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你带来一次切身实地做会计的体验,一整套真刀真枪的会计实战演练。
☆制造业全新会计实务应用,制造业超实用实账操作技巧。
☆结构紧凑,脉络清晰,虚拟公司,实账演练,一本教你从小白变大师的模拟会计手册。
☆揭开会计数字的神秘面纱,身临其境学习制造业会计。
本书对制造业会计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全书内容结构紧凑,脉络清晰,给读者真刀真枪实战的感觉。本书列举一家制造业虚拟公司,并按照整个公司进行全套的财务业务计算实账模拟做账。让你有一种切身实地的做会计的体验。从而对实际操作会计业务的错误和疏漏进行总结。让你轻轻松松做制造业会计。
吴强,毕业于暨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贵州商学院任教多年,主要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专注于会计及财务软件研究,有较强的会计实操经验。
第1章 制造业实战初体验——远东公司筹建篇
1.1 模拟企业——远东公司概况 / 2
1.2 开办费的核算 / 9
1.3 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 / 13
第2章 模拟企业货币资金篇
2.1 库存现金的基本知识 / 34
2.2 库存现金的核算与盘点 / 35
2.3 远东公司银行存款核算 / 40
第3章 制造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劳动力——远东公司固定资产篇
3.1 制造业固定资产概述 / 44
3.2 固定资产增加的核算 / 53
3.3 制造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 63
3.4 制造业固定资产减少的核算 / 67
第4章 制造企业的命脉——远东公司存货篇
4.1 制造业原材料的核算 / 76
4.2 制造业企业周转材料的核算 / 100
4.3 制造业企业库存商品的核算 / 108
第5章 制造业最复杂的部分——远东公司成本篇
5.1 产品成本核算概述 / 114
5.2 生产费用的核算 / 121
5.3 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 / 141
第6章 制造业的生存之道——远东公司销售篇
6.1 销售业务核算的内容 / 158
6.2 应收票据的核算 / 164
6.3 应收账款的核算 / 168
6.4 预付账款的核算 / 177
6.5 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 178
6.6 销售退回的核算 / 181
第7章 有所得才有所贡献——远东公司利润与税费的核算
7.1 利润的核算 / 188
7.2 税费的核算 / 204
7.3 增值税的出口免抵退核算 / 213
第8章 制造业的健康体检表之一——远东公司总账明细账的编制
8.1 总账的编制要求 / 224
8.2 模拟企业总账的编写说明 / 227
8.3 明细账的编制要求 / 230
8.4 三栏式明细账的编制 / 233
8.5 多栏式明细账的编制 / 234
8.6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编制 / 236
第9章 制造业的健康体检表之二——远东公司财务报表的编制
9.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240
9.2 利润表的编制 / 259
9.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 264
9.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 283
主要会计政策及核算
1. 会计制度
本公司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公司会计政策。
2. 存货收发核算
注意:计算各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时,应先计算出期末加权平均单价,各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存货发出的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1)材料收发采用实际成本核算要注意以下两点问题:
①根据材料验收入库凭证,逐笔编制记账凭证,进行材料的购入核算。
②月末根据平时材料发出凭证汇总编制“发出材料汇总表”,再据此编制记账凭证,集中进行材料发出的核算。
(2)周转材料收发采用实际成本核算,并采用一次摊销法摊销。
(3)库存商品收发采用实际成本核算。
①月末根据平时“产品完工进仓单”记录,汇总编制“库存商品入库汇总表”,并根据产品成本核算要求计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②月末根据平时商品销售出库的记录,汇总编制“营业成本计算表”,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并结转产品销售成本。
(4)存货明细账(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库存商品)平时应根据存货的收发凭证,逐笔进行材料、低值易耗品和库存商品的收发存数量核算。
3. 成本费用核算
成本费用核算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基本生产成本。
①产品成本核算采用品种法,按产品品种设置成本明细账(即钻饰婚纱、珠饰婚纱和蕾丝婚纱)。
②成本项目共设“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项专栏,外购生产用动力费用(生产产品耗用水、电)并入“直接材料”项目。
(2)辅助生产成本。
①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各种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直接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中归集,其间接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归集。
②按辅助生产车间设多栏式明细账。
③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采用直接分配法,月末将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
④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标准为修理工时。
(3)制造费用。
①按基本生产车间设多栏式明细账。
②制造费用分配标准为生产工时。
4. 固定资产核算
固定资产分为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其他设备四类,均采用直线法计算折旧。年末,固定资产市价如果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和长期闲置等,表明固定资产已经发生减值,本公司应按单项固定资产预计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提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年损益类账项。
