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滇苗語366句會話句:少數民族語漢 英 日 俄

川黔滇苗語366句會話句:少數民族語漢 英 日 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石莉蕓,李雲兵 著,朝剋 編
圖書標籤:
  • 苗語
  • 川黔滇
  • 少數民族語言
  • 會話
  • 口語
  • 翻譯
  • 漢英日俄
  • 語言學習
  • 民族文化
  • 旅行用語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54078
版次:1
商品編碼:12026624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少數民族會話讀本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0
字數:116000
正文語種:中文,英文,日文,俄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整理齣版少數民族語言會話讀本,是對我國少數民族語言尤其是瀕危語言的保護和傳承,是對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搶救和保護,對我國少數民族文化乃至人類文化意義非凡。本書從少數民族語言角度嚮世界展示瞭我國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字以及風俗習慣,每天一句,每本366句。這是每個少數民族對外宣傳的“名片”,有利於我國文化及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走齣去”。

作者簡介

朝剋,男,1957年9月29日生,鄂溫剋族,少數民族語言學傢,中共黨員。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語言片黨支部書記兼北方語言研究室主任、所職稱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副局長、研究員。1978年2月至1982年1月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獲學士學位;1982年1月至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從事民族語言研究工作;1987年3月至1988年3月在北京大學東語係給碩士研究生教滿濛比較語言學課程;1989年3月至1991年3月在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朝語係讀瞭語言學博士課程;2004年7月在日本獲得語言文化學博士學位;1992年8月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1997年8月晉升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掌握漢語、濛古語、滿語、锡伯語、鄂溫剋語、鄂倫春語、赫哲語、達斡爾語、日語等多種語言;還學過英語、俄語、朝鮮語、日本阿伊努語等。研究方嚮:滿通古斯語言文化研究。
石莉蕓,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講師、館員,主要從事苗族語言文學、苗族文化研究,發錶論文多篇,齣版閤著多部。
李雲兵,男,苗族,1968年1月15日生於雲南省彌勒縣新哨鎮阿多多村,博士。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民族語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1981年9月考入雲南省彌勒縣新哨中學初中部就讀初中,1983年6月畢業。1983年9月考入雲南省彌勒縣第一中學高中部民族班就讀四年製高中,1987年6月畢業。1987年9月至1991年6月就讀於中央民族學院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三係(現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係),獲語言學學士學位。1991年7月1日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民族語言研究室(現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南方民族語言學研究室)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1992年4月-12月在山東省陵縣土橋鎮掛職鍛煉,任經濟委員會副主任。1993年9月至1996年6月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語言學係(現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語言文學係),獲文學碩士學位。1999年9月至2002年6月就讀於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學院,獲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3月-4月到颱灣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做訪問學者。2003年9月-2006年2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師從劉丹青教授做中國語言文學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博士後閤作研究。2006年9月-2009年8月在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師從潘悟雲教授做中國語言文學曆史比較語言學博士後閤作研究。2007年7月-8月到荷蘭皇傢科學院亞洲研究所(荷蘭萊頓大學)從事閤作研究。1991年7月迄今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從事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文學研究,研究方嚮主要是描寫語言學、語言類型學、曆史比較語言學、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法學,研究對象是中國南方民族語言及少數民族使用的漢語方言土語。1992年8月始任研究實習員,1996年8月始任助理研究員,2001年8月始任副研究員,2008年12月始任研究員。主要從事語言暨語言學研究。

目錄

前 言
凡 例
川黔滇苗語語音係統
川黔滇苗語366句會話句
  (一)Nongs Mongt
    (問候/Greetings/Приветствие/挨拶)
  (二)Houd Vangx Zhet
    (傢庭情況/Family/Семья/傢庭)
  (三)Naox houk
    (餐飲/Food and Drink/Поставка/飲食)
  (四)Xox Xaof
    (學校/School/Школа/學校)
  (五)Gongb Zox
    (工作/Work/Работа/仕事)
  (六)Jaix Nyos Tab Ged Ndoux Drangs
    (時間、交通/Time and Transportation/Время、Коммуникация/時間、交通)
  (七)Tinb Qif
    (天氣/Weather/Погода/天気)
  (八)Ndouk Dinf Huaf
    (打電話/Phone Call/Позвонить/電話をかける)
  (九)Nyaf
    (興趣/Hobbies/Вкус/趣味)
  (十)Chongb Gol Tab Juab Yis
    (婚姻、傢庭/Marriage & Family/Брак и Семья/結婚、傢庭)
  (十一)Yib Yinf
    (醫院/Hospital/Больница/病院)
  (十二)Mual Ndox Deb
    (購物/Shopping/Покупка/買い物)
  (十三)Feb Jib Changd
    (機場/At the Airport/Аэропорт/空港)
  (十四)Binb Guangd
    (賓館/Hotel/Гостиница/ホテル)
  (十五)Njis ndox
    (旅遊/Travel/Туризм/旅行)
川黔滇苗語基礎詞匯300例
川黔滇苗族節日
後 語

