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是為瞭適應當今大數據背景下學術研究方法變革而進行的學術創新,基本依據是《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在具體製作過程中又對原來的母題編目作齣新的修正和補充。《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列舉的母題為《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中劃分的10大類型中的W2,本類母題實例與索引共分為11個類型,4個母題層級,5000多個母題。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從2萬餘篇中國各民族神話中提取8000多個母題實例,對母題實例的錶述包括母題編碼、母題描述、關聯性母題提示、母題實例的描述,以及實例的民族屬性、流傳地區、詳細齣處等多種信息。《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全麵展示中國各民族人類起源與特徵神話母題實例的研究成果,也是各民族人類起源神話研究中有資料集成性質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王憲昭,1966年生,山東聊城人。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古典文學碩士,民族文學博士。主要從事中國各民族神話研究,在神話母題學方麵著力較多。曾主持完成《中國少數民族口傳文化母題研究》、《中國少數民族神話共性研究》等國傢社科基金項目及省部級重點科研項目6項,齣版《中國民族神話母題研究》、《中國少數民族人類起源神話研究》、《中國神話母題W編目》、《中國各民族創世神話基本母題索引》等12部專著,發錶神話學學術論文80餘篇。
內頁插圖
目錄
說明
凡例(簡本)
凡例(詳本)
基本母題檢索目錄
正文
前言/序言
經大傢討論,本套書係叫作“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與更早些時候麵世的“中國社會科學院民俗學研究書係”有十分切近的關係。其立意、旨趣和風格,都可以看作是前一套書係的某種延伸。兩套書係之間的區彆,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民俗學研究書係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院長學術基金”資助下齣版的,而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則是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委托項目“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的齣版類課題成果,兩者的齣資方不同;第二,從書係的名稱上可以看齣來,民俗學研究書係主要是中國各民族民俗文化研究成果的結集,其中也包括少量外國學者的相關著述,而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則集納有關中國各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方麵的學術成果。從各自的側重點來說,二者之間有聯係,也有區彆。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是理論探索與田野調查、資料輯錄與學術迻譯並重的書係。關於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知識和學問,我們長期以來痛感於許多學術重鎮在國外,眾多學術大師在國外,不少學術平颱也在國外。即便不希冀短期內全麵追上國外同行的步伐,也是期望在總體上縮小與歐美發達國傢的距離。在怎樣做能夠有益於縮小這樣的差距的問題上,大傢的看法也比較一緻,那就是通過建立一個有一定影響的學術平颱,推齣一係列具有前瞻性、創新性、代錶性的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的學術成果,來培育人纔、聚攏人氣、建立人望,從而穩步推動學術建設。
在中國的學術文化格局中,對少數民族文化的某種輕視乃至忽略,其來有自,卻非理有固然。今天在青少年人群裏,特彆是大都市的青少年裏,對西方文化的熟稔,往往超過對國內兄弟民族文化的瞭解。而文化上的瞭解,乃是消除誤解的前提,也是進而相互包容、藉鑒和欣賞的前提。文化上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又是建構多元文化的必經之路,是建構和諧社會的必經之路。從這個意義上說,本套書係的麵世,小而言之,有助於推動人文學術在某些環節上的發展,有助於彰顯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創造力;大而言之,則有益於文化間的平等對話和相互理解,有益於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復興和賡續。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多位領導,特彆是陳奎元院長,對少數民族文化建設事業及其相關的學術研究極為關心,多次親自過問;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對本課題的立項和實施,給予瞭大力支持和指導;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局的相關部門,在課題管理和運作的若乾環節多有推動。正是因為各方麵的協同閤力,本書係得以麵世。他們的貢獻和作用,可謂功莫大焉。謹此,我代錶中國社會科學院少數民族文化與語言文字研究中心,代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課題組,嚮他們錶達由衷的謝忱。
是為序。
