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钻头选用全图解+数控车刀选用全图解+数控铣刀选用全图解 数控切削加工技术书籍

数控钻头选用全图解+数控车刀选用全图解+数控铣刀选用全图解 数控切削加工技术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晓 著
图书标签:
  • 数控加工
  • 切削刀具
  • 钻头
  • 车刀
  • 铣刀
  • 机械制造
  • 工业技术
  • 工具选型
  • 图解
  • 技术书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旷氏文豪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64584
商品编码:12099464601

具体描述

YL4931 9787111564584  9787111463825  9787111518372

数控钻头选用全图解
本书主要针对现代数控钻头,结合加工现场的状况,从操作者或选用着的角度,以图解和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数控钻头选择和应用技术,力求贴近生产实际。主要内容包括:钻削的概念、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冠齿钻、可转位钻头、深孔钻及整体硬质合金钻头的使用实例等。从本书中不仅可以学到数控钻头的选择和实用方法,而且能够学到解决数控钻削加工中产检问题的方法。

前言 

1钻削的概念1 

1.1钻削总体概念2 

1.2常见的钻头2 

1.2.1按切削刃材料和结构划分2 

1.2.2按钻削深度与钻孔直径之比划分4 

1.2.3按钻头的安装类型划分6 

1.2.4其他类型的钻头8 

1.3钻头的基本几何角度9 

1.3.1用车刀理解钻头9 

1.3.2一个钻头切削刃的几何平面10 

1.4钻孔难题11 

2整体硬质合金钻头12 

2.1影响整体硬质合金钻头钻孔的要素13 

2.1.1生产数据13 

2.1.2钻头基体15 

2.1.3涂层16 

2.1.4槽型18 

2.1.5冷却结构53 

2.1.6夹持结构56 

2.2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加工中的常见问题 57 

2.2.1整体硬质合金钻头使用注意事项57 

2.2.2整体硬质合金钻头常见失效分析60 

2.2.3切削力和功率特性64 

3冠齿钻66 

3.1刀片式冠齿钻67 

3.2整头式冠齿钻77 

3.3冠齿钻的使用83 

3.3.1较长冠齿钻的使用83 

3.3.2重磨84.........


数控铣刀选用全图解

  本书主要针对现代数控铣刀,结合加工现场的状况,从操作者或选用者的角度,以图解和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数控铣刀选择和应用技术,力求贴近生产实际。主要内容包括:铣削的概念,常见的铣削形式及对应的铣刀的种类,面铣刀、立铣刀、槽铣刀、仿形铣刀的选择及应用以及刀具选择实例。从本书中不仅可以学到数控铣刀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而且能够学到解决数控铣削加工中的常见问题的方法。
  本书可作为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操作工、普通铣工转为数控铣工的自学及短期培训用书,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数控技术应用**的教材或参考书。

前言
1 铣削的概念 
1.1 铣削总体概念 
1.2 常见的铣削形式 
1.2.1 铣平面 
1.2.2 铣槽 
1.2.3 铣台阶 
1.2.4 铣T 形槽 
1.2.5 铣窄槽和切断 
1.2.6 铣角 
1.2.7 铣键槽 
1.2.8 铣齿形 
1.2.9 铣螺旋槽 
1.2.10 铣曲面 
1.2.11 铣立体曲面 
1.3 铣刀分类 
1.3.1 按安装方式分类 
1.3.2 按铣削方式分类 
1.4 铣削的常用概念 
1.4.1 顺铣和逆铣 
1.4.2 铣削刀具的轴向径向前角的组合 
1.4.3 平均切屑厚度 
1.4.4 铣刀转速计算 
1.5 铣刀冷却结构 
1.5.1 常规铣刀的冷却结构 
1.5.2 高效冷却结构 
2 常见的车削形式及刀具 
2.1 影响面铣刀选用的因素 
2.1.1 工件的影响 
2.1.2 机床的影响 
2.1.3 刀具的影响 
2.2 铣刀选用实例 
3 立铣刀的选用 
3.1 立铣的刀具 
3.1.1 立铣刀的特征 
3.1.2 立铣刀的用途 
3.2 整体硬质合金立铣刀 
3.2.1 整体硬质合金铣刀的工作部分 
3.3.2 整体硬质合金铣刀的柄部 
3.3 换头式硬质合金铣刀 
3.4 可转位立铣刀 
4 槽铣刀的选用 
4.1 可转位槽铣刀 
4.1.1 键槽铣刀 
4.1.2 玉米铣刀 
4.1.3 T 形槽铣刀 
4.1.4 环槽铣刀 
4.1.5 切深槽铣刀 
4.1.6 小直径内孔槽铣刀 
4.2 整体键槽铣刀 
4.2.1 整体硬质合金键槽铣刀 
4.2.2 高速钢槽铣刀 ...........

