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

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 编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SolidWorks 2016
  • 机械设计
  • CAD
  • 工程制图
  • 教程
  • 中文版
  • 高级应用
  • 软件操作
  • 设计实例
  • 工业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40694
版次:4
商品编码:1206844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SolidWorks工程应用精解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7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solidworks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学生
  内容丰富。涉及众多SolidWorks高级模块,图书的较高。   范例丰富。对软件中的主要命令和功能,先结合简单的范例进行讲解,然后安排一些较复杂的综合范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灵活运用。   讲解详细,条理清晰。保证自学的读者能独立学习和运用SolidWorks软件。   写法独特。采用SolidWorks中真实的对话框和按钮等进行讲解,使初学者能够直观、准确地操作软件,从而大大地提高学习效率。   附加值高。本书附带一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可以帮助读者轻松、高效地学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进一步学习SolidWorks2016中文版高级功能的书籍,内容包括高级草图设计、零件设计高级功能、高级曲面设计、高级装配设计、高级工程图、模型的外观设置与渲染、运动仿真及动画、模具设计、逆向工程、齿轮设计、凸轮设计和有限元结构分析等。书中讲解中所选用的范例、实例或应用案例覆盖了不同行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广泛的适用性。本书附带2张多媒体DVD学习光盘,制作了182个SolidWorks高级应用技巧和具有针对性实例的教学视频并进行了详细的语音讲解,时间长达11.7个多小时(706分钟),光盘还包含本书所有的素材源文件以及SolidWorks2016软件的配置文件,另外,为方便低版本读者的学习,光盘中特提供了SolidWorks2010-2013版本的素材源文件。在内容安排上,书中结合大量的范例对SolidWorks高级功能中的一些抽象概念、使用方法和技巧进行讲解,这些范例都是实际工程设计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这样安排能使读者较快地进入设计实战状态;在写作方式上,本书紧贴软件的实际操作界面,使初学者能够尽快地上手,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掌握更多的SolidWorks高级设计功能和技巧,进而能够从事复杂产品的设计工作。本书可作为技术人员的SolidWorks高级自学教程和参考书籍,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各类培训学校学员的SolidWorks课程上课或上机练习教材。