前言/序言

前  言

根據2000年人口普查統計,中國的苗族人口有8940116人,主要分布在貴州、湖南、雲南、廣西、四川、湖北、重慶、海南等省、自治區、直轄市。此外,東南亞及歐美、澳洲有苗族約200萬人。
中國的苗族主要聚居在雲貴高原的的山區、半山區,如與湘黔川渝毗鄰的武陵山區,黔桂交界的苗嶺、月亮山、麻山、大苗山,滇黔交界的烏濛山區,滇西橫斷山區,滇東南山區。川黔滇地區的苗族居住環境較為惡劣,相當一部分苗族居住在高山地帶或喀斯特地區,生活貧睏,社會經濟文化落後。
中國苗族居住地區資源豐富,有煤、鐵、銅、汞、鉛、鋅、錳等礦産資源,盛産鬆、杉、竹、油桐、生漆、五倍子、天麻、三七。糧食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麥、蕎麥、馬鈴薯等。苗族地區的民族風情獨特,如湘西苗寨德夯、黔東南苗寨西江韆戶苗寨、朗德上寨等旅遊景點的民間歌舞、民族節日、民間工藝吸引瞭無數旅遊者。
苗族的曆史悠久,苗族的先民與中國曆史上的九黎、三苗、荊蠻或南蠻、武陵蠻或五溪蠻有著密切的關係。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部落聯盟生活在黃河中下遊一帶,與炎黃部落聯盟逐鹿中原後,退居長江中下遊,組成三苗部落聯盟;堯舜禹北分三苗後,退居荊楚大地,形成荊蠻或南蠻;曆經楚國800年後,退居武陵五溪地區,形成武陵蠻或五溪蠻;至隋唐時期,形成單一的穩定的族群;唐宋時期形成苗族族群,以後逐漸流徙到貴州、廣西、川南、雲南。清改土歸流後,部分苗族流徙到越南、老撾、泰國北部山區。1975年越南戰爭後,十數萬苗族難民為歐美、澳洲的一些國傢接收安置,於是苗族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民族。苗族為爭取生存空間,在曆史上曾多次舉行大規模的反封建統治鬥爭,如武陵五溪苗族反抗漢朝統治的鬥爭、湘西及湘西南苗族反抗明朝同化的鬥爭、湘西苗族反抗清朝改土歸流的乾嘉苗民起義、黔東南及黔西北反抗清朝武力開闢苗疆的鹹同苗民起義。
苗族有自己的民族語言,即苗語。在譜係分類中,中國的學者認為苗語屬漢藏語係苗瑤語族苗語支,西方的一些學者認為苗語屬南亞語係苗瑤語族苗語支或南島語係苗瑤語族苗語支。苗語分湘西(東部)方言、黔東(中部)方言、川黔滇(西部)方言。苗語的方言之間差彆較大,互不能通話。苗語川黔滇方言較為復雜,又分成川黔滇、滇東北、貴陽、惠水、麻山、羅泊河、重安江、平塘八個次方言,有的次方言又分成若乾土語。苗語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分成三種土語。本書所用的會話資料即為苗語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語的語料。
苗族有自己的語言,但沒有記錄自己語言的傳統文字。據一些地方誌記載,湘西南的苗族曾使用一種類似隸書的民族文字,清乾隆時期被禁用。清末,湘西永綏苗族秀纔石闆塘曾用漢字的六書創製瞭一種用以記錄湘西苗族民間文學的文字,即闆塘苗文。清末流官陸次雲所撰《峒溪縴誌》收錄瞭一些苗字。清鹹同苗民起義失敗後,黔東南雷公山發現瞭雷公碑殘片,殘片上有一些文字符號,有人認為是苗文。鴉片戰爭後,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西南苗族地區傳教。為傳教的需要,傳教士創製瞭一些苗文,較有名的如柏格裏苗文、旁海苗文。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政府組織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調查工作隊對苗語進行調查後,於1956年為苗族創製瞭湘西苗文、黔東苗文、川黔滇苗文,改革瞭柏格裏苗文,稱滇東北苗文。本書所用的書寫符號係統就是1956年創製的由中央民族事務委員會批準的政務院備案的川黔滇苗文。
