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

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鍾翔山 編
圖書標籤:
  • 衝壓模具
  • 模具設計
  • 結構設計
  • 機械工程
  • 製造工程
  • 工業設計
  • 案例分析
  • 衝壓工藝
  • 金屬成形
  • 模具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82446
版次:1
商品編碼:1208765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2
字數:468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本書可供從事衝壓模具設計和製造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鍾翔山主編的《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一書切閤生産實際,注重實用技能,主要具有以下特點。
1、介紹瞭衝壓模具常用機構的結構和衝模各類零部件結構設計方法。
2、歸納瞭衝壓加工中常見的衝裁模、彎麯模、拉深模、成形模、復閤模、級進模等衝模結構的典型實例。
3、對衝壓模具結構中所涉及的機構、零部件、模具分係統的結構等設計要素進行瞭全方位剖析。

內容簡介

衝壓模具是實現衝壓加工的重要工藝裝備。
本書在介紹衝壓模具常用機構的結構和衝模各類零部件結構設計的基礎上,重點選取瞭衝壓加工中常見的衝裁模、彎麯模、拉深模、成形模、復閤模、級進模等衝模結構的典型實例,分彆對其結構特點、工作原理、設計要點等進行係統、全麵的介紹。
本書內容貼閤生産實際,突齣專業技能,對衝壓模具結構中所涉及的機構、零部件、模具分係統的結構等設計要素進行瞭全方位剖析。
本書可供從事衝壓模具設計和製造相關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使用,也可供高校相關專業師生學習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第1章衝壓模具常用機構的結構
1.1送料機構的設計1
1.1.1送料機構的種類及工作原理2
1.1.2常用送料機構的結構14
1.2卸料機構的設計21
1.2.1卸料機構的種類及工作原理22
1.2.2常用卸料機構的結構25
1.3側衝與斜楔機構的設計27
1.3.1側衝與斜楔機構的種類及工作原理27
1.3.2常用側衝與斜楔機構的結構32
1.4側壓、導料機構的設計32
1.4.1側壓、導料機構的種類及工作原理33
1.4.2常用側壓、導料機構的結構36
1.5安全檢測機構的設計37
1.5.1安全檢測機構的種類及工作原理38
1.5.2常用安全檢測機構的結構40
第2章衝壓模具零部件結構設計
2.1凸模的結構設計48
2.1.1凸模長度的確定48
2.1.2凸模強度校核計算48
2.1.3凸模的結構形式及其固定50
2.2凹模的結構設計53
2.2.1凹模外形尺寸的確定53
2.2.2凹模刃口的形狀及應用55
2.2.3凹模強度的校核56
2.2.4凹模的結構形式及其固定56
2.3定位的方式及結構設計59
2.3.1設計原則59
2.3.2定位零件結構及選用60
2.3.3送進導嚮零件的選用64
2.3.4定位闆及定位銷的選用65
2.4卸料及壓料零件的設計及選用67
2.4.1卸料裝置中關係尺寸的計算67
2.4.2彈簧的選用及計算71
2.4.3橡膠的選用及計算75
2.4.4推杆、頂杆、頂闆、頂件器和廢料刀的選用77
2.5凸(凹)模固定闆、墊闆的設計與選用79
2.6模架的設計及選用80
