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筆者15年操盤經驗,幫你構建適閤自己的交易係統
本書精髓:計算概率+製定策略+資金管理
數據說話:48個測試案例,教你量化交易的精髓
資金管理:利用數據分析,多次交易,把握更多投資機會
跟隨趨勢:不預測未來,用曆史數據判斷趨勢並快速更迭
避免激進:始終把安全放在首要位,保證本金很重要
《短綫炒股實戰 股票交易策略與操盤心經》將交易分成辨彆趨勢、概率統計、製訂策略、資金管理四個部分進行講解,從主旨到形式都有彆於市麵上同類書籍。
趨勢是所有策略的過濾器,順應趨勢不論對短綫交易還是對長綫交易來說,都是首要原則。《短綫炒股實戰:股票交易策略與操盤心經》不僅讓讀者學會瞭如何在趨勢的基礎上製訂大概率的盈利策略,以及準確率與盈虧比的關係,還讓讀者瞭解到策略隨處可得,但資金管理隻有在策略的基礎上纔能做得更好。隻有將這些模塊分化解決後,纔有可能一緻性獲利。
《短綫炒股實戰 股票交易策略與操盤心經》適閤那些走入交易迷途且多以虧損為常態的交易者。由於這些人沒有理順交易的理念,沒有以模塊化處理交易問題的經驗,所以會處於混沌狀態之中。讀透本書,一切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孟慶宇
從2002年進入股市,經曆過波瀾壯闊的大牛市,也經曆過哀鴻遍野的熊市。參與過期貨、外匯、股票等多種金融投資産品。從5萬元的本金,一直操作到100多萬元,在熊市中又被打迴到10萬元。曾經擔任某國字頭基金公司的投資經理,掌管的資金達20多億元。現任量子恒道信息谘詢公司策略分析師,擅長量化分析和程序化交易,對海龜法則和三重濾網有深入研究。
第一章彆走彎路
1.1 鏟牛糞的故事——繞彎子
1.2 少犯錯誤——輸傢的遊戲
1.3 復利——第八大奇跡
1.4 違背常識——隨手可建交易係統
第二章短綫的精髓是效率
2.1 我要做短綫——你肯定有極強的控製欲
2.2 短綫不是時間短
2.2.1 勢如擴弩,節如發機
2.2.2 短綫要的是效率
2.3 21 點——最簡單的博弈
2.3.1 21 點規則
2.3.2 利用概率
2.3.3 為什麼還是你輸
2.4 用數學乾掉它
2.4.1 算牌法
2.4.2 5 分以上動手
2.5 交易市場中的概率統計——傾聽市場的聲音
第三章策略的過濾器
3.1 定義趨勢
3.1.1 上漲、下跌趨勢
3.1.2 一起來畫趨勢綫
3.1.3 動態繪製趨勢綫
3.2 上證綜閤指數趨勢界定
3.2.1 2013 年8 月至2015 年9 月趨勢界定
3.2.2 2015 年6 月至2015 年8 月趨勢界定
3.2.3 2015 年8 月至2015 年12 月趨勢界定
3.2.4 2016 年1 月至2016 年4 月趨勢界定
3.2.5 2016 年4 月至2016 年8 月趨勢界定
3.3 趨勢反轉方法論拓展
3.3.1 2B 法則
3.3.2 反齣擊日法
3.4 一緻性交易
3.4.1 123 法則應用
3.4.2 哪種情況適閤突破跟進
3.4.3 掐頭去尾
3.4.4 加倉
3.4.5 更積極的買入方法
第四章基礎數據統計
4.1 擬閤參數——刻舟求劍的交易方法
4.1.1 漁網放置前後
4.1.2 順變求變
4.2 進化算法——從進化論得到的靈感
4.2.1 變異和遺傳
4.2.2 曆史統計數據
4.3 連續性統計——規避跳空影響
4.3.1 以相臨兩天收盤價的對比——規避跳空影響
4.3.2 漲跌概率並不等於漲跌幅度
4.3.3 日、周、月皆可統計
第五章RangeBreak 短綫交易係統
5.1 建倉點位量化——爆炸點
5.1.1 幅度
5.1.2 起始點
5.2 推進速率——打破平衡
5.2.1 RangeBreak 係統
5.2.2 優化係數
5.3 如何進行係統評測
5.3.1 利潤總額
5.3.2 平均交易迴報
5.3.3 最大獲利和最大虧損
5.3.4 盈虧比
5.3.5 毛利潤和毛虧損
5.3.6 連續最大虧損次數、金額
5.4 RangeBreak 係統評測
5.4.1 上證綜閤指數周綫係統評測
5.4.2 商品期貨日綫係統評測
5.5 RangeBreak 係統應用問題與視覺呈現
5.5.1 關於止損
5.5.2 與基礎數據統計結閤應用
5.5.3 視覺呈現
第六章像海龜一樣成長
6.1 海龜法則是短綫交易嗎?
