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戏曲学”含指戏曲学科,但如前所述,这是一庞大、系统的工程,非一人之力所能及,故《戏曲学论》所涉及和论述的也主要是作者所熟悉和研究到的方面,未能面面俱到,多属专题性质,大致可以分为:理论现状、戏曲本体、文化民俗、戏曲学术史、民间戏剧、地方戏少数民族戏剧、京剧昆曲等七个方面。
作者简介
刘祯,1963年出生于内蒙古,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梅兰芳纪念馆书记、副馆长。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所长。现兼任中国傩戏学研究会会长等职。武汉大学、东南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等兼职教授。主要从事戏剧史论及民间文化、宗教祭祀戏剧等方面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民间目连文化》(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成果奖)、《勾栏人生》(该书系国家“九五”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华夏审美风尚史”之第七卷(元代卷),由本人独立承担完成。2001年“华夏审美风尚史”丛书获第五届“国家图书奖”)、《民间戏剧与戏曲史学论》、《昆曲与文人文化》(与人合作)、《戏曲学论》、《中华戏曲·昆曲》(合著)、《中国民间目连文化》(2015年修订版)、《戏曲历史与审美变迁》、《北京戏剧通史·辽金元卷》(本卷主编主撰),主编《东方戏剧论文集》、《中国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20世纪戏曲学研究论丛》(10册)、《戏曲鉴赏》等20多部(套)。发表论文评论二百余篇,论文曾获中罔艺术研究院第四届科研成果一等奖。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重大课题《昆曲艺术大典》副总主编,《中尉近代戏曲论著集成》副丰编,主持(之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重点课题《昆曲口述史》。
目录
前言
一、戏曲、戏曲史与戏曲美学特征
二、关于戏曲学
三、张庚与戏曲表演理论研究
四、“前海学派”与戏曲理论体系
第一编 理论现状
消长与共:戏曲理论学术与戏曲发展关系论纲
一 古代戏曲理论与戏曲发展
二 20世纪前期:现代戏曲理论与戏曲(京剧)表演艺术
三 五六十年代:戏改与“现代人的艺术经验”
四 新时期以来的戏曲理论与戏曲发展
20世纪中国戏剧学批判
一 戏剧——戏曲:特征强化与视界萎化
二 理论经验化与批评之失语
三 精华与糟粕二维标准与民间戏剧的实质疏遗
四 参与和整合:营建戏剧的文化机能
中国戏曲理论之“戏剧化”与本体回归
一 古典戏曲理论的文学化
二 20世纪戏曲理论的”戏剧化”与精致化
三 戏曲创作与理论的本体回归
近年来中国戏曲理论研究的现状
一 近年来的戏曲理论研究
二 昆曲文化现象及对昆曲的研究
三 戏曲剧种、民间戏曲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四 戏曲历史研究和新学科方法
五 戏曲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第二编 本体批评
新时期话剧与戏曲革新探索述论
一 心灵浮现、内向化是新时期话剧人文精神和理性思维走向深入的显现
二 80年代后期戏曲探索达到高潮
新时期戏剧人物创造论
一 神化与人化
二 从英雄到”小人物”
三 非主人公的喧宾夺主
四 单面性格、单纯性格与复杂性格
五 对”程式化”正面人物的反思、批判
六 “挂一漏万”与整体关照
关于当前戏曲创作研究中的两个问题
一 剧作家思想的消解和个性的缺乏
二 戏曲本质:文学性与综合性的双重统一
建立人文情境中的戏剧批评
一 当下戏剧批评多非本体意义的批评
二 批评成为戏剧链的”团圆收煞”
三 倡导“无目的目的性”的戏剧批评
四 加强戏剧批评理论的研究
五 回归学术是批评之为批评的根本
……
第三编 文化与民俗
第四编 戏曲学术史
第五编 民间与祭祀戏剧
第六编 地方戏与少数民族戏剧
第七编 京剧昆曲
附录
精彩书摘
《戏曲学论》:
现代中国戏剧学自世纪初王国维始迄今已近一个世纪,百年间走过了从奠基草创到快速发展的不同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历史性的成就。站在世纪之末回首瞻望,蔚为大观,相信会有更多的文章对20世纪中国戏剧学的成就予以历史的总结和定位,这是本文论述的前提,而本文论述所选择的视角和侧重在于检视20世纪中国戏剧学研究,结合理论与实践做些逆向思索和分析,提出一孔之见,企冀有裨于戏剧学者的批判,有助于未来戏剧学的发展和体系建立。
一、戏剧——戏曲:特征强化与视界萎化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戏剧与戏曲这两个概念基本相同而又名有侧重。“戏剧”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杜牧《西江怀古》诗中,“戏曲”一词则较早出现于宋元间刘埙的《水云村稿·词人吴用章传》,虽非真正戏剧,却与后来中国戏剧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宋元以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戏剧形成,却始终没有统一称谓,南戏、杂剧、传奇、剧戏等,随时间、地域、形式之异而有别,即使同一种南戏,称谓亦有多种,而有的概念如元曲、乐府,兼指戏曲与文学形式的散曲,莫衷一是。本世纪初,王国维始以“戏曲”命名,撰作《戏曲考原》和《宋元戏曲考》,这一概念渐被认同。
王国维有渊博的国学根底,又深受西方哲学美学、戏剧理论的影响,可说学贯中西。时代使他可以将视野放得更开,摆脱了闭关锁国的小民心态。他并未有意识地做中西比较,但无疑,具有鲜明民族色彩的“戏曲”的运用,是以西方drama为参照的结果。王国维对现代中国戏剧学的意义,不仅在传统实证取得的成就上,更于他所具有的现代意识和科学精神,他的实证研究也正是建立在现代意识和科学精神之上的。所以,乍看是一个概念的厘定,却可以看出作为现代中国戏剧学开创者的不凡。