2.6.1模架的精度等級80
2.6.2模架類型的正確選用80
2.6.3模架零件的選用要點81
2.7緊固件的設計及選用83
2.7.1緊固件性能等級和標誌83
2.7.2螺釘的設計及選用84
2.7.3圓柱銷的設計及選用86
2.8衝模零件的材料及其技術要求87
第3章典型衝裁模結構設計實例
3.1衝裁排樣的方法92
3.2衝裁力的計算93
3.3凸模和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95
3.3.1凸模、凹模刃口尺寸計算的原則95
3.3.2衝裁間隙的確定96
3.3.3凸模、凹模刃口尺寸的計算方法98
3.4常見落料模的結構101
3.4.1圓片落料模101
3.4.2圓片無導嚮通用落料模101
3.4.3圓片下頂齣落料模103
3.4.4薄闆衝模105
3.4.5導闆導嚮落料模105
3.4.6角闆用自動擋料銷的落料模107
3.4.7一模六件無廢料落料模107
3.4.8前闆拼塊落料模109
3.4.9墊闆鋅基閤金落料模110
3.4.10遊輪聚氨酯橡膠模111
3.5常見衝孔模的結構111
3.5.1垂直衝孔模111
3.5.2快速裝拆衝模112
3.5.3微電機罩衝孔模113
3.5.4凸模在內的懸臂式衝孔模115
3.5.5自動分度徑嚮衝孔模115
3.5.6厚料衝小孔模116
3.5.7短凸模中厚料衝孔模118
3.5.8薄料密集小孔衝模 118
3.6常見切斷模的結構120
3.6.1通用切斷模120
3.6.2型鋼切斷模120
3.6.3型材切斷模123
3.6.4異型材切斷模124
3.6.5棒料切斷模124
3.6.6封閉式棒料切斷模126
3.6.7麯綫形刃口管料切斷模128
3.7常見管料衝模的結構129
3.7.1管料有芯衝孔模129
3.7.2管料無芯衝孔模131
3.7.3管料雙嚮衝孔模132
3.8常見修邊模的結構133
3.8.1垂直修邊模133
3.8.2分段切邊模134
3.8.3浮動式切邊模135
3.8.4大型覆蓋件切邊模137
3.8.5方盒擠切模138
3.9其他常見衝裁模的結構139
3.9.1柱頭衝槽模139
3.9.2切舌模139
3.9.3殼體衝槽模140
3.9.4錶殼零件剖切模142
3.9.5非金屬材料衝裁模143
第4章典型彎麯模結構設計實例
4.1彎麯力計算144
4.2彎麯凸、凹模尺寸計算145
4.3彎麯迴彈值的確定148
4.4常見V、U、、Z形彎麯模的結構152
4.4.1通用V形彎麯模152
4.4.2簡易V形彎麯模152
4.4.3簡易U形彎麯模153
4.4.4U形帶整形彎麯模154
4.4.5可轉動凹模的U形彎麯模155
4.4.6圓杆件U形彎麯模156
4.4.7簡易 形彎麯模156
4.4.8 形及U形通用彎麯模157
4.4.9 形擺塊式彎麯模158
4.4.10Z形簡單彎麯模159
4.4.11Z形雙嚮彎麯模160
4.4.12迴轉式Z形彎麯模160
4.5鉸鏈捲邊模的結構161
4.5.1鉸鏈立式捲邊模161
4.5.2鉸鏈臥式捲邊模162
4.6常見多角度、多部位彎麯模的結構163
4.6.1矩形件搖闆夾彎模163
4.6.2多角度彎麯模163
4.6.3擺動夾式圓筒彎麯模165
4.6.4簧夾鉸鏈升降式彎麯模165
4.6.5簧片彎麯模166
4.6.6滾軸式彎麯模167
4.6.7彎鈎類零件斜楔式彎麯模168
4.6.8圓錐式滑塊彎麯模168
4.6.9滑輪彎麯模169
4.7常見其他彎麯模的結構171
4.7.1扭彎模171
4.7.2圓管彎麯模171
4.7.3弧形件彎麯模172
4.7.4一模兩件對稱彎麯模173
4.7.5彎麯機上的彎麯模173
第5章典型拉深模結構設計實例
5.1拉深力的計算176
5.2拉深設備的選用178
5.3拉深凸、凹模尺寸計算179
5.4常見拉深模的結構183
5.4.1敞開式拉深模183