目录

丛书介绍与选读
前言
本书导读
第1章 高级草图设计1
1.1 草图环境设置1
1.1.1 草图环境中工具按钮的定制1
1.1.2 几何关系的捕捉2
1.2 草图的绘制3
1.2.1 样条曲线3
1.2.2 抛物线的绘制11
1.2.3 转折线的绘制12
1.2.4 构造几何线13
1.2.5 派生草图13
1.2.6 从选择生成草图14
1.2.7 通过图片生成草图14
1.3 3D草图18
1.3.1 基准面上的3D草图18
1.3.2 曲面上的样条曲线19
1.3.3 面部曲线的绘制20
1.3.4 交叉曲线的绘制21
1.4 草图的编辑22
1.4.1 动态镜像草图实体22
1.4.2 圆周草图阵列23
1.4.3 线性草图阵列24
1.5 草图的约束25
1.5.1 完全定义草图25
1.5.2 检查草图的合法性27
1.6 块操作28
1.6.1 创建块的一般过程29
1.6.2 插入块29
1.6.3 编辑块30
1.6.4 爆炸块32
第2章 零件设计高级功能33
2.1 扣合特征33
2.1.1 装配凸台33
2.1.2 弹簧扣36
2.1.3 弹簧扣凹槽38
2.1.4 通风口39
2.1.5 唇缘/凹槽42
2.2 自由形45
2.3 压凹51
2.4 包覆52
2.5 实体分割55
2.6 变形61
2.6.1 点变形61
2.6.2 曲线到曲线变形63
2.6.3 曲面推进变形64
2.7 外部参照66
2.8 使用方程式建模69
2.8.1 范例170
2.8.2 范例273
2.9 库特征76
2.9.1 使用库特征建模77
2.9.2 新建库特征80
2.10 结构钢84
2.11 高级功能应用范例87
第3章 高级曲面设计96
3.1 各类曲面的数学概念96
3.1.1 曲面参数化96
3.1.2 NURBS曲面97
3.1.3 曲面的类型97
3.2 曲面的高级编辑功能98
3.2.1 直纹曲面98
3.2.2 延展曲面100
3.3 放样曲面、边界曲面和填充曲面的比较101
3.3.1 放样曲面101
3.3.2 边界曲面103
3.3.3 填充曲面106
3.4 应用范例108
第4章 高级装配设计122
4.1 高级配合122
4.1.1 对称配合122
4.1.2 宽度配合123
4.1.3 路径配合124
4.1.4 线性/线性耦合配合126
4.1.5 限制配合127
4.1.6 多配合129
4.1.7 配合参考130
4.1.8 智能配合132
4.2 替换零部件133
4.3 装配体设计方法136
4.3.1 自下向顶设计136
4.3.2 自顶向下设计137
4.4 手机外壳设计范例140
4.4.1 一级控件141
4.4.2 上部二级控件144
4.4.3 下部二级控件147
4.4.4 三级控件149
4.4.5 上盖151
4.4.6 下盖153
4.4.7 电池盖155
4.4.8 屏幕157
4.4.9 按键158
4.4.10 隐藏控件163
第5章 高级工程图设计164
5.1 工程图图纸和工程图模板164
5.1.1 新建工程图图纸164
5.1.2 多页工程图图纸165
5.2 工程图的性能优化166
5.2.1 大型装配体模式166
5.2.2 分离的工程图168
5.3 工程视图170
5.3.1 工程视图显示模式170
5.3.2 边线的显示和隐藏171
第6章 模型的外观设置与渲染176
6.1 渲染工具介绍176
6.2 渲染178
6.3 光源设置180
6.3.1 环境光源180
6.3.2 线光源181
6.3.3 聚光源182
6.3.4 点光源183
6.4 外观设置184
6.4.1 颜色184
6.4.2 纹理186
6.4.3 材质188
6.5 PhotoView 360渲染189
6.5.1 PhotoView 360渲染概述189
6.5.2 外观189
6.5.3 布景192
6.5.4 贴图193
6.5.5 PhotoView 360渲染选项195
6.5.6 渲染到文件196
6.6 塑料杯的渲染197
第7章 运动仿真及动画202
7.1 概述202
7.1.1 时间栏204
7.1.2 时间线204
7.1.3 更改栏205
7.1.4 关键点与键码点205
7.2 动画向导205
7.2.1 旋转零件206
7.2.2 装配体爆炸动画208
7.3 保存动画212
7.4 配合在动画中的应用213
7.5 插值动画模式215
7.6 马达动画216
7.7 汽车行驶相机动画218
7.8 机械手仿真动画223
第8章 凸轮设计232
8.1 CamTrax64凸轮设计插件232
8.1.1 概述232
8.1.2 创建线性凸轮232
8.2 使用Toolbox插件创建凸轮242
8.2.1 创建圆形凸轮242
8.2.2 创建线性凸轮246
8.3 凸轮的装配及动画249
第9章 逆向工程251
9.1 概述251
9.1.1 逆向工程的应用251
9.1.2 使用逆向工程设计产品前的准备252
9.2 逆向工程范例253
第10章 有限元结构分析277
10.1 概述277
10.2 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278
10.2.1 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的激活278
10.2.2 SolidWorks Simulation插件的工作界面278
10.2.3 SolidWorks Simulation工具栏命令介绍279
10.2.4 有限元分析一般过程280
10.3 有限元分析范例1280
10.3.1 打开模型文件,新建分析算例281
10.3.2 应用材料282
10.3.3 添加夹具283
10.3.4 添加外部载荷285
10.3.5 生成网格287
10.3.6 运行算例289
10.3.7 结果查看与评估290
10.3.8 其他结果图解显示工具及报告文件297
10.4 有限元分析范例2303

