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的临床医学正在崛起,中国临床专家的科研成果正在走向世界,国际医学论坛上来自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响亮。中国医学临床百家为中国临床医学的进步而诞生,为中国临床专家的奋斗而鼓呼。中国医学临床百家以为各级临床医师提供学习平台为己任,以书写中国医学科研崛起的历程为使命,以展现中国临床医学专家迈向世界的脚步而骄傲。     
作者简介
     吕帆,眼科学和视觉科学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吕帆教授在20世纪90年代初完成临床医学本科教育、眼科光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住院医师培训。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美国、澳大利亚、印度等多国进行多次短中期进修或做访问学者。2002年获得美国视光学医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一直从事眼科和视觉科学领域的临床和研究工作,在近视研究以及接触镜临床、功能性视觉和眼球成像技术等领域有所建树,在国际眼视光学学科发展中有一定影响力。先后担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院长、学院院长、医科大学副校长等,2015年10月担任温州医科大学校长。     
内页插图
          目录
   隐形眼镜是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的产物
1.在解决人眼屈光问题的进程中,“隐形”是一种必然选择
2.对人眼结构和生理的探索是隐形眼镜日趋成熟的基础
3.生物材料的发展让生产隐形眼镜有了可能
4.电脑技术的发展实现了隐形眼镜精准快速的生产
隐形眼镜是三大成熟屈光矫正方法之一
5.框架眼镜是发展至今最安全的屈光矫正方法,目前仍是大多数人的首选
6.屈光手术是眼科领域的重要技术创新
7.隐形眼镜的矫正特点
隐形眼镜所特有的泪液镜和顶点距离解决诸多难题
8.隐形眼镜所形成的泪液镜矫正散光
9.隐形眼镜在屈光不正≥±4.00D时,应考虑顶点距离效应
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戴隐形眼镜
10.隐形眼镜材料透氧性是关键
11.隐形眼镜引发的眼病并发症依旧存在
12.不适宜配戴或需要在医生指导、监控下配戴隐形眼镜的人群
隐形眼镜的美容作用
13.疾患眼睛美容的隐形眼镜
14.时尚美容的隐形眼镜
OK镜的流行与其两大特性有关
15.OK镜的与众不同在于其倒几何设计
16.OK镜研究和实践事实之一:有效、暂时l生降低一定程度的近视
17.OK镜研究和实践事实之二:有效延缓近视进展
18.OK镜监管要求高,降低近视仍存一定局限性
19.OK镜验配有新研究及其新技术的发展
隐形眼镜配戴对干眼有两面性
20.泪液的组成与作用
21.泪液对配戴隐形眼镜大有用途
22.配戴隐形眼镜引起干眼的原因
23.隐形眼镜可以作为干眼辅助治疗手段 055。
隐形眼镜在医疗中的绷带作用
24.隐形眼镜的绷带作用原理
25.需要特殊材料或处理的隐形眼镜
26.绷带镜的选择要更加挑剔
27.绷带镜的最终目标
28.绷带镜应用的研究进展
隐形眼镜可能是圆锥角膜患者的必选
29.圆锥角膜患者的视觉症状
30.矫正圆锥角膜视觉的隐形眼镜
31.圆锥角膜配戴隐形眼镜应注意的问题
32.圆锥角膜隐形眼镜的研究进展
抛弃型隐形眼镜增加了安全筹码
33.抛弃型隐形眼镜的诞生和发展使隐形眼镜更安全方便
34.真正的抛弃型正在实现
35.抛弃型镜片的创新和发展
隐形眼镜的未来愿景
36.健康监测镜在医疗领域内的应用
37.健康监测镜在医疗领域以外的应用
专业化是隐形眼镜配戴的安全保证
38.专业化的监管
39.专业化的验配者
40.专业化的验配流程
41.专业化的公众教育
42.复杂问题需要专科医生的介入
43.有效的安全监控
参考文献
出版者后记      
前言/序言
     我每次“亮相”都是戴着一副细丝框架眼镜,似乎与隐形眼镜无缘,但我却从事医科大学的隐形眼镜研究、课程设计和教学,撰写了不少有关隐形眼镜的专著和教材,还在临床从事复杂隐形眼镜验配工作,这让不少慕名而来的就医患者或学生质疑我对隐形眼镜研究的信心。
  其实,这正是隐形眼镜的奥妙所在。殊不知,我家梳妆台上摆了不少各种类型和度数的隐形眼镜,这些隐形眼镜与我紧密联系,我经常在如下情况使用它们:①在打乒乓球时,我会双眼均配戴远距离矫正最好视力的隐形眼镜,让我击球反应快而准确,不会因为运动出汗而使眼镜滑动,也不会因眼球转动偏离眼镜光学中心而判断失误;②在居家休闲、查询阅读资料或与朋友聚会讨论时,我会选择右眼和左眼配戴不同的隐形眼镜,右眼以远距离矫正视力很好为标准,左眼以阅读距离视力很好为标准,保持安安静静看远看近都清楚的适宜状态,也掩饰了我又近视又老视的尴尬;③在制作视频课程、演讲录像时,我还是配戴着一副细丝框架眼镜,但我会同时配戴一副增强虹膜颜色的隐形眼镜,这样在镜头前我的眼睛色泽会饱满些,与观众或学生的眼神沟通会更明显。
  从我个人亲历隐形眼镜配戴的小小信息,读者已经了解到,隐形眼镜并不是仅仅与矫正近视、远视或散光有关,还有不少其他有意义、有意思的用途:不仅能矫正视力,还与视觉功能的提升有关,也与运动、时尚、便利等有关,从医学技术发展的深层次来看,还与临床诸多眼科疾病的诊疗有关。若此刻能浏览本书目录,就能感受到其价值。