5. 资产减值核算
(1)坏账损失应先设置“坏账准备”科目,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核算,计提比例为10%。
(2)存货减值核算通过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方法核算。
6. 税金核算
(1)增值税税率为17%(一般纳税人),外购材料运费中可凭运输发票抵扣7%的进项税额。
(2)营业税税率为5%。
(3)城市维护建设税税率为7%。
(4)教育费附加率为3%。
(5)地方教育附加为2%。
(6)所得税税率为25%。
7. 利润分配核算
(1)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按税后利润的5%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向投资人分配利润(按年末可供分配利润的60%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8. 其他
(1)利润总额的计算与结转采用“表结法”(年终结转)。
(2)账务处理程序,采用记账凭证核算形式(注:手工操作需采用科目汇总表核算形式),每月按上旬(1日—10日)、中旬(11日—20日)和下旬(21日—31日)定期汇总,据以登记总分类账。
(3)记账凭证采用通用记账凭证格式,按顺序编号。
开办费的核算
一、允许计入开办费的支出
(1)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
筹建人员开支的费用包括以下三点内容:
①筹建人员的职工薪酬包括筹建人员的工资薪金、福利费以及应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
②差旅费包括市内交通费和外埠差旅费。
③董事会费和联合委员会费。
(2)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
企业登记、公证的费用主要包括企业的工商登记费、验资费、评估费、税务登记费和公证费等。
(3)筹措资本的费用。
筹措资本的费用主要是指筹资支付的手续费以及不计入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汇兑损益和利息等。
(4)人员培训费。
人员培训费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①引进设备和技术需要消化吸收,选派一些职工在筹建期间外出进修学习的费用。
②聘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的劳务费及相关费用。
(5)企业资产的摊销、报废和毁损。
(6)其他费用。
其他费用主要包括以下四点内容:
①筹建期间发生的办公费、广告费和业务招待费等。
②印花税、车船税等。
③经投资人确认由企业负担的进行可行性研究所发生的费用。
④其他与筹建有关的费用,如资讯调查费、诉讼费、文件印刷费、通信费和庆典礼品费等支出。
二、不能计入开办费的支出
不能计入开办费的支出包含以下五项内容:
(1)取得各项资产所发生的费用,包括构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支付的运输费、安装费、保险费和构建时发生的职工薪酬。
(2)规定应由投资各方负担的费用,如投资各方为筹建企业进行了调查、洽谈发生的差旅费、咨询费和招待费等支出。
(3)为培训职工而构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
(4)投资方因投入资本自行筹措款项所支付的利息,不计入开办费,应由出资方自行负担。
(5)以外币现金存入银行而支付的手续费,该费用应由投资者负担。
三、企业会计准则下开办费的会计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开办费除了资本化以外的费用在筹建期实际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不再等生产或经营后摊销。
开办费的会计处理包括以下五个特点:
(1)改变了过去将开办费作为资产处理的作法,开办费不再是“长期待摊费用”或“递延资产”,而是直接费用化。
(2)新的资产负债表没有反映“开办费”的项目,也就是说不再披露开办费信息。
(3)明确规定开办费在“管理费用”会计科目核算。
(4)统一了开办费的核算范围,即开办费包括筹办人员职工薪酬、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注册登记费和不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借款费用等。
(5)规范了开办费的账务处理程序,即开办费首先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然后计入当期损益,不再按照摊销处理。
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后,新设立的企业应该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开办费的账务处理。这样不仅简化了会计核算,更准确反映了会计信息。对筹建期间的界定,应该以从被批准筹建之日起至取得营业执照上标明的设立日期为止较为妥当。
四、税法下开办费的税务处理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发生的下列四点支出作为长期待摊费用,按照规定摊销的准予扣除,符合规定的包括以下四种情况:
(1)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2)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
(3)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
(4)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
五、开办费的主要账务处理
涉及开办费的账务处理如下:
(1)筹建期发生的办公费、培训费、差旅费、印刷费和注册登记费等,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银行存款
(2)筹建期发生的人员职工薪酬,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应付职工薪酬
贷:银行存款
(3)筹建期发生的固定资产折旧,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累计折旧
(4)筹建期发生的印花税、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车船税和矿产资源补偿税,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管理费用
贷:应交税费
(5)筹建期发生的银行手续费,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6)月底结转损益,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
