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英国学派译丛》阐释的是在6万年的时间里,人类如何从分散的采集群发展成为今天高度一体化的全球性国际政治经济体的历史。《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英国学派译丛》追溯了范围为广泛的经济、社会和军事一政治国际体系的演绎,以及这些体系与部落、城邦、帝国和现代国家这些人类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布赞和利特尔把诸种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与世界历史视角相结合,次从一种国际关系的视角讲述了6万年的世界历史,对现有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历史上的国际体系思想提供了为全面的阐释。他们对作为一个学科的国际关系学进行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其欧洲中心主义观念、狭隘的历史视角和理论上的破碎,使其无论在跨学科影响方面,还是在对过去与未来进行思考的能力上,几乎都已经失去了任何价值、《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英国学派译丛》对重铸国际关系学,并将其置于一个广阔的视野,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展示出其核心概念是如何可以经受时间跨度的考验,并为国关系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议程。
[英]巴里 布赞,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哥本哈根大学和吉林大学荣誉教授。曾任英国国际研究协会主席(1988-1990);(北美)国际研究协会副主席(1993-1994年)。1999年以来一直担任重建国际关系英国学派项目的主要协调人;2004年任《欧洲国际关系杂志》编辑。
导论
第一部分 国际体系、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理论
第1章 体系、历史、理论和国际关系研究
1.欠完备的国际体系概念
2.国际关系学研究的变迁
3.世界历史
4.为什么“国际体系”的称谓更可取?
5.结论
第2章 争论中的诸种国际体系概念
1.辛格与国际体系的行为主义概念
2.沃尔茨与国际体系的新现实主义概念
3.温特和国际体系的构建主义概念
4.理论的多元论和国际体系概念
5.结论
第3章 世界历史的体系思想
1.科学和哲学的世界历史
2.世界历史研究的不同方法
3.结论
第4章 本书的理论工具库
1.分析层次
2.分析部门
3.解释源
4.结论
第5章 确立国际体系的标准
1.定义的第一层面问题
2.定义的第二层面问题
3.工具库的应用:理论与历史的结合
第二部分 世界历史中的前国际体系
第二部分导言
第6章 前国际体系的起源
1.前国际体系的理论意义
2.单位
3.互动能力
4.过程
5.结构
6.结论
第7章 前国际体系向国际体系的转变
1.单位
2.互动能力
3.过程
4.结构
第二部分结论
第三部分 古代和古典世界多重国际体系的兴起与联系
第三部分导言
第8章 新型单位:古代和古典世界的主要行为体——城邦、帝国和蛮族
1.城邦和帝国
2.游牧部落和游牧帝国
3.结论
第9章 古代和古典时代国际体系的互动能力
1.交通和通信的物质技术
2.交通和通信的社会技术
3.结论
第10章 古代和古典时代国际体系过程
1.军事一政治过程
2.经济过程
3.社会过程
4.环境过程
5.结论
第11章 古代和古典时代国际体系结构
1.军事一政治过程
2.经济结构
3.社会结构
4.结论
第三部分结论
第四部分 全球性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演变
第四部分导言
第12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单位
1.导言
2.欧洲与现代国家的兴起
3.现代国家的演变
4.现代国家的扩展和旧式单位的消亡
5.非国家单位的发展
6.结论
第13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互动能力
1.导言
2.物质技术
3.社会技术
4.结论
第14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过程
1.导言
2.军事一政治过程
3.经济过程
4.社会过程
5.环境过程
6.结论
第15章 现代国际体系的结构
1.导言
2.军事一政治结构
3.经济结构
4.社会结构
5.结论
第四部分结论
第五部分 推测、评价、反思
第五部分导言
第16章 展望:一个后现代国际体系?