  隐形眼镜似乎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从公众理解角度来看,有众多人选择并享受隐形眼镜,也有不少人担忧它对眼睛的损伤;从科学研究角度来看,高新科技进一步提升了隐形眼镜的安全和效果,同时也有不少临床研究发现,隐形眼镜在适应证和禁忌证等科学性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表示需要更严格的科学流程和安全监控。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对本系列著作的规划设计很独特,让作者从个人角度来阐述对医学某一领域或某一方向的认识和看法,并要求内容既科学严谨又要贴近应用实际,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临床经验,与富有专业知识并对此深感兴趣的读者对话。    
				
 
				
				
					隐形眼镜:现代眼健康的新篇章  隐形眼镜,作为一项革命性的视力矫正技术,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美观”或“方便”范畴,深入地融入了现代人的日常生活,并在眼健康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最初的玻璃材质到如今的硅水凝胶,隐形眼镜材质的革新,极大地提升了其透氧性、舒适度和佩戴时长,为数以亿计的视力障碍者带来了清晰视界,更重要的是,它为眼健康的管理和维护开辟了新的途径。  一、 隐形眼镜的演进与技术突破:重塑舒适与安全  隐形眼镜的发展史,是一部不断追求极致舒适与安全的技术革新史。     早期探索与玻璃时代: 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提出了关于“水下眼镜”的设想,预示了将光学器件直接置于眼球表面的可能性。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隐形眼镜直到20世纪初才得以实现。早期的隐形眼镜由玻璃制成,质地坚硬,透氧性极差,佩戴过程痛苦,且容易引起眼部不适甚至损伤,仅适用于极其有限的病例。    塑料革命与聚合材料: 20世纪中期,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硬性塑料的出现,使得隐形眼镜得以大规模生产,并成为主流。虽然相比玻璃,PMMA材质更轻便、不易碎,但其透氧性依然不高,限制了佩戴时间和适应人群。    水凝胶的突破: 20世纪60年代,捷克科学家奥托·维克特利(Otto Wichterle)及其团队发明了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水凝胶镜片,这是隐形眼镜史上的里程碑。水凝胶材质能够吸收大量水分,变得柔软而富有弹性,极大地提升了佩戴的舒适度,并改善了透氧性,为日抛、双周抛等短周期更换镜片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硅水凝胶的飞跃: 进入21世纪,硅水凝胶(Silicone Hydrogel)的出现,再次将隐形眼镜的性能推向新的高度。硅水凝胶镜片在保持水凝胶舒适性的同时,大幅提升了透氧率,是普通水凝胶镜片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这意味着更长的佩戴时间,更少的角膜缺氧风险,以及对眼部健康的极大改善。如今,高透氧性的硅水凝胶镜片已成为高端隐形眼镜的主流,满足了消费者对更健康、更自由佩戴体验的需求。  二、 隐形眼镜的眼健康价值:远不止视力矫正  隐形眼镜的意义早已超越了单纯的视力矫正,它在眼健康管理和特定眼疾的治疗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提供清晰、自然的视界: 对于中高度近视、远视、散光以及不适合配戴框架眼镜的人群,隐形眼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视力矫正效果。它们直接贴合角膜表面,消除了框架眼镜带来的视野变形和边缘失真,使视物更加自然、清晰,尤其是在运动、社交等场合,大大提升了生活质量。    治疗性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在眼科疾病治疗方面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角膜塑形镜(Ortho-K):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角膜塑形镜,它是一种特殊的硬性透气性角膜接触镜。在夜间佩戴,通过改变角膜的形态,白天可以获得良好的裸眼视力,有效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尤其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近视防控手段。        药物缓释镜片: 隐形眼镜还可以被设计成药物缓释载体。通过在镜片中载入药物,可以实现药物的持续、稳定释放,直接作用于眼球表面,用于治疗干眼症、青光眼、过敏性结膜炎等眼部疾病。这种治疗方式避免了频繁滴眼药水的繁琐,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并减少了药物对全身的影响。        