数控车刀选用全图解

《图解机械加工技能系列丛书:数控车刀选用全图解》主要针对现代数控车刀,以图解和实例的形式详细介绍了数控车刀选择和应用技术。内容涉及刀具原理、刀具结构和刀具应用等方面,着重介绍数控刀具的知识、选择和应用,主要内容包括:车削?的概念、常见的数控车刀的种类、内外圆车刀、螺纹车刀、切槽和切断刀,常用切削用量等。用图解配文字方式多角度解释现代刀具,从加工现场的状况和操作者或选用者的角度,力求接近生产实际,通过本书的学习可以学会常用数控车刀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并学会解决数控车削加工中的常见问题。

序 前言 1 车削的概念 1.1 车削总体概念 1.2 车削简史 2 常见的车削形式及刀具 2.1 常见的车削形式 2.2 常见的车削刀具 2.2.1 单刃车削刀具 2.2.2 可旋转刀具 3 内外圆车刀 3.1 影响内外圆车刀选择的因素 3.1.1 工件的因素 3.1.2 机床的因素 3.1.3 刀具的因素 3.2 内外圆车刀的选用实例 3.2.1 内外圆车削中的常见问题 3.2.2 车刀的失效形式及其对策 4 车槽刀及切断刀 4.1 车槽的概念 4.2 车槽刀和切断刀的结构 4.2.1 车槽刀片和切断刀片的结构 4.2.2 车槽刀和切断刀的刀杆结构 4.3 车槽刀和切断刀的选用实例 4.3.1 外圆及内孔槽的加工 4.3.2 槽车削加工 4.3.3 端面槽的加工 4.3.4 切断加工 5 螺纹车刀 5.1 螺纹基础知识 5.1.1 基本要素 5.1.2 螺纹的三个中径 5.2 螺纹车刀的选择 5.2.1 螺纹车刀刀片 5.2.2 螺纹车刀刀片的锁紧结构 5.3 螺纹车刀的使用 5.3.1 螺纹车削的特点 5.3.2 车螺纹的四种刀片切入方式 5.3.3 车螺纹的多刀切削 5.3.4 不同旋向螺纹的加工 5.4 螺纹加工中的常见问题 5.4.1 选择牙型完整程度不同的螺纹刀片 5.4.2 螺纹加工工艺 5.4.3 螺纹车削故障诊断 6 数控车刀综合选择实例 6.1 轴类工件加工刀具选择 6.1.1 车外圆、端面及倒角 6.1.2 车槽和槽车削刀具的选择 6.1.3 螺纹车刀的选择 6.2 盘类工件加工刀具选择 6.2.1 外圆及端面车刀的选择 6.2.2 内孔车刀的选择 6.2.3 内孔车槽刀的选择 6.2.4 车内螺纹刀具的选择



