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蒙对老子“无为”的阐发,给“与时俱进”“有为”的当代人的精神困顿提供了一剂解药。
王蒙用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用自己的人生,用他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作证,证明老子能够帮助今天的人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贾平凹盛赞:读王蒙解老庄,心生如莲的喜悦。
“王蒙先生说阅读《老子》《庄子》时是一种享受,我在读王蒙先生这些著作时则是一种喜悦,用佛教的话来讲就是如莲的喜悦。王蒙先生以他近八十岁的高龄和传奇的人生经历,写出了《老子的帮助》《庄子的享受》《庄子的快活》《庄子的奔腾》《老子十八讲》等一系列书,他是能领略老庄的真传的。他从自己传奇的人生经历出发,以一个伟大作家的角度讲老庄,讲得准确且生动。”——贾平凹
《老子的帮助》是对《老子》八十一章的意译与证词,王蒙在解读中博采众多名家著作的优势,借鉴任继愈的简明稳妥、陈鼓应的全面深究、傅佩荣的清晰明洁、钱鍾书的旁敲侧击、孟祥才的普及易读,加之自己的人生经验、思考历程,对老子及其哲学思想做出个性化理解和阐释。
在本书中,王蒙将带你了解老子的哲学思辨、思维方式、无为之法、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与文辞之美。他的道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他的观点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大智慧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他告诉我们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他的文字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如神龙巨鲸。
当你体会到老子倡导的天地不仁、宠辱无惊、上善若水、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无为、治大国若烹小鲜、生也柔弱死也坚强,体会到老子的深不见底,你就会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王蒙
1934年生于北京。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学者,笔耕60余年,写下45卷文集1600万字,作品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各国发行。
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文化部原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访问过59个国家和地区。任解放军艺术学院、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教授、名誉教授、顾问,中国海洋大学文新学院院长。
曾获得第九届茅盾文学奖、意大利蒙德罗文学奖、日本创价学会和平与文化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与澳门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约旦作家协会名誉会员等荣衔。
前言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知美即恶
第三章 虚心实腹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玄牝
第七章 无私成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如婴儿乎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我独昏昏
第二十一章 惟恍惟惚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飘风骤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名有知止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氾兮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第三十六章 欲取固予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
第四十二章 一生二、三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
第四十六章 却走马以粪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
第五十九章 莫若啬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下小国
第六十二章 道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第六十六章 善下能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善战不怒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一章 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 是以不厌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难治轻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道与人道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第七十九章 天道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老子的帮助(前言)
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生也柔弱死也坚强,就把我惊呆了。我觉得老子深不见底,我觉得他的论述虽然迷迷瞪瞪,却是耳目一新,让人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这是当年黄秋耘对我说过的话。从首次接触到《老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六十年的沧桑。而接受出版人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做这件事,也经过了五年的考虑斟酌。我决定将《老子的帮助》一书献给读者。
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第五,他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百挠不折。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他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以及其他。老子能够帮助我们。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老子》八十一章的意译与证词。意译好说,我缺少训诂方面的基本功,只能知难而退,绕难而踽踽独行。我在释义上尽量借鉴专家前贤们的成果,我用得最多的是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版),我感谢他们的赠书,相信这是对我的提携与帮助。任本简明稳妥可靠;陈本集注甚全面,解释意在发掘弘扬,它解读得相当“进步”。我也读了傅佩荣的《解读老子》(线装书局版)和《诸子集成》(中华书局版)中的有关老子部分。我还学习过钱鍾书在《管锥编》中的有关著述。傅本清晰明洁;钱著绰约冷峭,旁敲侧击,都对我颇有教益。此外我也参考了孟祥才评注的《老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他更注意将老子的经典推广普及,并及时对老子的不宜于现如今的论点进行“消毒”批判。我用的版本也是从以上各家得来,遇有几家不一时,则自行选择。
我在本书中所做的与前面诸老师不同。我是追求其大意、其整体含意,追求其前后文句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或有郢书燕说之讥,当无见树忘林之虞。
至于李书王说,我则全不避讳,然也。干的就是这个活计。我不是老子专家,不是国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文化史哲学史专家,这些都不是我的长项。稍稍长一点的是经历、阅历、风云变幻中的思考与体悟。老子提倡的是无为,我的经历是“拼命为”与“无可为”、“无奈为”的结合。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用我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
我以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被告所找的证人之一,读者是法官,请判定我的证词的价值。
我多次说过,读书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类书本,发现了迄今书本上尚无的或语焉不详乃至语焉有误的新道理、新说法、新见识。
写作《老子的帮助》一书,我是何等的快乐呀!