前言/序言

  SolidWorks 2016版本在设计创新、易学易用性和提高整体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加强,包括增强了大装配处理能力、复杂曲面设计能力,以及专门为中国市场的需要而进一步增强的中国国标(GB)内容等。本书由北京兆迪科技有限公司编著,参加编写的人员有王焕田、刘静、雷保珍、刘海起、魏俊岭、任慧华、詹路、冯元超、刘江波、周涛、段进敏、赵枫、邵为龙、侯俊飞、龙宇、施志杰、詹棋、高政、孙润、李倩倩、黄红霞、尹泉、李行、詹超、尹佩文、赵磊、王晓萍、陈淑童、周攀、吴伟、王海波、高策、冯华超、周思思、黄光辉、党辉、冯峰、詹聪、平迪、管璇、王平、李友荣。本书经过多次审校,但仍不免有疏漏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予以指正。   编 者
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精通三维设计,释放无限创意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制造业和设计领域,掌握先进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是提升工作效率、实现复杂设计理念的关键。SolidWorks作为全球领先的三维CAD解决方案,凭借其直观易用的界面、强大的功能以及广泛的应用场景,赢得了无数专业人士的青睐。本书《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旨在带领读者深入探索SolidWorks 2016中文版的核心功能和高级技巧,帮助您从容应对从概念设计到工程实现的各个环节,将您的设计能力提升至全新高度。 本书并非一本基础入门教程,而是面向已经熟悉SolidWorks基本操作,希望进一步提升设计水平、掌握更复杂建模技巧、优化设计流程、并深入了解其在工程应用中强大潜力的用户。我们将聚焦于SolidWorks 2016中文版的那些能真正体现其“高级”特质的功能模块和工作流程,带领您领略三维设计的艺术与科学。 精湛建模,挑战设计极限 掌握SolidWorks高级应用,首先在于突破基础建模的藩篱,驾驭更复杂的曲面造型与特征。本书将带您深入学习高级曲面建模技术。我们不再局限于简单的拉伸、旋转、扫描等基本命令,而是将重点放在理解曲面之间的精妙关系,如曲率连续性、G0/G1/G2/G3连续性控制,以及如何通过样条曲线、混合曲面、填充曲面、边界曲面等工具精确地构建出符合人体工程学、空气动力学或美学要求的复杂曲面。您将学习到如何利用曲面作为基准,高效地创建出具有流线型外观的产品外壳、高性能的汽车零部件、甚至精密的医疗器械。 在复杂零件建模方面,本书将引导您掌握如何高效地处理包含大量特征、复杂阵列、工程图纸细节的大型装配体。我们将深入研究特征工程,包括如何利用高级实体特征,如阵列(包括曲线驱动阵列、表格驱动阵列)、镜像、圆角(包括可变半径圆角、带圆角曲面)、倒角、抽壳(包括多曲面抽壳、变壁厚抽壳)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和优化复杂的特征树。您将学会如何通过父子关系分析,避免设计中的潜在错误,并掌握在设计过程中灵活调整和修改模型的方法,极大地提高修改效率。 装配体的艺术,协同设计的基石 三维设计离不开装配,而高效的装配体管理则是项目成功的关键。《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将重点阐述高级装配体设计的策略和技巧。您将学习如何创建包含成百上千个零件的大型装配体,并对其进行高效的管理。这包括: 高级配合:除了基础的重合、平行、垂直等配合,我们还会深入讲解高级配合,如齿轮配合、万向节配合、限位配合、限位配合等,以及如何利用配合驱动来模拟机械运动。 爆炸视图与动画:学习如何创建引人注目的爆炸视图,清晰地展示装配体的拆解过程,便于维修、装配指导和产品演示。同时,还将探讨如何利用SolidWorks Motion Study模块创建装配体运动仿真,模拟产品的实际工作状态,预测潜在的干涉问题,并优化运动参数。 大型设计审查(Large Design Review):对于包含大量零件的装配体,我们将介绍如何利用“大型设计审查”模式,快速加载和浏览大型装配体,进行性能分析,并进行必要的修改,而不必等待整个装配体完全加载。 零部件替换与互换性:学习如何高效地管理零部件,包括使用替代模型来简化大型装配体,以及如何设置互换性,方便在设计中快速替换同类型零部件。 配置(Configurations):掌握如何利用配置功能,在一个零件或装配体文件中创建不同版本的设计,例如不同尺寸、不同材料、不同状态的变体,极大地简化了产品线的管理和设计迭代。 工程图的严谨,将设计转化为现实 再精美的三维模型,也需要通过精确的工程图纸才能指导生产。《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将带您进入高级工程图绘制的领域。我们将不再满足于基本的视图创建和尺寸标注,而是深入学习: 复杂视图的创建与管理:学习如何创建剖视图(包括阶梯剖视图、旋转剖视图)、局部视图、详细视图、断裂视图,以及如何对这些视图进行精细的调整和管理。 高级尺寸标注与公差:掌握如何进行形位公差(GD&T)标注,理解基准、理想尺寸、公差带等概念,确保产品加工的精度和互换性。学习如何应用自动化尺寸标注功能,提高标注效率。 符号与注解:深入了解各种工程符号的含义和应用,如表面粗糙度符号、焊接符号、疲劳裂纹符号等。学习如何添加注解,如文本、图层、参数链接,使工程图信息更加丰富和准确。 