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日本,人们认为女性生来便具有某些神秘力量,是拥有更为“高雅”信仰的人,于是将祭祀的工作委任给她们,造就了巫女这一日本特有的职业。不仅如此,各地还存在诸如妻子突然成为预言者、妹妹化作了鬼魅、美女被当成活祭品等传言。
人们为何会认为女性具有特殊的灵力?为此对她们寄托了怎样的期许?这种期许又给广大女性带来了何种影响?
《柳田国男选集:女性的灵力》是柳田国男围绕“女性的灵力”所写的论文合集。柳田以广泛的民俗学研究方法为基础,从敬神者人手,对诸多日本民间传承和故事进行了逐一梳理,为探究日本人的固有心理开辟了一个新视角。
柳田国男,Kuniko Yanagita被誉为日本民俗学之父。一八七五年出生于兵库县。一九〇〇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法科大学。进入农商务省,历任法制局参事官、贵族院书记官长。一九三五年,创立民间传承会(后来的日本民俗学会),发行杂志《民间传承》,树立日本民俗学独特的观点。一九五一年获颁文化勋章。一九六二年逝世。著作颇丰,主要有《远野物语》《桃太郎的诞生》等。
如今,还是有很多家庭留有以前的习俗,不会让女孩吃供奉神灵的供品。问及原因,大多数人都说是因为女孩吃了供品会嫁不出去。虽然从常识来看这种理由纯属无稽之谈,但仍有父母对此心有顾虑.极力遵循习俗。不过由于这类禁忌并不起眼,所以有些入很容易就忘记了。若是谁碰巧有好几种都不知道,便会招来他人惊奇的目光,受到讥笑和嘲讽.落得颜面尽失。姑且不论善恶,假设人类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意有所图的话,那这用常识无法解释的习俗之中或许反倒蕴藏着我们未曾知晓的前人的智慧。经过近三十年的思索,我有了一个猜想——那种禁忌,或许是人们因误会而产生的。早先的敬神者必须是未婚女子,而享用供品的又必须是代表神灵的那位女性,这是两种约定俗成的做法,前者无非是出于神圣性上的考虑,后者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过去的人们没能看出这些缘由,以为吃了供品的女孩都没法结婚,于是传下了那样的习俗。对现实生活的兴味会随着岁月的积淀愈发浓厚,越来越多的父母希望他们的孩子可以品味家庭的快乐,而不是过着与此相反的清静又孤寂的日子,所以这两个愿望——敬神与避免女儿嫁不出去——才会因信仰之故而难以取舍。日本的神道教中很早就有专于此业的神职人员.但由于他们迅速地淡出了历史舞台,所以保留下来的大多就只有类似穿着袜子睡觉会让父母早亡之类的所谓迷信部分,还有很多以“发疯”为结局的训诫,诸如把谁剪下来的指甲丢到火里的话那人就会发疯;在走廊梳头,掉落的头发被风吹入鸟巢的话,头发的主人就会发疯等。可见,传播神谕者必得癫狂,这是步入巫道的方式之一,而那些训诫,或许正是暗示着追求如此命运之人曾经存在的重要资料。
我们把这些零散的、难以解释的旧习俗称为“民间传承”,与西方语言中的“Folklore”的含义大致相同。我们意欲确认它们在文化史中的意义,极尽所能列举例子来阐释个中奥义,当然,这也是涉足这一学科的人们的一个共同愿望。然而,近来它在日本开展得并不顺利。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众普遍对这些事的来龙去脉没什么印象。很多人觉得“反正老百姓们会做一些他们自己也搞不懂的事情,而且因为缺乏教育,他们也会不时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所以从一开始就对此毫不在意。有的人则表示不敢苟同.他们认为,即使是文盲,也能从父母传授的经验中一点点积累知识。但这两种人也都被惰性所驱使,对眼前事漠不关心,对某些习俗从不感到诧异,也不会去质疑。换句话说,虽然可以用来研究的民间传承数量足够丰富,但大家都视若无睹,其结果就是收集工作犹如蜗行,转达起来也不准确。这便是第二个障碍。我这一部文集就可以向大家证明,这门学科鹅行鸭步般的研究进度是多么的令人惋惜。
明治末年,我曾在一座大型图书馆中任职,亲身感受到了什么叫作“汗牛充栋”。简单来说.我当时沉醉在丰富的文献中不可自拔,甚至还错误地梦想着,或许只要废寝忘食地阅读,就能掌握日本所有的旧事。但后来我才发现,实际上,如果在读书之前没有头绪、没有准备,便无法真正融入书海;如果不预先确定目标,书籍也不会随随便便就甘心成为我们的得力助手。最后让我选择这一研究的起点,就是宛若芥子般细小而零散的民间传承,和我那一心想要解开其中谜题的孩童般的好奇心。踽踽独行在那些经历与我完全不同的人们中间,孤苦伶仃的日夜反而助燃了我的研究热情。正值《乡土研究》杂志问世,我班门弄斧地选择从“巫女考”这一问题入手,慢慢积累了三十余篇文章。此次从中选取十篇左右自以为较为少见的,即便是那些对此问题漠不关心的人也会乐意一读的篇目罗列于此。令我自己都感到十分惊讶的是,文中引用的大多都是比较古老的书目,其中,至关重要的民俗部分好似糯米饭中的红豆一般。我难以辩解,这是时代所致。如若有条件从同胞眼前的真实生活中搜集对比流传下来的风俗,我也就不必如此依赖古书文献了。文献虽然准确,但毕竟为数不多。如果想将这些文献彻彻底底研究一遍,恐怕又会生出许多新的疑问,而若非如此又必然会导致牵强附会。近代的文字记录数量可观,但大多有失偏颇,为求真实非严格把关不可。如果真的要做到以上两点,那就必须在茫茫书海之中耗费大量的时间。最令人苦恼的是在大家看来,似乎这就是日本民俗学应有的样子。如今,资料准备就绪,方法基本完善,应该已经没有必要再将那些开拓先驱们披荆斩棘的往事奉为圭臬了。
