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五分鍾能讀懂一本經典作品?是的,精選六十七本經典哲學作品,用言簡意賅的文字介紹瞭主要內容及其影響,非常適閤初涉哲學的讀者按圖索驥。每章節最後還提供快速閱讀,便於讀者迅速瞭解每本書的大概風格。
★給哲學入門者的必讀書單?是的,本書針對的就是沒有係統接觸過哲學著作,但有興趣想瞭解哲學基本常識的讀者。全書以哲學曆史為軸,概覽哲學發展進程,方便讀者尋找感興趣的哲學流派或哲學傢,從而選擇進一步瞭解和延伸閱讀,使得讀者對哲學的理解更加具體化。
★以哲學經典為主,綜閤其他思想經典本書在選擇要介紹的經典時,並沒有局限在哲學範圍之內,而是從小說、隨筆、兒童文學甚至是科幻等範圍內廣泛甄選,因為哲學的發展從來都不是封閉的,一直在與其他領域進行著廣泛的互動。通過這樣的選擇,本書進一步闡明瞭哲學在生活中俯拾即是這一觀點,再次降低瞭讀者的閱讀門檻。
內容簡介
《從柏拉圖到維尼熊:哲學經典導讀》精選六十七本啓迪思維的經典著作,以平實、幽默的筆調,為想瞭解哲學但卻不知從何下手的你,介紹瞭對我們的日常生活産生過重大影響的哲學傢、思想傢、作傢和他們的作品。
在本書中,既有柏拉圖、笛卡爾、維特根斯坦等哲學大傢的著作,也包括瞭蘊含著豐富哲學思辨的小說、科幻作品和政治宣言,甚至還有《小王子》《小熊維尼之道》這類童書作品。但無論是哪一種,都能讓我們從中擷取到思考的智慧,幫助我們過上更符閤內心的生活。
作者簡介
詹姆斯· M. 羅素(James M. Russell),英國人,畢業於劍橋大學哲學係,獲得瞭批評理論方嚮的本科學位。他曾在英國的開放大學任教,目前從事媒體行業。曾經齣版過《靈修經典導讀》以及一些其他的哲學讀物。目前和妻子、女兒以及他們的兩隻貓居住在倫敦的北部地區。
目錄
序言 i
走馬觀花之旅:哲學的傳統 / 001
伯特蘭·羅素《哲學問題》 003
柏拉圖《理想國》 006
亞裏士多德《尼各馬可倫理學》 010
希波的奧古斯丁《懺悔錄》 014
勒內·笛卡爾《第一哲學沉思集》 018
托馬斯·霍布斯《利維坦》 022
戈特弗裏德·韋爾海姆·萊布尼茨《形而上學序論》 026
約翰·洛剋《人類理解論》 030
喬治·貝剋萊《人類知識原理》 034
大衛·休謨《人類理解研究》 038
伊曼努爾·康德《純粹理性批判》 042
格奧爾格·韋爾海姆·弗裏德裏希·黑格爾《邏輯學》 046
亞瑟·叔本華《作為意誌和錶象的世界》 051
約翰·斯圖爾特·穆勒《論自由》 055
庫爾特·哥德爾《論〈數學原理〉及其相關係統的形式不可判定命題(I)》 058
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哲學研究》 061
狂熱瘋癲之徒:局外人和不速之客 / 065
索倫·剋爾凱郭爾《恐懼與戰栗》 067
費多爾·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馬佐夫兄弟》 071
弗裏德裏希·尼采《善惡的彼岸》 075
弗蘭茨·卡夫卡《審判》 079
阿爾貝·加繆《局外人》 083
安·蘭德《源泉》 087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虛構集》 091
阿道司·赫胥黎《知覺之門》和《天堂和地獄》 094
菲利普·金德裏德·迪剋《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 097
冥想:沉思作為哲學 / 101
威廉·布萊剋《天堂與地獄的婚姻》 103
哈利勒·紀伯倫《先知》 107
安托萬·德·聖- 埃剋蘇佩裏《小王子》 110
普裏莫·萊維《如果這是一個人》 114
朵貝·楊笙《姆明爸爸齣海去》 117
理查德·巴赫《海鷗喬納森》 123
羅伯特·梅納德·波西格《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一種價值探究》 127
本傑明·霍夫《小熊維尼之道》 131
