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人類通史》(彩色插圖版)中有五六百幅插圖,極為詳實的展現人類進化曆史。
書中呈現瞭前沿的人類學發現,同時行文又通俗易懂。
內容簡介
《人類通史》是由人類起源和進化的學者撰寫的通俗著作,講述瞭從猿類起源到人類進入文明階段的2000萬年的漫長徵程。
作者根據幾十年來考古學和人類學研究的進展,尤其是自己親身經曆的重大考古發現,探討瞭這一人類渴望破解,但也是復雜神秘的謎團。作者勾勒齣瞭多種可能的進化路綫,每一條路綫都凝聚瞭大量考古學傢的汗水和智慧。在現代人起源方麵,作者提齣瞭目前流行的非洲起源模型,認為十幾萬年前現代人先在非洲進化齣來,之後走齣非洲,分散到世界各地,並取代瞭其他人類物種。期間同地球上凶猛的動物和人類近親以及冰川、火山等氣候,演繹瞭激動人心的故事。
該書也講述瞭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發生的生理和心理的進化細節,以及人類學傢如何探索人類起源的終ji之謎。
本書有精美豐富的圖片,行文簡潔曉暢,是瞭解人類進化的佳作。
作者簡介
剋裏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英國傑齣人類起源專傢,布裏斯托大學解剖學博士,現在倫敦大學學院進行研究工作,是倫敦的大英自然博物館人類起源研究部門的領導者。他在60年代提齣瞭非洲起源模型,至今仍然是世界主流的觀點。
彼得·安德魯(Peter Andrews),國際知名的人類起源專傢,也是倫敦大英自然博物館人類起源研究部門的專傢。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一部深思熟慮、權wei的指南……使我們能夠看到zui前沿的發現。
——《考古學》
目錄
第一章 近親們 12
第二章 細密的重繪 22
第三章 追獵時間 26
第四章 讓化石動起來 35
第五章 田野與實驗室 40
第六章 化石與福爾摩斯 45
第七章 鬣狗與河流 50
第八章 重構無數個世界 56
第九章 冰與火的遊戲 61
第十章 古人類學的聖殿 66
第一章 第一隻猴子 98
第二章 找齣第一隻猿 101
第三章 樹冠與地麵之間 116
第四章 走齣非洲 122
第五章 安卡拉古猿 127
第六章 西瓦古猿 130
第七章 現存猿類的祖先 135
第八章 最先站起來的猿 140
第九章 南方古猿 145
第十章 人類的起源 164
第十一章 製造第一件工具的能人 168
第十二章 直立人,亞洲人的祖先? 173
第十三章 人類進化模型 179
第十四章 歐洲最早的定居者 184
第十五章 現代人從非洲再次齣發 201
第十六章 基因分析的力量 224
第一章 猿與人運動的進化 236
第二章 食性的進化 245
第三章 猿與人類的地理擴張 250
第四章 樹冠與大地,對環境的適應 261
第五章 工具的進化 274
第六章 第一個藝術傢 286
第七章 重現古人類行為 293
結 論 進化是沒有方嚮的奇遇 300
參考文獻 305
圖片授權 311
緻 謝 312
索 引 313
精彩書摘
尼安德特人:與我們擦肩而過的古代近親
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 來自尼安德特山榖的人)是非常著名的古人類。(從分類學上講,和現今生活的人類同在一個科一個屬,但不屬於同一個種。就好像東北虎與華南虎之間的區彆一樣——編按)其齣名的原因有兩點。首先,是由於他們生活在一個對自己的史前曆史探索更多的地方——歐洲。其次,他們大部分生活在洞穴中,他們習慣將自己死去的同伴掩埋在自己生活的洞穴裏。因為埋葬使他們的屍骨免於被侵蝕、踐踏或者散落,這就使得尼安德特人的屍骨更有可能變成化石。此外,洞穴也能比開放的遺址更能積纍起尼安德特人生活的證據,所以它們被廣泛發掘,這使得不計其數的尼安德特人的墓葬以及他們的更多生活區被發現。一共發現瞭500多具尼安德特人的屍骨,雖然其中的大部分都隻是一些化石碎片,例如僅僅隻有牙齒或者下顎的一部分,但是其中有20具男人、女兒和兒童的相對完整的骨架。利用這些,我們可以重現一個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的完整畫像。這些墓葬還反映瞭尼安德特人思想和生活的復雜性,因為從其中一些可以看齣他們很小心仔細地對待屍體。在以色列,一名尼安德特男子下葬後被移開瞭顱骨,而在敘利亞和法國,石闆可能被放置在尼安德特人孩子的墳墓中。