BOM表(物料清单)的定制:学习如何创建和管理物料清单(BOM),包括自定义BOM表的内容、格式,以及如何将其与装配体中的零部件属性关联,实现数据的自动化更新。 模板与批量打印:学习如何创建和使用工程图模板,规范图纸格式,提高绘图效率。掌握如何进行批量打印,一次性输出多个工程图文件。 模具设计与钣金:专业领域的深度探索 对于从事模具制造和钣金行业的专业人士,SolidWorks提供了强大的专用工具。《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将为您揭示这些工具的精髓: 模具设计(Mold Design):我们将详细介绍分模技术,包括如何识别分型面,如何创建分型线,如何制作拔模斜度,以及如何生成型腔和型芯。您将学习如何处理圆角、拔模斜度、加强筋等复杂情况,并掌握如何进行冷却系统和浇口系统的设计。 钣金设计(Sheet Metal):掌握钣金件的创建和编辑,包括创建底板、边肋、折弯、孔,以及如何利用展开视图生成2D工程图。我们将深入讲解角 접힘(Corner Flange)、锥形法兰(Tapered Flange)、折弯补偿(Bend Allowance)等关键概念,确保展开后的尺寸精度。您还将学习如何处理钣金件的接缝和孔的类型。 高级仿真与渲染:验证设计,提升表现力 现代工程设计离不开对产品性能的仿真分析,以及对产品外观的直观展示。《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将引导您进入高级仿真分析和渲染的殿堂: SolidWorks Simulation(结构分析):您将学习如何进行静态应力分析,评估零件在承受载荷时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我们将深入讲解网格划分的技巧,载荷和约束的施加,以及结果的解读,帮助您优化设计,提高产品强度和可靠性。 SolidWorks Visualize(渲染):掌握如何利用SolidWorks Visualize创建逼真的产品渲染图。您将学习如何导入模型,选择和应用材质,设置灯光,添加背景,以及调整相机视角,制作出具有专业水准的产品效果图,用于产品宣传、市场推广和客户沟通。 设计自动化与二次开发:释放无限可能 在追求效率和重复性任务自动化的今天,了解SolidWorks的设计自动化和二次开发能力至关重要。《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将为您打开这扇大门: 设计自动化(Design Automation):学习如何利用参数化设计,通过修改尺寸和参数来快速生成模型的不同变体。掌握宏命令(Macros)的应用,录制重复性操作,实现自动化建模,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SolidWorks API(应用程序接口):对于有编程基础的用户,我们将简要介绍SolidWorks API,让您了解如何通过编程语言(如VBA、C++)来调用SolidWorks的功能,实现更复杂的自动化任务和定制化解决方案。 学习方法与进阶指导 本书的编写力求逻辑清晰、案例丰富、循序渐进。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建议读者: 1. 理论结合实践:每掌握一项高级功能,务必通过书中的实例进行操作演练,并在自己的实际项目中进行尝试。 2. 深入理解原理:不仅仅是模仿操作,更要理解背后设计的原理和逻辑,这样才能在遇到问题时灵活变通。 3. 查阅官方文档:SolidWorks官方的帮助文档是宝贵的资源,在遇到疑难问题时,不妨仔细查阅。 4. 积极参与社区:加入SolidWorks用户社区,与其他使用者交流经验,获取帮助,分享成果。 《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您在三维设计领域不断进阶的有力伙伴。通过学习本书,您将能够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复杂的设计任务,将创意转化为现实,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让我们一同踏上SolidWorks高级应用的探索之旅,释放您无限的设计潜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个对工业设计充满热情的设计师,平时喜欢用 SolidWorks 来实现我的创意。虽然我不是技术出身,但凭借着一股钻研的劲头,也摸索出了一些基本的操作。然而,我总感觉自己在“玩” SolidWorks,而不是“驾驭”它。直到我接触到这本《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游刃有余”。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更侧重于从“设计思维”出发,来讲解 SolidWorks 的各项功能,让我茅塞顿开。 本书在“爆炸视图”和“动画制作”方面的讲解,是我之前从未想过的。我一直把 SolidWorks Motion 当作是模拟工具,但这本书却将其与“产品展示”和“装配过程演示”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书中对“运动路径”、“关键帧”和“渲染”的细致讲解,我学会了如何制作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产品动画,这对于我进行设计汇报和作品集展示,简直是锦上添花。以前我只能用PPT来枯燥地展示模型,现在我可以用动态的方式,让我的设计“活”起来。 