6. 2 海龜法則的優勢
6.2.1 錨定心理
6.2.2 突破錨定形成趨勢
6.3 海龜法則詳解
6.3.1 市場——買賣什麼
6.3.2 頭寸規模——買賣多少
6.3.3 入市——何時買賣
6.3.4 止損——何時退齣虧損的頭寸
6.3.5 離市——何時退齣贏利的頭寸
6.3.6 策略——如何買賣
6.4 海龜法則交易係統評測
6.4.1 上證綜閤指數日綫係統評測
6.4.2 螺紋鋼指數日綫係統評測
6.5 海龜法則優化
6.5.1 理想中的海龜交易
6.5.2 修改加倉條件
6.5.3 過濾器
6.6 海龜法則的視覺呈現
6.7 ATR 通道
6.7.1 在RangeBreak 中加入ATR
6.7.2 ATR 通道與原版RangeBreak 對比
6.7.3 ATR 通道交易係統評測
6.7.4 ATR 通道的視覺呈現
第七章 三重濾網
7.1 再買低一點
7.2 原版三重濾網第一重濾網
7.2.1 先定方嚮
7.2.2 詳解MACD 指數異同平滑異同平均綫
7.3 原版三重濾網第二重濾網
7.3.1 再找反彈高點、迴調低點
7.3.2 詳解KD 隨機指標
7.4 原版三重濾網第三重濾網
7.4.1 尋找建倉點
7.4.2 一次完整的三重濾網交易
7.5 三重濾網優化
7.5.1 第一重濾網優化
7.5.2 第二重濾網優化
7.5.3 第三重濾網優化
7.6 一些經驗和教訓
7.6.1 不要隨便更換標的
7.6.2 有明顯不適信號不交易
7.6.3 不要主觀臆測
7.6.4 一緻性交易
7.6.5 不要用錢試
第八章資金管理
8.1 21 點遊戲中的下注方法
8.2 凱利的公式
8.3 真實情況怎麼樣
8.4 重新想辦法
第九章菲阿裏四價
9.1 冠軍菲阿裏
9.2 菲阿裏四價
9.2.1 基本策略
9.2.2 正常情況的交易
9.2.3 來自內部的支撐
9.2.4 來自外部的威脅
9.3 菲阿裏四價係統評測
9.4 菲阿裏四價資金管理應用
9.5 菲阿裏係統視覺呈現
第十章為什麼要量化
10.1 量化就是程序化嗎
10.1.1 程序化就在身邊
10.1.2 量化堆積成策略
10.1.3 不要畏懼未來函數
10.2 技術分析史是一部量化史
10.2.1 查爾斯·道
10.2.2 道錯理論方法論
10.2.3 第一次量化123 法則
10.2.4 第二次量化價格形態
10.2.5 願聞將軍之誌
10.2.6 波浪理論方法論
10.2.7 第三次量化波浪理論
10.2.8 大盤的時間窗口
10.2.9 第四次量化混沌理論
第十一章簡明的交易
11.1 解構交易
11.1.1 概率統計
11.1.2 構建策略
11.2 多策略不糾結
11.2.1 小數定律
11.2.2 隨手交易
11.3 一緻性焦慮
11.3.1 盈虧比計算交易規模
11.3.2 試圖說服你的一些數據
11.4 收益靠時間沉澱、靠效率放大
這本書拿到手的時候,說實話,我有點小小的期待,畢竟書名聽起來就挺實用的。翻開後發現,它不是那種隻會講基本概念的入門書,更像是老股民的經驗分享錄。作者的筆觸很接地氣,沒有太多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更多的是直接切入實戰中的痛點。比如,他分析瞭幾種常見的市場情緒對操作的影響,讓我這個經常在追漲殺跌中迷失方嚮的人,一下子找到瞭共鳴。書中講到的一些盤口語言解讀,對我這種總是在猶豫不決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試著用書中的方法去觀察幾支股票,發現確實能捕捉到一些之前忽略的信號。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教你某個神奇的指標,而在於幫你建立一套自己的交易思維框架。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以前的交易習慣,那些過於衝動和情緒化的決策,在書中的案例麵前顯得格外可笑。總的來說,如果你想從純粹的“技術學習者”轉變為“實戰思考者”,這本書絕對值得一讀。
評分我是一個對圖形和指標有一定瞭解的交易者,所以市麵上大部分基礎書籍對我吸引力不大。但是,這本書在“操盤細節”上的描繪,真的刷新瞭我的認知。作者不是停留在“哪裏買、哪裏賣”的錶麵,而是深入到開盤瞬間、尾盤異動的具體解讀。比如,他對成交量背離的分析,以及如何結閤分時圖來判斷主力資金的真實意圖,這些都是我在其他地方很少能看到的細緻入微的觀察。特彆是書中關於“如何利用市場噪音進行反嚮操作”的章節,提供瞭一種全新的視角。它教會我如何從信息的洪流中抽離齣來,專注於那些本質性的交易信號,而不是被市場製造的恐慌或狂熱所裹挾。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把看似隨機的市場波動,拆解成瞭可以被理解和利用的結構,讓技術分析不再是死闆的圖錶,而是活生生的戰場情報。
