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天堂鳥為西方文明世界所知三百多年後,美國自然博物館的創始人之一、動物學傢丹尼爾·艾略特博采眾長,詳盡梳理瞭當時已知所有類型的天堂鳥及其研究,論及萊森、古爾德、華萊士等博物學大師對天堂鳥的癡迷探索和執著追尋,糾正瞭世傳諸多訛誤,揭開瞭這類奇特尤物的神秘麵紗,並闡述瞭天堂鳥的科屬分類、地理分布、特徵概況等,其中部分體係和標準沿用至今。
被譽為“zui偉大的動物畫傢”的博物藝術傢沃爾夫傾心創作,每種天堂鳥均配有其栩栩如生、精彩絕倫的手繪,盡展天堂鳥華麗秀美、絢爛無比的風姿與芳華。
這部傳世佳作,是艾略特嚮華萊士緻敬之作,展現瞭天堂鳥的發現曆程以及命名的變遷,是文藝復興以來西方博物學發展的一個縮影。
丹尼爾·艾略特是美國動物學傢,美國自然博物館、美國鳥類學會和法國動物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是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博物館動物學館館長。他的著作有《雉科鳥類》、《天堂鳥》、《靈長類動物綜述》等。
譯者簡介:童孝華,中央編譯局譯審。曾經翻譯多部博物學著作,如《喜馬拉雅山的珍稀鳥類》、《喜馬拉雅山的珍稀植物》、《發現zui美的鳥》等。鬍運彪,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鳥類學博士後,從事鳥類研究多年,有豐富的野外觀鳥經驗,對鳥類的行為學也有很深的研究;熱衷於生態學及鳥類學知識的普及,曾多次帶領相關的科普考察活動。
目錄:
主編的話 博物之旅:發現自然之美……………………… 薛曉源 1
譯 者 序 茂林翠峰,有鳥歌鳴… ………………………… 童孝華 3
引 言 天堂鳥為何如此美麗………………… 薛曉源、鬍運彪 6
序 言……………………………………………………………… 1
導 讀……………………………………………………………… 2
分 類……………………………………………………………… 17
屬的問題……………………………………………………………… 21
綜 述……………………………………………………………… 23
地理分布……………………………………………………………… 31
特徵概述……………………………………………………………… 41
大極樂鳥Paradisea apoda… ………………………………………… 47
新幾內亞極樂鳥Paradisea raggiana………………………………… 54
小極樂鳥Paradisea minor… ………………………………………… 58
紅極樂鳥Paradisea sanguinea… …………………………………… 65
綠胸輝極樂鳥Manucodia chalybea…………………………………… 71
黑輝極樂鳥Manucodia atra…………………………………………… 74
號聲極樂鳥Manucodia keraudreni…………………………………… 77
黑藍長尾風鳥Astrapia nigra… ……………………………………… 80
阿法六綫風鳥Parotia sexpennis……………………………………… 84
華美極樂鳥Lophorina atra… ………………………………………… 88
麗色極樂鳥Diphyllodes speciosa… ………………………………… 92
金翅極樂鳥Diphyllodes speciosa, chrysoptera……………………… 96
威氏極樂鳥Diphyllodes respublica… ……………………………… 99
輝亭鳥Xanthomelus aureus…………………………………………… 103
王極樂鳥Cicinnurus regius…………………………………………… 106
長尾肉垂風鳥Paradigalla carunculata… …………………………… 110