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自定义工具栏”和“宏命令”的讲解。我之前经常重复执行一些重复性的操作,觉得非常耗时。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根据自己的工作习惯,定制个性化的工具栏,将常用的命令一键到位。更重要的是,它还引入了“宏录制”和“宏编辑”的概念,让我能够自动化一些繁琐的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工作效率。这就像是拥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设计助手”,让我的工作事半功倍。 这本书对于“Inventor”和“AutoCAD”等其他 CAD 软件的“数据交互”和“兼容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之前经常会遇到不同格式文件之间互相导入导出时出现的问题,导致模型变形或者数据丢失。这本书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何利用“STEP”、“IGES”等通用格式进行数据交换,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STL”等网格文件。这对于我需要与不同软件使用者协作,或者整合来自不同来源的设计数据,至关重要。 另外,本书在“结构设计”和“工程图的标准化”方面,也给我带来了新的启发。我一直认为工程图只是模型的简单呈现,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规范的工程图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设计沟通中的误解,提高生产效率。书中关于“视图投影”、“尺寸标注规范”、“公差表示”的讲解,都非常专业和实用。特别是关于“BOM表”的生成和管理,以及如何与ERP系统集成,让我对 SolidWorks 在企业级设计流程中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个在机械设计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一直觉得自己的SolidWorks技能还停留在基础操作层面,很多高级功能和技巧始终不得其法。市面上找了很多资料,要么太浅显,要么就是照本宣科,看得人昏昏欲睡,学了也记不住。直到我遇到了这本书,简直是相见恨晚!它不像其他教程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形象的方式,一步步地把我带入了SolidWorks的进阶世界。 首先,它对模型重建和修复的讲解,我之前一直很头疼的问题,在这本书里得到了非常系统和深入的阐述。例如,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曲面工具来修复那些“糟糕”的模型,那些看似无从下手的问题,在作者的指导下,竟然变得清晰明了。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扫描”和“扫描-旋转”命令的进阶应用,这两种我以前觉得很鸡肋的功能,在这本书里被挖掘出了惊人的潜力,不仅可以用来创建复杂的曲面,还能极大地提高模型设计的效率。 而且,本书对高级装配体的管理和优化也做了非常精彩的论述。之前我经常在处理大型装配体时感到力不从心,各种零部件的约束关系纠缠不清,修改起来更是痛苦不堪。这本书引入了“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装配策略,并结合了“零件互锁”和“激励”等概念,让我对装配体的逻辑有了全新的认识。更重要的是,书中还分享了许多关于大型装配体性能优化的技巧,比如如何合理使用“简化模型”和“参照集”,这对于我实际工作中处理复杂的机械结构,简直是雪中送炭! 我一直对动态模拟和有限元分析这些高级功能充满了好奇,但又觉得无从下手。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制!它循序渐进地介绍了 SolidWorks Motion 和 Simulation 的使用方法,从最基础的运动学分析,到复杂的应力、应变、疲劳分析,都讲解得非常透彻。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关于“载荷施加”和“网格划分”的讲解,这些看似琐碎但至关重要的步骤,作者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技巧,让我能够避免很多常见的错误,并且能够更准确地评估设计的可靠性。 最后,这本书在工程图的绘制和出图方面,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我总觉得工程图只是把模型“翻译”过来,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好的工程图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沟通的艺术。书中关于“视图创建”、“标注技巧”、“符号应用”的讲解,都非常精炼和实用。特别是关于“多视图组合”和“细节视图”的生成,以及如何运用“参数化标注”来提高图纸的可维护性,这些都是我之前从未深入思考过的方面,这本书真正让我从一个“模型制作者”升级为一名“设计沟通者”。