精湛技艺,尽在掌握:现代金属加工的奥秘 在精密制造日益重要的今天,高效、精准的金属加工技术是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本书系将目光聚焦于现代金属加工的核心——刀具与数控技术的深度融合,为您揭示从原材料到完美工件的每一个环节。我们旨在打造一套全面、实用且易于理解的数控加工技术指南,帮助从业者和学习者快速掌握关键知识,提升实操技能,迈向技术高峰。 第一卷:数控钻头的奥秘——精准穿孔的艺术 钻削加工是机械制造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加工工序之一。一把合适的钻头,能让原本繁琐的钻孔任务变得轻而易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卷将带您深入了解数控钻头的世界,从根本上理解其设计原理、材料特性、几何角度及其对加工性能的影响。 我们将首先回顾传统钻头的演变,为理解数控钻头的创新奠定基础。随后,重点将放在现代数控钻头的分类上。您将看到,不同类型的数控钻头,例如麻花钻、中心钻、钻铰刀、硬质合金钻头、PCD钻头等等,各自拥有独特的设计和适用范围。我们不会仅仅列举,而是通过大量的实物图片和三维模型,直观展示它们的结构特点。例如,麻花钻的螺旋槽形状、后角、前角等关键几何参数,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排屑和切削力,都将以高清图解的形式呈现。 材料的选择是决定钻头性能的关键。本卷将详尽分析不同材料的数控钻头,如高速钢(HSS)、硬质合金(Carbide)、以及高性能的立方氮化硼(CBN)和聚晶金刚石(PCD)钻头。每种材料的优缺点、适用的加工对象(如不同硬度的金属、非金属材料)、以及它们在耐磨性、硬度、韧性等方面的差异,都将通过表格和图示进行对比。我们还将探讨涂层技术,如TiN、TiCN、TiAlN等涂层,它们如何提升钻头的表面硬度、降低摩擦系数,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并提高加工效率。 几何参数的精准控制是数控钻头设计的灵魂。本卷将逐一解析钻尖角、横刃、螺旋角、前角、后角等关键几何参数对钻削过程的影响。您将学习如何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硬度、切削速度、进给量等因素,选择最优的几何参数组合。例如,针对较硬材料,可能需要选择更大的钻尖角以降低切削力;而对于易碎材料,则可能需要调整螺旋角以改善排屑。这些理论知识将通过精美的插图和实际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让抽象的参数变得具体可感。 刀柄和夹持系统也是钻削加工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本卷将介绍各种数控刀柄,如直柄、锥柄、莫氏锥柄等,以及它们与机床主轴的配合方式。同时,也将详细讲解不同的夹持方式,如筒夹、刀具夹头等,以及如何正确安装和夹持钻头,确保加工的稳定性和精度。 在实际应用层面,本卷将提供一系列的数控钻头选用指南。我们将针对常见的金属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铸铁等,以及不同加工工况,如平面钻孔、深孔钻削、斜孔钻削、交叉孔钻削等,给出详细的选用建议。这些建议将包括推荐的钻头类型、材料、几何参数、涂层以及相应的切削参数范围(转速、进给量)。此外,我们还将深入探讨钻削加工中常见的挑战,如刀具磨损、崩刃、积屑、孔径超差、孔壁粗糙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策略和预防措施。 最后,本卷将关注数控钻头的维护与保养。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是延长刀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我们将介绍刀具的检查、清洁、磨损判断方法,以及简单的刃磨技巧,帮助您最大化刀具的使用价值。 第二卷:数控车刀的艺术——塑造完美曲面的力量 车削加工是金属切削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加工方法之一。一把精心选择和正确使用的数控车刀,能够赋予工件以精确的尺寸和光滑的表面。本卷将带领您走进数控车刀的精密世界,理解其设计的独特性,掌握选用的关键原则。 我们将从车刀的基本组成部分入手,例如刀体、刀杆、刀片以及刀片上的几何角度等,并一一进行图解。您将清晰地看到不同类型车刀的构造,如外圆车刀、内圆车刀、端面车刀、切槽刀、螺纹车刀、偏刀等,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加工对象和功能。 刀片的材质和几何形状是决定车刀性能的核心要素。本卷将重点介绍当前主流的数控刀片材料,包括高速钢(HSS)、硬质合金(Carbide)、陶瓷(Ceramic)、立方氮化硼(CBN)以及聚晶金刚石(PCD)。每种材料的硬度、耐磨性、抗热震性、断裂韧性等特性都将通过详细的图文对比呈现。您将理解为什么在加工高强度钢时,CBN刀片表现出色;而在加工有色金属时,PCD刀片能实现极高的表面光洁度。 刀片几何角度的研究是本卷的重头戏。我们将详细解析正交刀具坐标系下的各种角度,如主切削刃倾角、主偏角、副偏角、刀尖圆弧半径、以及刀片前角和后角等。每一项角度的细微变化,都可能对切削力、切削温度、排屑情况、表面质量以及刀具寿命产生显著影响。