幡羽極樂鳥Semioptera wallacii……………………………………… 113
黑鐮嘴風鳥Epimachus speciosus… ………………………………… 118
艾略特鐮嘴風鳥Epimachus ellioti…………………………………… 122
黑嘴鐮嘴風鳥Drepanornis albertisi… ……………………………… 126
十二綫極樂鳥Seleucides alba………………………………………… 130
麗色掩鼻風鳥Ptiloris magnificus… ………………………………… 135
麗色掩鼻風鳥的alberti 亞種Ptiloris alberti………………………… 138
大掩鼻風鳥Ptiloris paradiseus… …………………………………… 142
小掩鼻風鳥Ptiloris victoriae………………………………………… 147
黃頭輝亭鳥Sericulus melinus………………………………………… 150
緞藍園丁鳥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 …………………………… 156
勞氏園丁鳥Ptilonorhynchus rawnsleyi… …………………………… 160
斑大亭鳥Chlamydodera maculata… ………………………………… 164
大亭鳥Chlamydodera nuchalis… …………………………………… 168
淺黃胸大亭鳥Chlamydodera cerviniventris… ……………………… 171
黃胸大亭鳥Chlamydodera xanthogastra… ………………………… 175
綠園丁鳥Aeluroedus crassirostris… ………………………………… 178
斑園丁鳥Aeluroedus melanotis… …………………………………… 181
白耳園丁鳥Aeluroedus buccoides…………………………………… 184
褐色園丁鳥Amblyornis inornata……………………………………… 187
附 錄
參考文獻外文縮寫對照………………………………………………… 190
本書天堂鳥名稱對照錶………………………………………………… 192
譯者序
茂林翠峰,有鳥歌鳴
童孝華(中央編譯局譯審)
乙未年,歲末,得艾略特專著,尋訪天堂鳥。
博物書籍,林林而生,總總而群,浩如煙海處,難免被曆史簡化。幸而人類求本溯源的精神長存,閱讀古書,好比再續前緣。翻開此作,自覺加入瞭一場奇異之旅,與作者同行,穿越時空;又好似進行瞭一次精神狩獵,跋山涉水,滿載而歸。
林間高地,茂林翠峰,有鳥歌鳴,往返迴鏇。此鳥所來悠遠,姿態萬韆,色澤紛呈,世人喚其“天堂鳥”,又名“極樂鳥”,抑或“風鳥”。這裏有一個美麗的誤會:數百年前,歐洲人遠徵殖民,所到之處搜尋奇花異草、野獸珍禽,腳步踏滿全球。在新幾內亞等地,他們從當地居民那裏買來剝製風乾的天堂鳥標本,發現它們都沒有腳,就斷言這種鳥從來不會落地,直到死前始終在天空中飛翔,於是為其取名為“天堂鳥”。而真實的情況是,獵人在捕殺天堂鳥之後,為瞭保存方便,即時將它們的腳砍去,加上天堂鳥喜歡在深山高樹上棲息,普通人難見其真容,它們的神秘感纔造成瞭一種浪漫的錯覺。其實,它們不但有腳,習性上也同普通鳥類頗為相近。又因它們羽毛華美,優雅淩於眾禽之巔,所以深得收藏傢與學界的鍾情。如果說凡鳥的色彩是單調的,那麼天堂鳥的光彩絕對是令人驚喜的。讀者不但能開捲見到王極樂鳥、六綫風鳥這樣久違的神奇鳥種,亦能瞭解亭鳥獨特的習性。書中寫道:阿法六綫風鳥“胸部上方有寬寬的金屬色澤羽盾,在不同光綫下呈金色、銅色和藍綠色,中間為黑色。羽盾底部有濃密的羽毛延伸至尾羽,顔色與其餘部位相同。它們時而會竪起這些羽毛,蓋住後背。由於和下體其他羽毛不關聯,所以可以掩藏整個身體。下體其餘和背部一樣,帶有紫羅蘭色的渲染”。任何一個富有想象力的讀者,都難以不被這樣的描述吸引。到底自然還能孕育何等神奇的物種?實在使人贊嘆!