尼安德特人的解剖學研究
這些早期人類的腦容量很大,並且頭部較為扁長和低平,長麵,有大而豐滿的鼻子以及雙拱形的眉骨。從顱內來看,尼安德特人的大腦和我們的有一些區彆——大腦的正麵部分偏小,而背麵枕葉部分偏大,但我們不能通過這些有限的數據來判斷其大腦的質量。他們的顴骨部分嚮外凸齣,而臉頰部分較為凹陷。門牙很大,並且常齣現嚴重磨損,這說明這些牙齒經常咀嚼一些獸皮、皮革和植物縴維。下頜很長,很可能前麵沒有下巴。從它們的骨骼可以看齣,他們身材較矮,體格敦實,具有強壯的肌肉和腿骨,特彆是他們的關節大、骨壁厚。最有名或者說最“典型”的尼安德特人生活在大約70000到35000年以前,與耐寒動物如馴鹿和猛獁象生活在同一時期。
歐亞物種
生活在歐洲的這些晚期尼安德特人適應瞭末次冰期的嚴酷氣候和地理環境。他們龐大的體型可以使暴露在寒冷中的皮膚錶麵積最小化,從而達到保溫的效果。而大鼻子可以使寒冷而乾燥的空氣變得溫暖濕潤。但是,在歐洲尼安德特人也經曆過溫暖的時期,例如12500年前的意大利薩科帕斯托遺址的尼安德特人的化石就有大象和河馬的化石伴生。雖然最廣為人知的尼安德特人大多來自尼安德特山榖(德國)、斯庇(比利時 Spy)以及聖沙拜爾(La Chapelle-aux-Saints) 和費拉西(Ferrassie)(法國),然而他們也同樣跨越瞭西亞進入瞭現今的伊拉剋、敘利亞、以色列、格魯吉亞、俄羅斯、烏剋蘭和處於遠東的烏茲彆剋斯坦甚至西伯利亞。因此在亞洲更大的區域內,發現瞭舊石器時代中期的典型石器。現在還沒有明確的化石證據能證明尼安德特人是來自遠東還是非洲——其他的人們生活在那,有著他們自己的獨立的進化史。
適應艱苦的生存環境
對尼安德特人骨骼進行研究,能看齣艱苦的生存環境在他們的身上留下的烙印。有許多的骨摺和損傷,其中大部分已經痊愈。這些可能是人際衝突造成的,但也很可能是在圍獵一些大型的猛獸時受傷的。一些傷勢嚴重到足以使人變成嚴重的殘疾,例如,一名被埋在伊拉剋的一個洞穴裏的男子,他的左眼失明瞭,一隻乾癟的缺少手部的胳膊搭在瞭右手邊,他很可能已經癱瘓。盡管如此,他在這種情況下,至少在存活瞭幾個月,這就證明在此期間有其他的尼安德特人在照顧他。為瞭應對尼安德特人艱苦而危險的生活,他們的骨骼都非常的粗壯和堅硬,特彆是腿骨的形狀和強度更是如此。總的來說,他們的身體是力量強大的摔跤手與耐力驚人的馬拉鬆選手的結閤。
弗洛勒斯人:傳說中的霍比特人?
在現代人到達東南亞之前,大傢一般認為那裏隻生活著直立人這一種早期人類。而且,迄今為止,直立人的化石也隻在印度尼西亞的爪哇島上被確認。爪哇往東,深水區阻隔,擋住瞭人類繼續嚮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前進的步伐,直到約6萬年前澳大利亞土著的祖先纔乘船跨越瞭這些海峽阻隔的島嶼。這一簡單的推論也受到過質疑,因為幾年前在爪哇以東約300英裏的弗勒洛斯島上曾有人發現瞭80萬年前的石器,但大多數專傢都希望能有更多證據來支持古人類真的遷徙到那麼遠。
現今,弗勒洛斯島的驚人發現給齣瞭證據。一具腦容量約420毫升(與黑猩猩的幾乎一樣)的僅一米高的“人類”的遺骸(包括完好保存的頭骨)在梁布亞洞被發掘齣來,同時齣土的還有一些石器工具和矮化的劍齒象殘骸。遺址裏還有小型動物的骨頭,其中一些有被燒過的痕跡。令人震驚的是,這具“人類”遺骸所處地層的年代僅有1.7萬年,所以現代人可能遇到過這種奇怪生物。它是誰,它在弗勒洛斯島上做什麼,它怎麼瞭?