保护性隐形眼镜: 对于一些角膜受损、存在磨损或溃疡的患者,治疗性隐形眼镜可以起到保护作用,减少眼睑摩擦,促进角膜愈合,缓解疼痛。    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无眼球症或眼窝疾病: 对于因疾病或外伤导致眼球缺失的患者,可以配戴定制的义眼性隐形眼镜,恢复眼部外观,改善心理状态。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 对于婴幼儿先天性白内障手术后,由于晶状体缺失,需要早期配戴大度数隐形眼镜来提供早期视觉刺激,促进视功能的正常发育。    美学与功能性的结合: 除了矫正视力,彩色隐形眼镜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样的选择。在选择合适的彩色隐形眼镜时,不仅要考虑美观,更要关注其透氧性和材质的安全性,以确保眼部健康。  三、 隐形眼镜佩戴的安全指南与眼健康意识的提升  尽管隐形眼镜技术不断进步,但安全佩戴始终是重中之重。提升公众的眼健康意识,掌握科学的佩戴和护理知识,是最大化隐形眼镜益处、规避风险的关键。     严格的验配程序: 隐形眼镜并非“非处方药”,必须在专业的眼科医生或验光师的指导下进行验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眼部情况(如角膜曲率、屈光度、泪液分泌、眼睑状况等)选择最适合的镜片类型、材质和参数。    规范的清洁与消毒: 科学的清洁和消毒是防止眼部感染的基石。        选择合适的护理液: 根据镜片材质和个人需求,选择具有清洁、冲洗、消毒、储存功能的复合型护理液,或根据医嘱使用过氧化氢等专用消毒液。        正确的护理流程: 每次取下镜片后,都要用护理液揉搓镜片表面,以清除蛋白沉淀和碎屑,然后用新鲜的护理液冲洗、浸泡。        定期更换镜片盒: 镜片盒是细菌滋生的温床,应每1-3个月更换一次。    严格遵守佩戴时间与更换周期:        “日抛、月抛、年抛”的含义: 不同的更换周期意味着镜片材质的耐用性和寿命。即使是年抛镜片,其最佳佩戴寿命也并非一年,而是在其规定的舒适期内使用。        避免超时佩戴: 无论何种类型的镜片,都不应超时佩戴,特别是过夜佩戴,除非是医生特别允许的特殊镜片。        切勿“能戴就戴”: 即使镜片看似完好,也应严格按照更换周期及时更新,以保证镜片的新鲜度和透氧性。    关注眼部不适信号:        红、肿、痛、痒、畏光、流泪、视物模糊: 出现任何眼部不适,应立即摘下隐形眼镜,并及时就医。切勿“硬撑”或自行用药。        定期复查: 即使佩戴感觉良好,也应按照医嘱定期复查,监测眼部健康状况。    生活习惯的配合:        保持手部卫生: 佩戴和摘取镜片前,务必彻底清洗双手并用无绒毛的毛巾擦干。        避免污水接触: 绝对不要用自来水、矿泉水、唾液等清洗或储存隐形眼镜,因为这些水中可能含有有害微生物。        游泳、淋浴时的注意事项: 尽量避免在游泳、淋浴等有水的环境中佩戴隐形眼镜,以防细菌或寄生虫侵入眼部。        眼部化妆的顺序: 建议在佩戴隐形眼镜后再进行眼部化妆,并在卸妆前先摘下隐形眼镜。    特殊人群的考量: 孕妇、哺乳期妇女、患有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或眼部疾病(如干眼症、过敏性结膜炎、睑缘炎)的人群,在选择和佩戴隐形眼镜时,需要格外谨慎,务必咨询医生意见。  四、 隐形眼镜的未来展望:智能化与个性化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隐形眼镜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正朝着智能化、个性化和更强的眼健康管理方向发展。     智能化监测功能: 未来,隐形眼镜或许能集成微型传感器,实现对眼压、血糖、泪液成分等生理指标的实时监测,为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等慢性眼病的早期预警和管理提供革命性的手段。    药物释放与治疗的升级: 药物缓释隐形眼镜将更加普及,并实现更精准的药物剂量控制和更广谱的治疗范围。    个性化定制: 基于3D打印等先进技术,未来可以实现高度个性化的隐形眼镜定制,完美匹配每位用户的眼部参数和需求,实现前所未有的舒适度和矫正效果。    与AR/VR技术的融合: 隐形眼镜或许能与增强现实(AR)和虚拟现实(VR)技术相结合,在提供视力矫正的同时,叠加虚拟信息,拓展视觉体验的边界。  结语  隐形眼镜作为一项承载着科技与人文关怀的伟大发明,不仅为无数人带来了清晰明亮的视界,更在眼健康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从简单的视力矫正工具,到潜在的疾病治疗载体,再到未来的智能化监测平台,隐形眼镜的发展轨迹,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对视力健康和生活品质的不懈追求。然而,任何科技的进步都离不开理性的认知和科学的使用。唯有深刻理解隐形眼镜的价值与风险,秉持严谨的佩戴习惯,定期接受专业眼科检查,才能真正拥抱这项科技带来的福祉,让清晰的视界,成为健康生活的坚实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