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陈旭光 著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3


商品介绍



出版社: 贵州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5609554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5939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72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的微影评大多能代表大多数人的观影体验和观影感受,它们包含了每一个作者对每一部影片的客观分析和主观感受。这些文字虽短小,但精悍,点出影片的精髓。本书收集的影评包含了许多影片系列:“幻想”电影系列,奥斯卡影片系列,华语大片系列,惊悚、悬疑、犯罪系列,历史与战争系列,喜剧与青春系列,艺术与实验电影系列,音乐与动画电影系列。影史经典系列和剧情片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的是作者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电影概论”课上的微影评。学生主要由艺术学院的专业同学、部分艺术学双学位同学和选修大类平台课的同学三部分构成。现将这些同学的微影评汇集于此,给每一个上课的同学作一个纪念,同时就教于老师、同学、方家,也给后面的同学作一参考。

目录

“幻想”电影系列 ......................1
奥斯卡最佳影片系列 ................33
华语大片系列 ...........................47
惊悚、悬疑、犯罪系列 ............61
历史与战争系列 ........................93
喜剧与青春系列 ......................111
艺术与实验电影系列 ..............153
音乐与动画电影系列 ..............185
影史经典系列 ..........................209
最佳剧情片系列 ......................237

精彩书摘

  “幻想”电影系列
  《地心引力》:极简主义的情节映衬残酷宇宙的复杂,我从中看见浩瀚无垠的孤独与深不可测的恐惧。切换至第一人称视角的浸没式实景体验,让人进入那个原初的世界:在宇宙的母体中孕育,在未知恐惧中重生,再次回到希望的星球——一场生命的创世纪。它是一场蜕变重生的寓言,也是一曲人类勇气的赞歌。
  ——艺术学院岑天翔
  《蝙蝠侠前传:黑暗骑士》:写实主义,古典悲剧,哥特魅影,一言难尽的作品。光与影,白与黑,一体两面,永无答案的人性。快节奏如箭镞的黑暗情心。
  ——艺术学院岑天翔
  《她》:很细腻的一部电影。寂寞使人爱上机器;机器会无所需求地满足人的欲望。科学很发达但这又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空虚感。未来的我们是否也会变得那么寂寞?会依赖机器甚至摆脱不了?但孤独是人类的宿命。一人来,一人走。如何摆脱是要一直探讨的问题。
  ——艺术学院安雪玲
  《九层妖塔》:熟悉又陌生的时代,炫酷且逼真的3D特效,强烈的视觉冲击及时代情怀带来真实可怖,只可惜,观众一切的沉浸与美好期待终结于编剧的想象力不足,故事真相的相对幼稚苍白与相关情节的夸张缺乏深思,使影片技术上的高端只沦为糊弄孩童的把戏。
  ——艺术学院金韵竹
  《盗梦空间》:构思新颖精巧,情节紧张迷离。陀螺旋转不停,习惯于进入他人的梦,自己终因挚爱被囚囿于时时纠缠的梦境。仿似漆黑的影院也总能为我们营造梦境,梦中情节跌宕,命运凄离,可片尾曲奏响,梦境终了,我们又是否偶尔恍然,不愿醒来,甘愿沉迷?
  ——艺术学院金韵竹
  《机械姬》:人类在热衷于尖端科技时又深深恐惧着其对社会的威胁。以伊甸园为原型的影片却令夏娃在心明眼亮之后利用人类的善意,反抗上帝的控制,这也是发展人工智能与尊重人性人伦的矛盾以及人在能力盛极之时自认为上帝的错位酿成的悲剧。
  ——艺术学院金韵竹
  《捉妖记》:极具西方风格的动画形象,浓厚东方色彩的故事背景,好莱坞式的萌物大合唱。中西结合的作品,虽仅传达了简单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关爱尊重生命的道理,以及老套的小人物逆袭拯救人间的传奇,但不妨其成为优秀的供全家老小观看、博疲惫心灵一笑之作。
  ——艺术学院金韵竹
  《捉妖记》:惊艳的国产真人和动画CG结合,段子式穿插的大牌明星客串,新奇搞笑的男女角色特点反转,吸睛搞怪的萌宠形象,以及影片人妖殊途的结局回归传统“敬鬼神而远之”的思想以及成人礼式的父子情怀。技术和艺术、商业性与思想性的结合,或是这部影片票房和奖项双丰收的原因。
  ——艺术学院杨雅岚
  《云图》:不同时代,不同身份,我们的生命总是同他人有着若有似无的联系,正如,我们一样追逐着自由与爱,一样渴望打破现世不合理的陈规,和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向死而行而无畏,正如,那颗一样的小彗星胎记的缱绻。
  ——艺术学院金韵竹
  《云图》:一部电影,六个故事,千年跨越,凝成二字:轮回。爱情、自由、光明,生命所追求的所有光亮超越形骸的生死,在轮回间永恒,随着六重奏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热泪盈眶。多线交叉的复杂叙事时时提醒“轮回”的寓意,但也令六线情节支离破碎,削弱冲突力度,增大理解难度。刻意炫技的嫌疑势必让影片疏远观众。
  ——艺术学院陈怡昕
  《移动迷宫》:这部电影就是类似于《饥饿游戏》这种类型的青少年反乌托邦式电影,通过构造一个封闭的环境来透析人性的本能。通过这部电影,我也感受到人有时候因为活得太舒坦就不想要改变,局限于一个自我享受的世界中,而失去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的动力。面对生活,我们应该勇敢做出改变!
