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研究”课题的结项成果。参与写作的三十位学者,如侯惠勤、田心铭、王炳林、沈壮海等,多是国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知名专家,具有多年从事博士研究生培养的经验。每位学者一篇文章,从“读好经典是基本功”、“写好论文是硬道理”、“用好经验是妙选择”、“选好专题是新起点”、“守好规范是大前提”、“编好文章是总要求”六个侧面,谈自己新鲜、*深刻的见解,基本上勾勒出当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培养的全景,集中展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培养的科学方法,反映了我国近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丰硕成果,在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方面不无重大意义。三十位博士生导师的真知灼见和宝贵经验,也是他们自己学术成长的总结或对自己多年理论研究的梳理。所以说,《大家谈》不仅对于本学科博士生培养有指导意义,对于本学科硕士生的成长也有指导意义;不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研究生有指导意义,对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的研究生成长也有指导意义;不但对研究生的学术成长有指导意义,对刚刚毕业步入研究领域的中青年学者成长也有指导意义。因此说,《大家谈》是一部难得的具有指导和启迪意义的好书,尤其对在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而言,有助于他们拓展理论视野,增强研究兴趣,明确努力方向,提升学术水平。
目录
序:用马克思主义精神培养我们的博士生
第一编 读好经典是基本功
读好经典是博士生的基本功
加强博士生内功提升
提高博士生研究能力的四维审视
研读经典原著与学术思想创新
练好理论研究的基本功
第二编 写好论文是硬道理
写出好论文才是硬道理
学术论文写作的再思考
博士论文写作的再创造
既志存高远又脚踏实地
第三编 用好经验是妙选择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
做博士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切实抓好开题报告环节
研究生培养过程大于结果
谈博士生信息素养的培育
第四编 选好专题是新起点
如何凝炼研究思路
如何选择合适的研究选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问题意识
论文选题是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聚焦主题规范选题突破难题
论博士生问题意识培养
第五编 守好规范是大前提
讲规范求创新
论科研类型和科研方法
研究文献梳理的探索与实践
谈博士论文的写作规范
第六编 编好文章是总要求
文章要言之有物、有据、成理、有序
从编辑视角谈学术论文写作要求
博士论文写作要略
编辑喜欢好选题
博士生论文写作的功夫训练
后记:从专家中来到学生中去
精彩书摘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最难的一步可能是如何凝炼形成研究思路、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了。在与学生聊天时,他们也常有感慨,说在阅读时,经常发生这样的情况,看到张先生的著作,觉得他讲得非常有道理,然后看李先生的著作时,又觉得很有启发,看到王先生的书,感到又是一番滋味。就这样左右摇摆,不知所往。有的学生说,自己平时也很用功,看了不少书,但就是没能形成一个总体思路,感到这些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无法形成一个知识整体。这样的困惑,有时会陪伴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由此可见,如何凝炼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确定自己的研究选题,是博士生学术成长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一、研究思路的发生理路
按照我的看法,遇到这种情况,就像一个喜欢拍照但不会对焦的人,尽管满眼看到的都是风景,但却无法将美景放进框架内,拍出真正引人人胜的风景。镜头里的框架就像我们的研究思路,当没有形成自己的思路时,所有看到的东西无论多好,都是外在的、碎片化的。只有当所看到的东西能够被思路所统摄时,才能真正地将外面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碎片化的东西才能成为一个整体,不同的东西才能给它恰当的定位。当然,这只是个形象的比喻。因为镜头的框架是自带的,我们只需要学会使用就可以了,但研究思路却不是自带的,而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学习、去建构,这正是学习中的难点。
记得20世纪90年代读研究生时,自己遇到同样的问题。那时读了很多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也读了不少哲学史上大家的书籍,同时为了了解学界的研究情况,还曾花了半年时间阅读国内重要期刊,梳理国内学术界的研究线索以及不同学者的学术观点。虽然付出了不少时间,但就是无法形成自己的思考,有一段时间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该继续读下去。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当时积极参加一些研讨活动,希望通过聆听或参与讨论来激活自己的思考。非常幸运的是,在一次讨论会上,我终于受到启发,有了醍醐灌顶般的思想飞跃。为了能够进入到讨论会的语境,我事先对讨论主题及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充分准备,基本上理清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思路,但如何从这些思路出发来超越当前的研究,却无法给出自己的思考。那次讨论会开了两天,前一天半我认真听取每一位老师的发言,并将他们的发言与自己的思考相对照。第二天的中午,我向一位知名专家谈了自己关于所论主题的看法,竟得到了这位先生的大力支持。也正是在这次讨论中,我感到自己已读过的东西,一下子全部被“激活”了,过去搅在一起的内容,一下子被有逻辑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篇较为完整的论文。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静下心来研读导师的研究成果,沉下心来感受导师的思考方式,了解导师的理论框架,并找到了这一框架的核心理念和关键概念。有了这个框架,以前对国内外研究思路的梳理,一下子变得更为清晰了,每个不同框架的特点、它们的着力点及其可能的逻辑结论,都变得清楚明白了。我试着用已经拥有的框架去面对每一个经典的文本,在这个框架中给每个文本定位,并对具体文本展开研究。这既是熟悉已有框架的过程,又是进一步按照自己的想法扩展框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原来熟读了的经典文本,呈现出新的逻辑与意义,原来已经了解的观点,在新的框架中才能体会到其内在的新含义。也正是在这个重新做一遍的过程中,这个框架越来越成为自己的思想框架,并在展开的过程中发现这个框架中可以改进的方面,逐渐地形成自己的思考,并从既定的框架中慢慢地化解出来,最终形成自己的研究思路。
……
前言/序言