本書為介紹天堂鳥的上乘作品,它集閤眾傢之談,橫跨歐洲各國,囊括曆代信息。開捲啓讀,古爾德、華萊士、萊森等知名學者的引言穿插其中,豐富而生動地揭示學界在不同階段對天堂鳥的研究成果。每每發現新的品種,他們都愛不忍釋。此外,開篇梳理天堂鳥的研究史,追溯到百餘年前的隻言片語,可謂極盡詳備。艾略特根據鳥類的特性大膽進行的分類,基本沿用至今,可見他的功底。後人如果有意探究,不妨將此書當作一部學術作品,潛心細讀,其中的數據、年代、地理、生態等信息都會為今人的研究提供實在的素材。
作者艾略特是美國動物學傢,美國自然博物館、美國鳥類學會和法國動物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同時是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博物館動物學館館長。他用個人財富齣版瞭一係列關於鳥類和其他動物的精美彩色版畫圖書,由他本人撰寫文字,並委托約瑟夫·沃爾夫和約瑟夫·施密特等藝術傢為書籍提供插圖。事實上,本書匯集的是艾略特十多年實地研究與閱讀的心血,而他溫和友善的個性無疑使他更容易進入世界各地的博物館,並結識各種科學傢—他能在各種機構中一待就是好幾個月。不過同樣重要的是,這種個性使他得以躋身於有權有勢的富人社交圈中,為自己的主要作品爭取到贊助者。
譯者特地在國內網站搜索,發現國內對天堂鳥的介紹仍舊是碎片化狀態,大幅篇章落在其神秘之處無法釋懷,每每談及它們的生活與習性,則略顯空乏。本書的齣版顯然是一份禮物,為我國博物學發展再添碩果。中國自古便有《山海經》,不單早於西方,而且對山川、草木、鳥獸、魚蟲的記載翔實可信。近代以來,科技至上,生活在鋼筋水泥中的城市人與自然漸漸疏離,相比之下,今人的博物眼光難免偏狹,難及古人厚重。如何彌補,大概還要依賴閱讀古人佳作,廣開眼界。
或許有些質疑的聲音,認為科學的進程無須倒流,解釋自然的權力應留給現代。對此,本人偶然在木心先生的《文學迴憶錄》中得到啓示:“知識,要者是理解知識與知識之間的關係,如此能成智者。方法論,隻是手段,不是目的。”我深以為然,現代人類不是斷代産物,科學與博物學更是伯仲之情,難解難分。
不能省去的一筆,是書中繪畫。縱使艾略特執筆精湛、文風古雅,將天堂鳥的形象勾勒得如夢如幻,若沒有張張精彩的配圖,整體的效果必定削弱。作者繼承瞭當時鳥類學作品的齣版傳統,找到一流畫師為其手繪,種種鳥兒躍然紙上,落實瞭讀者的想象。而細節的工巧與準確,展現瞭極大的藝術魅力,也為研究者帶來珍貴信息。作為主筆,沃爾夫曾為古爾德等偉大的博物學傢配圖,經年纍月修煉技藝,成就瞭藝術創作的新領域。
丙申年,春淺,譯此書為樂,妙不可言。
……
天堂鳥為何如此美麗
薛曉源(中央編譯局研究員)、鬍運彪(鳥類生態學博士)
天堂鳥是分布在澳大利亞東部、新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南部島嶼上的鳥類,雄鳥大多羽色華麗並有極為特殊的裝飾羽。早期,新幾內亞地區的居民經常用天堂鳥的羽毛做裝飾品。隨著大航海時代的來臨,16世紀早期的歐洲航海傢從當地人那裏獲得瞭天堂鳥(主要是大極樂鳥)的標本並帶迴瞭歐洲。為瞭裝飾,當地人將這些鳥的翅、腿和足去掉;歐洲人驚訝於這種鳥的美麗,但並不知曉當地人的做法,誤認為此鳥終生不落地。“雙名法”命名的創始人林奈將大極樂鳥的種名定為apoda,就是沒有腳的意思。據帶迴標本的麥哲倫環球航行的人員之一安東尼奧·皮哥法特描述:“當地人說這些鳥來自一個叫作天堂的地方,這些鳥也被當地人稱作birdsofGod。”因此,歐洲人便把這類鳥叫作“天堂鳥”(birdofparadise),這便是天堂鳥名字的由來。
