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適應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的需要,促進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新技術的推廣和應用,製定本標準。本標準適用於750kV及以下交流電壓等級新安裝的、按照國傢相關齣廠試驗標準試驗閤格的電氣設備交接試驗。
內頁插圖
目錄
1 總則
2 術語
3 基本規定
4 同步發電機及調相機
5 直流電機
6 中頻發電機
7 交流電動機
8 電力變壓器
9 電抗器及消弧綫圈
10 互感器
11 真空斷路器
12 六氟化硫斷路器
13 六氟化硫封閉式組閤電器
14 隔離開關、負荷開關及高壓熔斷器
15 套管
16 懸式絕緣子和支柱絕緣子
17 電力電纜綫路
18 電容器
19 絕緣油和SF6氣體
20 避雷器
21 電除塵器
22 二次迴路
23 1kV及以下電壓等級配電裝置和饋電綫路
24 1kV以上架空電力綫路
25 接地裝置
26 低壓電器
附錄A 特殊試驗項目
附錄B 電機定子繞組絕緣電阻值換算至運行溫度時的換算係數
附錄C 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損耗因數tanδ(%)溫度換算
附錄D 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交流耐壓試驗電壓
附錄E 斷路器操動機構的試驗
附錄F 高壓電氣設備絕緣的工頻耐壓試驗電壓
附錄G 電力電纜綫路交叉互聯係統試驗方法和要求
本標準用詞說明
引用標準名錄
附:條文說明
前言/序言
本標準是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關於印發(2009年工程建設標準規範製訂、修訂計劃>的通知》(建標[2009]88號)的要求,由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單位,在《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標準》GB 50150-2006的基礎上修訂的。
本標準在修訂過程中,認真總結瞭原標準執行以來對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氣設備交接試驗的新要求以及相關科研和現場實踐經驗,廣泛徵求瞭全國有關單位的意見。在認真處理徵求意見稿反饋意見後提齣送審稿,最後經審查定稿。
本標準共分26章和7個附錄,主要內容包括:總則,術語,基本規定,同步發電機及調相機,直流電機,中頻發電機,交流電動機,電力變壓器,電抗器及消弧綫圈,互感器,真空斷路器,六氟化硫斷路器,六氟化硫封閉式組閤電器,隔離開關、負荷開關及高壓熔斷器,套管,懸式絕緣子和支柱絕緣子,電力電纜綫路,電容器,絕緣油和SF6氣體,避雷器,電除塵器,二次迴路,1kV及以下電壓等級配電裝置和饋電綫路,1kV以上架空電力綫路,接地裝置,低壓電器等。
本標準本次修訂的主要內容包括:
1.本標準適用範圍從500kV及以下交流電壓等級提高到750kV及以下交流電壓等級的電氣設備交接試驗;
2.修改瞭原標準中的術語;
3.增加瞭“基本規定”章節;
4.刪除瞭原標準中的油斷路器和空氣及磁吹斷路器的章節;
5.修改瞭同步發電機及調相機、電力變壓器、電抗器及消弧綫圈、互感器、真空斷路器、六氟化硫斷路器、六氟化硫封閉組閤電器、電力電纜綫路、電容器部分試驗項目及試驗標準;
6.增加瞭變壓器油中顆粒度限值試驗項目及標準;
7.增加瞭接地裝置的場區地錶電位梯度、接觸電位差、跨步電壓和轉移電位測量試驗項目及標準;
8.刪除瞭原標準中的附錄D油浸式電力變壓器繞組直流泄漏電流參考值;
9.增加瞭附錄C繞組連同套管的介質損耗因數tanδ(%)溫度換算、附錄D電力變壓器和電抗器交流耐壓試驗電壓和附錄E斷路器操動機構的試驗。
《電能的守護:電氣設備安全運行之道》 在現代社會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力早已成為支撐國傢經濟、社會運行不可或缺的基石。從繁忙的都市樓宇到廣袤的工業園區,從便捷的交通網絡到舒適的居傢環境,無不閃耀著電能的光輝。而這一切的穩定與安全,都依賴於背後那一套嚴謹、可靠的電氣設備及其安裝工程。這套復雜的係統,如同人體的神經血管,承載著源源不斷的能量,保障著各個環節的有序運轉。然而,電氣設備的安裝並非簡單的連接,而是一項技術性極強、安全性要求極高的係統工程。每一處接口,每一個組件,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與測試,確保其性能達到設計要求,能夠安全、穩定地為社會提供電能。 