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肾补虚祛百病

养肾补虚祛百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力 著
图书标签:
  • 养生
  • 中医养生
  • 肾脏保健
  • 补虚养气
  • 传统医学
  • 健康饮食
  • 疾病预防
  • 中药养生
  • 养肾
  • 虚弱体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3032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08570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60
字数:19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大众

肾为先天之本、五脏之母,肾强命就长。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毛病,入腰痛、失眠、便秘、记忆力减退、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等,补肾就能轻松调。养好肾才能防治百病。

本书告诉你日常生活中养肾的各个细节,肾虚引起的常见小毛病的对症调养,养肾补肾应该选择什么食材、怎么吃,如何选对中药固本补肾,老祖宗传下来的补肾高招等等,并细分告诉你男性应该怎么补肾、女性应该怎么养肾,让你轻松远离肾虚的烦恼,制定属于自己的养肾计划。


内容简介

肾为先天之本,肾虚是百病之源。当下,快节奏的生活、紧张的工作压力,使越来越多的人被肾虚盯上,以至于许多人盲目购买补肾壮阳的营养品,以及昂贵又不常见的滋补药材,这不仅达不到理想的补肾效果,稍有不慎还会引"火”烧身。 《养肾补虚祛百病》旨在让您认清肾虚的原因,找到安全有效的调补方法。全书分别从食材、中药、经络、运动、常见肾虚问题对症调理等方面,手把手教您如何补养自己的肾脏。

作者简介

杨力

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特邀专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纽约州执照针灸医师联合公会特聘教授

美国国际医药大学博士生院特聘博士生导师

著名中医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从事中医研究45年,行医长达40年之久。近十年来,其数千场公益讲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曾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北京卫视、山东卫视、福建卫视、湖南卫视、辽宁电视台等进行养生宣教。从20世纪80 年代起至今,其著作累计字数已达两千余万字,其中中医养生书籍50余种,代表作有《抗霾养肺书》《五谷杂粮养生粥》《吃素的智慧》等,深受老百姓喜爱。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肾强一倍,轻松活过100 岁
肾是什么:认识我们的肾 14
西医眼中的“肾”:人体的泌尿器官 14
中医讲的“肾”:涵盖人体多个系统 15
一图看懂肾脏的结构 16
五脏与肾的内在关系 17
心肾相交 17
肝肾同源 17
脾肾互助 17
肺肾相生 17
肾健康的七大好处 18
肾主水,肾是人体的“过滤器” 18
肾主骨,肾好的人骨骼健壮 19
肾生髓通于脑,记忆力强先养肾 20
肾其华在发,肾好的人有一头乌黑的秀发 21
肾好牙口好,吃饭香、身体棒 22
肾开窍于耳,肾好的人耳聪目明 23
肾好,生殖能力就强 24

第一章 为什么人人都怕肾虚:肾虚是百病之源
为什么人要注意肾虚 26
人之所以衰老、生病,常常是肾虚惹的祸 26
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补养,就容易肾虚 27
久坐不动的人最容易肾虚 28
房事没有节度,肾精就会枯竭 29
要做到多饮水、不憋尿 30
小小感冒也会伤肾 31
肾虚是怎么一回事:中医教你辨清肾虚的类型 32
肾阳虚:畏寒怕冷,经常手脚冰凉 32
肾阴虚:动不动就上火 33
肾气不固:二便、精液、白带、月经有异常 34
肾精不足:生长发育不良,免疫力低 35
你肾虚了吗:身体会说话,肾虚早发现 36
口中咸味起:多半是肾虚 36
时常担惊受怕:惊恐易伤肾 37
不断打哈欠:肾虚的讯号 38
喷嚏频频:肾气在捣乱 38
面色黧黑:考虑肾虚的可能 39
牙齿松动:可能肾气不足 39
耳鸣耳聋:肾虚惹麻烦 40
足跟痛:补肾就止痛 40
牢记四大误区,不要走进补肾的死胡同 41
专题 那些最容易被肾虚盯上的人 43

