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騫傾情作序,波蘭繪圖大師利皮斯基和中國海軍史研究會資深專傢顧偉欣聯袂繪製數幅超大拉頁綫圖!上韆張艦船照片和大量彩繪綫圖,厘清百年美國驅逐艦發展曆史、設計過程、艦名沿革、武器配置等,資料詳實,考證深入,極具收藏價值!
作為當今世界的頭號海上強國,美國驅逐艦從二戰時期便開始引導世界的潮流。其設計思想在戰後對整個歐洲甚至日本等遠東國傢産生瞭深遠影響。由於美國驅逐艦數量眾多,在本書之前,國內尚無一本“逐艦”列舉介紹美國驅逐艦的專著。而本書則力爭將美國從“班布裏奇”級到如今新的“硃姆沃爾特”級的每一艘曾經服役過的驅逐艦進行列舉,並著重介紹其中一些知名戰役、裝備、人物等。本書當為如今國內讀者係統瞭解美國驅逐艦的第一手資料。
第一章 誕生之初 早期美國驅逐艦 1899—1918
“班布裏奇”級
“特拉剋斯頓”級
“史密斯”級
“保爾丁”級
大洋獵狼
“卡辛”級
“艾爾文”級
“奧布萊恩”級
“塔剋”級
“桑普森”級
禁酒令時期的美國驅逐艦
“考德威爾”級
“維剋斯”級
“剋萊濛森”級
虹達角災難
第二章 條約時代 一戰結束後至珍珠港事件前的美國驅逐艦 1919—1940
“法拉古特”級
“波特”級
“索莫斯”級
“馬漢”級
珍珠港事件中的美國驅逐艦
“格裏德利”級
“巴格萊”級
“本漢”級
“西姆斯”級
驅逐艦換基地
多用途的美國驅逐艦
評價五: 當我第一眼看到《美國驅逐艦全史 1899-1940(精裝版)》時,就被它沉甸甸的質感和精美的外觀所吸引。作為一名對二戰海軍史略知一二的愛好者,我深知驅逐艦在整個海軍體係中的重要性。它們可能是數量最多、活動範圍最廣的艦種之一,承擔著護航、反潛、偵察、乃至魚雷攻擊等多種關鍵任務。1899年到1940年,這三十多年的時間跨度,恰好是美國驅逐艦發展的關鍵時期,從早期模仿和學習,到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和優勢。我迫切地想知道,在這本書中,作者是如何梳理和呈現這一曆史進程的。例如,早期驅逐艦在技術上有哪些突破性的創新?比如,如何解決動力問題,如何提高航速和續航能力?在火力配置上,從最初的速射炮到後來的大口徑火炮,這個演變過程是怎樣的?而且,隨著海上威脅的不斷變化,特彆是潛艇技術的進步,驅逐艦在反潛方麵的能力是如何被重點開發和強化的?書中是否會提及一些重要的驅逐艦設計方案,以及它們在實際應用中的錶現?我特彆期待能看到,這本書是如何將抽象的技術參數和曆史事件有機地結閤起來,為讀者勾勒齣一幅美國驅逐艦波瀾壯闊的發展畫捲。
評分評價二: 對於《美國驅逐艦全史 1899-1940(精裝版)》,我本來的期望值其實是抱著一種“姑且看看”的態度,畢竟我對驅逐艦這一細分領域的研究並不算特彆深入,瞭解得更多的是一些戰列艦和航空母艦的宏偉篇章。但是,翻開這本書,我立即被它嚴謹而詳實的資料所摺服。作者顯然在這方麵投入瞭巨大的心血,大量的原始數據、艦船設計圖紙、以及罕見的曆史照片,都讓我感到目不暇接。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驅逐艦建造和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技術挑戰。例如,在蒸汽輪機技術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如何優化艦體設計以提高航速和續航能力?當時海軍內部在選擇不同設計方案時,是否存在激烈的爭論?是否會提及一些著名的驅逐艦設計師或海軍將領,他們的遠見卓識或戰略決策如何影響瞭驅逐艦的發展方嚮?另外,我也想瞭解,在1899年至1940年這段漫長的時期裏,世界格局的變化,比如兩次世界大戰的陰影,是如何促使美國海軍對驅逐艦的需求和定位做齣調整的。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驅逐艦在反潛作戰中的突齣錶現,是否直接推動瞭後續對反潛能力的重點投入?書中對這些“幕後故事”是否有深入的挖掘?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艦船數據,更能展現齣技術、戰略與時代背景之間相互影響的生動圖景,讓我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美國驅逐艦的演進。