例如,较大的正前角有利于降低切削力和加工变形,但会降低刀片的强度;较小的刀尖圆弧半径适合粗加工,而较大的圆弧半径则能改善表面光洁度。我们将通过大量的实例图和加工效果对比图,直观展示不同几何角度的实际应用效果。 本卷还将深入探讨数控车刀的刀片槽型设计。不同的槽型,如负倒角槽、正倒角槽、R槽、M槽等,其作用是改善排屑、降低切削力,并适应不同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我们将通过3D模型清晰展示不同槽型的结构,并解释它们在应对不同加工挑战时的优势。 刀柄的选择同样至关重要。本卷将介绍各种外接式刀柄、内装式刀柄,以及它们的刚性、减震性能和夹持方式。正确选择和安装刀柄,可以有效避免振动,提高加工精度和刀具寿命。 在实操层面,本卷将为常见的车削加工提供详尽的选用指南。我们将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种类(如各种钢材、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等)、工件的形状(圆柱面、端面、锥面、成形面等)、以及加工要求(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超精密加工)等因素,给出明确的刀具类型、刀片材质、几何参数、槽型以及相应的切削参数选择建议。我们将特别关注螺纹车削、切槽车削、仿形车削等特种车削加工,提供相应的刀具选用技巧。 此外,本卷还将深入分析车削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积屑瘤、崩刀、积屑、表面粗糙、尺寸超差等,并提供详细的诊断和解决办法。例如,对于积屑瘤的产生,我们将分析其原因并给出调整切削速度、前角、选择特定涂层等解决方案。 最后,我们还将探讨数控车刀的刀片几何形状(如方形、圆形、三角形刀片)及其对加工的影响,以及如何根据工件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第三卷:数控铣刀的探索——复杂曲面加工的利器 铣削加工以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领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数控铣刀作为铣削加工的核心要素,其种类繁多、设计精巧,掌握其选用原理是实现高效、高精度铣削的关键。本卷将为您全面解析数控铣刀的世界。 我们将从铣刀的基本分类开始,介绍立铣刀、面铣刀、球头铣刀、圆角铣刀、T型槽铣刀、燕尾槽铣刀、锥度铣刀等各种常用铣刀的结构特点和适用范围。通过精美的三维模型和实物图片,您将清晰地了解它们的刃型、刀齿数量、螺旋角、刀柄连接方式等关键设计。 刀体材料和刀齿材料的选择是影响铣刀性能的重要因素。本卷将详尽分析高速钢(HSS)、硬质合金(Carbide)、陶瓷、CBN、PCD等材料在铣刀上的应用,并对比它们在耐磨性、硬度、抗冲击性、热稳定性等方面的差异。您将了解到,在加工铸铁时,硬质合金铣刀是首选;而在加工硬质合金或淬硬钢时,CBN或PCD铣刀则能发挥巨大优势。 本卷将重点剖析铣刀的关键几何参数,如前角、后角、螺旋角、刀齿形状、刀尖圆角半径等。我们将通过大量的插图和对比图,展示这些参数如何影响铣削力、切削效率、表面光洁度和刀具寿命。例如,较大的螺旋角和正前角有利于顺铣,可以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和较低的切削力;而负前角和较大的刀齿数量则更适合粗加工。 铣刀的涂层技术也是提升性能的重要手段。我们将介绍常用的铣刀涂层,如TiN、TiCN、AlTiN、ZrN等,并分析它们在提高硬度、降低摩擦、提升耐高温性能方面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适用于不同的加工材料和工况。 刀齿的刃型设计直接影响切削过程。本卷将介绍各种铣刀的刃型,如平底刃、球头刃、圆角刃、成形刃等,并解释它们在加工不同形状和复杂曲面时的应用。您将理解,为什么在加工曲面轮廓时,球头铣刀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本卷还将详细介绍铣刀的连接方式,包括直柄、锥柄、面铣刀接口等,以及它们对铣削稳定性和精度的影响。刀柄的选择和正确安装是确保铣削加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在实际应用方面,本卷将提供一系列的数控铣刀选用指南。我们将针对不同的加工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模具钢、钛合金等,以及不同的铣削工序,如平面铣削、仿形铣削、槽铣、腔铣、三维曲面铣削等,给出详细的刀具类型、刀齿几何参数、涂层选择以及切削参数(转速、进给量、切深)的建议。我们还将重点讲解在加工复杂曲面时,如何选择合适的球头铣刀、面铣刀组合,以及如何进行高效的路径规划。 此外,本卷还将深入探讨铣削加工中常见的异常现象,如振动、崩刀、刀具磨损、表面粗糙、尺寸超差等,并提供详细的分析和解决策略。例如,对于加工时产生的振动,我们将分析原因并提出调整切削参数、选择减震刀柄、优化刀具几何角度等解决方案。 最后,本卷将关注铣刀的维护和刃磨。正确的使用和保养能够显著延长铣刀的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我们将介绍铣刀的检查、清洁、磨损判断方法,以及基本的刃磨技巧,帮助您更好地管理铣刀资产。 