第二章 肾虚了,怎么办:10 种常见肾虚病症对症调理
腰痛经久不愈,根源在肾虚 46
腰痛多由肾虚腰府失养等引起 46
肾虚导致的腰痛有两种 46
肉桂生姜汤泡脚:补肾散寒治腰痛 46
按揉肾俞穴,缓解肾气阴虚引起的腰痛 46
顽固性失眠,要解决肾虚不藏精的问题 48
失眠多梦常因肾精亏虚所致 48
肾精亏虚导致的失眠,饮食要注意什么 48
核桃杞枣酒:健脑补肾,治失眠 48
补肾小动作,帮助您睡眠 48
肾主纳气,虚喘连连要从肾调理 50
肾气虚不能摄纳肺气,就会导致虚喘 50
如何分清虚喘和实喘 50
虚喘患者,每天可吃一点核桃和山药 50
补肾纳气治虚喘,用金匮肾气丸和蛤蚧定喘丸 50
练习气沉丹田,培补肾气不虚喘 50
过敏性鼻炎,肾虚惹的麻烦 52
过敏性鼻炎和肾有什么关系 52
调理过敏性鼻炎,仅靠抗过敏是不能治好的 52
花椒半夏煎剂涂鼻,治过敏性鼻炎 52
按揉迎香穴,通利鼻窍 52
肾虚便秘,补肾就能通便 54
肾阴虚或肾阳虚都有可能导致便秘 54
饮食温补可治肾虚引起的便秘 54
核桃苁蓉粥,温补肾阳治便秘 54
推肚子可促进排便 54
记忆力减退不要怕,肾补好人人都有好记性 56
健忘多由脾肾亏虚引起 56
为什么有些老人会患老年痴呆 56
杜杞养肾护脑粥,改善记忆力 56
按揉神门穴,防健忘 56
多管齐下,治疗肾虚引起的鸡鸣泻 58
鸡鸣泻主要是由于脾肾阳虚所致 58
鸡鸣泻患者的饮食以清淡稀软为主 58
炒核桃仁,调理五更泻 58
悬灸下巨虚,调理泄泻 58
尿频不要怕,肾补好就能固涩小便 60
夜尿增多,多为肾阳亏所致 60
温补肾阳,可缓解夜尿频多 60
红枣生姜水,改善肾虚尿频 60
艾炷隔姜灸肚脐,补充肾阳 60
肾补好,解决脱发、少白头 62
肾精亏虚,头发便得不到滋润和养护 62
脱发、白发者饮食要多样化 62
黑豆米醋糊:乌发 62
按揉百会穴,预防脱发 62
慢性疲劳综合征属于典型的肾虚证 64
为什么慢性疲劳与肾虚有关 64
慢性疲劳的饮食指导 64
川芎党参泡脚,缓解慢性疲劳 64

第三章 食物是最好的补肾“药”
养肾补肾就该这样吃 66
中医补肾,首选黑色食物 66
西医补肾,首选含锌食物 67
养肾适当吃些咸味食物 68
给肾脏排毒最有效的食物 69
家门口超市和菜市场就能买到的补肾食材 70
小米 解决肾虚小便不痛快 70
山药 补肾健脾的“上品药” 72
韭菜 拯救肾阳虚的“起阳草” 74
葡萄 “水晶明珠”,强筋补肾 76
核桃 肾阳虚弱者的食疗佳品 78
猪肾 补肾,远离腰酸腰痛 80
羊肉 补阳佳品,温补气血 82
黄鳝 赛人参的强肾药 84
乌鸡 补肝益肾的“黑心宝贝” 86
鹌鹑蛋 “动物中的人参” 88
专题 这些食物,肾脏伤不起 90

第四章 药食同源,选对中药固本补肾
补肾阳的中药 92
肉桂 大补命门之火 92
杜仲 善治腰腿疼痛 94
桂圆 温补肾阳功效好 96
补肾阴的中药 98
桑葚 药食两用,滋阴补血 98
填肾精的中药 100
枸杞子 强精补肾 100
专题 特效古方养肾药酒 102