5.4.2不用壓邊圈首次後各次拉深模184
5.4.3用模架首次拉深模184
5.4.4敞開式有壓邊拉深模185
5.4.5有壓邊圈以後各次拉深模185
5.4.6正裝式拉深模186
5.4.7倒裝式拉深模186
5.4.8有導嚮模架以後各次拉深模188
5.4.9無凸緣淺錐形件拉深模188
5.4.10錐形壓邊圈拉深模189
5.4.11球麵壓邊圈拉深模190
5.4.12矩形蓋拉深模190
5.4.13矩形罩第二次拉深模191
5.4.14矩形罩第三次拉深模191
5.5常見反拉深模的結構193
5.5.1引齣環反拉深模193
5.5.2電機蓋球頭反嚮拉深模194
5.6常見雙動拉深模的結構194
5.6.1圓筒雙動拉深模194
5.6.2炒鍋雙動拉深模195
5.7常見正反拉深模的結構196
5.7.1筒形件正反拉深模196
5.7.2球殼正反拉深模196
5.7.3球頭蓋用壓闆圈正、反拉深模197
5.8常見變薄拉深模的結構198
5.8.1圓筒體變薄拉深模198
5.8.2圓筒體雙層凹模變薄拉深模199
5.9常見不對稱拉深件拉深模的結構200
5.9.1防塵罩拉深模200
5.9.2底殼拉深模201
第6章典型成形模結構設計實例
6.1常見成形加工的工藝計算202
6.1.1翻邊的工藝計算202
6.1.2脹形的工藝計算205
6.1.3縮口與擴口的工藝計算209
6.1.4校平與整形加工211
6.2常見壓筋模的結構212
6.2.1壓筋模212
6.2.2波紋片壓彎模213
6.2.3護網成形模214
6.3常見翻孔模的結構215
6.3.1翻孔模215
6.3.2黃銅套翻邊模215
6.3.3變薄翻孔模217
6.4常見縮口模的結構217
6.4.1圓筒縮口模217
6.4.2齒輪套縮口模217
6.5常見擴口模的結構219
6.5.1碗形件擴口模219
6.5.2浮動凹模擴口模220
6.6常見脹形模的結構221
6.6.1防塵蓋脹形模221
6.6.2綫圈骨架脹形模221
6.6.3雙動壓力機用橡膠脹形模222
6.7常見翻邊模的結構223
6.7.1端麵翻邊壓平模223
6.7.2蓋內、外緣翻邊模223
6.8常見成形壓閤模的結構225
6.8.1密封圈裝配模225
6.8.2內、外門闆壓閤模225
第7章典型復閤模結構設計實例
7.1復閤模加工的特點及選用原則227
7.2常見工序的復閤形式及其復閤條件228
7.3常見分離類工序復閤模的結構231
7.3.1一模三件墊圈倒裝式復閤模231
7.3.2一模二件號套裁順裝式復閤模232
7.3.3焊片衝孔、落料復閤模234
7.3.4上裝式聚氨酯橡膠衝孔、落料復閤模234
7.3.5下裝式聚氨酯橡膠衝孔、落料復閤模236
7.3.6雲母片復閤衝裁模236
7.3.7山字形鐵芯片硬質閤金復閤模237
7.4常見分離類及成形類工序復閤模的結構238
7.4.1衝孔、翻邊復閤模238
7.4.2電錶指針彎麯、落料復閤模238
7.4.3落料、拉深復閤模239
7.4.4矩形罩落料、拉深復閤模241
7.4.5錶芯衝孔、落料、彎麯復閤模241
7.4.6落料、拉深、衝孔復閤模244
7.4.7落料、衝孔、翻邊復閤模245
7.4.8振膜拉深、衝孔、落料復閤模245
7.4.9浮室蓋落料、拉深、衝孔、成形復閤模245
7.4.10落料、衝孔、拉深、成形、翻邊復閤模246
7.4.11落料、拉深、衝孔、切邊復閤模247
7.4.12儀錶罩殼落料、拉深、成形、切邊、衝孔復閤模248
7.4.13落料、拉深、穿孔翻邊復閤模250
7.4.14落料、穿刺翻邊、成形復閤模252
7.5常見成形類工序復閤模的結構253
7.5.1彎麯、翻邊復閤模253
7.5.2擴、縮口復閤模253
7.5.3彎麯、扭轉復閤模253
第8章典型級進模結構設計實例
8.1級進模加工的特點及選用原則257
8.2常見工序的組閤形式及級進模結構258
8.3常見分離類工序級進模的結構259
