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是一个特殊的时期,它是古代中医与现代中医的转折点。这一时期造就了很多集理论与临床于一体的中医大家,他们扎实的中医基本理论功底与丰富的临证实践,加上难得的中西汇通的开放思想,使其学术思想与临证实践对于当代中医极具指导意义!本套丛书甄选其中特色鲜明,且临证特点突出的7位医家,将其具有临证指导意义与价值的药学论著与方剂学论著汇编成册,希望通过此种方式使读者深刻领悟各医家遣方用药的奥旨,以便用于自己的临床实践中。其中包括《孟河大家丁甘仁方药论著选》《绍派伤寒何廉臣方药论著选》《临床大家张锡纯方药论著选》《医药学家曹炳章方药论著选》《岭南名医卢朋著方药论著选》《医学大家秦伯未方药论著选》《理论大家恽铁樵方药论著选》。适合中医临床从业人员、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药爱好者阅读使用。
曹炳章(1878-1956)。字赤电,浙江鄞县人,中医学大家,中医文献大家。早年研习药业,后又广泛搜集研读各类医学古籍,具备渊博的医药学知识。但在其著述中,又能由博返约,提炼并呈现古代及近代方药学的精华。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尤其是医学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曹炳章先生的《医药学家曹炳章方药论著选》,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扇打开的窗户,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医学的辉煌。他所处的年代,虽然信息不如现在发达,但其医学成就,却依然令人惊叹。我对书中关于药物的考证,以及方剂的演变过程的论述,尤其感兴趣。 我惊叹于古人对于自然界药物的认识,以及如何将其应用到治疗疾病的实践中。他对于每一味药物的性味、功效、炮制方法的详细阐述,都展现了他严谨的治学态度。而且,他对于方剂的创新和改良,也让我看到了医学发展的活力。我常常会去查阅一些相关的历史资料,试图去还原书中描述的那个医学世界,去体会那个时代医者的思考方式和治学精神。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我们今日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前人智慧的结晶。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被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所吸引。曹炳章先生的论述,并不仅仅局限于医学的范畴,而是将中医的精髓与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他对于“天人合一”的理解,对于“阴阳五行”的阐释,都让我看到了医学与哲学之间深刻的联系。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医学,不仅仅是治愈身体的疾病,更是关照人的身心健康,而这种关照,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 书中的一些篇章,对于方剂的解读,更是让我赞叹不已。他不仅仅是介绍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更是深入分析了每一味药物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如何相互配合,达到协同增效的目的。这种精妙的配伍,如同精密的仪器,每一个零件都必不可少,却又相互制约,共同完成一项伟大的任务。我常常在想,如果能将这种严谨的逻辑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或许也能解决不少问题。
评分这本书,我翻来覆去看了不少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作为一名对中医历史和医理颇有兴趣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要真正理解一门学问,尤其是像中医这样博大精深的学科,必须深入其源头,去体味那些奠基者的智慧。而曹炳章先生,这位医药学家,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他的方药论著,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医学知识的汇集,更是一种治学精神的体现。他对于疾病的辨析,对于药物的理解,对于方剂的运用,都带着一种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思考。 书中那些关于病机演变的论述,往往能触及到我内心深处对于疾病本质的困惑。他不仅仅是罗列症状,而是深入分析这些症状背后可能隐藏的多种病因,以及这些病因如何相互作用,层层递进,最终形成具体的疾病。这种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方法,让我觉得非常受启发。我常常在想,如果我遇到相似的症状,是否也能像他一样,拨开迷雾,直达病灶。而且,他对于药物药性的阐述,也非常详实。不仅仅是简单的性味归经,更是从古籍的记载,到临床的实践,再到对药物内在作用机理的推测,都展现了他深厚的学养和敏锐的洞察力。
评分作为一名曾经饱受病痛折磨的患者,我对医学的关注,更多地是从一个“被治愈”者的角度出发。曹炳章先生的方药论著,让我得以窥探到,那些能够真正解决病痛的智慧,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我没有医学背景,阅读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感悟和学习。我看到了一个医者,是如何以一颗仁爱之心,去探索生命的奥秘,去寻求治愈疾病的良方。 书中的一些描述,让我感受到了中医的温度。它不仅仅是冰冷的理论和药物,更包含了对病人的关怀,对生命的尊重。他对于疾病的描述,充满了同情,对于病人的劝导,也充满了鼓励。我常常在想,如果所有的医生都能像他一样,用这样的方式去面对病人,那么疾病带来的痛苦,或许会减轻不少。这本书,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中医能够传承至今,并且依然拥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学习中医的学生,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座宝库。曹炳章先生的论著,语言精练,道理深刻,对于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既是指导,也是激励。他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是让我们理解“为什么”。他对于理论的阐释,结合了大量的临床实践案例,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并且能够将其与实际的临床情况联系起来。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辨证论治的章节。他对于不同疾病的辨证方法,以及根据辨证结果选择不同方药的思路,都讲解得非常清晰。我常常会模拟书中的案例,尝试自己去进行辨证,然后对照他的论述,看看自己的想法是否和他一致,或者有哪些不足之处。这种互动式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而且,他对于疑难杂症的论述,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看到了中医在面对复杂疾病时的强大潜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