第五章 男人以肾为先天,肾好身体棒

男人保养肾精是关键 104
性福有度,保肾精就是养肾 104
补肾精从娃娃做起,不让肾“虚”在起跑线上 105
“秘而不传”的男人养肾秘方 106
淫羊藿煮粥、泡酒,强阳补肾好帮手 106
煮黑豆:“宫廷秘方”来补肾 107
男人常见肾虚问题调理 108
遗精:固守元气可藏精 108
慢性前列腺炎,补肾助消炎 110
强壮你的肾,让早泄延缓 112
补肾强阳,让阳痿变刚强 114
专题 不同年龄段的补肾“秘笈” 116

第六章 补肾不是男人的专利,女人也要补好肾
女人不仅会肾虚,还会有比男人更多的肾虚 118
女人的一生都是由肾气主宰的 118
防肾阳虚,让女人“性”致勃勃 119
肾虚的女人老得快:女性补肾美容秘方 120
面色苍白是肾阳虚,常喝“虫草羊肉汤” 120
肾阴不足生皱纹,“银耳莲子羹”滋阴补肾嫩肌肤 121
女人常见肾虚问题调治 122
肾是月经的源泉,肾不虚不痛经 122
肾虚导致“熊猫眼”,补肾能治黑眼圈 124
辨证补肾,告别被带下病困扰的日子 126
疏通肾经,好“孕”自然来 128
专题 减肥不当易肾虚,别为美丽抛弃健康 130

第七章 老祖宗传下来的补肾高招,1 分钟见效
经穴就是大药房,按按捏捏肾强一倍 132
肾经:身体内的养肾“百宝箱” 132
涌泉穴:补肾固元的长寿穴 133
太溪穴:汇聚肾经元气的溪流 134
肾俞穴:人体肾气输注之处 135
命门穴:强腰膝,补肾气 136
足三里穴:调养脾胃好养肾 137
古方养肾,一用就见效 138
拉耳补肾:轻轻松松把肾养 138
每天两个动作能增寿:鸣天鼓、叩天钟 139
提肛:简单有效的“回春术” 140
贴墙:快速使肾功能提升 141
最适合懒人的简单养肾法 142
金鸡独立:补肾又安神 142
在家“走猫步”,不为走秀为养肾 143
哈欠功:最适合白领的强肾方 143
晒太阳:不花一分钱,轻松把肾养 144
专题 私家养肾功:补肾壮阳好方法 145

第八章 冬季最适合补肾,藏起来“猫个冬”吧
冬季补肾天时最有利 148
冬主闭藏,与肾相应 148
固护肾阳,防寒邪是第一步 149
冬天要早睡晚起,保护阳气 150
冬季不要多出汗:适当出汗可护肾,太大出汗耗肾气 151
冬天补肾,离不开“血肉有情”之品 152
虾 补肾壮阳的菜中“甘草” 152
鸡肉 养肝血补肾精 153
驴肉 地上最好的补肾肉 154
鸽肉 壮体补肾的佳品 155
泥鳅 养肾生精,提高性功能 156
汤汤水水陪你过冬:冬季滋补汤粥 157

附录 家门口药店就买得到的补肾中成药 159

精彩书摘

牢记四大误区,不要走进补肾的死胡同


误区1 :补肾就是壮阳

补肾并不等于壮阳。因为肾功能男性和女性都有,肾虚不仅仅表现为性功能方面的改变,还包含着全身一系列的变化。在肾虚症状中,生殖功能衰退只是其中一种症状。补肾不仅用来解决生殖功能衰退,更是为了身体的其他症状得到改善和康复。