诗曰:
老来读《老子》,其乐正无涯。
无为无挂碍,有趣有生发。
歪打或正中,深思自开花。
作证心先正,纵横非卖瓜。(谚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
古今有大道,中外皆明察。
妙门需妙悟,玄德要玄遐。
远在九天上,近在你我他。
行道常喜悦,持德利万家。
知止乃厚朴,通畅便绝佳。
接触《王蒙老庄系列》的老子篇章,着实让我眼前一亮。过往对老子的认知,总觉得是古代的智者对宇宙人生的宏大思考,有些高深莫测。但王蒙先生的解读,却像一把钥匙,打开了我理解老子智慧的另一扇门。他并没有把我带入象牙塔,而是把我拉回了生活本身,让我看到老子那些看似朴素的道理,原来能如此深刻地影响我们的行为和思想。我特别喜欢他探讨“道”与“德”的联系,以及“道”如何在“德”中体现。他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德”,并非是刻意为之的品德,而是顺应“道”而自然流露出的品质。比如,如同水之润物无声,但却能滋养万物。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当今社会,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精神的启发。它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在追求一些外在的、短暂的东西,而忽略了内在的、持久的“道”?这种思考,让我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也让我对自己的选择有了更深层次的考量。
评分这套书里关于老子哲学的部分,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我一直认为,哲学应该是能够指导我们生活的,而不是束之高阁的学问。而王蒙先生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不是那种枯燥地去解释概念的人,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将老子思想的精髓展现出来。他会引用很多历史典故,也会联系当代的社会现象,让你觉得老子的智慧,从来没有过时,反而在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显得尤为珍贵。我尤其喜欢他对于“道”的阐释,不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是让你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一种包容一切的胸怀。读到“上善若水”的部分,我脑海里浮现出水滴石穿的韧性,也看到了河流奔腾不息的生命力,更体会到了水之柔弱却能容纳万物的伟大。这种联想,让我觉得老子的“道”,其实就蕴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只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去发现。王蒙先生就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解说员,他能把那些看似晦涩的道理,讲得浅显易懂,而且充满魅力。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待生活的一些态度,也开始尝试用一种更平和、更包容的心态去面对一些挑战。
评分这套《王蒙老庄系列》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尤其是在翻阅到其中一本关于“老子”的篇章时,那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喧嚣的闹市中,突然遇见了一位静默的智者。王蒙先生的笔触,没有刻意去卖弄学问,也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甚至可以说是有几分“接地气”的方式,将老子那些深邃的思想娓娓道来。我常常觉得,我们对老子的理解,可能一直停留在“道可道,非常道”这种略显抽象的层面。但这本书,却把“道”拆解成了诸如“无为而治”、“柔弱胜刚强”、“上善若水”这样许多可以具象化、甚至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的道理。读的时候,我脑海里会不自觉地联想到很多生活中的场景,比如工作中的一些瓶颈,人际关系中的一些摩擦,甚至是面对生活中的一些无奈。王蒙先生就像一个引路人,他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但他会指点你去观察,去体会,去感悟。他让我开始思考,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痛苦,是不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于“有”,太急于“求成”,而忽略了“无”的智慧,忽略了顺应自然的可能。这种感觉,与其说是在读一本书,不如说是在与一位穿越千年的长者进行一场心灵的对话。我感觉自己似乎没有那么焦虑了,似乎对生活中的一些不如意,有了一种更豁达的态度。
评分读了《王蒙老庄系列》中关于老子思想的章节,真是受益匪浅。我一直觉得老子的很多话,听起来非常有道理,但具体怎么去体会、去运用,却有些模糊。王蒙先生的解读,就像是在我脑海里画了一幅清晰的地图,让我能循着他的指引,去探索老子思想的宝藏。他并没有把老子哲学变成一套僵化的理论,而是将其视为一种鲜活的生命智慧。我尤其喜欢他对“知足常乐”的解释,他不是简单地说“要知足”,而是深入剖析了“知足”的根源在于认识到“不足”的真相,在于懂得欣赏自己所拥有的,而不是总盯着自己所没有的。这种解读,让我不再觉得“知足”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智慧和勇气。在书中,我也看到了老子关于“辩证法”的早期萌芽,比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这些都让我对事物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我们看似的“失败”,可能正是通往成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环,只要我们能以更开放的心态去面对。
评分我最近在看《王蒙老庄系列》里的老子部分,简直是醍醐灌顶!我一直觉得老子学说有点玄乎,但王蒙先生的解读,却把这些智慧融入到了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我觉得“道”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可以触摸、可以实践的真理。特别是关于“无为”的阐述,我以前总觉得“无为”就是什么都不做,消极避世,但王蒙先生却解释得非常到位,他让我明白,“无为”并非懒惰,而是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不妄为的智慧。就好比养花,你不能天天盯着它,希望它立刻开花,而是要顺应它的生长规律,给予适宜的阳光、水分和土壤,然后静待花开。这种“无为”的思想,用在工作上,就是不去过度焦虑,不去强行改变不成熟的局面,而是耐心等待时机,发挥自身优势。用在人际关系上,就是不去强求别人理解自己,而是以真诚和理解去对待他人,去化解矛盾。读完这些,我感觉自己内心的浮躁少了许多,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也变得更加从容和有智慧。
评分物美价廉,值得购买,很有受益
评分物美价廉,值得购买,很有受益
评分与南怀瑾的解读比较,别有一番滋味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书,推荐阅读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非常棒的一本书,推荐阅读
评分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