或许有人要问,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出这种成不了典型当不了标杆的书呢?原因之一,是我想树立一个里程碑,将它用作参照,便于日后回顾学科发展进度,但更重要的是,我觉得通过对这些零散断续的民间传承的关注,能更容易地读懂古籍文献。那些自以为错过了的事实,一经文字重现,就会不断闪烁起新思想的光芒,但我也不知道这是否只是自己的过分乐观而已。为此,我愿意接受来自读者的公正的审查。问题远比想象的要艰巨得多。无边无尽的荒漠横亘面前,我深切地感受到,以往探索过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从另一方面来看,时代也在召唤着我们发掘“女性的灵力”。这本书就是一个证明。在过往的精神文明的各个方面,日本女性始终在辛勤付出,并在一些时期有意无意地发挥了指导作用。不过一旦逐渐显示出专业化的倾向,这一特色便被驱赶到家庭之外,并渐渐被纳入了受人轻视的行列。或许,那些从未尝试过的可能性,至今仍沉睡在这些温软的胸膛之中。为了找寻这些隐匿的过去,并使之成为新社会的一份力量,只凭埋头苦学是不够的,与其说提示存在于日常生活中,不如说是存在于我们偶然的灵光一现之问。唯有这种体验是无法与人分享的。以前的父母因为担心女儿的一生不能一帆风顺,于是不让她们接触供品,而今这种过分操心已无必要。即便是为人妻、为人母之后,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想要以自己的力量去追求更为广阔的幸福生活。现在,将传统女性公认的好品质——“贤”“雅”重新拾起,就是大胆迈出的一小步。纵然生活在何等虚幻之中,我也不会失落放弃,因为我坚信那个希望的时代必将到来。
我一直认为,民俗学研究之所以迷人,在于它能让我们窥见过去人们真实的生活面貌,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柳田国男选集:女性的灵力》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窗口。柳田先生以他一贯的细腻和敏锐,将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逐渐模糊的女性形象,重新鲜活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笔下的女性,不再是空洞的符号,而是有着七情六欲,有着智慧和勇气,有着与环境和社区紧密联系的真实个体。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巫女”的章节,它们不仅仅是超自然力量的传达者,更是社区的情感寄托和精神领袖。她们通过歌舞、祈祷,与神灵沟通,也与人间的情感连接。这种独特的角色定位,让我看到了女性在古代社会精神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此外,书中对一些家庭习俗和节日庆典中女性角色的描绘,也让我对古代的家庭结构和社会伦理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一直在思考,在那个相对保守的时代,女性的“灵力”是如何被感知、被接纳,甚至被尊重的。这本书并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细致的分析,引导读者自己去探索和思考,这正是其价值所在。
评分坦白说,一开始我选择这套《柳田国男选集:女性的灵力》,很大程度上是被书名所吸引。总觉得“女性的灵力”这个概念本身就充满了神秘和探索的空间。而真正翻开书页后,我才发现,这不仅仅是一场关于神秘的探险,更是一次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度挖掘。柳田先生的文字功底毋庸置疑,他的叙述流畅而富有逻辑,即使是在讲述一些复杂的民俗现象时,也能让读者轻易地跟随他的思路。我尤其欣赏他对待文献资料的态度,既严谨又充满创造性,他能够从看似零散的史料中提炼出核心信息,并将其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结合,进行深入的分析。书中关于女性与自然崇拜的章节,让我看到了古人如何将女性的生育能力与土地的肥沃、物产的丰盛联系起来,这种朴素的观念背后,蕴含着深刻的生命哲学。我也被书中对一些民间信仰的细致描绘所吸引,比如那些关于女性守护神的故事,以及女性在祭祀仪式中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些内容让我重新审视了女性在传统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她们的力量并非是隐藏的,而是以一种独特而又普遍的方式存在着,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评分这套《柳田国男选集:女性的灵力》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次翻开都能有新的发现。我一直对民俗学和日本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而柳田国男这位大师的名字更是早已如雷贯耳。这次能有机会接触到他关于“女性的灵力”这一主题的选集,感到非常幸运。