  ——艺术学院谭弘扬
  《雪国列车》:这是一部黑色压抑的片子,导演将场景限定在一辆封闭的列车上,然而这小小的列车中却展现了阶级分化、压迫与反抗、恐怖的集权统治等现实社会中确实存在的现象。影片将社会缩小,将人性放大,矛盾与冲突更加直观。影片中的永动机系统将个体异化,它利用了所有乘客,设计了所有乘客,安排了所有人的人生,然而这种系统必定不会长期存在下去,必定会被推翻。想想也是,如果独立个体都是被安排好的,个体的人生对于个体已毫无意义,那还要一整套系统何用?最后终归是虚无与孤独的,唯有打破平衡,才能焕发新生、实现自由。
  ——艺术学院谭弘扬
  《青蛇》:人生如此,浮生如斯。青蛇的第一滴或许也是最后一滴泪,流给许仙,更是流给人性。迷恋与背叛,信任与怀疑,人性的两面纠结缠绕在一起推动着情节的发展。许仙终究负了白素贞,一片赤肠终究换不来相信相依。鬼魅诱惑的气氛中,戚唉慨叹的背景音乐中,透露出对人性的绝望。
  ——艺术学院康笛
  《第九区》:这部影片通过虚构地球人对待外星生物的一系列做法,映射出了现实社会一些国家对难民的不关注及冷漠,从这个角度看,它不像是一部科幻故事片,更像是一部政治片。同时,从影片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政府部门的专制以及独断,看到人类的自私和贪婪,其主题深刻,让人看完后不禁反思当代现实生活中的政府的专制做法,人民究竟被民主的幌子欺骗了多久?
  ——艺术学院谭弘扬
  《阿凡达》:不愧是划时代之作。卡梅隆重新审视电影技术与电影本身,对整个影视界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但其精华却在于使人们深思人类所走之路的正确性。全球化导致民族之间的界限淡化,使各民族失去了自己的独特性,这好比纳威族的家族树被人类侵略者所炸毁。看的时候我热泪盈眶,我们到底什么时候觉醒?
  ——艺术学院代丽娜
  《时空恋旅人》:电影把原本属于科幻大片的穿越时空元素,放到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生命旅程中。没有高超的叙事技巧,没有酷炫的特效镜头,只有普通的家庭生活与琐碎的日常。电影的虚构性与生活的真实性在此对话:电影可以重现生活,生活又何尝不能成为艺术?
  ——中文系李煜哲
  《寻龙诀》:这是一部无论原著党还是新观众都称赞有加的影片。从中国科幻电影最薄弱的一方面——特效来说,《寻龙诀》肯定是下了功夫的,很多特效场景都十分逼真,3D效果也不再仅仅是浮出来的字幕,很多冲出屏幕的场景都让人身临其境。故事情节方面,它做到了让新观众充分了解了人物,也完整地交代了自己的故事情节。剧中的叙述顺序也采用了插叙、倒叙的手法,让故事充满了悬疑性。
  ——中文系向安然
  《剪刀手爱德华》:电影关于孤独与知音。从古堡到小镇,爱德华表面受人欢迎,其实仍被视为异类;直到获得少女金的爱,爱德华才终于寻得知音。尽管他最终逃离小镇、重返孤寂,但此次离开却伴着与红颜知己终身的心心相印。从此漫天白雪就是高山流水,只要那人心会便已足够。
  ——中文系李煜哲
  《普罗米修斯》:创造之前必先毁灭。仿生人大卫的台词是对《普罗米修斯》最好的注脚。由是我们可以理解片头男子服毒的原因:他用自身的碎裂创造了人类,一如仿生人的种种不轨行为,毁灭人类,造就了异形。毁灭的原因很简单,但我更关心电影最后的遗留问题:创造的原因是什么?
