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形而上學/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敘述瞭亞裏士多德自己的哲學體係,成為許多西方哲學傢獲取靈感的源泉之一。重點闡述瞭存在論、目的論的宇宙體係等。亞裏士多德首先是圍繞“存在”問題來展開自己的論述的,其中*重要的問題就是給存在分層和分類。亞裏士多德認為,事物被稱為“存在”有四種意義:偶然的屬性;必然的本質,既範疇,如實體,以及性質、數量、關係、主動、被動、處所、時間等,這些都是任何一個事物身上的必然的存在;確實性;潛在性。有些東西雖然還不是現實的存在,但卻是潛在的存在。
本部譯著包括形而上學十四捲的內容,敘述瞭亞裏士多德的哲學體係,附錄:綱目(章節分析)譯者附誌等。
目錄
形而上學
捲(A)一
捲(α)二
捲(B)三
捲(Γ)四
捲(△)五
捲(E)六
捲(Z)七
捲(H)八
捲(Θ)九
捲(I)十
捲(K)十
捲(Λ)十二
捲(M)十三
捲(N)十四
附錄一
綱目(章節分析)
譯者附誌
附錄二
索引一 人名、地名、神名等
索引二 本書各捲互涉及關涉亞氏其他著作者
索引三 名詞及題旨
附錄三
參考書目
譯後記
精彩書摘
《形而上學/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章十六 明顯地,被當作本體的事物大部分還隻是潛在物,①——如動物之各個部分(肢體)(因為將動物各個部分分離,各個部分便不能獨立自存;分離後所有各部分隻是物質),以及(肢體的組成物質>土,水,火,都隻是潛在物;因為在它們未成為一個整體以前,各隻是一個堆垛,沒有一個是自成為一整體的。人們常易假想生物的各部分與靈魂的各部分相符,每一部分均可作為潛在,也可作為現實,因為它們各部分的關節各自具有活動的能源;所以有些動物若被分離,分離瞭的各個部分可以各自生活。②可是,當它們閤成為一個自然地延續的整體時,所有它各部分之存在總隻能算是潛在而已,——至於那些被強湊或被聯結而閤生的生物不能為例,因為這樣的現象是反常的。
因為“元一”這名詞與“實是”這名詞用法相似,凡成一之實是,其本體為元一;至於事物之本體其數為一者,就隻於數目上為一。明顯地,元一與實是本身並非事物之本體,恰如為事物之“要素”或為之“原理”者並非為之本體一樣;但我們要問,憑什麼原理,我們可使事物簡化為較易知的事物。在這些觀點上,“實是”與“元一”較之於“原理”、“要素”或“原因”為切於本體,然而仍還不是本體,因為一般說來,凡是共通性的均非本體;本體隻屬於自己,不屬於任何其它事物,隻屬於它的所有者,而這所有者原來就是本體。又,凡事物之成為一者,便不能同時存在於多處,共通性事物則可以同時存在於各處;所以,普遍性顯然不能離其個體而自存。
假如意式確是本體,在這一方麵看來,那些人主張“意式”能夠獨立存在是對的;然而他們又說,意式者“以一統多”,在這一方麵講,他們是錯瞭。他們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能在可感覺個彆本體以外明識那些獨立自存的不滅壞本體究為何類本體。他們將不滅壞事物與滅壞事物歸於同一種類(滅壞事物之本體,我們是知道的)——“意式人”與“意式馬”僅是可感覺事物加以“意式”一字而已。可是,即便我們沒有見過星辰,我們也應會假想它們是一類永存本體,與我們所知的可滅壞事物不同;我們即便不知道無感覺本體是什麼,無疑地世上該應有一些無感覺本體。於是,普遍性名詞顯然均非本體,而一切本體均不由多數本體組成。
章十七 讓我們從另一起點來陳述本體究屬是怎樣一類事物;也許從這裏我們對於脫離可感覺事物而獨立存在的本體可以得一明確觀念。因為本體類乎原理與原因,讓我們從這起點上追索。所謂“怎麼”?當取這樣的形式為問——“此物何以屬之彼物?”這個文明人何以謂之一個文明人?照我們以上所說,就是詢問——這人何以文明,或者不是一個文明人而是另一樣的人。現在要是問一事物何以謂之“自身”,這是一個無意義的問題;因為提齣一個“怎麼”,事物的存在與其真相就已夠明顯的暴露瞭——例如說“月被蝕”,真相便已具在。一事物的真相就是這事物的本身;對於“這人何以為人”,“這文明人何以為文明人”這類問題的答復隻有一個簡單理由,一個簡單原因,你硬要我們解釋,我們就說“因為這事物不能從自身分離,它所以成為一個這個正就為他是這個”。
……
形而上學/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形而上學/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