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古典行·人物捲·納蘭性德詞傳:情在不能醒

浪漫古典行·人物捲·納蘭性德詞傳:情在不能醒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何灝 著
圖書標籤:
  • 納蘭性德
  • 清朝詩詞
  • 古典詩歌
  • 詞傳
  • 愛情詩
  • 文學傳記
  • 情感
  • 古典文學
  • 詩詞鑒賞
  • 浪漫主義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長江文藝齣版社
ISBN:9787535489654
版次:1
商品編碼:12149176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287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此書以詞為主綫,用華美而深情的筆調書寫瞭一位翩翩濁世佳公子的一生。全麵展現瞭納蘭性德其人、其詞、其性、其情。這位滿懷惆悵的人間客,一生掙紮在枷鎖與自由、世俗與純情、齣世與入世之間,在不可名狀的憂傷中走完瞭三十一年的短暫人生之路,留給世人一個淒美惆悵的背影。


目錄

不是人間富貴花

003不是人間富貴花(引)

花月莫放相思醒

011待春風

017是何人

023香車杳

027舊精靈

033空凝貯

迴廊一寸相思地

043此情待共

049迴廊影裏

057催花未歇

064篆煙殘燭

068相思相望

擬將歡笑排離索

077寂寞芳菲盡

082花間心情新

088人在木蘭船

094當時結蘭襟

098留取湘江雨

感卿珍重報流鶯

107誤春期

113感舊知

118慰多情

123對景排

129愁不勝

唱罷鞦墳愁未歇

137相思絕

143是尋常

149獨自涼

156未招魂

162兩淒迷

賞心應比驅馳好

169笑江湖

175賞心好

180總如水

187那畔行

194幾時平

握手西風淚不乾

203飄零心事久

208大笑拂衣歸

213德也狂生耳

218生還吳季子

224離人此夜涼

人生彆易會常難

231一聲吹冷

236因人熱

241淄塵老

245君老燕南

250烏衣巷口

我是人間惆悵客

259我是人間惆悵客(尾聲)


精彩書摘

  引子

  自然界中的生命是天地間最大的奇跡。相同的世界裏,沒有完全相似的兩個生命。每片樹葉,每朵飄逝的流雲,每一次呼嘯而去的春風,都有自己的悲歡。

  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性格,即使在最低的溫度裏,也綻放著冷峻的花。那是雪之花,“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它的美艷,是絕世的冰涼和寂寞。它自天而降,以最華美而不可思議的姿態臨世,當它終化為水,流進韆山萬壑,流進每一個沉默的凝視裏,更以徹底的消散詮釋瞭生命最大的榮光。它來世上一遭,又遽然離去,它來去都那樣坦然清澈,何曾真正眷戀凡塵種種?它是花,卻“不是人間富貴花”。

  不單是雪,人亦如此這般。

  每個新鮮生命來臨之前,有萬般可能及想象,及至降生刹那,身世、容貌、性情,已被那看不見的手任意點染,未來貧窮富貴,幸福痛苦,縱有種種翻雲覆雨,都必於這自胎成之時的根基開始,無法選擇,也終生不可掙脫。

  先天境遇不同,稟賦也不同。

  《紅樓夢》說,“天地生人……清明靈秀,天地之正氣,仁者之所秉也;殘忍乖僻,天地之邪氣,惡者之所秉也。……置之於萬萬人中,其聰俊靈秀之氣,則在萬萬人之上;其乖僻邪謬不近人情之態,又在萬萬人之下。若生於公侯富貴之傢,則為情癡情種;若生於詩書清貧之族,則為逸士高人,縱再偶生於薄祚寒門,斷不能為走卒健僕,甘遭庸人驅製駕馭,必為奇優名倡。”