  ——中文系谢宇程阳
  《西蒙尼》:这是一个讲述理想、现实和人性的故事。“并非你不是人,我(们)才不是。”个人主义太过导致异化,群体幻想疯狂必致幻梦。家庭的和谐隐喻一种平衡,艺术和商业、虚假与真实融合。人们在辛劳的生活中需要幻想,接受“虚假”,最终还要回到现实,确认并接受自我和他人。
  ——中文系高竞闻
  《西蒙妮》:喜剧感来自对现实的戏仿和巧妙的反转。男性成为被成功妻子抛弃的失败者,其必须以得到妻子认可才能完成回归家庭的救赎。自诩有艺术理想的维克多渴望有完全服从自己的演员,可他利用妩媚动人的西蒙妮“合成”的电影却无不是烂俗老套的好莱坞商业片。影片以好莱坞大片的形式,深刻嘲讽了自身。
  ——中文系李乐怡
  《源代码》:“平行宇宙”理论包装下的悬疑和爱情,低成本科幻只能以情节取胜,于是暧昧不清的结局及其引发的讨论成为该类电影的必备。用科幻概念代替宏大视觉奇观,定格在狭小火车空间内却折射宇宙理论的光辉,这或许可以为国产科幻提供一条出路:即使没有巨资和特效,小成本依然可以拍出吸引人的科幻。
  ——中文系李乐怡
  《前目的地》:我嫁给了我,我生了我,我杀了我。当他一次次地回到过去企图改变历史,却只能悲哀地重复宿命。不断地重现历史只能证明时间的单线性,却不能改变任何已经发生的事实,所以挑战命运让他的精神逐渐崩溃。导演用绝望的过去重演暗指人类似乎只能相信宿命。
  ——哲学系秦雪
  《寻龙诀》:作为一部盗墓片,电影特效着实惊艳。而在生死边界的主体情节设定,则使正反对比展现得极为鲜明:高贵与丑恶,真实与幻象,喜剧与惊悚;被相信掌控生死秘密的彼岸花,也集华美与恐怖于一身。王凯旋就仿佛胡八一心中的另一个自我,而Sherly则见证了他内心的撕裂——在如此种种对立中挣扎,正是人生最为痛苦之处。
  ——中文系李煜哲
  《彗星来的那一夜》:一个特殊的时刻,不同的平行时空扭结在一起,全片以女主人公的视角见证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故事。在无限的未知和恐惧面前,人的生存本能展露无遗,一切只是为了找到一个自身安顿。电影基于物理学的理论对人类的生存处境进行了反思,我们到底是在怎样的一种意义上进行生存?
  ——哲学系刘坦
  《返老还童》:影片有着绝妙的设定,主人公的生命轨迹是从老人走向婴儿。习惯了正常的生命发展后,这种返老还童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惊喜,似乎也实现了古往今来许多人的梦想。但这种返老还童却有着它特殊的痛苦与无奈。与世人生命轨迹的背离意味着所有美好的东西只在生命相交的那一刻才能暂时拥有。
  ——哲学系刘坦
  《夜访吸血鬼》:丧失妻女的路易被变成了不老不死的吸血鬼,但这带来的不是永生的喜悦,反而是无尽的孤独。同为吸血鬼的莱斯塔特和克萝迪娅亦堕入了这种永恒的孤独之中。吸血鬼只是一个代号,电影反思的是一类群体在孤独处境中的生存境遇,人似乎天生就是社会的动物,因而孤独和空虚甚至比死亡更加可怕。
  ——哲学系刘坦
  《星际穿越》:在地球面临生存危机的背景下,虫洞和黑洞成为人类走向广袤宇宙的突破口,影片用大量科学理论与科幻元素为我们呈现了宇宙的神奇,星际穿越、黑洞、四维空间这些剧情内容让人大呼过瘾。在面对生命危机的同时也对人性问题进行了揭示。
  ——哲学系刘坦
  《星际穿越》:虫洞、黑洞、冬眠、思维空间……一个个极具科幻色彩的概念在电影中被淋漓尽致地现实化,让电影极具震撼力。面对浩瀚无垠的宇宙,人类藐小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许人类只有不丧失自己的勇气和智慧,才能在冰冷的宇宙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哲学系黄天伦
  《雪国列车》:森严的等级、肆意的剥削、冷酷的人口平衡,一条列车便似整个人类社会的缩影。按照维尔福的逻辑,在紧缺的资源面前,人类的生存也许只能依靠严酷的等级安排。而在这种反乌托邦的反思中,是否暗示着:人类社会的等级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除非全盘毁灭、推倒重来,否则等级将永远与人类相伴。
  ——哲学系黄天伦
  ……

前言/序言

  大约自2010年开始,我就在我讲授的北京大学素质教育通选课“影视鉴赏”和北京大学大类平台课暨艺术学院专业基础课“电影概论”上,提倡同学们多多益善地写微影评,并尽可能地在微博上发布交流,进而要求每位同学在期末时要上交至少20篇自选的最佳微影评,作为平时、期中成绩的重要依据。对于微影评写作特别认真,量质俱佳的同学,则考虑适当加分。我还好几次拿出几本我自己的书作为奖品,奖励给几位优秀的微影评写手。
  在我的PPT课件上,我的“课内外要求”是这样写的:
  1.多看电影,要补看很多电影,开片有益,多多益善,熟能生巧,
  甚至无师自通。要对一些电影如数家珍。每次课后,对于课堂上提到过的影片应该尽快迅速找来看看。这是一种“反刍”!