本書《電能的守護:電氣設備安全運行之道》正是一部深入探討電氣設備安裝工程與安全運行的專業著作。它並非羅列冰冷的數字與條文,而是試圖從更宏觀、更貼近實踐的角度,剖析電氣設備在從製造到投入使用過程中的關鍵環節,以及保障其長期穩定運行的核心理念與方法。本書旨在為電氣工程領域的專業人士,以及對電力係統安全運行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的知識體係。 一、電氣設備安裝工程:奠定安全運行的基石 電氣設備的安裝是其生命周期的起點,也是決定其未來性能與安全的關鍵階段。本書將深入淺齣地介紹電氣設備安裝工程的方方麵麵,從宏觀的工程規劃到微觀的工藝細節,力求全麵展現這一過程的復雜性與重要性。 工程規劃與設計理念: 在項目啓動之初,科學閤理的工程規劃與設計是成功的基礎。本書將探討如何根據實際需求、電網條件及未來發展趨勢,進行電氣設備的選型、布置與係統設計。我們將關注那些能夠提升係統可靠性、降低運行成本、滿足環保要求的設計理念,以及如何在設計階段就考慮設備全生命周期的維護與管理。這包括對負荷分析的深度挖掘,對設備冗餘備份策略的考量,以及對電能質量的關注,確保整個係統的設計是前瞻性與實用性的統一。 設備選型與適配性: 市場上電氣設備種類繁多,性能各異。如何根據工程的具體要求,選擇最適閤的設備,是安裝工程中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書將詳細闡述不同類型電氣設備的特性,如變壓器、開關設備、電纜、保護裝置等,並分析其在特定工況下的適用性。我們將重點介紹如何評估設備的可靠性、耐久性、防護等級以及與現有係統的兼容性,從而避免因選型不當而導緻的潛在風險。同時,也會強調綠色環保理念在設備選型中的重要性,鼓勵選擇能耗低、壽命長、對環境友好的産品。 安裝工藝與技術規範: 精湛的安裝工藝是確保電氣設備性能得以充分發揮的關鍵。本書將詳細介紹各類電氣設備的標準安裝方法,包括基礎製作、支架安裝、設備就位、綫路連接、接地保護等各個環節。我們會強調工藝細節的重要性,例如電纜的敷設彎麯半徑、接頭壓接的規範、螺栓的緊固力矩控製等,這些看似微小的環節,卻往往是影響設備長期運行穩定性的重要因素。此外,本書還會對相關安裝技術規範進行解讀,幫助讀者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與安全考量,從而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安全防護與環境適應: 電氣設備的工作環境對其性能和壽命有著直接影響。本書將深入探討電氣設備在不同環境下的安全防護措施,包括防潮、防塵、防腐蝕、防雷擊、防火等。我們將介紹如何根據設備的防護等級要求,選擇閤適的安裝地點,並采取必要的輔助防護措施。對於特殊環境,如高寒、高濕、高原、強腐蝕性氣體等,本書將提供更具針對性的解決方案,確保設備在惡劣條件下依然能夠安全可靠地運行。 二、電氣設備交接試驗:檢驗設備性能與可靠性的“體檢” 電氣設備在安裝完成後,投入運行前的交接試驗,是確保設備性能符閤設計要求、滿足運行安全的重要環節。這一環節如同對設備進行一次全麵的“體檢”,旨在發現並排除潛在的隱患,為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打下堅實基礎。本書將對交接試驗的意義、內容、方法和要求進行深入的解讀。 交接試驗的重要性與目的: 本書將首先闡釋交接試驗的核心價值。它不僅是檢驗設備安裝質量的最後一道關卡,更是對設備性能、絕緣水平、保護功能、通信能力等關鍵指標進行全麵驗證的過程。通過交接試驗,我們可以及時發現安裝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疏忽、設備本身的缺陷,以及設計上的不閤理之處,從而在設備正式投入運行前將風險降至最低。其根本目的在於確保設備能夠安全、可靠、高效地執行其在電力係統中的功能。 各類電氣設備的典型交接試驗項目: 針對不同類型的電氣設備,其交接試驗項目各有側重。本書將詳細列舉和講解各類典型設備的交接試驗項目,例如: 變壓器: 包括絕緣電阻測試、介質損耗測試、空載損耗和短路損耗測量、阻抗電壓測量、繞組直流電阻測量、變壓比測量、空載分接頭位置檢查、感應耐壓試驗等。這些項目能夠全麵評估變壓器的絕緣性能、損耗特性、勵磁特性以及分接開關的可靠性。 高壓開關設備: 包括絕緣電阻測量、介質損耗測量、觸頭導電迴路電阻測量、分閤閘時間測量、分閤閘彈跳測量、操作機構儲能檢查、絕緣耐壓試驗等。這些試驗用於檢驗開關設備的絕緣強度、通流能力、動作可靠性及分閤閘特性。 電纜: 包括絕緣電阻測試、直流耐壓試驗、電纜綫路對地絕緣電阻測試、長度檢查、接頭絕緣電阻測試、迴路電阻測試等。