拉姆·達斯《俏皮話:一本精神生活的袖珍手冊》 134
心理劇療法:你該怎樣生活 / 137
孫武《孫子兵法》 139
拉羅什富科《箴言集》 142
西格濛德·弗洛伊德《性論》 146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記憶、夢與反思》 150
埃裏希·弗洛姆《愛的藝術》 155
卡爾·羅傑斯《個人形成論》 158
阿蘭·德波頓《哲學的慰藉》 162
20 世紀的諸種“主義”:政治與個人問題 / 165
卡爾·馬剋思、弗裏德裏希·恩格斯《共産黨宣言》 167
艾瑪·古德曼《無政府主義及其他》 170
讓- 保羅·薩特《存在與虛無:現象學本體論研究》 175
魯爾·瓦納格姆《日常生活的革命》 179
彼得·辛格《實踐倫理學》 183
詹姆斯·洛夫洛剋《蓋亞:重新審視地球上的生命》 188
內奧米·沃爾夫《美貌的神話》 191
現代哲學:要覽 / 195
馬剋斯·霍剋海默、西奧多·維森倫德·阿多諾《啓濛辯證法:哲學片段》 197
約翰·羅爾斯《正義論》 201
索爾·剋裏普剋《命名與必然性》 205
戴維·凱羅格·劉易斯《論多重世界》 209
丹尼爾·丹尼特《達爾文的危險觀念》 212
戴維·溫伯格《小塊鬆散組閤:一個有關網絡的統一理論》 216
泰德·洪德裏奇《恐怖之後》 219
意義與解釋:歐陸傳統 / 223
安東尼奧·葛蘭西《獄中劄記》 225
羅蘭·巴特《神話學》 229
雅剋·拉康《拉康選集》 234
喬治·巴塔耶《受詛咒的部分》 239
路易斯·阿爾都塞《意識形態論集》 243
雅剋·德裏達《論文字學》 247
露絲·伊瑞葛來《此性非一》 251
讓- 弗朗索瓦·利奧塔《後現代狀況》 255
米歇爾·福柯《性史》 258
茱莉亞·剋裏斯蒂娃《恐怖的權力:論卑賤》 261
讓·鮑德裏亞《象徵交換與死亡》 265
精彩書摘
伯特蘭·羅素
《哲學問題》,1912 年
The Problems of Philosophy, Bertrand Russell
“世界上是否有一種足夠確定的知識,以至於任何理性的人都不能對它産生懷疑?”
如果走到書店或圖書館的哲學區,你會發現,如果沒有對一大堆哲學行話和一整套先前理論的理解,許多書會很難讀下去,因此,為門外漢找到某種哲學的總體介紹會更加睏難。嚮一般讀者講述基本哲學問題,而又不預設大量先前的理論,或者把主題過於簡化,這樣的書並不多。
即便在初版麵世將近一個世紀後,《哲學問題》仍然是有關整個哲學主題的最佳基本介紹。在這本隻有120 頁左右的小冊子中,羅素試著為普通讀者解釋瞭標準的哲學問題。
實際上,羅素最偉大的成就在極為抽象和艱澀的數理邏輯領域裏。他與阿爾弗雷德·懷特海閤著的《數理邏輯》一書,至今仍然被認為是該領域最卓越的功績。這本書嘗試將數學還原到一個嚴密並且閤乎邏輯的基礎層麵上,但羅素並未解決他想要解決的所有問題。事實上,正如我們將會看到的,他所認同的某些問題,一直蔓延到後期的著作,侵蝕瞭他所緻力的整個規劃的根基—哥德爾最終證明,一個數理邏輯係統不可能如羅素期望的那樣完全相容且完備。不過盡管如此,羅素的工作依然是這個領域內最傑齣的。
在此之外,羅素作為一個哲學傢的影響就比較廣瞭。他是一個多産又卓越的寫作者,許多同時代哲學傢都會直接在著作中迴應他的觀點。羅素被視為分析哲學的奠基者,這一思想流派緻力於使一般的哲學盡可能地親近常識。他反對過度使用復雜概念和無用的術語,認為細緻的語言分析和慎重的語詞使用,便能夠解決大多數問題。羅素經常推薦“奧卡姆剃刀”的做法,這一哲學史理論提倡的是,對於同一個東西,在同時存在一種簡單解釋和一種復雜解釋的情況下,要傾嚮於選擇前者。就此而言,盡管他並不贊同維特根斯坦後期更復雜的創作,但他確實影響瞭學生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的早期研究。雖然事後看來,除瞭在同時代其他哲學傢反對其觀點的方式有所體現外,羅素超齣數理邏輯之外的影響並不大。但無可否認,他在當時卻是備受尊敬的人物。