评分

说实话,我是一名 SolidWorks 的老用户了,用了也快十年了。从入门版到高级版,基本上市面上的教程我都看过不少。但不得不说,这本《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给我带来的惊喜,是前所未有的。它没有泛泛而谈,而是深入到每一个细节,用一种“解剖”的方式,把 SolidWorks 的高级功能讲得透透彻彻。我感觉自己像是在学习一门“武功秘籍”,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功力。 书中对“曲面高级建模”和“实体曲面混合”的讲解,让我对复杂曲面的理解达到了新的境界。我之前一直以为曲面只能用来做一些外观件,但这本书展示了如何利用曲面来构建复杂的工程结构,例如具有内部冷却通道的模具,或者轻量化的航空部件。书中关于“曲面修复”、“曲面缝合”、“曲面偏移”的技巧,都非常具有实操性,我尝试着应用到我目前正在设计的一个风力涡轮叶片模型上,效果惊人。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在“应力分析”和“疲劳寿命预测”方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之前在设计一些关键受力部件时,总是凭经验来估算强度,缺乏科学的依据。这本书详细讲解了如何进行“静态分析”、“动态分析”以及“屈曲分析”,并且还介绍了如何根据“材料属性”和“载荷条件”来预测零件的疲劳寿命。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我的设计信心,也为我节省了大量的物理原型测试成本。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运动学仿真”和“动力学仿真”的区分以及各自的应用场景。我之前总是把它们混淆,但这本书通过清晰的实例,让我明白了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仿真类型。例如,书中演示了如何模拟一个机械臂的运动轨迹,以及如何分析一个悬挂系统的动态响应,这些都极具启发性。 最让我惊喜的是,本书还涉及了“Moldflow”和“DFM”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这对于我从事模具设计工作的人员来说,简直是宝藏。它让我了解到 SolidWorks 与专业的 CAE 软件如何协同工作,以及如何从设计初期就考虑制造的可行性。书中关于“拔模分析”、“壁厚分析”和“流动分析”的初步介绍,让我对产品设计的全生命周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我是一名刚刚毕业,准备进入工程设计行业的学生。在学校里,我接触了 SolidWorks的基础知识,但总觉得很多操作都停留在表面,无法真正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和强大的功能。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入手了这本《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有料”!它不像我之前看的那些入门教程,上来就讲“点击这里,选择那里”,而是从更宏观的角度,讲解了SolidWorks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流程,让我对软件的理解上升了一个高度。 书中关于“参数化设计”和“草图驱动设计”的深入探讨,彻底改变了我对模型创建的认知。我之前习惯于直接绘制形状,然后进行拉伸、旋转等操作,但这本书教会了我如何利用尺寸、关系和约束来驱动设计。这种“由尺寸决定形状”的思想,不仅让我的模型更具灵活性,也让我能够更轻松地进行设计迭代和修改。特别是关于“驱动草图”和“配置”的应用,让我能够快速生成不同尺寸和规格的变种模型,这对于我未来可能需要面对的标准化零件设计,无疑是宝贵的财富。 而且,本书在曲面造型方面的讲解,简直是我的“启蒙读物”。我之前对曲面建模一直感到畏惧,觉得那是非常高深的学问。但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直观的方式,将复杂的曲面概念分解开来,从“基准曲面”的创建,到“扫描”、“放样”等曲面工具的精细运用,都做了详尽的剖析。书中关于“曲面质量分析”和“边界曲面”的讲解,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控制曲面的光顺性和连续性,这对于我将来需要设计一些具有流线型外观的零件,是非常关键的。 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建模本身,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应用领域。