  微末的生命可以長自華麗的土壤,壯觀的風景未必不能齣自深邃黯淡的深榖。隻是,人之初,觸目所及的第一片風景,誰能自主?平凡如你我,富貴如容若,誰都不能。

  納蘭容若,清王朝最富麗堂皇然而又最惆悵的天纔詩人,於順治11年鼕天,誕生於鑾儀衛雲麾使納蘭明珠之傢。他降生時,漫天雪花如柳絮,美而終將消散,仿佛預示瞭他那非同一般的人生——美麗而充滿不可名狀的憂傷。於雪之方生方死,依稀可見他未來短暫而華麗的生命,既擁有滿族血統帶來的狂野,又始終閃爍著漢族儒傢文化敦厚溫良的理想光輝。這位被譽為“滿清第一詞人”的禦前侍衛,他的聰穎秀麗、癡情與執拗,他筆下靈氣逼人的錦綉文章,他於驕人富貴中展現的齣人意料的憂傷齣世姿態,以及英年早逝、於絕美處凋零的不堪命運,使他成為滿人入關以來留給後人最絕美的背影。

  然而,絕美的容若亦不能選擇他的來處。不能,便有不同。

  非同一般的人生,隻因非同一般的稟賦。這是交錯正邪之氣的稟賦,必有齣人意料的靈氣,也必有齣人意料的糾結。凡人最肯羨慕那得不到的際遇:榮華、聰慧、非同凡響的人生。其實,人生最大的幸福不過是平安。隻因人世間另有一種邏輯,平凡人雖沒有齣人意錶的聰明富貴,卻能擁有平淡真切的日夜,安靜從容,瞭此一生;而那些得到天地最珍貴靈氣稟賦之人,世人隻知盲目艷羨,卻不瞭解這些耀眼生命往往平生多舛,命運忐忑,萬人欽羨的背後,始終要交付昂貴的代價。《紅樓夢》中賈寶玉如此,清康熙年間的翩翩濁世佳公子納蘭容若亦如此。因而,身世如同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入,城裏的人想衝齣來”,所有不甘命運者,一律如此彷徨不可終日,這樣的彷徨,容若用一首《采桑子》說盡瞭此中況味。

  非關癖愛輕模樣,冷處偏佳。彆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謝娘彆後誰能惜,飄泊天涯。寒月悲笳,萬裏西風瀚海沙。

  天寒地凍,鞍前馬後不足懼,懼的是唯唯諾諾、沒有話語權的人生。侍衛容若無數次凝望雪花,無數次陷落在那不可一世的冰冷裏。麵對漫天不以人世土壤生息的彆有根芽之飛雪,他寫下瞭一生最貼切的讖語:“彆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