本書的作者艾略特先生齣生於紐約,是美國自然博物館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美國鳥類學會和法國動物學會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他還是芝加哥菲爾德自然博物館動物學方麵的負責人。1869年至1879年,他在倫敦交流,也是在此期間齣版瞭本書。那個時期,關於天堂鳥的認識大多基於標本和部分探險傢與博物學傢的觀察記錄,由於運到歐洲的大多數標本都已殘缺,以至於當時關於天堂鳥的描述雜亂無章。鑒於此,作者整理瞭自林奈發錶《自然係統》第十版以來關於天堂鳥的著作和論文,並對曆史文獻一一梳理。在當時多位著名博物學傢的幫助下,艾略特終於著得此書。書中精美的彩色繪圖可謂張張經典,栩栩如生地再現瞭天堂鳥。該書是對當時所有已知天堂鳥的一次詳細的梳理呈現,盡管今天看來,有些種類的描述過於簡單,分類也存在問題,但通過此書,讀者將很好地瞭解各種天堂鳥的發現曆史,以及命名的變遷。我們也可以從中看齣,詳細的資料是如何幫助博物學傢認識天堂鳥的,這也是文藝復興以來西方博物學發展的一個縮影。通過曆代博物學傢和探險傢的努力,今天的我們纔能更全麵地認識和瞭解我們賴以生存且多姿多彩的自然。
本書收錄瞭36種(亞種)天堂鳥,並給齣瞭一些相應的描述,是當時最經典的關於天堂鳥的巨著。本書齣版於1873年,時至今日,書中一些鳥類的分類地位已不再適用。例如,本書所列並不全是現今分類上的極樂鳥科鳥類,還有部分園丁鳥科鳥類。作者將園丁鳥類(本書中的輝亭鳥屬、園丁鳥屬、大亭鳥屬、貓聲園丁鳥屬和暗園丁鳥屬)歸於天堂鳥,而最新的研究證實,二者分屬於不同的科,園丁鳥類已歸為園丁鳥科。除此之外,有些鳥種的屬名和學名現在也進行瞭相應的修改。為瞭在尊重原著的同時又能給讀者以最新的知識,以免讓讀者對天堂鳥的認知産生混淆,我們特地編寫瞭本書所收錄的36種(亞種)天堂鳥的古今學名對比,以供參考(見附錄)。另外,對於birdofparadise,我國港澳颱地區譯作“天堂鳥”,大陸的教科書中譯作“極樂鳥”,本書采用瞭“極樂鳥”這一譯名,但在統稱一類時仍稱作“天堂鳥”。書中的金翅極樂鳥實為麗色極樂鳥的chrysoptera亞種,該中文名由作者命名的英文名直譯過來。Ptilorisalberti,譯者未能找到閤適的中文名翻譯,書中直接譯作“麗色掩鼻風鳥的alberti亞種”。勞氏園丁鳥為黃頭輝亭鳥和緞藍園丁鳥的雜交個體,迄今為止鮮有發現,現代鳥類學並未將其列為一個獨立物種,此處根據其學名直譯作“勞氏園丁鳥”。
如何欣賞這些美麗的天堂鳥,也引起過不小的紛爭和熱議。不是所有天堂鳥都有靚麗的身姿和璀璨的色彩,隻有一部分雄性天堂鳥纔擁有上天恩賜的華美和絢麗。總結前人的描述和審美體驗,建議從靜態和動態兩個維度去欣賞天堂鳥。
從靜態上觀察,符閤認知發生學的規律。如前所述,歐洲人最早發現和得到的是天堂鳥的標本。對於天堂鳥的美麗,人們主要關注以下方麵:
一是天堂鳥的奇異身形。有些天堂鳥擁有奇異的飾羽,有兩綫,有六綫,有十二綫。有的飾羽直挺,翹拔而立,神采奕奕;有的飾羽柔軟彎麯,嫵媚可愛,優雅動人;有的飾羽頎長豐美,可達60—70厘米長,造型多姿,讓人感到不可思議。
二是天堂鳥的羽毛璀璨奪目,絢爛無比,仿佛天邊的雲錦,又像雨後繽紛的彩虹,讓人目不暇接,隻有嘖嘖驚嘆。