1.导言
2.规模
3.互动能力
4.过程
5.单位
6.结构
7.结论、
第17章 世界历史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启示
1.国际体系
2.单位
3.互动能力
4.过程
5.结构
6.结论
第18章 国际关系理论对世界历史的启示
1.历史分期与世界历史
2.历史分期与国际关系理论
3.争论中的世界历史分期的不同方法
4.源自本书框架的世界历史年表
第19章 几点反思
1.世界历史与国际体系
2.弱势国际体系与强势国际体系
3.一个终点与一个开端
参考文献
词汇表
索引
缩略语
后记
我一直认为,要理解一个时代,就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特有的国际秩序是如何运作的。而“国际体系”这个概念,正是理解这一切的钥匙。《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这个书名,立刻抓住了我的目光。它不仅仅是在谈论历史,更是在探讨历史的“结构”和“动力”。我特别好奇,作者将如何界定不同历史时期的“国际体系”。是仅仅关注国家之间的权力关系,还是会更深入地考察那些塑造了行为体行为的规范、观念和制度?“英国学派”的视角,我一直很欣赏,他们强调社会建构和历史演进,而不是纯粹的理性计算。这本书似乎正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作,它可能会带领我们去审视那些在不同文明和时代背景下形成的,关于合作、冲突、规则和身份认同的复杂图景。我期待看到,它如何将那些看似零散的历史事件,串联成一条条关于国际体系演变的脉络,从而帮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评分拿到这套译丛,我的第一感觉是它在学术界可能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尤其是“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这个副标题,就意味着它试图在现有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突破。我一直对“英国学派”的观点非常感兴趣,他们那种注重历史的维度,强调国际社会的能动性,以及对“规范”和“身份”的关注,总能给我带来很多启发。这本书将“国际体系”置于世界历史的宏观背景下进行考察,我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的研究进路。它不拘泥于某个特定时期或地区,而是试图找到贯穿古今的国际互动模式和演变规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将如何解析不同历史时期国际体系的构成要素,例如主权国家的起源与演变、大国竞争与合作的模式、以及那些非国家行为体在塑造国际秩序中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新的分析工具,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当前全球治理面临的挑战,并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透露出一种严谨而又不失厚重的学术气质,这让我对其中的内容充满了信心。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复杂的国际关系,就必须将其置于广阔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单一的理论模型往往难以捕捉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而这本书似乎正是致力于弥合这一鸿沟。它将“国际体系”这一概念作为分析的切入点,我相信这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从古希腊城邦的早期联盟,到罗马帝国及其周边民族的关系,再到近代欧洲的均势体系,乃至当今的全球治理格局,每一个时期都存在着独特的“国际体系”。而这些体系的形成、演变和更替,背后必然有着深刻的动因和规律。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时代国际体系的特征、驱动力以及它们如何影响国家行为和国际秩序的稳定。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为我们提供一种理解历史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看到过去是如何塑造现在,以及历史的经验教训如何能为我们应对当下的挑战提供启示。
评分这套英国学派译丛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一直以来,我对国际关系史的理解都比较碎片化,总觉得缺少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这本书的名字——《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光是看就让人充满期待。它似乎预示着,我们可以跳出单一国家、单一事件的视角,去探寻那些塑造了我们所处世界的宏观结构和演变规律。想象一下,从古代文明的早期互动,到近代民族国家的崛起,再到现代全球化的浪潮,每一个历史阶段都可能孕育出独特的国际体系。而这本书,恰恰是将这些看似独立的历史事件,置于一个更大的框架下进行审视,试图揭示不同时代国际体系的共性与差异,以及它们如何相互影响、层层递进。我尤其好奇,作者会如何定义和解读“国际体系”这一概念,它是否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多个层面?又将如何呈现不同体系下的权力分配、规则制定以及行为体的互动模式?这种宏大的历史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下国际格局的形成,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评分读完这套丛书的导语,我脑海中瞬间勾勒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它不是简单的编年史,也不是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一次深度挖掘国际关系“骨骼”的尝试。我一直对“英国学派”的观点颇感兴趣,他们那种强调历史经验、文化共识和社会建构的视角,总能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启发。这本书以“国际关系研究的再构建”为副标题,暗示着它不仅仅是梳理既有知识,更是在对现有理论进行挑战和拓展。我们习惯于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视角来解读国际关系,但“英国学派”似乎提供了一种更具人文关怀和历史深度的理解方式。我想象着书中会探讨诸如国际社会、国际无政府状态、国家利益的演变等核心概念,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语境下被理解和实践的。它或许会带领我们回顾那些被忽视的国际互动形式,例如不同文明之间的长期共存、非国家行为体的早期影响,甚至是思想和观念如何在跨国界传播中构建起新的秩序。这种“再构建”的过程,无疑是对我们原有认知的一次深刻洗礼。
评分书很不错,学习国关理论了解英国学派必读
评分名著不嫌晚,抓紧时间读吧
评分不错,非常满意,
评分非常非常好!
评分名著不嫌晚,抓紧时间读吧
评分书很不错,学习国关理论了解英国学派必读
评分不错,非常满意,
评分不错,非常满意,
评分性价比超高,书籍不错,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