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丰富独特、文字朴实精炼
★《弘一大师选集》丛书系列之《清凉歌集》是一部净化心灵、值得慢慢阅读仔细品味的书
《清凉歌集》是弘一法师与弟子共同为中学生作词谱曲的作品,分为“清凉、山色、花香、世梦、观心”五篇。全书分为三部分,歌谱,歌词,还有歌词大意。弘一法师做歌,刘质平、俞级棠、潘伯英、徐希一、唐学泳作曲。释芝峰还为歌词做了详尽解释《清凉歌集达旨》,作品还收集了弘一大师手书歌词,曲谱影印版。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非常大。
弘一大师,俗名李叔同(1880-1942),剃度为僧后,法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精通绘画、音乐、戏剧、书法、篆刻和诗词,为现代中国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中兴佛教南山律宗,为著名的佛教僧侣。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无尽奇珍供世眼,一轮圆月耀天心。
——赵朴初
综师一生,为翩翩之佳公子,为激昂之志士,为多才之艺人,为严肃之教育者,为戒律精严之头陀,而以倾心西极,吉祥善逝。
——夏丏尊
苦行头陀重,遗风艺苑思。自知心是佛,常以戒为师。
——马一浮诗挽
出版说明
出版缘由
弘一法师致刘质平书信
弘一法师致释芝峰书信
序
菲岛再版序
歌词
清凉
山色
花香
世梦
观心
清凉歌集达旨
清凉歌总论
清凉
山色 花香
世梦
观心
歌曲
第一首 清凉
第二首 山色
第三首 花香
第四首 世梦
第五首 观心
补记
乐谱
清凉
山色
花香
世梦
观心
清凉
词 释弘一
曲 俞绂棠
清凉月,
月到天心,
光明殊皎洁。
今唱清凉歌,
心地光明一笑呵。
清凉风,
凉风解愠,
暑气已无踪。
今唱清凉歌,
热恼消除万物和。
清凉水,
清水一渠,
涤荡诸污秽。
今唱清凉歌,
身心无垢乐如何。
清凉,
清凉,
无上,
究竟真常。
山色
词 释弘一
曲 潘伯英
近观山色苍然青,
其色如蓝。
远观山色郁然翠,
如蓝成靛。
山色非变,
山色如故,
目力有长短。
自近渐远易青为翠,
自远渐近易翠为青。
时常更换。
是由缘会,
幻相现前,
非惟翠幻,
而青亦幻。
是幻,是幻,
万法皆然。
花香
词 释弘一
曲 徐希一
庭中百合花开,
昼有香香淡如;
入夜来香乃烈。
鼻观是一,
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
白尽众喧动,
纷纷俗务萦。
目视色,
耳听声,
鼻观之力,
分于耳目丧其灵。
心清闻妙香。
用志不分,
乃凝于神,
古训好参详。
世梦
词 释弘一
曲 唐学咏
却来观世间,
犹如梦中事。
人生自少而壮,
自壮而老,
自老而死。
俄入胞胎,
俄出胞胎,
又入又出无穷已。
序
夏丏尊
弘一和尚未出家时,于艺事无所不精,自书法,绘画,音乐,文艺乃至演剧,篆刻,皆卓然有独到处。尝为余言:平生用力于音乐用力最苦,盖乐律与演奏皆非长期炼修无由适度,不若它种艺事之可凭天才也。和尚先后在杭州南京以乐施教者凡十年,迄今全国为音乐教师者十九皆其薪传。所制一曲一歌风行海内,推为名作。入山以后,从前种种胥成梦影。一日,刘生质平偕余往访和尚于山寺,饭罢清谈,偶及当世乐教。质平叹息于作歌者之难得,一任靡靡俗曲流行闾阎,深惜和尚入山之太蚤。和尚亦为怃然,允再作歌若干首付之,余与质平皆惊喜,此七年前事也。七年以来,质平及其学友根据和尚所作歌词,分别谱曲,反复推敲,必得和尚印可而后定。复于上海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浙江宁波中学等处实地演奏。
始携稿诣余,谋为刊行。
作曲者五人——质平——为和尚之弟子,学咏,希一,伯英——为质平之弟子,绂棠——为质平之再传弟子,皆音乐教育界之铮铮者。
歌曲仅五首,乃经音乐界师弟累叶之合作,费七年光阴之试练,亦中国音乐史上之佳话矣。
歌名——清凉,和尚之所命也,和尚俗姓李,名息,字叔同,又字惜霜,浙之平湖人。
二十五年(1936年)八月
此文刊于1936年《清凉歌集》
菲岛再版序
慧菴
优美音乐,可以陶冶性情,导达心灵于至善,此古人所以定为六艺之一乃必修之教育课程也。然靡靡之音,亦将使青年日趋于颓废堕落。是则音乐教材不可不慎为选择也。弘一大师,俗姓李,字叔同,为艺术界先进,音乐造诣尤深。出家后,精持戒律,尽弃居俗所习,屏绝乐事久矣。旋有感于颓废俗曲之风行,应有以纠正之,乃作《清凉》等歌词五音,付其弟子刘质平居士等为之谱曲,刊为一书,曰《清凉歌集》。此二十年前事也。二年来,菲律宾佛教徒联谊会有精进音乐团之设,规模初具,成绩渐有可观。然适当音乐教材奇缺,致难发展。因广事搜求,辗转自弘公遗物中,得初版《清凉歌集》一册,喜不自胜。征得董居士光垤捐资制版,又承陈君友仁、苏君志祥合印千册,分赠精进音乐团团友,并于海外流通。此一浮沤,冀能为波澜壮阔之音声佛事作一增上缘耳。
己亥秋 于马尼拉信愿寺
刊于1959年《清凉歌集》菲律宾再版本
说实话,我不是佛教徒,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超越了宗教的界限,直击人性的本质。它探讨的关于“放下”、“自在”的话题,是每个人在面对压力和焦虑时都会遇到的困境。这本书的选篇似乎精准地抓住了现代人精神上的痛点,然后给出了极其温和而有力的解药。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关于“知足常乐”的论述,它不是教人安于现状,而是教导人们如何从内心构建一个不被外界物质所绑架的自我价值体系。那种淡泊名利、随缘而安的生活态度,在今天看来,简直是一种奢侈的智慧。作者的文字有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读的时候,你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生活经历代入进去,然后豁然开朗。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标准答案,而在于它激发了你对自己内心最深层次的探索欲。