百年来,尤其是50年代以后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戏剧的民族特征、艺术特点在一定的范围内被充分地认识和归纳,这与“戏曲”概念的规定不是没有关系的,但也应当指出,它的指出同时也制约了中国戏剧研究之路:从范围到内涵。
既然历史上对戏剧有那么多的称谓,每一称谓就都有它合理的一面,单用“戏曲”来统摄,就会有局限。任中敏就曾批评王国维模糊了“戏剧”与“戏曲”的概念,单呼戏曲,所取太狭,所失太多,以戏曲概括戏剧,难免陷入但要唱不要白之嫌1。如果拘泥于“戏曲”研究理论,所失更多。事实上也是,中国戏曲特征不断被强化,而同时我们的研究视界则呈萎化之态,视界的萎化又制约了我们对中国戏曲理论的研究只能是小理论,它的普遍性、涵盖力就有限。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中有从史的角度所设“戏曲研究家及论著”,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戏曲理论、戏曲美学或戏曲概论。与此同时,“戏剧”几乎成为话剧的独有名称,许多煌煌通论中国戏剧的著作可以对戏曲只字不提,包括时下较热的戏剧小品也被纳入戏剧——话剧系统,而仿佛与民族传统戏剧艺术无涉。戏曲概念越来越清晰,戏曲的范围与视界却在丧失与萎缩,与其他文学艺术理论相比,戏曲理论建设缓慢而凝滞,所以有人过激地批评戏曲没有理论。这话很刺耳,却也很值得戏曲界玩味、反省。从戏剧到戏曲,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问题,而积聚、反映着人们的观念。当我们大讲“戏曲”时,有助于维护、凸显戏剧的民族特点,但如若认为研究戏曲或学戏曲者去染指话剧、西方戏剧是疏离行为,无疑就狭窄了——然这都已是不争的事实。中国传统戏剧——戏曲有着高度的综合性,积淀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能够熟悉、领会确非易事,但若因此而排拒现代戏剧及其理论,不能将之上升到美学维度加以阐释,必然会走向失落。这是一个观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知识——理论结构的问题。
……
前言/序言
一、戏曲、戏曲史与戏曲美学特征戏曲,是中国所特有的一种传统戏剧艺术。戏剧是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一种舞台表演艺术,通过演员的人物扮演、情节推进敷演悲欢离合的故事。戏剧是一种综合艺术,不似舞蹈、美术、音乐等都为单体艺术,它是由多种艺术门类复合而成,它的出现是文学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也是较高阶段)的产物。中国是戏曲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据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1980、1981年的统计,中国戏曲剧种有317种1,当然30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给戏曲及各地地方戏所带来的变化也是前所未有的,在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戏曲占有重要的地位。
戏曲在中国大众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民间,节庆庙会是人们最集中、最热闹的时候,而此时也是戏曲演出一展技艺、酣畅淋漓之刻。在文人士夫中,他们对戏曲曾经有过歧视和偏见,而一旦接受了,尤其是昆曲这样比较雅正戏曲的出现,得到了他们的青睐,陶醉、沉溺期间,并积极投入其创作,推动了戏曲的发展和文学性的提高。
戏曲是中国思想文化重要的载体和宝库。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字的产生也极其古老。在创造人类文明和表达思想智慧中,形成了良好的记录传统。戏曲更是以其形象、生动的手段,吸引观众、传播思想文化、道德伦理、历史知识。戏曲是一种艺术形式,这种形式形成一条独特的传播链条和网络,联系和凝聚了生活在这块土地上所有的人们——从古至今。对戏曲,士夫文人有排斥、鄙视的一面,但也正是那些不带偏见、进步的文人,把戏曲提高到一种可以和正统文学相提并论的地步,争得了更广泛的社会认可。他们通过戏曲作品所表达的人文精神和进步思想,照耀了一个时代,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他们思想的感召力和震撼力。关汉卿的批判意识,王实甫的爱情理想,马致远的文人苦闷,高则诚的风化思想,汤显祖的“情至”观念,李玉的市民感情,孔尚任的桃花扇情结,等等,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它充实和提升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内涵和哲理。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戏曲作为一种民间演出、民间艺术,它的大众意识、平民思想。戏曲表达的是一种民间思想、道德、伦理和趣味,同样,传播的也是这样一种精神。在一个接受教育还只是少数人的历史时代,戏曲所发挥的教育、教化功能是怎么估计也不高的。这一点,各方面人士都看到了,所以李渔在《闲情偶寄》中强调:“传奇不比文章,文章做与读书人看,故不怪其深;戏文做与读书人与不读书人同看,又与不读书之妇人小儿同看,故贵浅不贵深”。戏曲、戏曲思想对中国人的影响是最深入、广泛的,时间也是持久弥长的。
戏曲学论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戏曲学论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