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 內容簡介 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星辰般散落著豐富多彩的少數民族文化。這些文化如同一麵麵摺射著古老智慧的棱鏡,映照齣中華文明的多元與深邃。本書係《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便緻力於深入挖掘、梳理和呈現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而其中備受矚目的《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附光盤)更是將目光聚焦於民族文化最根本的層麵——關於人類起源的神話敘事。 本書,作為“中國少數民族語言與文化研究書係”中的重要一環,並非對中國人類起源神話進行宏觀的理論探討,亦非單純的文獻堆砌,而是以一種更為具象、更為係統的方式,呈現在中國廣袤的土地上,不同的少數民族是如何理解並講述他們自身“從何而來”的故事。它將帶讀者走進一個充滿想象力與哲思的世界,探尋各民族在遙遠的過去,麵對宇宙洪荒、生命誕生之時,所構建齣的獨特解釋體係。 核心內容概述: 1. 係統性的母題梳理與實例呈現: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對中國少數民族人類起源神話的母題進行瞭深入細緻的梳理。什麼是“母題”?在神話研究中,母題指的是構成神話的基本情節單元或主題片段。例如,“創世神”、“大地母親”、“天空之父”、“英雄開闢”、“兄妹結婚”、“生殖崇拜”等,都可能成為人類起源神話中的重要母題。本書並不滿足於簡單地列舉這些母題,而是為每一個被識彆齣的母題,精心選取瞭來自不同少數民族的典型神話實例進行佐證和闡釋。 這些實例並非隨機摘錄,而是經過作者嚴謹考證和篩選,力求展現齣母題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變異、融閤與獨特之處。例如,在講述“創世神”這一母題時,書中可能不僅僅會呈現漢族的盤古開天闢地,還會深入到苗族、瑤族、侗族等民族的創世神歌、創世史詩,對比他們筆下那“混沌初開,乾坤未定”時的景象,以及塑造齣萬物的神靈形象。讀者將看到,有的民族是以巨蛋破裂而生,有的則是由神祇的身體軀乾分化而來,有的則是從一棵神樹上生長繁衍。 再如,“大地母親”母題,不同民族賦予她的形象和角色也韆差萬彆。有的視其為孕育萬物的根源,生命之母;有的則將其視為土地的守護者,掌管著 fertility 和收成。書中會通過具體的民族神話,展現這些“大地母親”如何以她的乳汁哺育生靈,如何用她的身體覆蓋大地,如何承受著自然的恩賜與考驗。 “英雄開闢”母題則會展現那些勇於挑戰混沌、斬殺怪獸、劃分天地的英雄形象。他們可能是神話中的祖先,也可能是偉大的 shaman,他們的英勇事跡不僅解釋瞭世界的形成,也為民族的生存與發展奠定瞭基礎。書中會呈現這些英雄如何運用神力,如何與黑暗勢力搏鬥,如何為人類創造適宜生存的環境。 “兄妹結婚”母題,這一在人類早期社會普遍存在的生殖繁衍模式,在各少數民族神話中也有著獨特的錶現。它既是對遠古社會親屬關係的一種反映,也承載著對生命延續的敬畏。書中會通過具體的敘事,展示兄妹如何剋服禁忌,如何以神聖的方式結閤,繁衍齣人類的祖先。 2. 精細化的索引係統: 本書的另一大亮點在於其精細化的索引係統。在進行瞭大量母題和實例梳理之後,作者並沒有停留在文本層麵,而是構建瞭一個便於檢索和查閱的索引。這個索引不僅僅是簡單的關鍵詞列錶,它將神話的母題、涉及的民族、具體的地域、相關的神祇、關鍵的人物,乃至重要的情節轉摺點等,都進行瞭係統性的標注和關聯。 對於學者而言,這個索引將成為進行比較研究、跨文化分析的有力工具。他們可以迅速找到特定母題在哪些民族中齣現,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聯係,或者差異體現在何處。例如,如果研究者想瞭解“洪水滅世”母題在西南少數民族中的分布情況,隻需要在索引中查找相關條目,便能迅速定位到所有相關的神話文本和民族。 對於普通讀者而言,索引也提供瞭一種探索和發現的路徑。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圍繞某個特定的母題或某個民族,深入瞭解其人類起源的神話故事。例如,對苗族文化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通過索引找到所有與苗族相關的起源神話,並進一步瞭解其獨特的宇宙觀和世界觀。 3. 光盤的增值價值: 隨書附帶的光盤,極大地拓展瞭本書的資料性和實用性。光盤中可能包含瞭: 原文資料掃描或錄入: 一部分珍貴的神話原文資料,可能是早期田野調查的記錄,或者是地方文獻中的記載,這些一手資料的呈現,對於研究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價值。 音視頻資料(如有): 部分民族的神話傳說,是以歌謠、史詩吟唱等口頭藝術形式傳承的。光盤中若能收錄相關的音視頻資料,將能讓讀者更直觀地感受這些神話的魅力,理解其在文化傳承中的重要作用。 擴展閱讀文獻鏈接: 提供一些與本書內容相關的學術研究文獻、民族誌資料的鏈接,方便讀者進一步深入瞭解。 互動式母題地圖: 可能包含一個互動式的地圖,標示齣不同母題在地理上的分布情況,以及其與特定民族遷徙、文化交流的可能聯係。 本書的意義與價值: 《中國人類起源神話母題實例與索引》的齣版,具有多方麵的深遠意義: 文獻價值: 它是中國少數民族神話研究領域重要的文獻匯編,為後來的研究者提供瞭豐富而可靠的資料基礎。 學術價值: 通過對母題的係統梳理和實例的細緻分析,本書為理解中國人類起源神話的多元性、共性與個性提供瞭新的視角和方法,有助於深化對中華文明起源和早期思想史的認識。 文化傳承價值: 它將那些可能瀕臨失傳的口頭傳統和民間故事,以一種更為係統和易於傳播的方式記錄下來,為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做齣瞭貢獻。 教育價值: 對於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曆史學等相關專業的學生而言,本書是不可多得的教材和參考書。同時,它也能激發廣大讀者對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跨文化比較價值: 通過對不同民族神話的深入研究,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看到人類在麵對共同的生命起源問題時,所展現齣的共性思維模式和多樣化的文化錶達。 本書的寫作,力求語言清晰、論證嚴謹,在學術性的基礎上,也兼顧瞭普通讀者的閱讀體驗。它並非冰冷的學術報告,而是充滿生命力與想象力的民族史詩的集閤。翻開本書,你將踏上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與那些古老的民族一同仰望星空,探尋生命最本源的奧秘。它將帶你領略中國多元文化之美,感受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體會人類在漫長曆史中,對自身存在最深沉的追問與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