苗族民間文學形式多種多樣,內容豐富多彩,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苗族民間文學以韻文作品最為豐富。苗族民間文學大體上分為史詩、神話、故事與傳說、民歌等。苗族的史詩、神話多蘊含於苗族古歌中。苗族古歌分為創世史詩、敘事史詩、英雄史詩。創世史詩,如黔東南苗族地區的《苗族古歌》、湘西苗族地區的《鵂巴鵂瑪》。敘事史詩分為曆史敘事史詩、婚姻敘事史詩、習慣法敘事史詩、戰爭敘事史詩和英雄史詩。曆史敘事史詩,如湘西苗族地區的《古老話》;婚姻敘事史詩,如黔東南苗族地區的《仰阿莎》;習慣法敘事史詩,如黔東南苗族地區的《苗族理辭》;戰爭敘事史詩,如黔西北苗族地區的《戰爭與遷徙》《格蚩爺老》;英雄史詩,如黔中南苗族地區的《亞魯王》。苗族的神話經常寓於苗族古歌和苗族史詩之中,包括創世神話、天地開闢神話、人類起源神話、洪水神話、射日月神話、物種起源神話、推原神話。苗族民歌有飛歌、遊方歌、創世歌、祖先歌、婚姻歌、遷徙歌、理辭、議榔辭、生産勞動歌、苦歌、起義鬥爭歌、情歌、風俗歌、酒歌、祭祀歌、兒歌。
苗族的民間音樂有如民歌麯調、蘆笙麯調、嗩呐麯調和簫琴麯調等。傳統樂器有如蘆笙、鼓、笛簫、琴等。民間舞蹈有如蘆笙舞、花鼓舞、木鼓舞、銅鼓舞等。民間工藝美術有如蠟染、挑花、刺綉、銀飾、織錦等。
苗族服飾不僅款式種類繁多,樣式各異,是最能代錶苗族民族特徵的物品。苗族服飾有湘西、黔東、川黔滇、黔中南、海南5種類型20多種亞型100多種款式。苗族服飾豐富多采,樣式色調繁多,且以色彩艷麗而齣名。苗族服裝大多遍施圖案,刺綉、挑花、蠟染、編織、鑲襯等多種方式並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繚亂。苗族服飾由於性彆、年齡、婚否等情況而不同,並且有地區差彆。但都保持一種苗族從古至今的傳統款式,苗族女性百褶裙,圖案花紋色彩斑斕,多刺綉、織錦、蠟染、挑花裝飾。苗族婦女大多佩戴手鐲、耳環,胸前有大項圈及銀鎖,有的在項圈與銀鎖上還垂下長短不同的銀質珠穗,顯得華貴富麗。
苗族大多數地區以稻米、玉米為主食,輔以蕎麥、小麥、馬鈴薯。肉類以豬肉、禽肉為主,菜肴以瓜豆、蔬菜為主。多數苗族地區喜食酸辣,喜飲酒。
至於住房,黔東南及其毗鄰地區多為乾欄式吊腳樓,湘西、湘西南乾欄式吊腳樓與土木結構瓦房交錯,其他苗族地區多為土木結構瓦房。
苗族自古以來崇尚婚姻自由,男女青年通常通過諸如趕邊邊場、遊方、坐妹、跳花、跳月等傳統自由社交活動擇偶。以對歌形式談戀愛是苗族婚姻文化中最具代錶性和富於民族特色的習俗。苗族青年擇偶以對象人品和纔華為重。擇偶時,父母與子女相互尊重並徵求意見。媒妁、定親是建立婚姻關係的必定程序。傢庭財産通常按父係繼承。
苗族節日眾多,除習用其他民族節日外,還有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節日,諸如吃新節、趕鞦節、姐妹節、蘆笙節、花山節、牯藏節等。
苗族現大多實行棺木土葬,多數直葬,少數橫葬。葬前的活動,各地有所不同,多數地區都要為亡魂指路,指引亡魂迴到祖先居住的地方,還要為亡逝者吹笙擊鼓,以示吊唁。
苗族崇尚自然宗教,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鬼神崇拜等。他們以祖先崇拜為主,定期或不定期地舉行祭祖活動,如黔東南苗族地區的吃牯藏、湘西苗族地區的椎牛、川黔滇苗族地區的打牛等都是規模較大的祭祖活動。鴉片戰爭後,西方傳教士進入苗族地區傳教,在特定時期內,湖南沅陵、黔東南、黔中南、黔西、黔西北、川南、滇東北、滇北等地區的一些苗族皈依瞭基督教,滇東南的一些苗族皈依瞭天主教。
曆史上,苗族是一個苦難的民族。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苗族人民獲得解放、獲得新生。民族區域自治政策的實施,使苗族地區成立或聯閤成立瞭6個自治州、22個自治縣、230多個民族鄉鎮,數以萬計的各級苗族乾部得到培養和任用,苗族的政治地位得到很大的提高。湘黔、貴昆、枝柳等鐵路乾綫以及國道、省道、縣道、鄉村公路的建成和通車,較大程度地推動瞭苗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苗族的文教、衛生事業取得瞭長足發展,齣現瞭一批專傢學者。


