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

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蒋迅,王淑红 著
图书标签:
  • 数学
  • 科普
  • 牛顿科学馆
  • 少儿
  • 趣味数学
  • 基础数学
  • 启蒙
  • STEM
  • 教育
  • 儿童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32094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110834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52
字数:2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运用中西方相结合的新思维和新视角,紧紧围绕数学这一主题,自然延伸到与其交叉的若干领域,从纵向推进到问题的前沿,从横向尽可能使之与多的问题相联系,深入浅出地勾勒出一幅幅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艺术、数学与教育等共通互融的立体水墨内容新颖独特,文字清新雅致,兼有趣味性和艺术性,启发性和可读性强。

作者简介

  蒋迅,科技工作者和科普作家。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士、硕士,美国马里兰大学数学博士。目前在美国从事科学计算工作。现为《数学通报》编委和《数学文化》特约撰稿人。
  
  王淑红,河北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大学博士。主要从事近现代数学史研究,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30余篇。现任第九届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雪花里的数学
1.雪花研究史
2.计算机辅助
3.物理学的帮助
4.元胞自动机模型
5.相变的有限元解
6.动手做一个雪花
7.雪花的快乐

第二章 路牌上的数学、计算游戏Numcnko和幻方
1.路牌上的数学
2.从24点扑克牌游戏说开去
3.幻方

第三章 钟表上的数学与艺术
1.钟表是中国古代五大发明之一
2.愚人节的钟表笑话
3.有关钟表的数学问题示例
4.钟表上的数学与艺术赏析
5.火星钟表的数学与艺术

第四章 数学家与音乐
1.毕达哥拉斯发现音乐和声的原理
2.笛卡儿把音乐放进坐标系
3.莱布尼茨说音乐是灵魂在不知不觉中数数
4.约翰。伯努利的对数螺线和丹尼尔.伯努利的弦振动
5.欧拉是精通数学的音乐家和精通音乐的数学家
6.法国数学家达朗贝尔、拉格朗曰、傅里叶的音乐之缘
7.阿贝尔与艾森斯坦皆英年早逝,但对音乐各有所衷
8.波约.亚诺什在击剑比赛中弹奏小提琴
9.音乐是感觉的数学,数学是理智的音乐
10.门德尔松的妹夫狄利克雷
11.两位全才数学家的不同音乐际遇
12.爱米.诺特、库朗和阿廷的数学音乐聚会
13.伯克霍夫研究“音乐测度”
14.乐队的演奏漏了一个音符
15.聆听无声之声
16.参透数学与音乐关系的盖尔范德
17.业余音乐家卡普兰斯基
18.约翰。纳什的口哨
19。著名黑客高德纳
20.钱学森的三角钢琴
21.酷爱音乐的张益唐
22.北京大学乐队指挥、作曲马希文
23.更多的故事
24.结束语 l。

第五章 数学与音乐
1.从古希腊数学家对音乐的认识到弦振动方程
2.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看十二平均律
3.对数螺线和十二平均律
4.黄金分割和斐波那契数列
5.结束语

第六章 调音器的数学原理
1.调音器的数学原理
2.费曼与调音器
3.练习题

第七章 漫画和数学漫画
1.邂逅数学漫画
2.爱上校园数学漫画
3.沉醉于大师们的数学漫画
4.网络漫画异军突起
5.期待中国数学漫画

第八章 xkcd的数学漫画
1.数学漫画网站xkcd
2.xkcd的数学漫画
3.Xkcd的计算机程序漫画

第九章 画家蔡论意的数学情缘
1.为艺术而选择数学专业
2.蔡论意数学艺术作品赏析
3.寻根中国和热衷公益
4.蔡论意作品与计算机图像的对比
5.关于数学与艺术
6.结束语