羅素的寫作範圍廣雜。在某種程度上,他難以抑製地錶達著自己的意見,並且對大範圍的主題進行瞭討論。他的《悠閑頌》是一部迷人的靜思之作,其和平主義和反戰論辯透露齣一股堅定的激進態度(雖然時而正確、時而錯誤,但永遠激情澎湃);此外,他的其他工作話題範圍橫跨瞭諸如倫理學和相對性理論等領域,且多種多樣。
齣版於1912 年的《哲學問題》,至今仍然是一本可讀性極高的指南。雖然那個時期的羅素在寫作上有一股惱人的貴族氣質和趾高氣揚的風格,但在大多數情況下,他還是竭盡所能地以最通俗易懂的方式闡釋哲學的基礎問題,並且故意將本書的內容限定在那些他自認為有能力做齣一種敏銳且扼要分析的問題上。但是,他並不是僅僅描述完每個問題就不管瞭,而是會一心一意地努力去迴答這些問題,也正因如此,這本書纔成瞭哲學入門作品的範本。他在每一部分提齣一個問題後,會力圖去做齣解答,還會邀請我們一起思考為何這一問題如此重要。或許我們常常會質疑他的某些迴答,但這也正是研讀哲學所必需的東西。因為哲學所關涉的,不僅僅是學習一套問題和答案,而是對立觀點之間的爭執以及隨後的對話。
知識問題是這本書的核心部分,正如它也貫穿瞭整個哲學史一樣。羅素的開篇問題是“我們能夠獲得何種確定的知識”,這是一個從柏拉圖到笛卡爾,再到洛剋、休謨以及其後的許多哲學傢都直接麵對過的棘手問題。對一些曆史的解答,羅素為初學者提供瞭一個指南,同時在錶象與實在的關係問題上,也給齣瞭自己的觀點。
隨後,羅素繼續檢視瞭其他一些主題,如唯心主義、物質的存在、歸納法的問題(可以概括為我們是否真的知道明天太陽依舊會升起),以及我們通過哲學探究能得到的知識到底有多少等。
《哲學問題》交替著惱人的故作謙遜和可愛的實用性,當然更包括非凡的洞見。盡管20 世紀的哲學自羅素時代以來取得瞭長足的進步,但即使書中的某些方麵已經過時,我們如果一定要選一本書來作為關於“哲學是什麼”的基礎入門書,那這本書仍然是無可替代的。
《哲學問題》快速閱讀
我非常聰明,也許你沒有我這麼聰明,但不用擔心,我會說得慢一點兒。哲學非常有趣,而在這本小冊子裏,我會告訴你為什麼。我們能夠認識什麼?我們是怎樣認識它的?什麼是現實以及我們怎麼看齣它不同於純粹的錶象?許多哲學問題都可以通過簡單地運用常識來解答(但隻有你像我這麼聰明纔行)。
……
前言/序言
本書的目的是為哲學經典提供一些簡要的介紹。我們選取瞭六十七本書,分彆為每一本做瞭簡潔概括。這樣做主要麵臨著兩個挑戰:第一,用寥寥韆字,很難為復雜的哲學著作提供一種精確的觀感;第二,我們首先應該把哪些書定為“哲學經典”?
在選擇這些書的過程中,我們有意地將網撒到瞭傳統哲學領域之外,所以其中所選包括瞭小說、兒童讀物、科幻作品和政治宣言,當然更多的還是學術著作。我們想反映的是,許多激發哲學靈感的作品並不是嚴格意義上談論哲學的書。有人也很可能會對如此不拘一格的書目提齣異議;同時,我們還不可避免地放棄瞭許多重要和有趣的著作。但我們希望,最終名單裏的這些書,既能激發思想,又會有哲學上的益處,同時也想提供一種概覽,讓大傢明白可以從中汲取哲學理念的書籍範圍其實非常廣。
用簡潔的話語解釋一個作傢的思想的睏難性,有時也會影響我們的選擇。隻要可能,我們都傾嚮於選那些可以被扼要總結的著作。當然,這其中有些書幾乎無法歸納齣一個壓縮版本,比如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則嘗試把焦點集中在書裏那些足以在有限篇幅內得到闡明的核心觀念上。
我們的目標是讓本書盡可能平易近人,指導原則則是說明為何某本書很重要,或者被認為很重要。但我們也想迴答一下“我會享受閱讀此書嗎”這種問題,所以放在每個條目最後的“快速閱讀”,目的就是迅速告訴你這位作傢的作品讀起來是什麼感覺,同時,也為所討論的問題要點提供一個精簡(以及偶爾幽默)的概括。
總之,我們尋求的是一種聊天式的通俗易懂的風格,雖然這偶爾會帶來一些批評我們不夠嚴肅的風險,但是我們沒有像哲學教員對待學生那樣,而是盡量像在和對此感興趣的朋友解釋一樣去介紹這些書,以期能為讀者提供一段津津有味和引人入勝的旅程。
本書的每個部分都獨立成章,所以你也可以將它作為一本參考書來讀,或者僅作“瀏覽”之用。但是,如果你選擇從頭讀到尾,本書也的確提供瞭一個保持敘事連貫性的結構,它分為七個部分,每個部分都檢視瞭哲學傳統的不同方麵。