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是我国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大事,对于我们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和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有十分重大的意义。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中,设立博士点、培养博士生又是很重要的一件大事。在这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更要看到,我们面临着一个很迫切的任务,就是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提升我们学科博士生培养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有多方面的工作要做。但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精神来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博士生。在这方面,我们首先要克服一些不好的倾向,特别是要克服那种“逃离马克思主义的倾向”。我们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毕业论文选题中存在着一种倾向,这就是:重视文本,轻视现实;重视“西马”(西方马克思主义或国外马克思主义),轻视“中马”(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重视“外来”,轻视“本来”和“未来”;追求学术性,回避政治性。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应该具有丰富内容,应该培育多个生长点:我们应该重视文本,但不能单纯回归文本;应该研究“西马”,但不能热衷“西马”而轻视“中马”;应该重视“外来”,但不能忘记“本来”和“未来”;应该重视学术性,但不能否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性。现实与文本、“中马”与“西马”、“外来”与“本来”和“未来”、政治性与学术性之间的关系必须得到正确的认识与处理。倘若发生“一边倒”,则表明在我们的观念深处自觉或不自觉地存在着“逃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如果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自身逃离马克思主义,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最大的伤害。
对个人来说,各种研究都是一种选择,是一种学术自由。我们的思路要宽阔,眼界要开放。只要有助于丰富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都应该举双手赞成,表示欢迎。但有一点必须明确,对文本的研究、对“西马”的研究、对“外来”成果的借鉴和学术性的提高,都要有利于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而不是削弱、贬低甚至动摇马克思主义。我们全部的研究都必须建立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之上,并以其作为分析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无论是在教师、研究人员还是专业博士生中,逃离马克思主义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关系到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指导地位的大事,决不容小觑。
作为刚刚步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研究的博士生而言,应该明白我们的专业具有特殊性,它既是一门具有科学性的学说,又具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特性。一方面,从科学角度看,我们应该集中毕生精力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具有专业性的、高水平的学术性研究。应当说,马克思主义是一门高难度的学说,全世界不少学者在从事马克思主义研究,其中无论是赞成者或是反对者,想要在这个领域中取得一些成果,绝非易事。另一方面,由于它的意识形态性质,我们必须维护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和纯洁性,在思想理论领域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潮,对任何歪曲、攻击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必须坚决进行有理有据的反驳。从科学性角度说,我们是学者;从意识形态特性来说,我们是战士,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中的战士。这就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学者兼战士。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领域中从事研究,倘若只想当学者不想当战士,或者只想当学院派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而不想当实践者和批判者,这不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努力的方向,也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使命相背离。
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来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的指导原则,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思想宝库,实践则是永不枯竭的活水之源。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立足现实,重视文本,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关注点会产生变化,会出现新的生长点和新的问题,但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不能变,我们决不能放弃而应该牢牢守住马克思主义阵地。只有从这个阵地出发,我们才能使文本研究、“西马”研究的成果转变为有利于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的优良资源。坚守而不是逃离、发展而不是照搬马克思主义,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应承担的社会历史使命。
为了培养好我们的博士生,需要总结经验,完善方法。教育部社科中心的同志们关注到这个问题,是很有意义的。郝清杰同志邀请全国马克思主义学界的学者们就多年来培养博士生最深刻的感受谈经验体会,是一个好想法。这些学者们最新鲜、最深刻的见解汇集起来,集中展示了这一学科博士生培养的有效方法,这对于推进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 [Marxism]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培养大家谈 [Marxism]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