第十章 埃拉托塞尼筛法:从素数到雕塑
1.素数的筛法与孪生素数
2.孪生素数猜想
3.“埃拉托塞尼筛法”雕塑
4.最后几句话

第十一章 把莫比乌斯带融入生活中
1.单面单边的莫比乌斯带
2.两位主角:奥古斯特·莫比乌斯与李斯廷
3.莫比乌斯带与艺术
4.自己动手

第十二章 克莱因瓶不仅存在于数学家的想象中
1.从莫比乌斯带到克莱因瓶
2.克莱因瓶的发现者克莱因
3.克莱因瓶与艺术
4.动手制作一个克莱因瓶
人名索引
(附录) 数学都知道,你也应知道

前言/序言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先生曾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仅此一问,激起了我们若干的反思与醒悟。综观发达国家的教育,无不重视文化的构建和熏陶以及个人兴趣的培养,并且卓有成效,因此,良好科学文化氛围的培育是人才产出和生长的土壤,唤醒、激励和鼓舞人们对科学的热爱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数学王子高斯曾言:“数学是科学的女王。”因此,数学文化在科学文化的构建和培育中不仅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是重中之重。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包括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语言及其形成和发展,也包括数学家、数学美、数学史、数学教育、数学发展中的人文成分、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以及数学与各种文化的关系等。自古以来,数学与文化就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共同演化、协调发展。但在过去的600多年里,数学逐渐从人文艺术的核心领域游离出来,特别是在20世纪初,数学就像一个在文化丛林中迷失的孤儿,一度存有严重的孤立主义倾向。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数学也变成一些定义、公式、定理、证明的堆砌,失去了数学原本的人文内涵、意趣和华彩。
  幸运的是,很多有真知灼见的大数学家们对此已有强烈的意识和责任感,正在通过出版书籍、发表文章、开设数学文化课程、创办数学文化类杂志、网站等一系列举措来努力唤醒数学的文化属性,使其发挥应有的知识底蕴价值和人文艺术魅力。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教授在第十届“苏步青数学教育奖”颁奖仪式上特别指出:“数学不能只讲定义、公式和定理,数学教育还要注重人文内涵。数学教育要做好最根本的三件事: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数学的精神实质和思想方法、数学的人文内涵。”
  我们对此亦有强烈共鸣,数学与人文本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数学教育者理所应当要注重在数学教学中播撒人文旨趣,丰盈学生的人文精神世界。本系列书选取一些典型且富有特色的与生活实际和现实应用有关的数学问题,并紧紧围绕数学这一主题,自然延伸到与之交叉、渗透的若干领域和方面,试图通过新颖雅致的内容、简练清晰的文字、弥足珍贵的图片、趣味十足而又颇具启发性的问题等,竭力呈献给读者一幅幅数学与生活、数学与科技、数学与艺术、数学与教育等共通互融的立体水墨,以期对弥合数学与文化之间的疏离贡献一点光和热。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当你在寒冷的冬季看到纷纷扬扬的雪花,吟哦诗人徐志摩的动人雪花诗篇时,是否想过雪花的形状有多少种?它们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它们能否在计算机上模拟?能否用数学工具来彻底解决雪花形成的奥秘?
  当你倾听美妙的音乐或弹奏乐器时,是否想过数学与音乐的关系?数学家与音乐的关系?乐器与数学的关系?相对论的发明人爱因斯坦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由数学的公式组成。”实际上,数学与音乐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魂灵,很多数学家具有超乎寻常的音乐修为,很多数学的形成和发展都与音乐密不可分。
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 开启探索奇妙数字世界的钥匙 在浩瀚的宇宙中,数学如同指引方向的星辰,闪耀着理性与逻辑的光辉。它不仅是科学家们构建理论的基石,更是我们理解世界、解决生活难题的有力工具。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学却常常被视为枯燥、抽象的符号堆砌,令人望而却步。《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正是为打破这一藩篱而生,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方式,带领读者们走进数学的精彩世界,揭开它背后隐藏的奥秘与魅力。 这本书并非一本传统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朋友,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引领你穿越数字的迷宫,领略几何的优雅,感受概率的玄妙。我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潜藏着对知识的渴望,而《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旨在点燃这份火花,让“数学”不再是令人生畏的词汇,而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奇妙领域。 数字的魔法:从计数到无限的旅程 本书的第一部分,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数字开始,但绝非止步于简单的加减乘除。我们将深入探讨数字的起源和演变,了解古人是如何发明出如此强大的工具来描述和量化世界的。你将惊叹于质数的神秘规律,它们如同宇宙中的基本粒子,构成了所有整数的基石。我们将一同探索数列的神奇之处,从简单的等差数列到 Fibonacci 数列那看似随机却又充满秩序的美丽递归,你会发现隐藏在数字序列中的自然规律。 更进一步,我们将触及“无限”这个概念。什么是无穷大?它真的存在吗?在数学的世界里,无穷大并非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有着严谨定义的数学对象。我们将通过一些巧妙的思维实验,例如泽诺的悖论,来体验理解无穷大的挑战与乐趣,并了解康托尔如何将无穷大分级,展示出不同“大小”的无穷。本书将以浅显易懂的语言和生动的图例,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直观而易于理解,让你在数字的世界里畅游无阻。 几何的韵律:形状与空间的奥秘 一旦我们熟悉了数字,便可以开始探索它们在空间中描绘出的美丽图景——几何。从最简单的点、线、面,到复杂的三维图形,《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将带你领略几何学的魅力。你将学会如何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和分析我们周围的世界。 