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霸权时代已经结束,不管怎样,美国正在衰落。战后,在美国军事、经济以及意识形态主导下所支持的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正在终结。接下来取代这种世界秩序的会是什么?是由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还是美国霸权的重构形式?亦或是由主要大国和新兴国家共同合作所构建的地区体系?在这本书中,阿查亚对上述问题给出了深刻的回答。他认为,美国会继续保持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美国已经失去塑造世界秩序的能力。结果是,美国将会成为在构建新的世界秩序的过程中,包括新兴经济体、地区大国以及新旧力量在内的一员。阿查亚认为美国应该同地区组织、新旧力量和新兴国家一起共同促进世界秩序的稳定,因为未来的世界秩序将是一个相互依赖的、多极的,而不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秩序。
西方霸权的时代已经结束,以美国军事、经济和意识形态优势为根基并且获得服务于美国权力和宗旨的全球机构支持的战后自由主义世界秩序正在走向终结。但是,取而代之的会是什么呢?中国的世界秩序?美国霸权的重构形式?包括主要大国和新兴大国在内的地区化的全球合作体系?在这本书中,阿米塔?阿查亚单刀直入地回答了上述问题。他指出,尽管美国仍将是世界事务中的主要力量,它却已经失去了按照其自身利益和形象塑造世界秩序的能力。美国将成为塑造世界新秩序的众多支柱之一,其他支柱包括新兴大国、地区力量和新旧大国的合力。最后,他认真思考了美国、新兴大国和地区行为体要在这个去中心却相互依存、复合的世界中为促进稳定必须追求的政策。
作者简介:
阿米塔·阿查亚,印度裔的加拿大籍学者,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国际关系学教授,美利坚大学国际事务学院国际关系学杰出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外交关系、人类安全、国际关系、地区主义以及国家安全等,曾出版《建构安全共同体》等著作。
译者简介:
袁正清,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法学博士(国际政治专业),2007-2008年在SAIS做福特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世界经济与政治》副主编。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理论、国际组织和中国外交,著有《国际政治理论的社会学转向》,译著有《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 《干涉的目的》,曾在《中国社会科学》 《世界经济与政治》 《外交评论》 《当代亚太》 《国际政治研究》 《欧洲研究》和 Japanese Journal of Politics Science 发表文章和评论。
肖莹莹,博士,现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曾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任职,在《当代亚太》 《西亚非洲》等刊物发表过学术文章,在《英语世界》发表过译作。
本书用批判的眼光、平实的语言,描绘了美国衰落之后世界秩序的可能图景。对照美国政治学者约瑟夫?奈在《美国世纪结束了吗?》一书中的判断,再观察特朗普入主白宫后美国对世界的冲击,本书读起来将更加饶有兴味。
——王缉思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在这本富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书中,阿米塔?阿查亚并不认为美国每况愈下,一蹶不振,或者将不会继续在世界事务中扮演中心角色。相反,他提出了更加有趣和令人信服的论点——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创建的自由主义秩序正走向衰落,导致的结果可能不像很多美国人迄今所认为的那么令人困扰和危险。该书必将在决策者和学者间引发广泛的争论。
——迈克尔?考克斯(Michael Cox),伦敦经济学院
对于在深刻变革的时代中如何维系国际秩序的辩论而言,本书做出了重要贡献。阿查亚预见到的是一种更加地区化和多元化的秩序——一个去中心的世界,但却由网络和制度联系在一起。他的观点不仅富有创造性和,而且也对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出了令人信服的预测。
——查尔斯?库普乾(Charles Kupchan),乔治敦大学
中文版序言
致谢
缩略语
第一章 一个复合的世界//001
第二章 单极时刻的兴衰//019
第三章 自由主义霸权的神话//053
第四章 新兴大国:其他国家的炒作?//095
第五章 地区的世界//127
第六章 共谋的世界//165
本书旨在分析我们正在见证的世界秩序转型。美国治下的单极秩序已经终结。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拥有了一个新的秩序。我认为,称之为“多极世界”并不完全正确或恰当。多极是一个源自欧洲外交史的过时概念。我在这本著作里把这一世界新秩序称为“复合世界”(Multiplex World)。
多极的概念指的是由多个大国担当管理国际秩序主要行为体角色的国际体系。当下,这些主要行为体——秩序的缔造者和破坏者——不仅包括国家行为体,而且包括国际机构、公司、社会运动团体和恐怖集团等非国家行为体。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相比,当前主要行为体间的关系表现出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相互依存性——不仅是在贸易上而且在金融和生产网络方面的相互依存性,这些行为体还在气候变化、流行病和金融崩溃等跨国挑战面前同具脆弱性。