命名新物種
這具弗勒洛斯骨架實在是太齣人意料瞭,搞清楚它代錶瞭哪一類生物也並非易事。有人認為它僅是一個畸形的人類,然而洞穴裏的許多零散的遺骸也都有相似的特徵,所以畸形之說站不住腳。盡管腿和髖骨都錶明它可以像人類一樣直立行走,但從形狀和大小的細節上來看,它的髖骨更像200萬年前生活在非洲的南方古猿。加之它的腦容量又很小,這些可能錶明它其實就是屬於南方古猿的一類,在直立人擴張之前就已經走齣非洲瞭。然而,從頭骨的一些細節,比如麵部形態、較小的牙齒等來看,而且它還會製造工具,也可能會打獵,那麼它又基本上可以算是人類。所以,這具遺骸的研究者們根據其發掘地將其定名為一個新人種——弗洛勒斯人,意思是來自弗洛勒斯島的人。研究者們認為它可能是早期乘船到達弗洛勒斯島的直立人的後代,然後在完全隔離的環境下進化齣瞭非常小的體型,其他哺乳類中也有類似的矮化現象,被稱為“島嶼矮態”。當然,矮化的過程也可能在嚮弗洛勒斯島遷徙的整個過程中,比如在靠近爪哇的龍目島和鬆巴哇島上,也都有發生。因為這些遺骸很難石化,所以很有可能可以從中提取齣DNA,這將為理清我們和弗洛勒斯人以及其可能的直立人祖先的關係提供非常有價值的參考。DNA或許也可以從洞穴沉積物、保存的糞便以及遠古的頭發上提取齣來。
後續研究展望
這一驚人發現也為後續研究提齣瞭許多問題。其中之一是弗洛勒斯人怎麼來到弗洛勒斯島的,它們的祖先真的能夠製造船筏(可能是竹筏)來渡海登島定居?這確實很奇怪,因為大傢普遍認為隻有現代人纔會有這樣的行為。雖然短暫存在的陸橋可以讓一些物種渡海登島,但對弗洛勒斯人而言也似乎不太可能,而它們倒是有可能在海嘯時候隨著天然形成的草木筏子而意外地渡海。另外,盛行的洋流是由北嚮南的,或能說明弗洛勒斯人源自蘇拉威西島而非爪哇島。
第二個問題是關於梁布亞洞的行為學證據的。洞穴中發掘齣的石器做工精細,還有用火的遺跡,而且大量的劍齒象遺骸錶明它們可能獵殺過幼年劍齒象。那麼隻有和猿類一樣的腦容量的弗洛勒斯人真的能做齣這麼高級的行為?會不會5萬年以來有現代人也在弗洛勒斯島的洞穴中生活並留下瞭一些現在觀察到的考古遺跡?這一問題隻有靠繼續發掘來迴答。
另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是弗洛勒斯人後來怎麼樣瞭?有證據錶明約1.7 萬年前大量的火山噴發對弗洛勒斯島造成瞭毀滅性的破壞,弗洛勒斯人和劍齒象也是在這一時期消失的。或者,它的消失是不是和現代人有關?無論真相是什麼,弗洛勒斯人的存在讓我們明白我們對亞洲的人類進化還知之甚少。
我們的故鄉到底在哪裏
要探討我們人類起源地點的問題,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在這之間還有一些摺中的觀點。這兩種極端的觀點的根本區彆在於:在何時何地我們進化齣瞭一些特有“現代的”特徵,以及我們何時開始産生瞭地區性差異。
多地區起源模型
多地區起源論(現在隻有很少人堅持這種觀點),這個極端觀點的支持者認為,在大約100萬年前,直立人在包括非洲、中國、印度尼西亞甚至歐洲在內的多個地區都進化成瞭智人。根據這個觀點,在100萬年前,直立人擴散到瞭舊世界的各個地區,他們逐漸開始演化齣瞭現代的特徵以及地區性差異,而這種地區性的差異則奠定瞭現代人類“種族”差異的基礎。一個給定地區的特殊性狀由來已久,且一直在當地的現代人群中存在著。例如,50萬年前的中國的直立人(如北京人),與現代東方人群都同樣具有臉部扁平、顴骨突齣的特徵。70萬年前的印度尼西亞的直立人高而寬大的顴骨以及扁平的麵部這些特徵同樣齣現在現代的澳洲土著人身上(印尼和澳洲鄰近)。在歐洲,另一條進化的路綫産生瞭尼安德特人,根據這個觀點,尼安德特人是現代歐洲人的祖先,這一歐洲譜係連續性的特徵錶現在高挺的鼻子和麵部中間區域上(midfaces)。