從動態上觀察,在陽光照射之下,在鏇轉躍動之中,天堂鳥的羽毛還能發齣令人炫目的金屬般的色澤。可以說,柔性與剛性在天堂鳥的羽翼中得到瞭完美的體現。華萊士曾飽含激情地寫道:“天堂鳥,它們生活在深山老林裏,擁有五彩斑斕的羽毛,碩大艷麗的尾翼,騰空飛起,有如滿天彩霞,流光溢彩,祥和吉利。”
雄性天堂鳥嚮雌性求愛時,在大地上,在樹枝間,在天空中,來迴擺動遊弋,羽翼縱橫開闔,婀娜多姿,盡展韆種風姿,萬般風情。看過雄性天堂鳥錶演的人都說:此物隻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迴見?
無怪乎當地居民深信,這種鳥是天國裏的神鳥,它們食花蜜飲天露,造物主賦予它們最美妙的形體,賜給它們最妍麗的華服,為人間帶來幸福和祥瑞。
艾略特的大著《天堂鳥》的齣版,使中國讀者在文明世界發現天堂鳥500年後終能一睹它們的風姿和芳華。
初讀正文,我立刻被作者那近乎偏執的觀察力所摺服。這絕不是一本走馬觀花的遊記,而是帶著顯微鏡去丈量世界的深度記錄。比如,他描述一次跋涉時,不是簡單地寫“天氣炎熱”,而是細緻地描摹瞭陽光如何穿透厚重的樹冠,在苔蘚上形成一個個移動的光斑,以及空氣中那種混閤著腐殖質和濕潤泥土的復雜氣味,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連汗毛都跟著竪瞭起來。他對動植物的命名和分類,雖然專業,但作者總能用極其生動的故事來串聯,比如某個稀有甲蟲的求偶儀式,或者某種藤蔓植物如何與宿主植物進行“無聲的戰爭”。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降低瞭學術門檻,使得那些晦澀的生物學知識變得鮮活有趣,充滿瞭戲劇張力。我尤其欣賞其中關於“地理隔離如何催生特有物種”的章節,作者通過對比相隔僅數百公裏的兩座山脈上截然不同的蕨類植物,清晰地勾勒齣瞭進化論的宏偉藍圖,邏輯嚴密,論據確鑿,讓人在享受閱讀樂趣的同時,思維也被拉伸到瞭地質時間的尺度。
評分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齣瞭單純的自然科學記錄。作者對於原住民社區與自然環境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描述,視角極其細膩且充滿敬意。他記錄瞭當地人如何利用那些在西方科學體係中被歸為“雜草”的植物來治愈疾病,如何根據季節性遷徙的鳥類來預測天氣,甚至是如何用植物縴維編織齣具有復雜社會意義的圖騰。這些“活的知識”,往往是速朽的,而作者的筆觸為我們保留瞭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他沒有采用獵奇或“他者化”的視角,而是深入參與、學習和體驗,這使得那些民族誌片段具有瞭極強的現場感和生命力。閱讀這些內容時,我深刻反思瞭現代工業文明對自然知識體係的簡化和傲慢。這本書提供瞭一個強大的反例,證明瞭人類的智慧並非隻存在於實驗室和大學的殿堂,它深深地根植於與土地的血脈聯係之中,是一種流淌在血液裏的、充滿生存智慧的知識體係。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給我的整體感受,那便是“敬畏”。它不是那種販賣奇觀的旅遊指南,而是催生深沉哲學思考的文本。每當描繪到一個宏大場景——比如一片被時間遺忘的原始森林,或者深海中依靠化學能生存的微生物群落時,作者的筆調會自然而然地變得莊重。他反復探討的命題是:人類在地球生命網絡中究竟處於一個什麼樣的位置?我們有權利去乾預和改變這一切嗎?書中的大量篇幅是關於“消失”的:消失的物種、消失的棲息地,甚至是消失的傳統認知。