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实账模拟”这四个字。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制造业企业运营与财务管理的百科全书。作者在书中不仅仅是枯燥地罗列会计科目和账务处理,而是将每一个会计核算都与企业的实际经营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销售收入确认时,书中会穿插介绍不同销售模式下的合同条款和风险控制,让我明白会计处理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成本控制和利润分析的讲解。它不仅教我如何核算成本,更引导我思考如何通过精细化的成本管理来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书中的案例涉及到的行业细节非常丰富,比如设备折旧的年限、原材料的消耗率估算等,这些都是在理论学习中很难接触到的。这本书让我看到,会计不仅仅是记账和报税,更是企业经营的“血液”,每一个数字的背后都承载着企业的运营状况和发展潜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制造业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对如何运用会计知识为企业创造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有些忐忑,毕竟“实账模拟”听起来就挺硬核的。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这种担忧很快就被惊喜取代了。这本书的内容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没有回避制造业会计中那些复杂且容易出错的环节,反而将其作为重点进行详细讲解。比如,在成本核算部分,书中就对多种成本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和演示,让我能够根据不同情境选择最合适的方式。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处理一些税务问题时,也做了细致的说明,比如增值税的抵扣、所得税的计算等,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难题。书中的案例涉及到的业务种类非常丰富,涵盖了从小型加工厂到大型集团的多种场景,这使得它具有很强的普适性。我特别喜欢作者在讲解每个案例时,都会先简要介绍企业的背景和经营特点,然后一步步引导我们进行账务处理。这种叙事性的讲解方式,让整个学习过程不再枯燥,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这本书让我对制造业会计的整体框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学到了不少实用的技巧和方法,绝对是我会计生涯中不可多得的好帮手。
评分我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制造业会计,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和提升实操技能的书籍。《行业会计实账模拟系列:制造业会计实账模拟》绝对是我的“宝藏”发现。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做得非常出色,很多我之前模糊不清或者容易出错的地方,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清晰的解答。例如,在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时,书中不仅介绍了不同折旧方法的计算,还重点说明了如何进行固定资产的增减变动记录以及相关的税务处理。对于一些特殊的成本核算,比如联产品、副产品的成本分配,书中也提供了多种方法的演示和比较,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直击问题的核心,让我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而且,书中提供的模拟数据和账务凭证都非常真实,让我仿佛置身于真实的会计环境中进行操作。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在制造业工作的会计同行,这本书不仅能帮助你巩固基础,更能让你在处理复杂业务时游刃有余。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刚入行不久的会计新人,我之前接触的会计实操课程要么理论过于晦涩,要么案例过于简单,总感觉离实际工作差了那么点火候。直到我翻开《行业会计实账模拟系列:制造业会计实账模拟》,我才找到了那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书中的案例设计非常贴近制造业企业的实际业务流程,从原材料采购、生产成本核算,到产成品销售、费用管理,每一个环节都模拟得淋漓尽致。我最喜欢的是书中详细地展示了各种凭证的填制、账簿的登记以及报表的生成过程,并且配以大量的图示和表格,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跟上。而且,它不仅仅是教你“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让你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书中很多地方都会解释背后的会计原理和法规依据,让我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例如,在处理存货跌价准备时,它不仅给出了计算公式,还深入剖析了计提减值的必要性以及对财务报表的影响,这对于我理解会计准则的实际应用非常有帮助。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手把手地带着我走过制造业会计的每一个关键点,让我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制造业的会计实操充满了好奇,但苦于没有合适的入门书籍。直到我发现了《行业会计实账模拟系列:制造业会计实账模拟》,我的学习之路才变得更加顺畅。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逻辑性,从最基础的会计要素介绍,到逐步深入的业务处理,再到最后的财务报表分析,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我特别喜欢书中的“实操训练”环节,它提供了大量的模拟练习题,涵盖了制造业会计的各个方面,让我能够及时检验学习成果。而且,书中对每一道题的解析都非常详细,不仅仅给出了答案,还会解释背后的思路和方法,这对我理解和记忆非常有帮助。我甚至觉得,如果我能把书中的所有案例都独立完成一遍,那么我在未来的实习或者工作中,一定能够迅速上手。这本书就像我的私人会计导师,随时随地为我答疑解惑,让我对制造业会计的学习充满信心。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制造业的伙伴特别适用
评分正版,打折购买的
评分好评!好评!好评!好评!好评!
评分实用性强
评分高
评分高
评分制造业的伙伴特别适用
评分正版,打折购买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