首先,我們會穿越西方哲學,從柏拉圖到維特根斯坦,來一場走馬觀花之旅。其次,我們會討論一些哲學傳統中的“局外人”,如剋爾凱郭爾和陀思妥耶夫斯基。冥想和心理劇部分將網絡進一步拓展到各式各樣的著作中,這些著作或者思考生活的意義,或者增進瞭我們對心智如何工作的理解,抑或考量瞭“我們應該如何生活”的問題。這之後,在介紹完20世紀最突齣的若乾政治和哲學理念後,我們還加入一個部分,提供瞭一些更近期的西方哲學的采樣。最後,我們會近距離觀察一下歐陸傳統和批判理論。
需要說明的幾點是:首先,每部分開頭所給齣的引文並不一定齣自所介紹的那本著作。我們發現,在某些情況下,作傢作品體係中的其他語段似乎更適閤作為標語,因為它們更恰當、簡練,或者更有趣。其次,有些著作,我們給齣的標題或齣版日期相對靈活。有些書,如弗洛伊德的《性論》等,在發行時用的是其他名字。其他有著復雜著錄曆史的書,有的涉及齣版日期,比如它們是私下發錶的,或者如博爾赫斯的《虛構集》,原本曾作為兩本獨立的書發行,在二十年之後纔有英譯本。
在書名和日期的確定上,我們做瞭版本上的選擇,以期使本書的介紹不至於復雜化。題目方麵會更傾嚮於那些當代版本中被普遍使用的書名,這樣做是為瞭方便讀者在書店或網絡上查找。普裏莫·萊維的《如果這是一個人》在美國以不同的書名發行,諸如此類的個例,我們已在文中具體闡明瞭我們的選擇。然而,作為一條一般性的原則,給齣版和書名的曆史太多的細節闡釋著實有賣弄之嫌,也偏離瞭我們讀解和描述它們的主要目標。
匯編此書的過程非常愉快,同時也感謝為各自專業領域中的書目撰寫詞條的撰稿人;感謝康斯特伯與羅賓遜齣版社的鄧肯·普勞德富特,以及巴諾書店的斯圖爾特·米勒的反饋和錄入工作。糾纏“哪些書是哲學經典”的問題實乃其樂無窮,我也希望《從柏拉圖到維尼熊》一書對讀者來說,能像我在編輯時感到的那樣—有趣並且愉悅。
從古老智慧到現代童話:一場跨越時空的哲學之旅 這是一部旨在引領讀者踏上一次激動人心、啓發心智的哲學探索之旅的書籍。它並非僅僅羅列枯燥的理論,而是將那些深邃的思想,那些塑造瞭人類文明進程的哲學經典,以一種親切、易懂且充滿趣味的方式呈現在讀者麵前。本書將帶領我們從古希臘城邦的理性之光,一直走到二十世紀童話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洞見,跨越數韆年的時光,連接起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流派。 我們的旅程將從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拉開序幕。在那裏,我們遇見瞭偉大的柏拉圖。他的思想如同一顆璀璨的明星,照亮瞭西方哲學的漫漫長路。本書將深入探討柏拉圖的“理念論”,解開他對於真實世界與感官世界之間關係的深刻洞察。我們會一同進入“洞穴寓言”的隱喻,感受思想的解放與真理的追尋;我們將審視柏拉圖關於正義、國傢以及理想政體的構想,理解他如何試圖為人類社會構建一個理性而有序的藍圖。閱讀柏拉圖,不僅是學習一種哲學理論,更是參與一場關於永恒真理的對話,一次對人類靈魂深處奧秘的探究。 緊隨其後,我們自然會轉嚮柏拉圖的傑齣學生——亞裏士多德。這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以其嚴謹的邏輯和對現實世界的細緻觀察,為後世哲學研究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本書將聚焦於亞裏士多德的“形式與質料”、“四因說”等核心概念,理解他如何從現象齣發,探尋事物的本質與目的。我們將一同探討他的倫理學,特彆是關於“幸福”的追求,以及“德性”在實現幸福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亞裏士多德的哲學,是一種腳踏實地、關注現實的智慧,它教會我們如何觀察世界、分析問題,並從中找到行動的指南。 隨著時間的推移,哲學思想不斷演進。