  他說的不是雪,而是自己。

  ……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浪漫古典行”係列中另一冊圖書的詳細簡介,聚焦於一個與納蘭性德風格迥異的文學巨匠。 --- 浩氣長存,詞海揚帆:蘇軾的曠達與哲思 係列:《浪漫古典行·人物捲》 本冊主題:《蘇軾傳:一蓑煙雨任平生》 捲帙之始:風流天下的北宋文宗 本書將帶您走進北宋文壇巨擘蘇軾(蘇東坡)那跌宕起伏、光芒萬丈的一生。他不僅是文學史上罕見的“全纔”,集詩、詞、文、書、畫於一身的大傢,更是中國士大夫精神的典範。與納蘭性德的深情內斂、一往情癡不同,蘇軾的人生底色是“曠達”二字,這曠達並非無動於衷,而是在經曆無數次政治風波與人生低榖後,依然能保持對世界的熱愛和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本書將依據翔實的史料,梳理蘇軾從眉州青神縣的少年纔俊,到名動京師的“唐宋八大傢”後繼者,再到屢遭貶謫、遠赴黃州、惠州、儋州的漫長旅程。我們將深入探討他如何以驚人的生命力,在每一次睏境中汲取養分,最終成就瞭其思想與藝術的巔峰。 第一章:少年得意與初入廟堂——“欲把西湖比西子” 蘇軾的早年生活充滿瞭靈氣與抱負。本書將詳述他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三父子”同科進士的佳話,以及他們如何共同影響瞭北宋中葉的文壇格局。在初入翰林院時,蘇軾的詩文便鋒芒畢露,以“意在筆先”的風格,力圖革新當時文壇的弊病。 重點章節將描繪他與王安石變法之間的復雜關係。蘇軾並非頑固守舊,他對改革有自己的見解,這種“中立而不失立場”的態度,既為他贏得瞭部分同僚的尊重,也為他日後遭受的政治清算埋下瞭伏筆。我們還將細緻解讀他早年作品中那種初入世的理想主義和對朝政的關切,比如他直言不諱的諫言如何讓他開始接觸到政治鬥爭的殘酷。 第二章:烏颱詩案與哲思的蛻變——黃州煙雨中的覺醒 “烏颱詩案”是蘇軾人生的轉摺點,也是他藝術生命中的一次浴火重生。本書將以大量篇幅還原這場震驚朝野的文字獄,分析那些被指控“譏諷朝政”的詩句背後的真實意圖。從死神邊緣被拉迴後,蘇軾被貶謫至偏遠的黃州。 在黃州,他不再是那個急於濟世報國的朝廷官員,而是一位真正的文人、哲人、農夫。我們細緻考察他如何在東坡開墾荒地,自號“東坡居士”的過程。正是在此期間,他完成瞭思想上的大跨越,將儒傢的入世精神、道傢的超脫灑脫和佛教的禪宗智慧融會貫通,形成瞭獨步古今的“蘇式曠達”。黃州時期的詞作,如《定風波》,字句之間蘊含著對人生無常的深刻洞察與對自然萬物的和解。 第三章:宦海浮沉與赤子之心——宦遊四方的足跡與情懷 被貶謫的經曆貫穿瞭蘇軾後半生的大部分時間。本書將依次展開他在杭州、穎州、惠州以及最終流放嶺南海南島的曆程。每到一個地方,蘇軾都展現齣驚人的適應能力和對當地文化的貢獻。 在杭州,他治理西湖,留下瞭“蘇堤”的韆古美名;在惠州,他發現瞭嶺南的野趣與美食,將生活的艱辛轉化為詩意的體驗;而在最艱苦的儋州(今海南),他不僅開墾荒地,教化當地百姓,更以其樂觀精神,感染瞭無數身邊的追隨者。我們重點分析蘇軾在逆境中如何用詩詞來安撫自己和傢人,例如他寫給妻子的寬慰,以及他對民間疾苦的關注,無不體現齣其“兼濟天下”的赤子之心。 第四章:詞風革新與不朽的文學遺産 蘇軾是豪放詞派的開創者,與柳永的婉約並立,共同將宋詞推嚮瞭前所未有的高度。本書將專題剖析蘇軾的詞風:他如何將詩歌的意境、議論和哲理引入詞中,拓寬瞭詞的題材與錶現力。 我們將對比分析他早期的清麗之作與後期的雄渾之篇,解析《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大江東去,浪淘盡,韆古風流人物”的磅礴氣勢,以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對宇宙哲思的探討。他的文字既有廟堂之高,也有江湖之遠,無論何種境遇,總能找到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方式。 結語:文學豐碑與人格典範 蘇軾的一生是坎坷的,但他的精神是光輝的。他教會後人,在遭受命運的不公時,如何保持人格的獨立與高貴。他用自己的作品和生活實踐,迴答瞭“何為士大夫”的終極命題。本書旨在通過全麵梳理蘇軾的生平、思想與藝術成就,為讀者呈現一位既有天纔之筆,更有偉大靈魂的文學巨匠,讓蘇軾那“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豪邁與灑脫,穿越韆年,依然激勵著我們前行。 本書配有精選的蘇軾書畫作品掃描件,並附有詳細的注釋與背景解析,以期幫助讀者更立體、更深入地理解這位偉大的宋代文宗。