贯穿全书的技术理念 本书系不仅致力于提供详尽的刀具信息,更强调数控加工技术的整体性。无论您是初学者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启发。我们秉持“理解原理,掌握应用,解决问题”的学习理念,通过大量的图解、表格、对比分析和实际案例,将复杂的数控加工技术变得直观易懂。 图解至上,直观呈现: 大量的高清图片、三维模型和示意图,让抽象的刀具结构、几何参数和加工过程一目了然,打破理论与实践的鸿沟。 理论与实践并重: 深入浅出的原理讲解,与详实的选型指南相结合,帮助您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问题导向,实用至上: 针对数控加工中常见的难题,提供系统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您迅速排除故障,提高生产效率。 全面覆盖,系统性强: 从刀具的材质、结构、几何参数,到具体的选型、应用、维护,本书系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数控加工技术知识体系。 掌握了本书系的内容,您将能够自信地在数控加工领域中游刃有余,以精湛的技艺打造出无数完美工件,为您的事业增添强大的技术动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全图解”的定位让我对它解决实际操作中“看不懂、学不会”的问题抱有很高的期望。我平时在数控机床上操作,经常会遇到一些刀具选用的难题,比如面对一种新型材料,不知道该选用哪种类型的钻头最合适,或者在加工复杂曲面时,哪种铣刀能获得最佳的表面质量。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实际加工案例的图解,并详细分析为什么在该特定条件下选择某种刀具,以及这样选择会带来哪些具体优势,那将非常有价值。例如,书中可以展示一个实际的加工场景,配以高清的刀具工作图片,然后详细解析该刀具的几何参数、材料特性、切削角度等,并说明这些因素如何决定了它在这种加工中的表现。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疑难杂症”的解答,比如当出现刀具磨损过快、加工表面粗糙、振动过大等问题时,如何通过调整刀具选择或刀具参数来解决。如果能有“图文并茂”的故障排除指南,那就更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简洁大气,主色调的运用显得专业而富有质感,第一时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书名清晰地展示了其核心内容——数控加工领域的三大关键刀具:钻头、车刀和铣刀,并且强调了“全图解”这一特性,这对于我们这些实际操作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我一直觉得,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际操作中的很多细节,单靠文字描述是很难完全理解的,特别是刀具的几何形状、切削参数的调整,以及在不同材料上的加工表现,往往需要直观的图示来辅助理解。这本书的“全图解”承诺,让我对它能够提供深入、易懂的指导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大量高质量的插图,能够清晰地展示各种刀具的结构、安装方式,以及在切削过程中的工作状态。同时,我也希望这些图解能够配以详尽的文字说明,能够解释图示中的每一个关键点,比如刀具的角度、刃口的设计、材料的特性等等,并说明这些设计如何影响切削效果。总而言之,我对这本书的初步印象非常好,认为它在选材和编排上都抓住了实际用户的痛点,是一本值得深入研究的工具书。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数控钻头选用全图解+数控车刀选用全图解+数控铣刀选用全图解”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期待,尤其是“全图解”这三个字,表明它将通过视觉化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刀具选用知识。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图片,清晰地展示各种类型钻头(如麻花钻、中心钻、硬质合金钻头)、车刀(如外圆车刀、内圆车刀、螺纹车刀)和铣刀(如立铣刀、球头铣刀、面铣刀)的结构、几何角度、刀片形式以及刀柄结构。我更希望书中能针对不同的被加工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铸铁、模具钢、钛合金等)和不同的加工工艺(如粗加工、精加工、仿形加工、曲面加工)提供详细的刀具选用指南。例如,书中可以通过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解释为什么在加工不锈钢时需要选择具有特殊几何角度和涂层的车刀,或者在进行三维曲面加工时,球头铣刀的哪种参数组合能获得最佳的表面质量。此外,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刀具的磨损特征分析和失效原因探讨,以及一些关于刀具选型和参数设置的常见误区纠正,那将对我的实际工作非常有帮助。