本书不赞同基辛格在其新书《世界秩序》中提出的建议,即新的世界秩序应当建立在维也纳会议(1814—1815年)的基础上。带来欧洲大国协调的维也纳会议模式并不适合重组今天的世界秩序。它已经不合时宜了。我们不能回到过去、恢复国际关系的旧模式。
本书中展现的复合世界理念指的是由文化和政治上多元但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多个行为体组成的世界,这个世界面临的复杂的全球威胁不能仅靠大型多边机构来应对,还要靠众多大大小小、公共和私营的机构和网络来共同应对。就像在一个多厅影院一样,今天的世界拥有多个演员、情节、制片人和导演。没有一个大国能在权力的各个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与美国学者约瑟夫?奈不同,我不认为21世纪的美国将在权力的三个领域——军事、经济和软权力——维持首要地位。在复合世界里,单个国家的霸权主义是不可行的。
复合世界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首先,复合世界给中国提供了确保全球和平与经济福祉的更多参与机会和空间。中国不再受制于美国的单极主导、美国及苏联的两极主导。它可以在世界事务中拥有更多的影响力发出更多的声音,并且提供积极的领导。
第二,复合世界的经济相互依存度很高,中国可以运用其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来强化和拓展这种相互依存度,这对于维持世界和平与稳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在复合世界中,中国(特别是在同金砖国家等其他新兴大国的合作关系中)能推动旧国际机制的改革并帮助建立新的机制。包括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在内的全球多边体系正面临危机。这些机制需要变得更加民主。我们看到包括双边、地区和多边安排在内的更碎片化的体系正在出现。一些是平行的机制,比如金砖国家建立的新开发银行,或者中国倡导的多边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些机构不需要与现有的多边安排展开竞争。在一个比美国和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旧体系更强有力和更民主的全球治理复合新结构中,中国等新兴大国需要确保它们与历史更长久的全球机制共存并互补。
我希望,这本挑战西方关于世界秩序主导思想的书籍能给中国读者带来启发,就像本书的英文版已经给美国及其他国家的读者带来了启发那样。当中国民众、学者和决策者寻求建立和维护21世纪全球和平与繁荣的新路径时,我关于复合世界的理念可能成为他们之间讨论和辩论的主题。
阿米塔·阿查亚
读这本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作者的视野非常宏大,仿佛站在历史的制高点,俯瞰着整个世界格局的演变。书名“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直接触及了当代最核心的地缘政治议题,让我跃跃欲试想要一探究竟。我一直在思考,人类社会究竟是如何形成并维护某种形式的世界秩序的,而这种秩序又在怎样的力量作用下走向衰落。 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出“美国世界秩序”的具体形态。它不仅仅是指美国在军事和经济上的绝对优势,更包含了其在国际规则制定、意识形态传播、以及全球治理理念上的影响力。我相信,一个强大的世界秩序,往往是软硬实力兼具的结果。所以,我希望作者能深入分析美国是如何通过各种手段,将自己的理念和模式推广到全世界,并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而“终结”这个词,更是引发了我的无限遐想。它是意味着现有秩序的彻底崩溃,还是某种形式的转型和重塑?书中是否会探讨那些正在崛起的新兴力量,它们将如何填补可能出现的权力真空?或者,它是否会揭示出美国自身内部的矛盾和困境,正是导致其世界秩序走向终结的根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深刻的洞见,让我对这个复杂而充满变数的时代有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的书名,它没有回避“终结”这个词,这本身就非常有勇气。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关于各种“危机”和“变革”的讨论,但真正能够深刻剖析一个时代结束的著作却不多。我希望作者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航海家,为我们指引方向,让我们理解当前我们所处的历史航道,以及它可能驶向何方。 我尤其感兴趣的是,书中是如何定义“美国世界秩序”的。它仅仅是指美国在冷战后的军事、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吗?还是包含了更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形态、以及价值观的传播?我个人认为,一个国家的世界秩序,往往不仅仅体现在硬实力上,更体现在其所代表的理念能否被广泛接受。因此,我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探讨美国所倡导的民主、自由、市场经济等理念,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情况,以及这些理念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遭遇的挑战和变异。