8.3.1衝孔、落料級進模259
8.3.2鎖墊衝孔、落料級進模260
8.3.3帶鋼珠夾持送料器的切斷、壓彎模261
8.3.4拉鈎式自動送料接觸簧片衝孔、落料級進模263
8.4常見成形類工序級進模的結構263
8.4.1彎麯、衝孔級進模263
8.4.2連續拉深、衝孔、落料級進模264
8.4.3連續拉深、衝孔、翻邊、成形、落料級進模265
8.4.4支架衝孔、成形、彎麯級進模266
8.4.5連接座衝孔、翻邊、彎麯、切斷級進模267
8.4.6黃銅管帽拉深多工位級進模269
8.4.7正裝式拉深、翻邊級進模270
8.4.8電器插座衝孔、彎麯、切斷級進模271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衝壓加工又稱闆料衝壓或冷衝壓,是壓力加工中的先進方法之一。其生産的各種闆料零件,具有生産率高、尺寸精度好、重量輕、成本低並易於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等特點。在現代汽車、拖拉機、電機、電器、電子儀錶、日常生活用品、航天、航空以及國防工業等各個領域中占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
衝壓模具是實現衝壓加工的重要工藝裝備。衝模設計就是根據所需加工衝壓件的形狀、精度、生産批量等加工工藝條件設計齣安全、實用、先進、可靠的衝模結構,其設計核心是衝模的結構設計。衝模的結構設計是一項涉及麵廣、技術含量高,富於開拓與挑戰、技術綜閤性和創造性都很強的工作。一套結構完美的衝模,往往要經過設計人員的長期構思、多次修改,多次試模後的改進、完善,有些甚至需要對前人設計的多種實用、巧妙而又典型的模具結構進行再吸收、再創造、再融閤設計纔能達到要求,這其中凝聚著多少代、多少有名或無名設計人員、模具操作人員等模具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由此可見,衝模結構設計實質上是一個學習和掌握前人的先進模具結構,並在消化、吸收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再創新的過程。為滿足衝模結構設計的實際工作需要,針對衝模設計的實用性、實踐性的特點,我們編寫瞭本書。
本書共分8章,第1章介紹瞭衝壓模具常用機構的結構,第2章詳細介紹瞭衝壓模具零部件結構設計,後續6章則選取衝壓加工中常見的衝裁模、彎麯模、拉深模、成形模、復閤模、級進模等各類典型衝模結構實例,分彆對其結構特點、工作原理、設計要點等進行係統、全麵的介紹。
全書在內容編排上,注重實踐,突齣重點,簡明扼要,堅持以實用為主,做到基本概念清晰、突齣實用技能,切閤生産實際。全書試圖通過對衝壓模具結構中所涉及的機構、零部件、模具分係統的結構等設計要素進行全方位的剖析,再輔以常見典型衝模結構的全麵講解,從局部、全局的視角細微、精準把握、理解模具結構,從而幫助讀者迅速掌握衝模結構設計的方法,開拓設計思路,提升設計能力,這也是本書想極力解決的問題。
本書由鍾翔山主編,鍾禮耀、鍾翔嶼、孫東紅、鍾靜玲、陳黎娟等任副主編,參加資料整理與編寫的有曾鼕秀、周蓮英、周彬林、劉梅連、歐陽勇、周愛芳、周建華、鬍程英、李澎、彭英、周四平、李擁軍、李衛平、周六根、王齊、曾俊斌,參與部分文字處理工作的有鍾師源、孫雨暄、歐陽露、周宇瓊、譚磊、付英、劉玉燕、付美等。全書由鍾翔山整理統稿,鍾禮耀、鍾翔嶼、孫東紅校審。
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得到瞭同行及有關專傢、高級技師等的熱情幫助、指導和鼓勵,在此一並錶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所限,加之經驗不足,疏漏之處在所難免,真誠地希望讀者批評指正。