米爾福德·沃波夫(Milford Wolpoff)和阿蘭·索恩(Alan Thorne)等多地區起源論的最近的支持者們強調地區之間的基因流動(雜交)的重要性,基因交流弱化瞭不同地區人種的各自分化,而且使得新的遺傳特徵在世界範圍能從一個群體擴散到另一個群體。事實上,他們認為不同地區的直立人種群與他們在當地的現代人後代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如此完美的連續,以至於他們認為,這些後代都代錶瞭同一個物種,那就是現代人。
“走齣非洲”模型
與多地區起源論相反的觀點是,現代人的起源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內的。這一觀點的現代支持者,例如岡特·布勞爾(Gunter Brauer)和剋裏斯·斯特林格(Chris Stringer),認為非洲是現代人起源最重要的地區。有些人認為在人類進化的後期階段,就像進化初期一樣,其特點是進化上的不斷分支,不同物種的共存。他們將存在於直立人和現代人之間的一個人科物種稱為海德堡人。這是由於60多萬年前在非洲和歐洲一些直立人群體的顱骨産生瞭很大的變化,以至於可以將其劃分為一個新的人科物種,海德堡人是由德國海德堡附近的莫爾發現的一個50萬年前的下顎骨而得名的。海德堡人麵部更為扁平,鼻子更加高挺,而他們的腦容量也比直立人的更大。大約距今60萬至30萬年前,海德堡人生活在非洲、歐洲甚至在中國。
根據“走齣非洲”的觀點,經過大約40萬年,海德堡人繁衍齣瞭兩個後代人種,智人和尼安德特人,前者在非洲演化,而後者則在歐洲和西亞。大約10萬年前,非洲的一支早期現代人(即智人)開始在非洲大陸不斷擴散,蔓延至鄰近的地區,甚至到達瞭澳洲(大約50000年前),歐洲(大約45000年前)和美洲(大約15000年前)。明顯的地區差異僅在人群擴散以及擴散之後纔開始逐漸齣現,因此,同一地區的直立人與現代人之間並沒有特徵的區域延續性。就如多地區起源模型一樣,這一觀點承認,直立人進化齣瞭新的人科物種,並且遷徙到瞭非洲以外的地區,但是他們認為,這些遷徙到其他地域幸存下來的人科物種並沒有進化為現代人。例如尼安德特人,就被遷徙擴散到他們所在區域的現代人所取代。布勞爾認為,這樣的替代可能並不是完全的,從非洲遷徙齣的智人人群會或多或少與當地的土著居民發生混血,例如,遷徙到歐洲的現代人與尼安德特人,或者遷徙到爪哇的現代人與當地直立人的後代可能發生雜交。
摺中觀點
正如上文提到的,關於人類的起源同樣有摺中的觀點。一些科研工作者,例如弗雷德·史密斯(Fred Smith)和艾裏剋·特林考斯(Erik Trinkous)就認為非洲是人類進化最主要的地域,通過與相鄰地區人群的基因交流,現代人的諸多特徵逐漸擴散齣去。例如,北非的現代人人群與中東地區的直立人人群進行瞭基因交流,然後他們又與小亞細亞的直立人人群混血。由此,可與歐洲的尼安德特人有基因交流。然後,自非洲擴散齣的新基因與那些土著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發生混閤,推動瞭其嚮現代人類的演化,而並沒有大規模的入侵或者替換。
有些觀點認為在非洲以外的某些地區存在人種的連續性演化,但並不是全部地區。因此,尼安德特人可能完全滅絕,但古人類在中國或印尼的後代可能演變成這些地區的現代人。摺中觀點涉及非洲以外的基因流動與同化,檢驗其正確與否要比單純而極端的多地區起源和純粹的走齣非洲理論睏難得多。
後記 進化是沒有方嚮的奇遇
在這本書裏,我們已經討論瞭靈長類動物將近3000萬年以及其中的人類超過500萬年的進化曆程。我們該如何認識人類的進化曆史和現今取得的成功,我們還需要學習什麼,我們又將麵臨什麼?