凡  例

一、川黔滇苗語會話資料盡量選取與人們現代生活聯係較為密切的366個短句。選擇這些短句,主要是為瞭人們易學、易記、易掌握、易使用。
二、川黔滇苗語會話資料,以分布於川南、川西南、黔北、黔西北、黔西、黔中南、黔南、桂西北、滇東北、滇西、滇西北、滇東南、滇西南以及東南亞、歐美、澳洲的廣大苗族地區約400萬苗族同胞使用的苗語川黔滇方言川黔滇次方言第一土語為基礎,用1956年創製的川黔滇苗文作為書寫符號係統進行編譯。
三、會話中用川黔滇苗語錶述睏難或譯說相當麻煩,或者由此使句子拉長的個彆內容,直接用川黔滇苗語的習慣說法進行錶述或譯寫。
四、366句會話句中有相當一部分為疑問句,而川黔滇苗語對疑問句的錶達有三種形式:用上升語調、用疑問詞、用正反選擇問句。用上升語調和用疑問詞的是無標記的句子。用反正選擇問句的句子有兩種基本錶達形式,一種是直接用詞匯錶達,另一種是用動詞的肯定加否定的方式錶達。用於錶達選擇疑問的詞匯,不同地區的苗族稍有差異,有的地區用buak(是否),有的地區用gak(是否),本書在譯寫相關句子時,將兩個詞都標寫在句子中,並用斜綫隔開。用動詞的肯定加否定的錶達式,又有兩種,一種是用動詞肯定加否定的方式,另一種是用動詞加否定副詞的方式,省略後一個動詞。如果所設計句子都適用三種疑問錶達方式,編譯時,應該都譯寫齣來。這樣編譯不僅可以使學習者學會多種疑問句的錶達式,而且,可以為研究川黔滇苗語的疑問句提供豐富的話語材料。但是,根據齣版社的要求,叢書需要統一體例和格式,所以本書隻采用帶buak(是否)/gak(是否)錶選擇疑問的形式。
五、創製和修訂川黔滇苗文時,正字法規定,苗文書寫詞兒不連寫,句子、國名、地名、人名首起字母大寫。本書遵循這些正字法。川黔滇苗語的詞匯在組閤和聚閤中,會産生連讀變調。根據規定,連讀變調,在行文時隻標本調,不標連讀變調。本書為口語會話材料,為學習方便,行文時,一律標連讀變調,不標本調。
六、川黔滇苗語的程度副詞有hend(很)、das(真)、hend das(很),hend(很)是漢語藉詞,可以用於句尾,也可用於其所修飾的形容詞的前麵,而且,用於其所修飾的形容詞的前麵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本書則一律將hend(很)置於句尾。
七、川黔滇苗語的結構助詞,不同地區稍有差異,有的地方用let(的)、lek(得),有的地方用lek(的、得),有的地方用nit(的)、nik(得)。let(的)、lek(得)為漢語西南官話貴昆話藉詞。本書則采用nit(的)、nik(得)。
八、川黔滇苗語的範圍副詞,不同地區有不同的讀音,有的地區用doub(都),為漢語西南官話藉詞,有的地區用dis(都)。本書采用dis(都)。
九、川黔苗語的疑問數詞,錶疑問時,不同地區用不同說法,有的地區用dob zheus(多少),有的地區用ndout zheus(多少),有的地區用bub zheus(多少),有時縮略為zheus。前兩種為漢語音義閤譯詞。本書采用bub zheus(多少)。
十、會話資料涉及諸多新詞術語,川黔滇苗語可以用新創或老詞新用的方式來錶達相關的新詞術語,也可以用漢語音譯詞,為簡便,本書采用漢語音譯詞,音譯時,嚴格遵循川黔滇苗語的語音係統。
十一、在基礎詞匯錶中,雖然盡量照顧到瞭366句會話句資料裏的諸多詞條,但藉詞、復閤詞以及使用率較低的詞等未納入列錶。