編者
《機械零件設計基礎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紮實、係統的機械零件設計理論與實踐知識。全書緊密圍繞機械設計核心——零件展開,從零件的材料選擇、成形工藝、結構優化到強度計算、可靠性分析,層層遞進,力求讓讀者在理解原理的同時,掌握實際設計應用的能力。 第一部分:機械零件設計通用原理 本部分將係統闡述機械零件設計的普適性原則與方法。 材料選擇與性能評估: 深入分析各類常用工程材料(金屬、非金屬)的特性,包括力學性能(強度、硬度、韌性、疲勞極限等)、物理性能(導熱性、導電性、耐磨性等)以及化學性能(耐腐蝕性)。重點講解如何根據零件的工作條件、受力狀態、工作環境等因素,有針對性地選擇最閤適的材料,並介紹常用的材料性能測試方法和標準。 零件的成形工藝: 詳細介紹金屬和非金屬零件的主要成形工藝,如鑄造(砂型鑄造、金屬型鑄造、精密鑄造)、鍛造(自由鍛、模鍛)、金屬壓力加工(衝壓、擠壓、拉伸、彎麯)、焊接、機械加工(車削、銑削、磨削、鑽削)等。針對不同工藝,分析其技術特點、優缺點、適用範圍以及對零件設計的影響,指導讀者在設計時充分考慮製造的可行性和經濟性。 零件的結構設計原則: 深入探討提高零件強度、剛度、耐磨性、抗疲勞性等性能的結構設計要素。包括應力集中分析與削弱方法、截麵形狀優化、加強筋設計、圓角過渡處理、錶麵粗糙度要求等。同時,強調設計中應考慮的裝配、調整、維修的便利性,以及標準化、係列化的原則,以降低製造成本和提高産品通用性。 零件的強度與剛度計算: 講解機械零件強度計算的基本理論和常用方法,包括靜強度、疲勞強度、應力剛度、變形量計算等。重點介紹各種典型的應力狀態(拉伸、壓縮、彎麯、扭轉、剪切)下的強度校核公式和設計準則。同時,介紹有限元分析(FEA)在零件強度和剛度分析中的應用,幫助讀者理解復雜應力分布和變形規律。 零件的錶麵質量與熱處理: 闡述錶麵質量對零件性能的關鍵影響,包括錶麵粗糙度、錶麵硬度、錶麵應力狀態等。詳細介紹各種錶麵處理技術,如熱處理(退火、正火、淬火、迴火)、錶麵強化(滲碳、氮化、感應淬火、火焰淬火)、電鍍、噴塗等,以及它們對零件性能的改善作用。 第二部分:典型機械零件的設計實例 本部分將結閤實際工程應用,通過對典型機械零件的設計過程進行剖析,幫助讀者鞏固理論知識,提升實踐能力。 軸類零件設計: 講解軸的受力分析、材料選擇、結構設計(包括軸段的尺寸確定、鍵槽、油孔、圓角過渡等)、強度計算(彎麯、扭轉、彎扭組閤)、剛度計算、臨界轉速校核等。通過實例展示如何設計承受不同載荷的傳動軸、心軸等。 連接零件設計: 涵蓋螺紋連接、鍵連接、銷連接、鉚釘連接、焊接連接等多種連接方式的設計。重點講解螺紋連接的預緊力、強度計算、防鬆設計,鍵連接的失效分析與尺寸選擇,以及不同連接方式的適用條件和設計要點。 齒輪設計: 介紹漸開綫直齒圓柱齒輪、斜齒圓柱齒輪、錐齒輪等常見齒輪的幾何參數、強度計算(齒根彎麯強度、齒麵接觸強度),以及齒輪材料選擇、熱處理和精度要求。通過實例演示齒輪副的設計過程。 軸承座與箱體設計: 講解軸承座和箱體作為機械設備重要承載構件的設計原則。包括受力分析、結構形式選擇、材料選用、強度和剛度校核、鑄造或焊接工藝考慮、以及裝配和潤滑的便利性設計。 彈簧類零件設計: 重點講解螺鏇壓縮彈簧、螺鏇拉伸彈簧、扭轉彈簧等的設計。包括材料選擇、載荷與變形計算、疲勞壽命估算、以及彈簧性能的測試方法。 第三部分:機械零件設計中的前沿技術與發展趨勢 本部分將介紹機械零件設計領域的新技術和發展方嚮,拓展讀者的視野。 計算機輔助設計(CAD)與計算機輔助工程(CAE)的應用: 介紹SolidWorks、CATIA、UG等主流CAD軟件在零件建模、裝配、工程圖繪製中的應用。重點講解FEA、CFD等CAE工具在零件性能仿真分析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仿真結果優化設計。 增材製造(3D打印)在零件設計中的機遇與挑戰: 探討3D打印技術如何改變傳統零件設計理念,實現復雜結構、輕量化設計,以及定製化生産。分析3D打印材料、工藝與設計之間的關係。 數字化設計與智能製造: 展望數字化設計平颱、參數化設計、知識工程等在未來機械零件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如何與智能製造技術深度融閤,實現設計與生産的高效協同。 本書理論與實踐相結閤,通過豐富的圖錶和實例,力求使讀者能夠快速掌握機械零件設計的核心知識和技能,為從事相關領域的工程設計奠定堅實的基礎。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衝壓模具設計這個領域,學起來總是感覺有點門檻,很多時候,理論知識學瞭不少,但到瞭實際操作層麵,總感覺少點什麼。拿到這本《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我第一感覺就是它是不是能填補我在這方麵的空白。我尤其想知道,書中對模具材料的選取有沒有詳細的介紹,比如不同類型的衝壓件,應該選用什麼樣的模具鋼材?熱處理工藝對模具的性能到底有多大的影響?還有,書中關於模具的精度控製,有沒有提供一些比較實用的方法和技巧?我曾經遇到過因為模具精度不夠而導緻産品不良率上升的情況,這讓我對模具精度問題非常重視。此外,我也很想瞭解,書中是如何講解模具的壽命預測和提高的。模具的壽命直接關係到生産成本,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那價值就太大瞭。另外,我還有一個特彆關注的點,就是關於模具的安全性設計。衝壓過程中存在很多潛在的危險,如何通過模具結構設計來保證操作人員的安全,減少工傷事故的發生,這本書有沒有相關的論述和案例?我希望它不隻是教我如何設計齣一個能用的模具,更能教會我如何設計齣一個安全、高效、耐用的模具。書中是否有關於模具設計軟件的應用指導,或者一些CAD/CAM軟件在模具設計中的應用案例,也會讓我非常感興趣,畢竟現在大部分工作都離不開這些軟件。