当这些理念的吸引力减弱,或者被其他理念所取代时,这个“秩序”是否也随之动摇?这本书的书名,让我对这些深层次的问题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方式似乎非常吸引人,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对历史事件、关键人物、以及地缘政治格局的细致描绘,来展现一个宏大的图景。我一直在思考,当一个国家的崛起成为主导力量时,它所带来的改变究竟有多么深刻?尤其是在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军事等多个维度上,美国的影响力渗透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当这种主导地位开始动摇时,又会引发怎样的连锁反应?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比如某个地区的地缘政治冲突,或者某种国际规则的重塑过程,来佐证他的观点。 我特别关注书中对“美国世界秩序”内部矛盾的挖掘。任何一个体系,无论多么强大,都可能孕育着自身的衰落因素。是经济泡沫的破裂,还是国内政治的分裂?是外交政策的失误,还是文化吸引力的减弱?抑或是其他新兴力量的崛起,打破了原有的力量平衡?我相信,理解一个体系的终结,关键在于理解其内部的张力和外部的挑战是如何相互作用的。这本书的书名如此直接,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好奇,我相信它一定能提供一些不同寻常的见解,帮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当前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评分翻开这本书,立刻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历史感和现实关怀。书名“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直击人心,引发了我对当前国际格局的深度思考。我一直认为,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印记,而我们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过去几十年,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秩序深刻地塑造了全球政治、经济和文化的面貌。但正如日出日落,任何一种格局都无法永恒。 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勾勒出“美国世界秩序”的内涵的。它仅仅是军事同盟和经济体系的集合吗?还是包含了一种更普适的价值观和治理模式?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美国在其中扮演的核心角色,以及这种秩序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发挥作用的,它又为世界带来了哪些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同时,我对“终结”的界定尤为好奇。这个终结是突如其来的巨变,还是一个漫长而渐进的过程?书中是否会探讨导致这种“终结”的内在因素,比如美国自身的发展轨迹,以及外部力量的崛起和挑战?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扎实的论据和深刻的分析,帮助我理解这个历史性的转变,并预见未来的可能性。
评分这本书刚拿到手,就有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封面设计简洁却充满力量,黑白灰的色调隐约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和现实的压迫感。我一直对国际政治和历史演变很感兴趣,尤其是关于大国兴衰的论述,总能引发我深入的思考。这本书的书名——“美国世界秩序的终结”,本身就充满了戏剧性和探讨的空间。它不像那些贩卖焦虑的畅销书,用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眼球,而是以一种更为冷静和理性的姿态,直接抛出了一个核心议题。 我尤其期待书中对“世界秩序”这个概念的界定和分析。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世界秩序的构建和维系方式都截然不同。从维也纳体系到凡尔赛体系,再到冷战时期的两极格局,每一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力量分配和意识形态。而美国主导的这个“后冷战世界秩序”,其特点、成就、以及现在面临的挑战,都是值得深入剖析的。我希望作者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个秩序是如何形成的,它在多大程度上是美国单方面塑造的,又在多大程度上是多种力量博弈的结果。同时,我也想了解作者是如何界定“终结”这个词的,是意味着秩序的彻底瓦解,还是某种形式的转型和重塑?这种“终结”是必然的,还是有其他可能性的?这些都是吸引我深入阅读的驱动力。
评分书不错,质量好速度快,买书还是上京东!
评分66666666666666666
评分比较薄,一口气一天多读完做了笔记。有些观点确实与传统的美欧中心主义不一样。
评分挺好的一本书,刚好买了,作者就来中国了
评分书不错,质量好速度快,买书还是上京东!
评分一般吧,就是物流太慢了,等得太着急。
评分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
评分挺好的,值得细读一下。非常好
评分篇幅不大,其实并没有提供什么新思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