我们将从欧几里得几何的经典定理出发,理解直线、角度、三角形、圆形等基本图形的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但我们不会止步于此。本书将引入非欧几里得几何的概念,挑战我们对空间固有的认知,让你明白我们所处的空间并非唯一的几何模型。你将了解球面几何是如何描述地球的,以及双曲几何的奇特性质。 此外,我们还将探索图形的变换,例如平移、旋转、对称,理解它们在艺术、设计和自然界中的广泛应用。本书将通过大量的实例,例如哥特式教堂的拱顶、蝴蝶翅膀的对称性,来展现几何学与现实世界的紧密联系,让你重新审视你所见的每一个形状。你还会接触到分形几何,认识到那些看似混乱无章的图形背后,往往隐藏着令人惊叹的自相似性和数学的精巧。 概率的猜想:不确定性中的规律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数学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量化这种不确定性的工具——概率。从抛硬币、掷骰子这样简单的游戏,到天气预报、股票市场的波动,《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将带你走进概率论的奇妙世界。 我们将从最基本的概率概念出发,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如何用数字来衡量。你将学会如何计算复合事件的概率,理解“或”与“且”在概率中的意义。本书将通过各种有趣的例子,例如彩票中奖的概率、扑克牌的组合,来帮助你直观地理解概率的计算方法。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等核心概念。你会发现,尽管个体事件充满随机性,但当事件发生的次数足够多时,它们往往会呈现出惊人的规律性。这将帮助你理解为什么统计数据能够如此有效地预测宏观趋势,以及为什么随机性在长期来看会趋于稳定。本书将鼓励你用概率的思维去审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逻辑的推理:严谨思维的构建 数学不仅仅是数字和公式,它更是一种严谨的思维方式。本书将贯穿始终地强调逻辑推理的重要性,教你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论证,如何辨别错误的推理。 你将了解什么是公理、定理和证明,学习数学家是如何通过一步步严谨的推导来建立起庞大的数学体系的。我们将通过一些经典的逻辑谜题和悖论,来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严谨与精确。 本书还将介绍集合论的一些基本概念,理解集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集合的语言来描述和分析事物。你还将接触到一些简单的逻辑运算符,例如“与”、“或”、“非”,并理解它们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书的学习,你将不仅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起一种清晰、严谨、有条理的思维方式,这将对你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大有裨益。 为何选择《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 告别枯燥,拥抱乐趣: 我们摒弃了枯燥的填鸭式教学,而是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引人入胜的故事和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爱上数学。 贴近生活,触类旁通: 本书将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让你看到数学无处不在,并学会运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循序渐进,易于理解: 内容由浅入深,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原理,确保每一位读者都能跟上节奏,获得成就感。 图文并茂,直观生动: 精心设计的插图和图表,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可视化,帮助你更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激发兴趣,启迪智慧: 本书旨在点燃你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你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探索打下坚实基础。 《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你开启数学奇妙之旅的通行证,是你通往理性思维殿堂的阶梯。无论你是对数学充满好奇的初学者,还是希望巩固基础、拓展视野的学习者,这本书都将为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用好奇心作为罗盘,以求知欲为动力,在《牛顿科学馆:数学都知道1》的指引下,探索那片广阔而迷人的数学星空吧!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真正价值在于它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数学思维”框架。它不只是教你“怎么算”,更重要的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我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用更严谨、更逻辑化的方式去审视生活中的各种决策和现象。例如,书中对概率论基础的介绍,不仅仅停留在公式层面,而是深入剖析了不确定性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以及我们如何利用数学工具去量化风险和预期。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比记住任何一个公式都更加宝贵。它让数学从一门学科,升华为一种看待世界的强大滤镜,帮助我提高了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让我对信息的真伪和逻辑的严密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吸引人了,那种沉稳又不失活泼的色调搭配,封面上的几何图形排列得恰到好处,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本来还担心内容会过于枯燥,毕竟是关于数学的科普读物,但翻开第一页,我就被那种流畅的叙述方式吸引住了。作者似乎深谙如何将复杂的概念用最直白、最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就像是有一位知识渊博又风趣幽默的朋友在耳边娓娓道来。特别是对一些经典数学谜题的阐述,简直是妙趣横生,读起来完全没有负担感。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板着脸孔说教,反而更像是一场思维的探险,引导着我们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数学逻辑。这种阅读体验,让我对那些曾经望而生畏的数学符号和公式产生了全新的亲近感,感觉自己不是在“学习”,而是在“发现”。