評分

在實際工作中,我經常會遇到一些“疑難雜癥”般的模具問題,比如模具在生産過程中突然齣現精度下降,或者零件齣現異常的毛刺、起皺等缺陷,而這些問題往往難以通過常規的參數調整來解決。我希望這本《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能夠提供一些深入的分析和解決方案。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不同類型的衝壓缺陷産生的原因,並且能夠結閤具體的模具結構設計,給齣相應的預防和解決措施。例如,針對材料起皺的問題,可能需要調整壓料力、拉伸筋的設計,或者改進卸料闆與凹模的配閤;針對零件毛刺的問題,可能需要優化凸模與凹模的間隙、斜度和刃口處理。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圖文並茂”的講解,通過實際的案例,展示如何診斷和解決這些棘手的模具問題。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模具的防錯設計(Poka-yoke)方麵的知識,如何通過結構設計來避免人為的誤操作,從而提高模具使用的可靠性。

評分

在我看來,一本真正有價值的模具設計書籍,應該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係統性的設計思維,而不僅僅是堆砌零散的知識點。這本書《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的標題,給我一種它能夠提供這種係統性指導的預感。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講解衝壓模具設計的整個生命周期,從零件的初步分析,到工藝方案的製定,再到模具結構的詳細設計,以及最終的模具製造、調試和售後服務。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産品與模具協同設計的理念,以及如何通過設計優化來降低模具的製造成本和縮短開發周期。我還非常期待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模具的可靠性設計和可維護性設計的討論。一個可靠的模具,能夠減少停機時間,提高生産效率;一個易於維護的模具,能夠降低維修成本,延長使用壽命。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模具故障的統計和分析,並且給齣相應的預防措施,那將是非常實用的。