  2.要学会看电影进而分析电影。既要能看出电影语言的奥秘、艺术的奥秘,更要发现电影的隐喻意义、象征意义、言外之意、文化含义。
  3.不动笔墨不看书,不发议论不看电影。要写微影评,多多益善,要参与网络讨论,要看其他学看了哪些影片,又是如何评价某些影片的?
  4.要关注国内外电影动态,不放过值得看的电影,要了解电影界的状况,进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
  5.建议看一本电影理论书。做笔记,写感想。(可以在参考书中选,也可以自己物色)
  6.要学会写微影评、影评文章以及更深一步的理论分析文章。
  7.业余影迷要变专业影迷,专业影迷要变成“骨灰级”影迷、迷影。
  8.期末成绩要综合平时作业,要上交至少20篇自己精选的最佳微影评。
  9.要把课内的有限学习延伸到课外,网上、微博上,全媒介空间中!
  10.互联网时代——课堂无极限!
  对微影评的提倡和重视,源于我对这个“微时代”的认知和对于“微写作”之效用的认知。不用说,高考早有了“微写作”,北大近年的教学改革目标之一就是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本科教学模式,使本科教育成为一个“师生共同探索、发现和创造之旅”。而写作,尤其是这种字数有限制,既见思想也考量语言文笔表达功力的微影评写作(一种创意写作)不正是同学们非常需要的一种重要素质或技能吗?而那种课上课下的互动、点评、碰撞也是一场老师同学助教携手进行的话语、影像和思想的探索、发现之旅。这些时代发展和教育改革趋势,都与我之在课堂上提倡微影评不谋而合,也与这个微时代不谋而合。在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我深切地认识到,要与时俱进,我们不能被动地等着互联网来加入,而是要主动地去加入互联网。教学也是如此。慕课自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这种微影评写作,微博发布讨论,老师、助教、同学互相阅读点评的方式也很好。
  微影评是互相学习的好机会,现在的同学们的观片量很大,超级影迷很多,他们看的电影,有经典电影、老电影,也有最新电影,五花八门,有些影片可能像我这样的专业电影教师都闻所未闻或虽有所闻但一般可能不会去看,他们有时也会不幸遭遇“烂片”,“恶心三日”。但这一切,都在充实着你、我、同学、老师、助教,你会因为某个微影评对某部影片妙笔生花的描写而迫不及待,心向往之,迫切地想一睹为快,你会为没看过某部电影觉得汗颜而赶紧“恶补”,你也可能因为某位同学对某部“烂片”的令人信服的尖锐不留情面的批评而不屑于去看这部电影,不需要再经受一次“恶心”。这你可得大大感谢这位同学了,他可是做了一回董存瑞、黄继光呵!按照冯小刚电影中的台词,就是:“恶心自己,幸福大家”,它以一次时间上的“自我牺牲”避免了我们的再次牺牲,庶几延长了我们的生命啊!微影评还是话语的操练场,是一场语言的盛宴。很多同学的微影评写作,思想深刻、立意高远,语言精到洗练,或诗意抒发,或理性分析,思理绵绵,或掷地有声,或娓娓道来,或排比句式,一气呵成,气势不凡,有时是春秋笔法,有时是太史公笔法,有时是“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各种语言文体风格,应有尽有,读之,时而感奋,时而沉醉,时而心有灵犀,“于我心有戚戚焉”。
  在微博上互相点评转发微影评,成为我与同学们课下交流的重要平台。毫不夸张地说,通过阅读、点评、转发同学们的微影评,围绕着这两门课形成了一个“众声喧哗”、民主自由平等的“公共文化空间”。
  互联网时代,课堂无极限!我很珍惜,很享受。谢谢参与写作微影评的北大同学们,也谢谢近年来陆续担任课程的研究生助教们,他们多了一个课后不停地转发点评微影评的任务,工作量不小!尤其感谢编辑这本《最佳微影评2016》的助教李黎明。
  微影评,是“带着镣铐跳舞”,是“在限制中求自由”,同学们写得何其精彩!超越限制!升华自己!微影评写作,是语言、影像、我,“对影成三人”!“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微影评魅力无限!这一次的《最佳微影评2016》汇集的是我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电影概论”课上的优秀微影评。学生主要由艺术学院的专业同学、部分艺术学双学位同学和选修大类平台课的同学三部分构成。现将这些同学的优秀微影评汇集于此,给每一个上课的同学作一个纪念,同时就教于老师、同学、方家,也给后面的同学作一参考。