評分初讀此書,最大的感受就是“乾貨滿滿,直擊靈魂”。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堆砌理論,而是充滿瞭實操的智慧。我尤其欣賞作者在風險控製方麵的論述,那部分寫得極其深刻且負責任。他強調的“保住本金是第一要務”,以及如何設定止損綫,而不是寄希望於“再等等看”,這對於我這種經常在小虧時心存僥幸的人來說,是一次嚴厲的敲打。書中對不同市場周期下操作風格的調整也有獨到的見解,比如牛市的激進和熊市的保守,作者給齣瞭非常清晰的界限。我以前總想用一套萬能公式去應對所有行情,結果總是碰壁。這本書幫助我認識到,市場是流動的,我們的策略也必須隨之變化。閱讀過程中,我經常需要停下來,結閤自己最近的交易記錄進行對比,發現自己的短闆在哪裏。這本書更像是一個“陪練”,它不直接給你答案,而是引導你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的結構安排非常有意思,它不是綫性敘事,而是更像一個經驗的碎片化集閤,每翻開一頁都能找到一個可以立即應用的“點子”。我最欣賞的是,作者沒有過度神化任何單一的交易係統,而是反復強調“適應性”。他用大量的筆墨來論證,一旦某個策略失效,交易者應該如何快速識彆並調整策略,而不是固執己見地死守。這種靈活應變的能力,在如今變化莫測的市場中顯得尤為重要。書中提到的多周期共振分析法,讓我對原本零散的分析工具找到瞭一個統一的框架,彼此之間不再是孤立的。它提供瞭一種整體性的視角,幫助我理解市場運行的內在邏輯。這本書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的交易“內功”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不再是盲目地追逐熱點,而是有瞭一套更紮實、更具彈性的應對體係。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在耳邊娓娓道來,沒有居高臨下的說教感。我最喜歡它對“心法”的探討。很多技術分析的書,把重點放在瞭K綫、均綫這些工具上,但這本書卻花瞭很多篇幅去剖析交易者的心理博弈。作者坦誠地分享瞭自己過去犯過的錯誤,那些因為貪婪和恐懼導緻的慘痛教訓,讀起來讓人感到真實可信。特彆是關於如何在高位保持清醒、在低位堅持建倉的心理建設,對我觸動很大。市場中真正難的不是選股,而是管住自己的手和心。書中提到的那些關於交易紀律的建立和維護,我正在一點點嘗試融入我的日常交易中。這套“心法”比任何技術圖形都來得寶貴,因為它關乎到長期生存。每次讀完,都會有一種沉澱下來的感覺,浮躁的心緒能立刻安定下來。
評分感覺內容一般,雨過地皮濕,內容不夠深入,書的紙張中等,不過不是字大行稀那種。
評分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有很多的評語要寫! 但是,總是寫評語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迴頭想想,我花瞭錢瞭,還要我花這麼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寫評語是不是很不劃算? 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隨便寫寫! 但是,我又總是覺得好像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 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 首先,寶貝是性價比很高的,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的,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 其次,在與賣傢的溝通中,無論是前期谘詢還是後期詢問;賣傢都能好好解答。 另外,物流的速度也是可以接受的,偶爾有比較慢的物流,也希望大傢可以耐心等待,畢竟賣傢也不能控製物流的速度啊。 相反,賣傢比我們更希望能早日到貨,我們能早點付款啊! 希望賣傢能再接再厲。把店鋪做得更大更強,提供更多更好的東西給大傢
評分法 語:je lis ce qui, j'en suis arriv une sauce de soja.
評分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我相信多看書收益多多,希望能多學東西,京東物流超快
評分第一章 投機,是一項挑戰
評分簽收的沒有送來,沒有簽收的倒送來瞭。
評分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還可以!
評分第一章 投機,是一項挑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