這種對“消逝之美”的哀悼,不是廉價的傷感,而是建立在對事物存在價值深刻理解基礎上的沉重反思。它促使我走齣書房,重新審視我身邊的花草樹木,去思考它們是如何經曆漫長的時間演化纔走到我眼前的。這本書最終帶來的,不是知識的堆砌,而是一種更謙卑、更負責任地對待我們共同傢園的態度,讀完後心胸開闊,但又帶著一絲對未來的隱憂和責任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藝術品!封麵那張熱帶雨林的植物插畫,色彩飽和度極高,那種油畫般的質感讓人忍不住想伸手觸摸。紙張的選用也非常考究,略帶粗糲的手感,與書名所暗示的“博物之旅”主題完美契閤,充滿瞭探索和發現的儀式感。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能感受到編者對內容打磨的用心。內頁的排版更是彆具匠心,文字塊和留白的處理恰到好處,沒有那種信息擁擠的壓迫感,閱讀起來非常舒適。特彆是那些黑白綫條的植物素描,綫條之精細,簡直可以用“縴毫畢現”來形容,即便是對植物學不甚瞭解的讀者,也能從中感受到結構之美和自然造物的鬼斧神工。翻閱的每一個瞬間,都像是在進行一場視覺的盛宴,讓人對即將展開的文字內容充滿瞭美好的期待。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載體,它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藝品,光是放在書架上,就能提升整個閱讀空間的格調。我甚至會花時間去研究一下不同章節之間的顔色區分,那種微妙的過渡,仿佛在暗示著不同地理環境或時間跨度的切換,設計者絕對是深諳符號學的高手。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爐火純青,讀起來讓人欲罷不能,完全不像是在啃一本“博物學”這種可能偏嚮嚴肅的題材。它像是一部結構精巧的懸疑小說,每一章的結尾似乎都留下瞭一個小小的鈎子,驅使著你立刻翻到下一頁去尋找答案。作者在穿插曆史典故和個人反思方麵做得非常自然,絕不是生硬的插敘。比如,當他描述在南美洲高海拔地區發現一種耐寒的藍紫色花朵時,筆鋒一轉,便引齣瞭十九世紀歐洲植物探險傢們為瞭一株標本而付齣的巨大代價,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非常迷人。更妙的是,作者並未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全知全能的聖人,相反,他坦誠地記錄瞭自己的迷茫、錯失以及偶爾的徒勞,這種“真誠的缺陷感”反而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讓人覺得這位探險傢是如此真實可觸。整個閱讀過程,就仿佛是與一位見多識廣、又風趣幽默的老友,圍坐在壁爐旁,聽他娓娓道來那些關於地球生命奇跡的秘密。
評分圖文清晰,有科普價值。
評分孩子很喜歡動物,買本相關圖書讓他慢慢看。
評分很喜歡的作品 有活動下單更優惠 質量不錯的
評分簡單生活,好好過活,天天讀書,學習修行……
評分印刷精美,內容豐富,值得收藏
評分夢寐以求的一本書,圖文並茂,非常棒,印刷也十分精美,令人垂涎欲滴。
評分書很漂亮,裏麵各色花卉美不勝收!
評分比舊版貴一倍,還不是精裝,內容和舊版有區彆嗎……
評分産品質量好,快遞給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