《川黔滇苗語366句會話句:少數民族語漢 英 日 俄》 一、 源遠流長,文化瑰寶:苗族語言的獨特魅力 苗族,一個曆史悠久、文化燦爛的民族,其足跡遍布中國西南的崇山峻嶺。世代相傳的苗族語言,更是承載著苗族人民深厚的曆史記憶、獨特的審美情趣和精妙的生活智慧。它如同一顆璀璨的明珠,閃耀在中華民族多元文化的星空中,卻又因為其相對封閉的傳播方式和地域性,不為外界所熟知。 本書所收錄的川黔滇地區苗語,更是苗族語言寶庫中極具代錶性的分支。這一區域的苗族人民,在長期的曆史發展中,形成瞭獨具特色的方言,既保留瞭苗語的古老韻味,又融入瞭當地文化的印記。他們的語言,不僅僅是簡單的溝通工具,更是他們與自然和諧相處、繁衍子孫、傳承文化的載體。每一種音節,每一個詞匯,都凝聚著祖先的經驗,都記錄著一代代人的生活軌跡。 瞭解川黔滇苗語,就如同打開瞭一扇通往一個神秘而古老的文明的窗口。我們可以從中窺見苗族人民樸素的生活哲學,感受他們對自然的敬畏,體會他們對傢庭的珍視,以及他們豐富的情感世界。這些語言,是他們精神傢園的基石,是他們民族認同的血脈。 二、 實用為先,溝通無界:366句精選會話,勾勒生活百態 語言的生命力在於應用。本書的核心價值,便在於其高度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我們精心挑選瞭366句覆蓋日常生活中方方麵麵的苗語會話,力求讓學習者能夠迅速掌握最常用、最核心的交流錶達。 這些會話句並非孤立的詞組,而是被巧妙地組織在不同的生活場景之中。從最基本的問候、介紹,到日常起居、飲食、購物,再到旅遊齣行、問路指引,乃至涉及情感交流、節日慶典等更為豐富的內容,都得到瞭細緻而全麵的涵蓋。每一個場景的設計,都貼近真實的苗族生活,讓學習者在模擬情境中,感受語言的溫度。 試想一下,當您踏上川黔滇的土地,能夠用流利的苗語與當地居民交流,那種驚喜與親切將是何等美妙!您可以嚮熱情好客的苗族阿婆詢問當地的特色美食,嚮勤勞樸實的苗族老鄉請教農耕的技巧,與活潑可愛的苗族孩童分享簡單的快樂,與風趣幽默的苗族青年暢談生活哲理。這些交流,將瞬間拉近您與這片土地、與這群人民的距離,讓您的旅行體驗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深入骨髓的文化浸潤。 本書的編排,以“會話”為單位,注重語境的完整性和邏輯的連貫性。您無需死記硬背孤立的單詞,而是在真實的對話中,自然而然地理解詞匯的含義、語法的運用以及錶達的 nuances。每一句會話,都配以清晰的漢譯,讓您準確把握其意思。同時,我們還提供瞭對應的英文、日文、俄文翻譯,這使得本書的實用性得到瞭極大的拓展。 三、 多語對照,拓展視野:漢、英、日、俄,助力全球化交流 在當今全球化日益深入的時代,跨文化交流已成為常態。而語言,正是連接不同文化、不同人群的橋梁。本書在提供地道川黔滇苗語會話的同時,輔以漢、英、日、俄四種語言的對照翻譯,其意義深遠。 對於母語為漢語的學習者而言,本書提供瞭最直接、最便捷的學習途徑。漢譯不僅幫助理解苗語的含義,更可以作為對照,加深對苗語詞匯和語法結構的認識。 而英文、日文、俄文的加入,則極大地拓展瞭本書的應用範圍。這意味著: 國際旅行者: 對於來華旅遊的英語、日語、俄語母語者,或者希望深入瞭解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國際友人,本書將是他們與川黔滇苗族人民進行初步交流的寶貴工具。他們可以在旅行中,藉助本書,體驗與當地人真誠溝通的樂趣。 語言學習者: 對於正在學習英語、日語、俄語的學習者,本書提供瞭一個獨特的角度,將這些國際語言與一種鮮為人知的少數民族語言進行對照。這不僅可以幫助他們鞏固所學語言,更能讓他們在比較中,更深刻地理解不同語言的特點和思維方式。 民俗文化研究者: 對於緻力於研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民俗、文化的學者而言,本書提供瞭一種多角度的觀察和研究視角。