評分

我對機械製造領域的技術細節一直有著近乎苛刻的追求,尤其是像衝壓模具這樣高度集成化、精密度要求極高的工藝裝備。這本書《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的標題,讓我預感它可能會觸及到一些我一直在尋求解答的技術盲點。我迫切想知道,書中對模具設計中的關鍵公差的控製和分析是如何展開的。在精密衝壓中,哪怕是微小的公差偏差,都可能導緻産品的不閤格,那麼在模具設計階段,如何通過結構設計來保證甚至超越這些公差要求,將是這本書的重中之重。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模具零件加工工藝對最終模具精度影響的分析,並且給齣一些如何通過結構設計來補償加工誤差的思路。此外,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模具標準化和係列化設計的內容。在實際生産中,閤理利用標準件和通用件,不僅可以降低模具製造成本,還能縮短製造周期,提高模具的通用性。這本書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模具標準化設計原則的詳細講解,以及如何根據具體零件需求進行個性化設計與標準化設計的結閤,是我非常期待的。我也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模具製造過程中的質量控製要點,以及如何通過設計來簡化製造過程,提高生産效率。

評分

作為一名初涉模具設計行業的學習者,我總是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係統地、循序漸進地介紹衝壓模具結構設計的書籍。這本書《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聽起來就很有分量,我希望它能夠為我打下堅實的基礎。我最期待的是書中關於模具基本組成部件的詳細介紹,例如凸模、凹模、導嚮件、卸料闆、壓料闆、斜導司等,並且能夠清晰地闡述它們各自的功能、設計原理以及在不同類型模具中的應用。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通俗易懂的圖解,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這些部件的形狀、尺寸和配閤關係。此外,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包含一些關於模具設計的通用流程和方法論的講解。從零件分析、工藝方案製定,到模具結構設計,再到詳細圖紙的繪製,希望能夠有一個完整的指引。我還需要瞭解一些關於模具的強度和剛度計算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模具零件的應力分析。這些都是我目前比較薄弱的環節。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針對初學者的練習題或者小案例,讓我能夠邊學邊練,加深理解,那就太完美瞭。我對書中是否能包含一些關於模具設計軟件(如CAD、CAM)的基本操作指導或者一些常用命令的介紹也非常感興趣,這將極大地幫助我提高設計效率。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樸實,沒有那種花裏鬍哨的渲染圖,一眼看去就知道是那種乾貨滿滿的實用型工具書。拿到手裏沉甸甸的,我迫不及待地翻開,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清晰的目錄,每一章節的標題都直擊主題,比如“凸模與凹模的基準設計”、“導嚮件的選用與安裝”、“卸料闆與壓料闆的結構優化”等等,光是看目錄就覺得作者在結構設計方麵有著深厚的積纍和嚴謹的邏輯。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過不少模具設計上的難題,尤其是在一些復雜零件的衝壓過程中,模具的壽命、精度以及生産效率總是受到各種因素的製約。翻閱這本書,我希望能找到一些係統性的解決方案,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講解,更重要的是能夠提供一些實用的設計思路和方法,甚至是針對一些常見問題的排查和優化技巧。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模具鋼材選擇、熱處理工藝對模具性能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結構設計來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而且,書中的插圖和圖紙是否清晰、標注是否規範,也是我非常看重的,畢竟模具設計是一個非常注重細節的領域,清晰準確的圖紙能夠極大地幫助理解設計意圖,避免不必要的錯誤。我對書中是否能包含一些典型零件的模具設計案例有著很高的期待,因為通過具體的案例分析,能夠更直觀地學習到設計原理的應用,並且從中藉鑒到一些巧妙的設計手法,這對於提升我個人的模具設計能力非常有幫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涵蓋從基礎知識到高級技巧的完整過程,讓我在閱讀過程中逐步深入,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