评分

拿到这本书,我最先关注的是它的内容深度和广度。数控加工是一个庞大的体系,而刀具的选择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到加工效率、产品质量乃至刀具寿命。我希望这本书能对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钻头、车刀、铣刀进行详尽的分类和介绍。比如,对于钻头,我想了解不同钻尖角度(如118度、135度)的适用范围,硬质合金钻头、高速钢钻头在加工不同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铸铁)时的性能差异,以及微调钻头几何角度对排屑和加工精度的影响。对于车刀,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外圆车刀、内圆车刀、切槽刀、螺纹刀等各类刀具的详细图解,以及不同刀片材质(如PVD涂层、CVD涂层)和刀柄结构对切削力的传导和稳定性有什么影响。而铣刀方面,我期待对立铣刀、球头铣刀、面铣刀、球刀等进行深入的讲解,包括它们在三维曲面加工、型腔加工中的具体应用和优势。如果书中能提供不同刀具在加工特定材料时推荐的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那将更加完美,这将大大提高我实际操作的效率和成功率。

评分

这本书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全图解”的承诺,这对于我这种偏重实践的数控加工从业者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常常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瓶颈,比如面对一种新材料,不知道该选择哪种类型的钻头,或者在加工复杂曲面时,不知道哪种铣刀能够达到最佳的表面质量。如果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高质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各种刀具的几何形状、角度、涂层以及在不同加工条件下的实际工作状态,那将极大地帮助我理解刀具的选型原理,并做出更准确的判断。我希望书中不仅能涵盖常见的钻头、车刀、铣刀类型,还能深入介绍一些特殊用途的刀具,比如用于高效深孔钻削的钻头,用于精密螺纹加工的车刀,以及用于复杂曲面加工的五轴联动刀具。同时,我也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刀具失效的案例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这将有助于我规避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评分