它对“钣金设计”的讲解,让我看到了 SolidWorks在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书中关于“折弯”、“展开”、“开槽”等操作的详细介绍,以及如何通过“实体转钣金”和“钣金件的编辑”,让我对钣金件的设计流程有了清晰的认识。特别是关于“模具”和“冲压”的初步介绍,让我对SolidWorks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有了更深的理解。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地引导我一步步探索 SolidWorks 的无限可能。它不仅传授了我扎实的应用技巧,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深信,这本书将是我在工程设计道路上的一块重要基石,为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工程师,主要负责产品的研发和设计。在工作中,SolidWorks 是我不可或缺的工具,我一直致力于提升自己的 SolidWorks 应用水平。市面上有很多 SolidWorks 的教程,但我发现很多都停留在基础功能层面,对于如何将这些功能发挥到极致,或者处理复杂的设计场景,讲解得不够深入。直到我发现了这本《SolidWorks高级应用教程(2016中文版)》,我才觉得自己找到了“真传”。这本书的作者显然对 SolidWorks 有着极其深入的理解,并且能够将复杂的知识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 本书在“高级曲面造型”和“复杂零件设计”方面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在设计一些具有复杂曲面特征的零件时,经常会遇到各种问题,例如曲面不连续、造型不流畅等。这本书提供了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案,包括如何利用“多重扫描”、“混合曲面”和“曲面裁剪”等高级曲面工具来创建高质量的曲面。特别是书中关于“曲面质量检测”和“曲面优化”的技巧,让我能够创作出更加精致和专业的设计。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本书在“装配体高级管理”和“大型装配体优化”方面的内容。我之前在处理包含数百个零件的大型装配体时,经常会遇到卡顿、运行缓慢等问题。这本书提供了一系列实用的技巧,例如如何使用“轻化模式”、“参照集”和“配置”来提高装配体的性能。此外,书中还讲解了如何利用“装配体特征”和“间隙分析”来优化装配体的设计,这对于提高设计效率和产品可靠性至关重要。 我特别欣赏本书在“模拟分析”和“工程图优化”方面的深入探讨。它不仅仅是介绍软件的操作,更是从工程设计的角度,讲解了如何运用 SolidWorks 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书中关于“有限元分析”的讲解,不仅介绍了如何施加载荷和约束,还对结果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零件的受力情况。此外,书中关于“工程图模板”和“图纸集”的讲解,也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出图效率和图纸的标准化程度。 最后,这本书在“数据管理”和“协作设计”方面的内容,也给我带来了新的思路。它让我认识到,在现代工程设计中,仅仅掌握软件操作是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数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书中关于“PDM系统”的介绍,以及如何利用 SolidWorks 的“版本控制”和“审批流程”来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都极具价值。我非常相信,这本书将成为我在 SolidWorks 应用领域不断进阶的强大助力。

评分

还不错,,,

评分

书是正品,包装完好,翻看了下,例子有点简单

评分

能学到一些东西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

有点意外的一本书

评分

物流很快东西不多喜欢这本书

评分

没有详细步骤

评分

买错了,伤心,本来想学simulation的,这本书只是皮毛的说了一下

评分

必备好书,塑封的很严实,附带光盘得想法拷出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