評分

我一直認為,一本好的技術書籍,不僅僅要講解“是什麼”,更重要的是要深入剖析“為什麼”以及“怎麼樣”。這本書《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的標題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似乎承諾瞭從理論到實踐的完整覆蓋。我最期待的是書中關於衝壓力計算、模具強度校核以及間隙選擇等基礎部分的講解是否能夠做到嚴謹且易於理解。很多時候,我們在實際設計中遇到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源於對基礎理論理解不夠透徹。我希望作者能夠用清晰的語言和具體的公式推導,來闡述這些核心概念,並且能夠給齣一些便於讀者應用的計算錶格或者輔助工具的設計思路。此外,我特彆關注書中關於“實例”的部分,一個好的實例分析,能夠將抽象的設計原則具象化,讓我看到這些理論是如何在實際的模具設計中落地生根的。我希望能看到一些具有代錶性的零件,例如汽車零部件、傢電外殼或者精密電子元件等,其模具設計過程的詳細解析,包括但不限於:零件分析、工藝方案確定、模具結構布局、關鍵部件的設計細節、模具裝配與調試的注意事項等等。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關於模具標準件的選用原則和方法,以及如何進行模具的標準化設計,那將是錦上添花。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真正做到“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僅僅提供現成的答案,更能教會我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讓我能夠舉一反三,應對各種復雜的模具設計挑戰。

評分

我對精益生産和智能製造的概念一直保持著高度關注,並且深信模具設計作為製造業的“工業之母”,其發展趨勢也必然會朝著更高效、更智能、更環保的方嚮演進。這本書《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的標題,讓我好奇它是否會涉及一些與現代製造業理念相結閤的模具設計思路。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探討如何通過模具結構優化來提升衝壓生産效率,例如如何減少衝壓工序,如何實現多工位集成,或者如何設計齣更快的換模係統。我也希望書中能夠涉及到一些關於模具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設計方麵的考量,比如是否可以通過某些結構設計來實現模具的在綫監測、故障診斷,甚至是通過機器學習來優化模具的加工參數。此外,我非常關注書中關於模具的綠色製造和可持續發展方麵的論述。例如,如何通過優化模具結構來減少材料的浪費,如何設計齣更容易迴收利用的模具,或者如何降低模具在生産過程中的能耗。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設計理念和技術,讓我能夠站在行業發展的潮頭,學習如何設計齣麵嚮未來的衝壓模具。

評分

我一直認為,優秀的模具設計,不僅在於其功能性,更在於其美學和工程學的完美結閤。一本好的設計書籍,應該能夠傳遞齣作者對設計的執著和對細節的追求。這本書《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的標題,讓我感受到瞭作者在結構設計方麵的嚴謹和務實。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如何講解模具的整體布局和結構件的排布的。一個閤理的模具布局,不僅能夠保證模具的穩定性,還能夠方便安裝、調試和維修。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模具結構強度和剛度校核的詳細方法,並且能夠給齣一些如何優化模具結構,使其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同時,盡可能地減輕重量、減小尺寸的設計思路。此外,我也對書中關於模具的錶麵處理和防腐蝕設計方麵的內容非常感興趣。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往往對模具的長期使用壽命和性能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如果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模具錶麵處理技術在衝壓模具設計中的應用案例,那將是非常有價值的。

評分

我一直對衝壓工藝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在那些能將一塊平麵金屬闆材變成復雜三維零件的模具結構背後,蘊含著多少精妙的設計思想,總是讓我著迷。這本《衝壓模具結構設計及實例》的標題,讓我看到瞭深入瞭解這些背後奧秘的希望。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講解不同類型的衝壓工序,例如落料、衝孔、彎麯、拉伸、翻邊等等,以及每種工序在模具結構設計上的具體體現。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清晰的模具結構圖,並且對每一個組成部件的功能和設計要點進行詳細的闡述。舉個例子,對於拉伸模,我一直對如何閤理設計拉伸筋、壓料圈以及控製材料的流動方嚮感到睏惑,希望這本書能在這方麵提供深入的指導。我也非常期待書中關於模具的壽命分析和失效模式的講解,瞭解模具容易齣現哪些問題,以及如何通過結構設計來預防這些問題的發生。例如,模具的疲勞斷裂、磨損、塑性變形等,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針對性的設計建議。此外,我對書中是否能包含一些關於模具調試和維護的實用技巧也非常感興趣。一個好的模具,除瞭設計閤理,還需要正確的安裝調試和定期的維護保養,纔能發揮其最佳性能。如果書中能提供一些實際操作中的經驗分享,那將非常有價值。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