  陈旭光
  “微时代”的“微批评”写作与电影评论的命运(代序)
  陈旭光
  “微时代”的来临与媒介的变革息息相关,是一个以网络媒介的日常化为特征的全媒介时代的产物。微时代的命名是一种约定俗成,是众望所归,不是某一个人的命名。当年美国学者贝尔曾经断言我们已经从印刷文化时代进入视觉文化时代,令人很震惊。我觉得现在,视觉文化时代已经不能完全概括这个时代,如网络并不仅仅是一个视觉的问题。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就曾有过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喧嚣,蓦然回首,发现那其实是理论先行,是“赶时髦”,但现在,我们发现这个时代的消费性、多元性、去中心化、破碎性等特征恐怕才是当年超前性预言的那个后现代社会的真正来临。这就是我们的微时代、微文化。
  与微时代或微文化相关的命名,最早可能与微博、微信、微电影等名称的深入人心相关。在电影领域,微电影的名称胜出“网络电影”“电影短片”,微时代胜出“多媒体时代”“新媒体时代”“全媒介时代”等名称,也隐喻了“微时代”来临的不可阻挡。更有甚者,去年争议热烈的电影《小时代》也以片名隐喻了一个以“小”“微”为特征的时代或文化的来临。所以这个微时代与电影、微电影是密切相关的。
  微时代最为重要的媒介是网络。互联网的介入,对电影的制作、传播、产业均带来根本的改变。这种多媒体或全媒介的电影生态对电影的影响有内、外两个方面。“内”会影响到电影的叙事和美学形态,“外”则影响到电影的传播方式。当然,这内、外又形成互相影响,互为复杂的因果关系。
  毫无疑问,在微时代的背景下,电影实际上早已经“被传统化”,成为一种传统媒体。无论技术还是美学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电影不仅要与新媒介争夺受众,它也要利用新媒介来传播和营销,打造舆论影响力,同时新媒介也在不断地改变着电影的语言表现方式、叙事形态等。同样,电影批评的生态、形态、写作方式和传播方式、功能价值等也都在这个全媒介时代发生着巨变。概而言之,今天的电影批评,正经历着文化批评的落潮、艺术批评的失语、产业批评的尴尬和网络批评的崛起。网络批评的崛起为电影的生产、传播、生态,电影批评的方式和生态乃至某些以电影这一内容生产为中心而产生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方式都带来了巨大的新变。
  电影曾经为现代文化转型以来的大众文化空间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在电视等新媒介崛起之后降低,娱乐、工业化作用提升了。而在一个全媒介的微时代,电影对公共文化空间的建构则呈现出新的特点——公共话语空间。
  本文从电影角度切入对微时代进行若干粗浅的思考。
  一、微时代电影传播变化:从封闭空间转向开放的、破碎的时间性电影的“影院观赏行为”本来是电影的根本条件。但在经历过电视传播的冲击后,现在又面临着网络的更为猛烈的冲击。现在电影的观看并未在电影结束后停止(甚至也不是从影院观赏开始,观众可能早就在影院外的其他媒介中开始了对电影的耳濡目染,他们可能早就被全媒介的舆论空间所包围),而是继续在影院外进行,在微博、微信、电视、多媒体、大众报刊传媒上,在受众的日常生活中,在一个全媒介的话语空间中继续进行。电影观赏不再仅仅限于梦幻般的影院观赏,在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最佳微影评(2016)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最佳微影评(2016)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最佳微影评(2016)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最佳微影评(2016)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