评分

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数学思想史方面的处理手法。他们并没有简单罗列历史事件和人物,而是将这些数学家的探索过程描绘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读到那些伟大的思想是如何在历史的节点上被孕育、被争论、最终被证明和接受的过程,我简直热血沸腾。那种人类智慧不断突破边界的成就感,通过文字的力量被完美地传递了出来。书中对欧几里得公理体系的讨论,以及后来非欧几何的出现,那种思想的巨大跳跃和冲击力,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这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对人类理性精神的赞颂。它让我明白了数学从来都不是孤立的象牙塔里的游戏,而是与人类文明的进步息息相关的核心驱动力。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停下来回味许久,思考这些看似抽象的规律对世界运作的根本影响。

评分

说实话,在阅读过程中,我感受到了作者对读者的尊重和耐心。这本书的难度梯度设置得非常科学合理。它从最基础、最直观的数学概念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入更深层次的主题,每一步的过渡都自然流畅,几乎感觉不到陡然的难度提升。即便是涉及到一些相对高深的理论,作者也会先用一个非常接地气的日常例子来铺垫,确保读者能够跟上思路。这种“不抛弃任何一个读者”的教学态度,让整个阅读体验充满了积极的反馈。我很少需要在查阅其他资料来理解某个段落,这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成就感,让人愿意一口气读完,而不是半途而废地感到挫败。

评分

这本书在图文排版上的用心程度令人印象深刻。很多数学概念,尤其是涉及到空间想象和动态过程的描述,仅仅依靠文字是很难被清晰理解的。然而,这本书中的插图设计非常精妙,它们不是简单的装饰,而是直接参与到解释过程中的重要工具。那些清晰、准确的示意图,往往能瞬间打通我思维中的堵塞点。比如,在讲解拓扑学中的一些概念时,那些巧妙的二维图形转换,让抽象的形变过程变得可视化。而且,这些插图的风格也十分统一,与整体的学术氛围保持一致,不会显得过于卡通化或简陋。可以说,这本书成功地弥合了文字叙述与视觉理解之间的鸿沟,让一个非专业读者也能在脑海中构建起完整的知识图像。

评分

还不错,速度快,质量也好

评分

挺好的东西,给个好评吧

评分

很好的一本书,虽然在科学网都看过,但是看书更方便

评分

挺好。。。。。。。。。。

评分

有趣的书

评分

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还可以

评分

好书,经常读,值得购买。赞一下

评分

女儿老师要求要买的书,京东商城网购特别方便

评分

这本书讲的很好,所以我给了好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