這些試驗旨在評估電纜的絕緣性能、耐壓能力以及接頭的連接質量。 保護與測控裝置: 包括整定值校驗、動作特性測試、誤動與拒動試驗、繼電器輸齣觸點測試、遙信遙測信號校驗、通信規約測試等。這些試驗確保保護裝置能夠準確、及時地反映電氣故障,並執行相應的保護動作,同時驗證測控裝置數據的準確性。 其他輔助設備: 如發電機、電動機、斷路器、隔離開關、母綫、電抗器、電容器等,也將根據其特性進行相應的交接試驗。 試驗方法與儀器設備: 本書將對各項交接試驗的具體操作方法進行詳細說明,包括試驗接綫、參數設置、數據讀取等。同時,也會介紹常用的試驗儀器設備,如兆歐錶、耐壓測試儀、繼電器保護測試儀、迴路電阻測試儀、紅外熱像儀等,並闡述其工作原理和使用注意事項。我們強調在試驗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設備製造廠傢的要求和國傢相關標準進行操作,確保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試驗結果的分析與判斷: 試驗結果的解讀與分析是交接試驗的關鍵環節。本書將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試驗數據,與設計值、齣廠值及相關標準進行比對,判斷設備是否閤格。對於不閤格項,我們將分析可能的原因,並提齣相應的處理建議,如調整、修復、更換等。同時,本書也將強調記錄與存檔的重要性,為設備日後的運行維護提供寶貴的參考依據。 三、電氣設備安全運行:保障電能輸送的持續與穩定 電氣設備的安裝與交接試驗是確保其初始狀態良好的前提,而設備的持續安全運行,則是實現電能可靠輸送的最終目標。本書將從運維管理的角度,探討如何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降低故障率,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 日常巡視與狀態監測: 預防勝於治療。本書將強調日常巡視與狀態監測在設備運行管理中的重要性。通過定期的現場檢查,我們可以及時發現設備運行中的異常現象,如溫升超標、異響、漏油、汙損等,並采取相應的措施。同時,本書也將介紹先進的狀態監測技術,如在綫監測係統、紅外熱成像技術、局部放電檢測等,幫助我們更有效地掌握設備的健康狀況,提前預警潛在的風險。 預防性維護與定期檢修: 隨著設備使用時間的增長,其性能難免會逐漸衰退。本書將係統介紹預防性維護和定期檢修的理念與實踐。我們將探討如何根據設備的類型、使用年限、運行負荷等因素,製定閤理的維護保養計劃,包括清潔、潤滑、緊固、絕緣維護、接地檢查等。定期檢修則是對設備進行一次更為深入的檢查和維護,及時更換易損件,修復隱患,從而恢復設備的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故障診斷與應急處理: 盡管采取瞭嚴格的預防措施,但電氣故障仍有可能發生。本書將提供一套係統化的故障診斷思路與方法,幫助讀者快速定位故障原因。我們將分析不同類型故障的常見錶現,並介紹相應的檢測手段。同時,本書還將強調應急處理能力的重要性,包括製定應急預案、組織搶修隊伍、配備應急物資等,以最大限度地減少故障對生産和生活的影響。 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電網負荷的變化,現有電氣設備可能麵臨老化、性能下降或無法滿足新需求的睏境。本書將探討設備更新與技術改造的策略。我們將分析設備生命周期管理,以及何時何地進行設備更新是最具經濟效益和安全保障的。同時,本書也將介紹一些先進的電氣設備技術和改造方案,幫助讀者瞭解如何通過技術升級來提升電網的整體性能和可靠性。 安全管理與人員培訓: 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離不開專業的技術人員和完善的安全管理體係。本書將強調對操作人員和維護人員進行係統的安全培訓,使其熟悉電氣安全規程,掌握操作技能,具備應急處理能力。同時,本書也將關注電氣安全管理製度的建設,包括風險評估、安全檢查、事故調查等,營造一個安全可靠的電氣設備運行環境。 《電能的守護:電氣設備安全運行之道》力求以嚴謹的科學態度,結閤豐富的實踐經驗,為讀者提供一份關於電氣設備安裝與安全運行的詳實指南。本書內容全麵,邏輯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旨在成為電氣工程領域從業人員案頭必備的參考書,並幫助更廣泛的讀者群體理解電能守護背後的智慧與辛勞,共同為構建安全、穩定、高效的電力係統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