评分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本来是抱着一种“随便看看”的心态,毕竟对这类宗教或哲学类的书籍总有点距离感。但令人意外的是,这本书的文字风格极其洗练、干净,完全没有那种晦涩难懂的说教腔调。它更像是一位智者在与你促膝长谈,分享他多年体悟的人生智慧。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慢”的哲学,在如今这个追求效率的时代,书里提醒我们停下来,去感受每一个当下,去珍惜每一次相遇,这种节奏感非常治愈。我试着将书中的某些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在与人交流时更加专注,在处理工作时更加从容,效果立竿见影。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留白恰到好处,让读者的思绪有足够的空间去游走和沉淀。它不强求你立刻“开悟”,而是温柔地陪伴你,让智慧像春雨润物般渗透心田。
评分这本书的选集质量非常高,看得出编者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像市面上一些拼凑的佛学读物,而是有着清晰的脉络和内在的逻辑性。我特别关注其中关于艺术与修行的关系部分,弘一法师作为一位跨界大家,他如何将对艺术的极致追求与对佛法的参悟结合起来,令人叹服。书中的文字在描述艺术创作时,那种对细节的精准把握和对意境的追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都能感受到美学上的震撼。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艺术的“空”与“有”,阐述了人生的“得”与“失”,这种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这本书不仅仅是精神食粮,它在审美层面也给予了极大的滋养。对于想了解传统文化中“雅”的极致境界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绝佳的范本。
评分这是一本需要慢慢品味的“茶”,而不是一口饮尽的“酒”。我发现自己不是一次性读完的,而是像在进行一场断断续续的修行。每次翻开,都会在不同的章节里获得新的领悟,这很奇妙。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真诚”——没有矫饰,没有虚浮,就是最朴素的生命体验和最精炼的语言表达。我尤其欣赏书里关于“慈悲”的诠释,它不是一种软弱的情绪,而是一种强大的、富有建设性的力量。如何将这种力量付诸于行动,书中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视角。它让我反思自己过去待人的方式,学会了更加宽容和理解。总而言之,这本书像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我们自身的局限,同时又指引着我们向更光亮、更宁静的方向迈进。它值得被放在床头,时时翻阅,常读常新。
评分这部书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之前对弘一法师了解不多,主要停留在他是艺术家的那个层面,但读完这本《弘一大师选集:清凉歌集》后,我对他的精神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选编非常用心,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堆砌,而是像在引导读者进行一场内心的对话。我尤其欣赏其中对于“生活即修行”的阐释,那些看似平淡的句子,背后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让人在繁忙的日常中,能找到片刻的宁静与反思。比如,有一篇关于对待挫折的态度,作者没有采用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而是用非常贴近生活的比喻,让我立刻明白了,很多时候,困住自己的不是外界的困难,而是内心的执念。读罢,感觉心境平和了许多,像是经历了一场心灵的洗礼。那些诗歌和偈语,韵律和意境都非常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却又字字珠玑,让人回味无穷。对于想了解近现代高僧思想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很好的一本书,有时候一句话就说中心灵。改变做事为人态度方法,而改变一生噢。
评分书是好书,我能说看不懂吗?
评分就是书开本有点小,做活动买的,很便宜,值,希望多搞一些活动
评分很喜欢,京东买书很划算,是正品
评分悲欣交集 心内清凉
评分书不错,物美价廉,帮同事买的
评分好。
评分喜欢。慢慢拜都。
评分6月份读书指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