景觀中的人文過程
4.4 乾擾的景觀生態效應
4.5 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
參考文獻
第5章 景觀動態與模擬
5.1 景觀穩定性
5.2 景觀變化的驅動因子
5.3 景觀變化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5.4 景觀變化的動態模擬
參考文獻
第6章 景觀生態分類與評價
6.1 景觀生態分類
6.1.1 景觀生態分類的發展
6.1.2 景觀生態分類目的與體係
6.1.3 景觀生態分類方法
6.1.4 景觀生態係統功能類型
6.2 景觀生態評價
6.2.1 景觀適宜性評價
6.2.2 景觀生態健康評價
6.2.3 景觀安全格局評價
6.3 景觀生態管理
6.3.1 景觀生態管理的基本目標
6.3.2 景觀生態管理的主要原則
6.3.3 景觀生態管理的基本步驟
6.3.4 景觀生態管理的主要內容
參考文獻
第7章 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
7.1 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發展
7.1.1 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內涵
7.1.2 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發展
7.2 景觀生態規劃
7.2.1 景觀生態規劃的概念
7.2.2 景觀生態規劃的原則
7.2.3 景觀生態規劃的步驟
7.2.4 景觀生態規劃的類型
7.2.5 景觀生態規劃的應用
7.3 景觀生態設計
7.3.1 景觀生態設計的概念
7.3.2 景觀生態設計原理
7.3.3 景觀生態設計的步驟
7.3.4 景觀生態設計類型
參考文獻
第8章 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保護
8.1 生物多樣性
8.1.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8.1.2 生物多樣性的保護需求
8.2 景觀格局與生物多樣性
8.2.1 斑塊與生物多樣性
8.2.2 廊道與生物多樣性
8.2.3 基質與生物多樣性
8.2.4 景觀格局多樣性與物種多樣性
8.3 景觀生態學與自然保護區設計
8.3.1 自然保護區設計的景觀生態學原理
8.3.2 自然保護區設計
8.3.3 自然保護區景觀結構設計案例研究
參考文獻
第9章 景觀生態學與土地可持續利用
9.1 景觀生態學與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
9.1.1 可持續性科學
9.1.2 土地可持續利用的基本概念
9.1.3 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的景觀生態學基礎
9.2 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
9.2.1 土地質量指標
9.2.2 生態指標
9.2.3 經濟指標
9.2.4 社會指標
9.2.5 環境效應指標
9.2.6 景觀指標
9.3 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的過程與方法
9.3.1 一般問題
9.3.2 初步商討
9.3.3 土地利用方式評價
9.3.4 土地利用係統評價
9.3.5 景觀或區域評價
9.3.6 綜閤評價、成果與監測
9.4 黃土丘陵小流域土地可持續利用案例研究
9.4.1 大南溝小流域概況
9.4.2 調查與評價方法
9.4.3 土地適宜性評價
9.4.4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水土保持評價
9.4.5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經濟效益評價
9.4.6 不同土地利用方案的社會接受性評價
9.4.7 土地可持續利用模式
參考文獻
第10章 景觀生態學與全球變化
10.1 全球氣候變化
10.1.1 氣候變化的事實
10.1.2 氣候變化研究的尺度
10.2 景觀變化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
10.2.1 景觀變化與全球氣候變化的關係
10.2.2 景觀變化在全球氣候變化中的作用
10.3 景觀變化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響應
10.3.1 全球氣候變化對景觀變化的影響
10.3.2 不同景觀類型對氣候變化的響應
10.4 景觀生態學在全球變化研究中的應用
10.4.1 景觀尺度上全球變化的研究
10.4.2 景觀生態學在全球變化下自然資源適應性管理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第11章 遙感、地理信息係統和全球定位係統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1.1 遙感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1.1.1 遙感技術基本原理與特徵
11.1.2 遙感技術在景觀生態研究中的應用
11.2 地理信息係統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1.2.1 地理信息係統基本原理與特徵
11.2.2 地理信息係統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1.3 全球定位係統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11.3.1 全球定位係統基本原理和特徵
11.3.2 全球定位係統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第一版齣版已近10年,曆經10餘次印刷,發行近2萬冊。這10年是景觀生態學快速發展的10年,其理論與方法不斷完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進入瞭她的而立之年,已成為科學百花園中一朵絢麗的花。麵對這一快速發展的學科,應讀者和編輯的要求,作者對原書進行瞭係統的修改和整理,吸收瞭景觀生態學最新的理論發展和應用研究成果,補充瞭大量新的內容和最新研究文獻,歸並瞭原有的一些章節,建立瞭邏輯更加緊湊和清晰的框架結構,使書稿更加完整和係統。具體修訂如下。
第1章歸納和梳理瞭景觀生態學的發展曆程,對1981年至今的景觀生態學全麵發展階段進行瞭詳細補充;增加瞭景觀生態學展望部分,從理論發展、方法創新和領域拓展三個方麵進行瞭論述。第2章由理論基礎、重要理論和景觀生態學的核心3部分構成,格局、過程與尺度為新增內容。第3章在原書第三章景觀結構和第八章景觀生態學數量方法的基礎上,補充瞭一些最新進展,將景觀格局與格局分析方法閤並,形成景觀格局與分析,加強瞭景觀整體特徵分析。第4章新增瞭“景觀格局與生態過程”一節,對原書的景觀生態過程進行瞭更新和調整,對景觀中人文過程有關內容進行瞭梳理,從景觀利用過程、景觀改造過程、景觀融閤過程三個方麵展開。第5章補充瞭景觀變化的驅動因子及驅動因子的識彆和景觀動態分析與模型模擬。第6章新增瞭景觀生態分類的研究進展與現狀、景觀生態評價和景觀生態管理,刪除瞭原版中“生態係統的服務功能及其評價、生態係統健康評價和生態係統綜閤評價”等內容。第7章梳理瞭景觀生態規劃與設計的發展過程,增加瞭基於格局優化的景觀生態規劃和景觀生態設計的步驟;結閤現代景觀生態設計的熱點,補充瞭綠色節能的城市景觀設計、濃鬱文化的校園景觀設計和天地人和的新農村景觀設計等。第8章對原書結構和內容進行瞭適當調整,增加瞭基質與生物多樣性關係的研究及景觀生態學與生物多樣性的最新研究進展。第9章增補瞭可持續性的概念,進一步完善土地可持續利用評價指標體係,增加瞭土地可持續利用案例研究。第10章對全球氣候變化部分進行瞭補充和梳理,加強瞭景觀生態學與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結閤。第11章加強瞭遙感和地理信息係統技術體係的發展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應用的部分,增加瞭全球定位係統及其在景觀生態學中的應用。
本書第1章由傅伯傑和蘇常紅修改,第2章由呂一河和傅伯傑修改,第3章由馬剋明修改,第4章由陳利頂修改,第5章由郭旭東修改,第6章由王仰麟、彭建和瀋虹修改,第7章由王軍修改,第8章由張育新和馬剋明修改,第9章由邱揚修改,第10章由劉國華修改,第11章由馮曉明和陳利頂修改。全書由傅伯傑和陳利頂統稿。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第二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景觀生態學原理及應用(第二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