此外,肾虚有肾阴虚和肾阳虚之分,只有补肾阳才可以“壮阳”,如果你是肾阴虚, 原本阴虚已“火旺”,再来壮阳无异于“火上浇油”。因此,养肾一定要对症进补。


误区2 :只有年轻人才需要补肾

很多人以为年轻人性生活比较频繁,工作压力大,再加上很多不良习惯的影响,很容易肾虚,所以更要养肾。其实,相比年轻人来说,中老年人更应养肾。肾是生命之根,人到中年更容易肾虚,《黄帝内经》指出,人过40,“肾气衰”,过了60, “肾脏衰,形体皆极”。其中,中老年男性常出现肾阳虚,出现腰膝酸软、阳痿等症; 中老年女性则容易出现肾阴虚,表现为口干舌燥、嘴唇干燥、脱皮、眼睛干涩等,所以中老年人更应该多补肾。


误区3 :护肾养肾只是男人的事,和女性无关

一提到养肾,多数人都以为是男人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女性同样也需要养肾。肾是先天之本,且“肾藏精, 主生长,发育,生殖”,女性一生的成长、发育、生殖、衰老各阶段生理过程,都与肾气盛衰有密切的关系,而且女性特有的生理现象,如月经、白带、胎孕、分娩、哺乳等也与肾中精气密切相关。

肾是女人美丽与健康的发源地。如果女人出现肾虚,就会变得不再美丽,会出现头发早脱、情绪抑郁、记忆力下降、月经紊乱、皮肤不好等症状。很多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白带清稀、胎动易滑、痛经闭经、性功能降低、乳腺增生、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等都与肾疲


误区4 :肾虚的人性功能都不好

很多人一听说是自己肾虚了,就如临大敌,以为自己性能力不行了。其实这是一种误区,肾虚并不等于性功能下降。肾虚更多地包含着全身的病理变化,而性功能包括人的性欲、性能力等诸多方面,受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影响。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项针对700 多名性功能障碍患者的调查显示, 其中只有32.9% 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

我们中医里讲的肾虚是一个症候群的概念,比如说,肾虚的人会有出汗多、经常如厕、腰膝酸软、性欲下降等症状, 但并不是说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是肾虚, 需要经过望闻问切等多方面会诊,全面分析。


前言/序言

肾乃生命之根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中西医都十分重视肾。

西医认为肾不但能泌尿,还能调节水分、电解质、酸碱的平衡,尤其分泌各种激素,和人体内分泌的关系很大。中医的肾不只是泌尿的肾脏,更是肾藏系统,认为肾具有主藏精藏阳、主生长发育、主生殖生育和主水纳气的功能。更有生髓补脑、主骨健齿、生发聪耳等作用,其功能十分重要,所以肾被中医誉为先天之本、五脏六腑之根。

因此,肾也一直被视为中医养生的重中之重。肾一旦有问题,便可滋生许多疾病,故而肾也被指为百病之源,养好肾才能防治百病,这也就是本书起名《养肾补虚祛百病》的缘由。

本书全方位地、精辟地向读者介绍了古今各种养肾祛病及益肾延寿的“法宝”,相信一定会给广大读者的健康带来福音。

最后, 祝13 亿中国人健康长寿100 岁!