从我初步阅读的几篇来看,柳田先生的文字总是带着一种朴实而又深刻的力量,他并非简单地罗列故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将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些被忽视的女性力量,那些与自然、与神灵之间微妙的联系,娓娓道来。他对于田野调查的细致入微,对于口述传统的尊重,都让我感到由衷的钦佩。那些关于山神、水神、灶神等信仰的描述,以及女性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让我对日本古代社会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书中关于生育、疾病、祭祀等环节中女性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更是引发了我大量的思考。我尤其喜欢他那种抽丝剥茧的分析方式,从细微之处挖掘出宏大的文化内涵,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超凡的洞察力。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民俗学的研究,更是一次对人性、对生命、对信仰的深刻回溯。
评分读完这套《柳田国男选集:女性的灵力》的部分章节,我最大的感受是,柳田国男先生对于“灵力”的解读,远比我最初想象的要丰富和深刻。他并没有将“灵力”仅仅局限于超自然的力量,而是将其延伸到女性在生育、养育、治愈、以及维系家庭和社会关系中的那种独特的能力。这些能力,或许不被现代化社会所完全理解,但在古代社会,它们是维系生命、传承文化、稳定社区的基石。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女性在疾病治疗和健康维护方面的知识所吸引,那些草药的使用、物理疗法、以及心理上的安慰,都体现了女性作为家庭健康守护者的重要性。这些看似平凡的技能,在柳田先生的笔下,却被赋予了“灵性”的光辉。此外,书中对女性在节日、仪式和传说中的描绘,也让我看到了她们在文化传承和精神寄托方面的独特作用。她们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女性在人类历史中的贡献,以及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背后,却又无比强大的“女性的灵力”。
评分我一直觉得,真正有价值的书籍,不应该只是提供信息,更应该能够触动人心,引发共鸣。这套《柳田国男选集:女性的灵力》恰恰做到了这一点。虽然我尚未完全读完,但其中的一些篇章已经深深地吸引了我。柳田先生对女性的描绘,并不是那种刻板的、标签化的形象,而是充满了生命力和智慧。他笔下的女性,或是在田间辛勤劳作,或是在家中操持家务,或是在祭祀仪式中扮演重要角色,她们的力量并非是外在的强大,而是内蕴的、与自然相融的、与信仰相连的。我特别被书中关于“产婆”的描写所打动,她们不仅仅是助产者,更是女性生命转折时刻的重要守护者,她们身上所承载的知识和智慧,以及她们在整个社区中的地位,都体现了女性在生命传承中的核心作用。此外,书中对一些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的解读,也让我看到了女性在精神世界中的独特地位。她们可以是神明的化身,可以是人间的引路人,她们的言行举止,她们的喜怒哀乐,都可能蕴含着超乎寻常的力量。阅读这本书,就像在与一位充满智慧的长者对话,他引导我看到那些被历史洪流淹没的、关于女性的闪光点,让我对“灵力”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很好,收着慢慢看,618活动还是很优惠的
评分柳田国男的书。翻译的很不错。日本民俗学的经典。
评分还不错的书。
评分早就耳闻大名,很喜欢的一本书,希望读完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评分很不错的选择是对的就是这个样子了!送货小哥很辛苦,谢谢你们!京东配送很及时,推荐一下!
评分送的很快,不过早知存货这么多就该到明年四月读书节买的,可以折上加折
评分今年春天,恰逢漫山遍野樱花初开的时候,我回到了久违的故乡。与那里的年轻人聊了聊,不禁感慨世事变迁。“青山依旧在”一类的词句,时常出现在日本的和歌文章中,几乎变成了一个固定的套路。然而,就在我阔别了三十余年的故土,变化可谓是天翻地覆。河流改道,架起了新的大桥,童年戏水时放衣服的那块大石头,如今也只在河道中露着一个不起眼的圆顶。红彤彤的太阳映照着周围的山岳,万木枝繁叶茂欣欣向荣。阳光分外柔和,不禁让人联想云霞雾霭细雨绵绵之时,应是愈发富有风情。屋舍多是瓦房,门前栽种的植物健康茁壮。周游各地之后才发现,我们村是日本难得的好地方。房屋南北通透,依山傍水,日照丰沛,左右山丘高低有致,山坡斜度恰到好处,十分适宜种植水稻,即便没有濑户内海的丰富供给,也是一片古人钟爱的定居之地。这里自古就具备了繁荣的条件,但也正是因为太过执迷于幸福的生活,一些人为了本不该发生的争执斗得不可开交,于是乎有的人满怀遗憾地离开了这里,而另一些无法远走他乡的人们只好留下,默默承受苦闷。如果要在今非昔比的青山绿水中和谐共处,居民们的性格中必然要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
评分优惠价买的,非常不错,常来京东看看会省钱噢
评分了解日本民俗文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