通過對比不同語言的翻譯,可以更清晰地發現苗語與其他語言在錶達方式、文化內涵上的異同。 民族文化交流: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日益頻繁,促進各民族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至關重要。本書的齣版,有助於嚮世界展示苗族文化的魅力,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對話和交流。 這種多語對照的設計,充分體現瞭本書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將原本可能局限於特定區域的語言學習,提升到瞭一個更廣闊的國際化平颱。它不僅僅是一本苗語會話手冊,更是一部促進文化理解的“通用語”工具。 四、 精雕細琢,傳承創新:語言學習的嚴謹與樂趣 本書的編寫,凝聚瞭編者在苗語研究領域的深厚積纍和對語言教學的深刻理解。每一個句子的選取,每一個詞匯的標注,都經過反復推敲和嚴謹考證。我們力求在保證語言地道性的同時,使其易於學習和掌握。 發音指導: 苗語的發音係統相對復雜,尤其是一些聲調和輔音的發音,可能對非母語者構成挑戰。雖然本書以文字形式呈現,但我們鼓勵學習者結閤聽力資源(例如,若本書配備有光盤或配套在綫音頻),模仿發音,力求準確。對可能存在的發音難點,我們會盡量在附錄或說明中加以提示,引導學習者找到正確的發音方法。 語法講解: 在會話句中,我們會自然地呈現苗語的語法結構。雖然本書不是一本係統性的語法書,但通過大量的實例,學習者可以逐步體會苗語的語法特點,例如語序、時態、助詞等的運用。 文化解讀: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翻譯和解釋一些會話句時,我們會適當融入與苗族文化相關的背景信息,幫助學習者更深入地理解語言背後的文化含義。例如,某些節日祝福語,可能包含著深厚的傳統習俗;而一些關於傢庭和勞動的詞匯,則反映瞭苗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 設計精美: 為瞭提升閱讀體驗,本書在版式設計上力求簡潔、清晰、美觀。排版閤理,字體清晰,易於查找。我們會根據內容特點,選擇恰當的插圖或裝飾元素,使本書在視覺上具有吸引力,增加學習的樂趣。 本書的編寫,並非僅僅是對現有苗語資料的簡單堆砌,而是基於對苗族語言和文化的深入理解,對傳統教學方法的創新性探索。我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有機會接觸、瞭解和學習苗族語言,讓這門古老而充滿活力的語言,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五、 結語:開啓你的苗語之旅 《川黔滇苗語366句會話句:少數民族語漢 英 日 俄》是一扇通往川黔滇苗族文化的大門,是一把解鎖與苗族人民深度交流的鑰匙。無論您是齣於對少數民族文化的好奇,對語言學習的熱情,還是希望在川黔滇地區擁有一次更加獨特而難忘的旅行體驗,本書都將是您不可或缺的夥伴。 請跟隨本書,踏上這段充滿驚喜和發現的語言探索之旅,感受苗族語言的獨特魅力,體驗跨越語言障礙的真摯情感,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收獲知識與成長。讓我們一同,用語言連接心靈,用溝通點亮世界。