看到这本书的书名,尤其是“全图解”这几个字,立刻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在数控加工领域,刀具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加工效率、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而很多时候,理论知识的理解往往需要直观的图示来辅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大量清晰、精美的图解,能够清晰地展示各种数控钻头、车刀、铣刀的结构、几何参数、安装方式以及在实际加工中的工作状态。我尤其关注书中能否详细介绍不同材质的刀具(如硬质合金、陶瓷、立方氮化硼等)在加工不同材料(如铝合金、不锈钢、模具钢、钛合金等)时的性能表现和适用性。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刀具的选择原则,例如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要求、材料特性以及切削条件来选择最合适的刀具。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实际的加工案例,并配以图解分析,那就更加完美了。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全图解”风格非常期待,相信它能有效地弥补我在实际操作中理论知识的不足。我平时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刀具选用问题,比如面对一种新材料,不知道该选用哪种钻头才能获得最佳的钻孔效果;或者在加工复杂曲面时,无法确定哪种铣刀能获得更好的表面质量。如果这本书能够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图示,清晰地展示各种刀具的结构、角度、几何形状,并结合文字说明,解释这些特征如何影响切削性能,那将极大地帮助我做出更明智的刀具选择。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材料的切削特性,以及针对这些材料优化的刀具设计。例如,对于加工铝合金,可能需要具有更大容屑槽的刀具;而对于加工不锈钢,则需要具有更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刀具。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刀具寿命估算的方法,以及一些提高刀具寿命的技巧,那将更有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数控钻头选用全图解+数控车刀选用全图解+数控铣刀选用全图解”一眼就吸引了我,特别是“全图解”这三个字,让我对它能够提供实践指导充满了期待。在数控加工领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往往存在一定的脱节,很多时候,仅仅依靠文字描述的参数和理论,很难完全领会刀具的精髓。而“全图解”则意味着这本书将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图片来直观地展示刀具的结构、几何角度、安装方式以及在实际切削过程中的工作状态。我希望书中能够包含针对不同材料(如铝合金、碳钢、不锈钢、钛合金、铸铁等)的刀具选用指南,并配以详细的切削参数(如主轴转速、进给量、切削深度)建议。此外,我也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涉及一些刀具的维护和保养知识,比如如何判断刀具的磨损程度,如何进行刀具的刃磨和修整,以及如何正确地安装和拆卸刀具。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汇集了钻头、车刀、铣刀这三大数控加工中最常用的刀具类型。这意味着它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刀具选用参考。我希望书中不仅能够介绍每种刀具的基本类型和结构,更能深入探讨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具体选用原则。例如,在钻孔方面,我希望了解如何根据被加工材料的硬度、脆性以及孔的精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钻头材料(如硬质合金、高速钢)、钻头类型(如麻 कोण钻、硬质合金整体钻)以及钻头的几何参数(如钻尖角、螺旋角)。在车削方面,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外圆、内孔、端面、螺纹、槽等不同类型车削的刀具选择指南,以及如何根据被加工零件的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和经济性来选择合适的刀片材质、刀具几何形状和刀柄。在铣削方面,我希望能详细了解立铣刀、球刀、面铣刀、角铣刀等在平面、曲面、三维成型加工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被加工材料、加工路径和效率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刀具。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浓厚兴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全图解”这三个字。在实际的数控加工中,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理论知识储备不足,更多的是缺乏直观的、实操性的指导。例如,对于一个新手来说,理解刀具的后角、前角、主偏角、副偏角等概念,如果仅仅通过文字描述,很容易感到枯燥乏味,甚至理解错误。而这本书如果能通过大量的、清晰的插图,将这些角度的变化以及它们对切削力、切削热、刀具寿命的影响直观地展示出来,那将极大地降低学习门槛,并且加深理解。我希望书中能够有针对不同材料(如碳钢、不锈钢、铝合金、钛合金、复合材料等)的刀具选用指南,并且配以相应的切削参数建议。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一些关于刀具涂层技术、刀具磨损监控以及刀具再磨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延长刀具寿命、降低生产成本非常有帮助。如果书中还能提及一些未来刀具技术的发展趋势,那就更加具有前瞻性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