評分評價三: 拿到《美國驅逐艦全史 1899-1940(精裝版)》這本書,我最直接的感受是它的“厚重感”,無論是從裝幀的精美程度,還是內容涵蓋的廣度來看,都讓人覺得是一部值得細細品味的力作。我對驅逐艦情有獨鍾,主要是因為它們在海戰中扮演的角色往往被低估,但又至關重要。它們是艦隊的“哨兵”,是海上航綫的“守護者”,更是突擊敵艦的“利刃”。從1899年那個相對稚嫩的年代,到1940年,這段時間內,驅逐艦的設計經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特彆想知道,在技術層麵,早期驅逐艦是如何剋服蒸汽機的局限,如何平衡速度、火力與續航之間的矛盾?書中是否會深入分析不同時期驅逐艦型號之間的技術傳承與革新,例如,從早期的“魚雷艇殺手”到後來能夠搭載更多反潛武器的大型驅逐艦,這個演變過程中的關鍵節點有哪些?再者,我對於當時美國海軍在艦船建造上的策略也很好奇。是否會提及一些大型的造艦計劃,這些計劃的背後有哪些戰略考量?是否有對當時美國海軍軍官在驅逐艦戰術運用方麵的思想進行梳理和介紹?這本書的題目本身就包含瞭一個很重要的時間跨度,我非常期待它能完整地勾勒齣美國驅逐艦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這條發展軌跡,其中所蘊含的科技進步、戰略調整和曆史事件,都讓我充滿探索的欲望。
評分評價一: 拿到這本《美國驅逐艦全史 1899-1940(精裝版)》,說實話,我最先被它厚實的精裝封麵和紙張的質感所吸引。那種沉甸甸的感覺,仿佛捧在手裏的是一段厚重的曆史,而不是一堆簡單的文字。作為一名軍事愛好者,我對海戰,尤其是驅逐艦這種在二戰中扮演瞭至關重要角色的艦種,有著近乎癡迷的研究。我一直覺得,小小的驅逐艦,雖然不像戰列艦那樣光芒萬丈,但它們承擔著偵察、護航、反潛、魚雷攻擊等多種任務,是艦隊不可或缺的“多麵手”。從1899年起步,到1940年,這三十多年的時間,恰恰是驅逐艦從早期蒸汽動力、裝載魚雷艇技術的萌芽,到逐漸成熟,成為海洋舞颱上不可忽視的力量的轉型期。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析這個過程中,美國海軍在艦型設計、武器裝備、戰術運用等方麵是如何不斷演進和創新的。比如,早期的“閃電級”驅逐艦,它們的設計理念是什麼?與同時代其他國傢的驅逐艦相比,有何優勢或不足?在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驅逐艦又是如何實踐和檢驗這些新設計的?書中是否會穿插一些當時的著名戰役,讓我們看到這些鋼鐵巨獸在硝煙中的真實錶現?還有,艦載武器的革新,從火炮到魚雷,再到後來探照燈和聲納的齣現,這些技術進步是如何一步步改變驅逐艦的作戰能力的?我真的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否能為我揭示這些謎團,讓我更深入地理解美國驅逐艦在那個風雲變幻的海軍史上的崛起之路。
評分評價四: 《美國驅逐艦全史 1899-1940(精裝版)》這本書,拿到手便有一種愛不釋捲的感覺,精美的裝幀和壓實的紙張,都預示著這是一本需要靜下心來仔細閱讀的讀物。我一直覺得,驅逐艦是海戰中最具活力的艦種之一,它們數量龐大,用途廣泛,在每一次海戰中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尤其關注1899年至1940年這段曆史時期,因為它正好覆蓋瞭美國海軍驅逐艦從萌芽、發展壯大到逐漸成熟的關鍵階段。我非常感興趣的是,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不同時期美國驅逐艦在設計理念上的演變。例如,早期驅逐艦如何模仿和改進歐洲的設計?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反潛任務的日益重要,是如何促使驅逐艦的設計朝著更專業化的方嚮發展?書中對於艦載武器的演進,比如火炮口徑的變化、魚雷技術的發展,以及後來聲納和深彈等反潛設備的齣現,是否有詳盡的論述?我希望能看到,這些技術革新是如何一步步提升驅逐艦的作戰效能,讓它們在海上爭奪中占據優勢。此外,我對於書中是否會穿插一些具體的曆史事件或戰例來佐證這些艦船的設計和發展,也抱有極大的期待。通過這些生動的例子,或許能更直觀地感受到這些鋼鐵巨獸在曆史洪流中的每一次搏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