用戶評價

評分

從裝幀和排版的角度來看,這本書也算得上是用心之作。在實用性強的工具書中,往往犧牲瞭視覺體驗,但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相對平衡。紙張的選擇比較適中,反光度低,長時間閱讀眼睛不容易疲勞,這一點對於需要反復查閱的初學者非常友好。更重要的是,它的版式設計考慮到瞭實際使用場景。句子間的留白閤理,中、英、日、俄四種文字的字體選擇和字號也區分得當,即使在光綫不佳的環境下,也能快速定位到自己需要的語種。我發現有些時候,我隻是想快速復習一下某個場景下的俄語錶達,通過清晰的排版,我可以迅速略過其他部分,這大大提高瞭檢索效率。在旅途中,或者在需要快速應對突發交流的時刻,這種“即時可用”的設計理念比厚重的詞典要實用得多。它讓你感覺這本書是為“帶著走”和“馬上用”而設計的。

評分

對於一個對跨文化交際感興趣的“斜杠青年”來說,這本書的國際視野讓人眼前一亮。當我看到除瞭中文和苗語,還配有英文、日文和俄文的對照時,我立刻意識到這本書的定位不僅僅局限於國內的民族語學習者。想象一下,如果一個研究苗族文化的外國學者帶著這本書,他不僅能學習苗語,還能利用他熟悉的英語、日語或俄語來理解和記錄這些錶達,這無疑極大地降低瞭國際交流的門檻。這種多語種的並列,體現瞭編者希望將苗族文化推嚮更廣闊世界的願景。我個人對俄語比較熟悉,對比瞭幾個句子後發現,在某些抽象概念的翻譯上,不同語係的思維差異通過這些對比句體現得淋灕盡緻,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有趣的語言學觀察。它不再是孤立地學習一門語言,而是通過多語種的棱鏡去觀察和理解苗語的獨特性,這使得學習過程充滿瞭思辨的樂趣。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本身就充滿瞭信息量,一下子就能抓住對語言學習、民族文化感興趣的讀者的眼球。我原本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購入的,畢竟涉及到多個語種的對照,而且是相對小眾的苗語,通常這類書籍要麼內容過於學術化,要麼實用性不強。但拿到手後發現,它在平衡學術嚴謹性和日常實用性方麵做得相當齣色。首先,它的編排結構非常清晰,不同於那種乾巴巴的詞匯羅列,它用“會話句”的形式來組織內容,這讓學習者可以很快地進入情境,理解這些錶達在實際交流中的應用場景。例如,你在苗寨做客時想錶達感謝,或者在集市上詢價,書中的句型都能直接拿來用,而且中、英、日、俄四種語言的對照,極大地拓展瞭這本書的受眾群體和應用價值。對於我這樣一個對亞洲文化有興趣的人來說,能同時對比學習到日語和俄語的對應錶達,簡直是意外之喜,這無疑提升瞭這本書的性價比。它的翻譯質量也值得稱贊,沒有那種生硬的機器翻譯痕跡,讀起來比較自然流暢,這點對於建立準確的語言感知非常重要。

評分

總的來說,這本書超越瞭我對一本“地方方言學習手冊”的初始預期。它成功地搭建瞭一座溝通的橋梁,連接瞭主流語言使用者與川黔滇地區的苗語社群。我特彆欣賞它在“366句”這個數字上的精確性,這種限定反而促使編者必須精選那些使用頻率最高、文化指代最明確的錶達,避免瞭內容冗餘。對於想要進行短期深度文化體驗的旅行者,或是從事人類學、社會學研究的人士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極具價值的入門級工具包。它不僅僅是語言的集閤,更是一種文化接入碼。當我翻到最後幾頁,看到對一些特定詞匯的簡要注釋時,那種被尊重和被引導的感覺油然而生。這說明編者不僅是翻譯者,更是文化的介紹人和守護者,這本書的價值,也因此得到瞭提升。

評分

坦白說,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的“沉浸感”和“可操作性”。市麵上很多語言學習材料,教齣來的都是“書麵語”,真正到瞭當地,往往會因為發音和語境問題而“水土不服”。但《川黔滇苗語366句會話句》顯然在這方麵下瞭苦功。它挑選的366個句子,覆蓋的場景非常貼近苗族同胞的日常生活——從問候、交通、飲食到風俗習慣的簡單介紹,可以說是把“生存必備口語”和“文化交流導引”完美結閤瞭起來。我尤其欣賞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某些句子可能包含瞭苗語特有的語法結構或語氣詞,這些在其他綜閤性語言教材中是很難找到的。我試著用書裏的幾個句子跟一位苗族朋友交流,對方反饋說我的發音雖然不完美,但句子的結構和用詞非常地道,這極大地鼓舞瞭我。這種即時、正嚮的反饋,比枯燥地背誦語法規則有效得多。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而不是冰冷的教科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