本書將帶我們穿越中世紀的宗教思潮,領略奧古斯丁的信仰與理性交織的思辨,以及阿奎那如何將亞裏士多德的哲學融入基督教神學體係,構建齣宏大的哲學宗教體係。我們將理解那個時代,哲學如何與信仰緊密相連,共同迴答關於生命、死亡、救贖等終極問題。 文藝復興和啓濛時代的到來,帶來瞭思想的解放和對個人理性的強調。笛卡爾那句“我思故我在”的宣言,如同劃破黑暗的閃電,宣告瞭近代哲學的開端。本書將解析笛卡爾的懷疑主義方法,以及他對“我”的意識作為確定性基礎的探索。我們將理解他如何試圖構建一個完全基於理性的知識體係,以及他對身心二元論的思考。 緊接著,我們將深入英國經驗主義的陣營。洛剋、貝剋萊和休謨,這些偉大的思想傢,將帶領我們審視知識的來源。我們將學習他們如何強調感官經驗的重要性,以及他們對“天賦觀念”的質疑。休謨那看似顛覆性的結論,將挑戰我們對因果關係、自我同一性等基本觀念的理解,迫使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所確信的知識。 在對經驗主義的迴應中,康德以其“哥白尼式革命”改變瞭哲學史的麵貌。本書將詳細闡述康德的“先驗唯心論”,解釋他如何試圖調和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對立,提齣“物自體”與“現象”的區彆。我們將理解他對於人類認識能力的界限的劃定,以及他關於道德法則的“絕對命令”的深刻意義。康德的哲學,是一種對人類理性力量和局限性的深刻反思,它為我們理解道德、自由和目的提供瞭全新的視角。 進入十九世紀,哲學進入瞭一個更加多元化和激進的時代。黑格爾那辯證法的宏大敘事,將帶領我們理解曆史的進程和精神的演化。我們將探討他的“正題、反題、閤題”的辯證模式,理解他如何將曆史視為一種精神不斷自我實現的曆程。 與黑格爾的唯心主義相對,馬剋思主義則強調物質和經濟基礎在社會發展中的決定性作用。本書將介紹馬剋思的唯物史觀,分析他對於階級鬥爭、資本主義的批判,以及他對共産主義社會的構想。理解馬剋思,不僅是對一種政治經濟學說的認識,更是對社會結構和曆史動力的一種深刻洞察。 尼采,這位“酒神精神”的倡導者,以其對傳統道德和價值觀的顛覆而聞名。我們將深入他的“權力意誌”、“超人”等概念,理解他如何挑戰基督教道德的虛僞,呼喚個體生命能量的綻放。尼采的哲學,充滿瞭激情與挑戰,它鼓勵我們審視自身的信念,並勇氣地創造屬於自己的價值。 二十世紀的哲學,更加關注語言、邏輯和人類存在的睏境。維特根斯坦,這位在早期和後期思想發生巨大轉變的哲學傢,將帶領我們進入語言哲學的領域。我們將學習他對於“語言遊戲”的理解,以及他如何認為哲學問題的産生往往源於對語言的誤用。他的思想,為我們理解溝通、意義和真理提供瞭新的工具。 而我們旅程的終點,則指嚮瞭一個意想不到的地方——迪士尼的經典形象,小熊維尼。通過對維尼故事的解讀,本書將揭示其中蘊含的深刻哲學思考。我們將看到維尼身上體現齣的“活在當下”的智慧,他對於簡單生活的熱愛,以及他與朋友之間純粹而真摯的情感。這些看似簡單的童話故事,實則觸及瞭存在主義、倫理學以及人際關係等諸多哲學議題。維尼的純真與智慧,如同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們在復雜世界中常常遺忘的簡單真理。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以學術的冷峻姿態,而是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將這些偉大的思想融入生動的敘述和貼切的例證之中。它旨在激發讀者對哲學的好奇心,讓他們感受到哲學並非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關乎我們生活、思考和存在的智慧。無論是對於哲學初學者,還是希望深化理解的讀者,本書都將是一次寶貴的啓迪之旅,一場連接古老智慧與現代感悟的精彩對話。它邀請你一同思考,一同探索,一同在哲學的廣闊天地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