杨力

2016 年夏于北京



《身心安养:自在生活的智慧》 引言 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洪流中,我们常常被各种琐事和压力裹挟,身心俱疲。然而,健康的身体和宁静的心灵,才是享受生活、实现价值的基石。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身体部位的养护,更非提供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相反,它是一本旨在引导读者认识并实践“身心安养”之道的指南,倡导一种 holistic(整体的)生活方式,从根本上提升个体的生命质量。我们将一同探索如何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培养积极心态、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最终实现身体的健康舒畅与心灵的宁静喜悦,从而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活出自在丰盛的人生。 第一章:认识“身心安养”的内在逻辑 “身心安养”并非仅仅是简单的休息或放松,它是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自我关照过程。它深植于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内在联系的认知。 整体观:身体是心灵的载体,心灵亦影响身体。 我们常常将身心视为两个独立的部分,但实际上它们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个焦虑不安的心灵会引发身体的各种不适,而长期的身体病痛也容易导致情绪低落。因此,真正的安养必须同时关注身体的生理需求和心灵的精神滋养。 顺应自然:遵循生命规律,而非对抗。 自然界有着自身的运行法则,我们的身体亦不例外。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都是顺应身体节律的表现。对抗自然规律,例如长期熬夜、不规律饮食,只会透支身体的能量,埋下健康隐患。 内在的宁静:从喧嚣中找回内心的平静。 现代社会充斥着各种信息噪音和外部刺激,它们不断消耗着我们的精力,扰乱着内心的平静。安养之道强调培养觉察力,学会区分什么是真正重要的,并学会对不必要的干扰说“不”,从而为心灵留出一片宁静的空间。 积极的生命态度:用乐观和感恩面对生活。 挫折和困难是人生的一部分,但我们如何看待它们,却能极大地影响我们的身心状态。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感恩生活中的美好,能够有效地化解压力,提升幸福感。 第二章:身体的日常滋养:细致入微的关怀 身体是承载我们生命体验的物质基础,细致入微的日常关怀,是“身心安养”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章将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呵护我们的身体。 睡眠的艺术:高质量睡眠的策略。 睡眠并非简单的“休息”,而是身体进行自我修复、能量重塑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如睡眠环境、睡前习惯、饮食禁忌等,并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改善睡眠的技巧,帮助您告别失眠困扰,重拾充沛精力。 饮食的智慧:平衡与悦纳。 均衡的饮食是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基础。本章将聚焦于如何构建健康的饮食模式,强调食材的选择、烹饪方式的优化,以及“食宜”与“食忌”。我们也将探讨“情绪性进食”等心理因素对饮食的影响,提倡一种与食物和谐相处、享受食物带来的滋养和乐趣的态度。 运动的乐趣:找到适合你的律动。 运动不仅仅是为了减肥或塑形,更是为了激活身体的活力,提升内在的免疫力。本章将打破对运动的刻板印象,介绍多种温和而有效的运动方式,如散步、瑜伽、太极等,鼓励读者找到真正享受的运动形式,将其融入日常生活,让身体在律动中焕发新生。 感官的呵护: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细节。 我们的五感是与世界连接的桥梁,也是获取生活愉悦感的重要途径。本章将引导读者重新关注感官体验,从一杯清茶的香气,到夕阳的色彩,再到音乐的旋律,学会通过感官来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美好,从而舒缓身心。 环境的和谐:创造舒适的生活空间。 我们所处的环境,对身心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简单的布置和整理,打造一个能够让人放松、舒缓、充满活力的生活空间,例如光线、色彩、气味、绿植的选择等,让家成为真正的“避风港”。 第三章:心灵的深度滋养:静心与悦心的实践 身体的健康离不开心灵的滋养。在这个信息爆炸、压力倍增的时代,如何修炼一颗宁静而强大的心,是“身心安养”的核心课题。 觉察力训练:看见真实的自我。 觉察力是认识和理解内心活动的关键。本章将介绍如何通过正念练习,如身体扫描、呼吸觉察等,来提升对当下思绪、情绪和身体感受的觉察能力,从而更好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情绪的导航:与情绪和谐共处。 情绪是生命的自然反应,而非需要压抑或逃避的存在。本章将探讨识别和理解不同情绪的方法,学习如何不被负面情绪裹挟,而是将其视为信号,从中学习,并找到健康的情绪疏导方式,如倾诉、艺术创作、运动等。 思维的重塑:培养积极的认知模式。 我们的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本章将介绍如何识别并挑战消极的思维模式,如灾难化思维、非黑即白思维等,并学习培养更具建设性和积极性的思维习惯,从而以更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感恩的力量:发现生命中的点滴美好。 感恩是一种强大的心灵力量,它能够提升幸福感,减轻焦虑。本章将引导读者建立感恩的习惯,通过写感恩日记、表达感谢等方式,发现并珍惜生活中的点滴美好,从而积累积极的情感能量。 静谧空间的营造:内心的避难所。 在喧嚣的世界中,为自己开辟一片心灵的静谧空间至关重要。本章将探讨如何通过冥想、独处、亲近自然等方式,为心灵提供滋养和休憩的机会,让内心得以沉淀和净化。 第四章:人际的和谐:连接与共情的力量 人是社会性动物,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支撑。本章将探讨如何在人际互动中实现“身心安养”,建立有意义的连接。 倾听的艺术:建立深度的连接。 真正的倾听不仅仅是听到声音,更是用心去理解对方。本章将介绍有效的倾听技巧,帮助读者在与家人、朋友、同事的沟通中,建立更深的理解和信任。 共情的实践:理解他人的感受。 共情能力让我们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感受他人的情绪。本章将探讨培养共情能力的方法,学习如何以更具同理心的方式对待他人,化解冲突,增进和谐。 界限的设定:保护自己的能量。 在人际关系中,清晰健康的界限是保护自我、避免过度消耗的关键。