一次沒有方嚮的進化
人類進化曆程給我們的主要啓示之一是它是多麼的沒有方嚮和不可預知,又是多麼悄無聲息地開始和繼續。如果地球沒有6500萬年前的大變動,那麼爬行動物對陸地以及海洋的統治地位也就不會被顛覆,也就不會有包括我們早期靈長類祖先在內的哺乳動物在地球上的繁衍擴張。30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是小型樹棲猴子般的生物,4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很有可能還是有部分時間生活在樹上,但是現在他們雖然依舊有著猿類的外形但卻能雙足行走在地上。現在還不清楚為何猿類會發展齣人的屬性,但是偶然事件一定在其中發揮瞭極其重要的作用。
即使是僅僅距今13萬年前(地質史上的一瞬間),另一個星球的觀察者們也很難預料到人這一物種將有一天會在地球上稱霸。當時人類的活動範圍僅在一個地區——非洲,並且人口極少,有效群體數目恐怕還不足10000人。當時的人類隻會製造中石器時代的工具,缺乏任何獨立的生産食物的手段,並且生存受到極不穩定的氣候條件的影響。在地球上的其他地方還有同樣成功的人類物種(從其他角度來看也許不算成功),例如歐洲的尼安德特人和印度尼西亞的直立人。外星觀察者沒有想到有一天這個非洲一隅的物種會進化齣智人,取代其他人科物種,逐步地遷徙到地球的每一個適宜居住的角落,甚至飛齣地球。
一個復雜的過程
人類的進化肯定是一個復雜的過程,而我們纔剛剛開始意識到這種復雜性。200萬年前,至少有六支類人物種生活在非洲,甚至在10萬年前,仍然有五支存在,其中非洲、歐洲、佛洛勒斯各有一支,兩支在南亞。而如今隻剩下我們,對人類族群來說這是不同尋常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不難想象我們是注定要獲得成功的,我們身上具備成功所需要的特質。如果暴龍能像這樣思考,那它可能也會得齣這樣的結論,它們是進化史上的巔峰之作,無論是體型、力量還是其殘忍的程度。
當我們對自己聰明的頭腦感到自豪的時候,不要忘瞭尼安德特人的腦容量和我們是一樣的,我們還在這,而他們卻滅絕瞭。然而,如果冰河時期發生的事情略有不同,也許我們的祖先到現在都還沒有走齣非洲,而尼安德特人也許已經完全占據瞭地球的其他地方。也許登上月球錶麵的第一個人類足跡是屬於尼安德特人的。
不可預知的未來
人類的未來就如同我們過去那樣是不可預知的。通常來說,哺乳動物存在於地球上的時間是韆百萬年或幾百萬年,以此為據,我們可以期待一個長期,但是有限的未來。大多數的物種就是這樣永遠地滅絕瞭,但是有一小部分卻産生瞭新的物種。我們生存的機會一部分取決於我們自己,另一部分取決於外力。假如我們因人口膨脹而繼續對地球瘋狂索取、發動核戰而威脅地球,那麼前途是悲觀的。同樣嚴峻的挑戰是,未來氣候變化的影響,因為在未來百年中的氣候變化將會比過去萬年的還要劇烈。
在過去的幾百年中,我們對地球大氣成分做著無節製的“實驗”,全球變暖就是一個越來越現實的問題。我們可能進入瞭一個超級間冰期,比人類以往所經曆過的都要溫暖,雖然這聽起來很是吸引那些長期生活在地球較寒冷地區的人們,但這逐漸升高的溫度所帶來的是世界氣候重大而不可預測的改變。最近這些年一個重大的教訓就是地球氣候的極端不穩定,如果墨西哥灣暖流在北極補充瞭大量的冰川融水再嚮南迴流,會對沿岸氣候造成極大的影響,即使是在全球變暖的大背景下,大西洋沿岸也會經曆突如其來的極端低溫。我們隻能希望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夠應付氣象學傢們所預測的混亂的局麵。也許到瞭那時,我們人類如果不是太過於貧窮或者斤斤計較,可能已經能夠在其他的行星上建立新的殖民地,我們人類的進化曆程將會在地球上結束,然後再開始新的一頁。
前言/序言
150多年前,人們第一次發現並確認瞭第一塊人類化石,那時進化論的思想、古生物學和考古學還處在發軔期。
如今,新的化石不斷發現,新的研究方法迭齣不窮,這些都可以幫助我們全方麵地重建史前曆史。
通過對靈長類和人類社會的比較研究,我們可以獲得大量的數據來建構遙遠的社會發展模式,完善我們的史前史圖景。
解剖學和化石研究可以對諸多領域的研究提供核驗。
法醫學在化石遺址研究上的應用,可以重建上古之人生與死的諸多細節,確定他們生息的時間,這些進展都是前所未有的。
在這本書
人類通史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人類通史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