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识别并设定合理的个人界限,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要求,同时保持对他人的尊重。 给予与接受的平衡:爱的流动。 健康的人际关系,需要懂得给予和接受的平衡。本章将探讨如何以健康的方式给予关爱,同时也能坦然接受他人的善意和帮助,让爱在人际关系中自由流动。 社群的归属感:融入温暖的连接。 归属感是人类基本的心理需求。本章将鼓励读者积极参与到有意义的社群活动中,建立归属感,获得情感支持,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的挑战。 第五章:生活方式的整合:将安养融入日常 “身心安养”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的点滴实践来实现的。本章将帮助读者将前几章的理论付诸实践,将安养之道融入生活的方方面面。 时间管理:为安养腾出空间。 在忙碌的生活中,学会有效地管理时间,为身心安养创造必要的空间。本章将介绍如何区分优先级,学会拒绝,并安排固定的安养时间。 习惯的养成: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良好的习惯是身心安养的基石。本章将提供养成健康习惯的策略,强调循序渐进,从小事做起,并保持耐心和毅力。 应对压力的策略:化压力为动力。 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如何应对却能决定身心状态。本章将提供多种应对压力的实用技巧,帮助读者将压力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自我关怀的承诺:成为自己最好的朋友。 最终,“身心安养”的核心在于对自己负责,并以最温柔、最有爱的方式对待自己。本章将鼓励读者做出自我关怀的承诺,成为自己生命中最坚实的后盾。 持续的探索与成长:安养是一场终身的旅程。 “身心安养”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探索和成长的过程。本章将鼓励读者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并在实践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安养之道。 结语 《身心安养:自在生活的智慧》并非一本告诉你“该做什么”的书,而是一本邀请你“如何去感受”的书。它希望能够点亮你内心的觉知,让你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力量。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阅读与实践中,活出健康、快乐、自在的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理论太深奥,实践起来更是摸不着头脑。偶然间翻到这本《养肾补虚祛百病》,我原本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它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书中的语言风格非常接地气,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取而代之的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比喻和生动的案例,让我瞬间觉得养生离我生活并不遥远。 它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肾脏在人体健康中的关键作用,并且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调理方法。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日常饮食和起居的建议,比如推荐了一些简单易得的食材,并教授了如何通过简单的烹饪就能发挥出它们的养生功效。我还跟着书中学了一些简单的按摩手法,每天睡前做几分钟,感觉身体真的有了明显的变化,之前经常腰酸腿软的毛病,现在好了不少。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补肾”这个概念,而是将肾脏健康与身体的整体机能联系起来,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如何通过调养肾脏来改善其他健康问题。它没有夸大其词地承诺“包治百病”,而是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认识到身体的信号,并做出积极的调整。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身体的了解又进了一步,不再是盲目地寻求特效药,而是学会了如何通过日常的养护来维持健康。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养肾补虚祛百病》时,我抱着一种谨慎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健康养生的书籍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很容易让人产生误导。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并没有采用那些耸人听闻的标题来吸引眼球,而是用一种沉稳、理性的笔触,娓娓道来。 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系统的梳理了肾脏与人体其他器官之间的联系,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它不仅仅停留在“吃什么补肾”这样的表面文章,而是深入探讨了肾脏在能量代谢、水分平衡、免疫调节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虚”的辨析,区分了不同的“虚”类型,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的调理思路。 我试着按照书中的一些建议,调整了自己的作息和饮食习惯,并且加入了一些文中提到的简单练习。起初并没有觉得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坚持了大约两个月后,我发现自己整体的精神状态有了显著的提升,睡眠质量也改善了很多。而且,一些困扰了我很久的小毛病,比如容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似乎也在悄悄地好转。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健康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它教会我如何倾听自己身体的声音,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呵护它,而不是盲目跟风或者寄希望于所谓的“灵丹妙药”。这本《养肾补虚祛百病》无疑是我的健康之路上的一个重要指引。

评分

我购买《养肾补虚祛百病》这本书,是出于一种对身体健康的好奇和对传统养生文化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我被书中详实的内容和深入浅出的讲解深深吸引。它并没有给出一个万能的解决方案,而是强调了“因人而异”和“循序渐进”的原则,这一点非常难得。 书中关于肾脏与身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的论述,让我大开眼界。我之前总以为肾脏只是一个简单的排泄器官,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它在生长发育、生殖、免疫等方面的关键作用。作者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和生动的比喻,解释了复杂的生理过程,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轻松理解。 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祛百病”的篇章,它并没有鼓吹包治百病的神奇效果,而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如何通过强健肾脏来提升身体的自我修复能力,从而预防和改善多种慢性疾病。我按照书中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并尝试了一些书中推荐的养生茶饮。 一段时间的实践下来,我惊喜地发现,自己之前经常出现的失眠多梦、精神不振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而且,身体的抵抗力似乎也增强了,感冒的次数明显减少。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健康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我们用心去经营和维护。它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实用的行动指南,让我能够更有针对性地去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初印象是,它并没有像市面上很多养生书籍那样,用一些过于夸张的词汇来吸引读者。而是用一种温和、平实的语言,讲述了关于肾脏健康和身体调养的知识。作为一个对中医养生有初步了解的人,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严谨,而且逻辑性很强。 书中对于“补虚”的阐述,我认为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需要补充什么,而是深入剖析了导致“虚”的根源,以及如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气血”与“肾”之间关系的解读,这让我对身体的运行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我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种穴位按摩方法,每天花上几分钟,不仅放松了身体,还感觉体内的能量流动更加顺畅。另外,书中的食疗部分也非常丰富,提供了很多既美味又养生的食谱,让我觉得养生也可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我跟着书中的建议,调整了自己的饮食,减少了一些不健康的食物摄入,增加了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 坚持下来,我发现自己的消化系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整体的皮肤状态也比以前好了很多。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养生指南,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益友,它教会我如何用更科学、更自然的方式来照顾自己的身体,让我对健康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方,书名《养肾补虚祛百病》也直击人心,非常符合我一直以来对健康养生的需求。我本身就是一位比较注重健康的人,平时会关注一些养生资讯,但总觉得缺乏系统性的指导。阅读了这本书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实用的框架。 它非常细致地分析了肾虚可能引起的各种症状,而且这些症状在我身上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让我顿时有种“找到了病因”的释然感。作者在阐述理论的同时,并没有忽略实践的重要性。书中提供了大量针对性的食谱和药膳方,并且详细说明了食材的选择、制作方法以及食用注意事项。我尝试了几款食谱,味道都相当不错,而且制作起来也并不复杂,很适合我这样的家庭主妇。 此外,书中还包含了许多简单易学的养生小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呼吸来调整身体,如何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来增强肾功能等等。这些内容都非常实用,能够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不需要花费额外的时间和金钱。我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感觉身体的耐力有所提高,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感到疲惫了。 这本书让我明白了,养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日常点滴的积累来实现的。它教会我如何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体,如何通过温和而有效的方式来调理,从而达到预防疾病、强健体魄的目的。我非常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关注健康、希望改善自身状态的朋友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