用戶評價

評分

初讀《情在不能醒》,我內心湧動的是一種穿越時空的共鳴。納蘭性德,這位清初的詞壇巨匠,他的名字本身就帶著幾分淒美與浪漫。而這本書,似乎不僅僅是對他生平的簡單梳理,更像是一次深入靈魂的對話。從書名“情在不能醒”便能感受到一種深沉的、揮之不去的情感羈絆,這正是納蘭詞中最為動人也最為人所津津樂道的部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層層剝開這位詞人內心世界的,他筆下的那些“人生若隻如初見”、“當時隻道是尋常”究竟源自怎樣的生活經曆和情感波瀾?是少年得誌的意氣風發,還是壯年失意的悲涼愁苦?是摯愛早逝的錐心之痛,還是功名利祿的無奈與掙紮?我對書中那些細膩的情感描寫,那些似乎能觸碰到心底最柔軟之處的文字充滿瞭期待,希望能從中讀齣納蘭性德不僅僅是位纔華橫溢的詞人,更是一個有血有肉、有著豐富情感起伏的鮮活個體。這本書,在我眼中,是一場關於情與人生、關於詩與靈魂的深度探索,是一次與古代文人心靈相通的絕佳機會。

評分

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在於它能否讓我看到一個立體、豐滿的納蘭性德。我希望它不僅僅是羅列生平事跡,更是在人物的內心世界上下功夫。他作為一個皇親國戚,身處繁華卻又暗流湧動的朝堂,這種身份帶來的矛盾和掙紮,是否會在書中得到深刻的體現?他的詞,既有婉約的柔情,又不乏豪邁的氣魄,這種多樣的風格,是如何在他的人生經曆中逐漸形成的?我期待作者能夠將曆史的厚重感與人物的情感細膩度巧妙地結閤起來,讓我們看到一個有血有肉、有愛有恨的納蘭性德。特彆是書中關於他與身邊人之間的互動,無論是傢人、友人還是紅顔知己,這些關係是如何影響他的心境,又如何在他的詞中留下痕跡?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次瞭解一位偉大詞人生平、理解他作品深層意蘊的重要途徑,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次難忘的閱讀體驗。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散發齣一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正如納蘭詞的風格。翻開扉頁,我便被一種溫潤的筆觸所吸引,仿佛能聞到紙墨的清香,感受到作者對納蘭性德這位人物的敬意與熱愛。我一直在想,要怎樣纔能將一個如此遙遠的時代的人物,如此生動地呈現在當代讀者麵前?這本書顯然在這方麵做齣瞭非凡的努力。我期待它能描繪齣納蘭性德所處的那個時代獨特的社會風貌,他所經曆的傢族興衰、政治風雲,這些宏大的背景是如何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他個人命運和詞作的創作?我尤其好奇書中會如何解讀他那些看似直白卻又意味深長的句子,是怎樣一種情感的堆疊,怎樣的經曆,纔讓他在短短的人生中,留下如此多觸動人心的絕唱。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詞人的傳記,更是一次對那個時代文人生活方式、情感世界的細緻描摹,是一次深入瞭解中國古典文學精髓的窗口。

評分

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品一杯陳年的佳釀,初入口時或許有些許醇厚,細細品味卻能嘗齣萬韆滋味。我尤其關注的是書中對於納蘭性德情感世界的剖析。他詞中的情,究竟是寄托於誰?是那位“蘭閨深幾許”的無名女子?還是那位“一生一代一雙人”的青梅竹馬?亦或是那些轉瞬即逝的萍水相逢?書中如何通過史料的梳理和作者的解讀,來勾勒齣這些情感的輪廓?是悲傷多於欣慰,是遺憾多於圓滿?我對書中對納蘭性德生活細節的呈現充滿瞭興趣,他是否也曾有過放浪形骸的時候?是否也曾有過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壯誌?我相信,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的生活不可能僅僅是風花雪月,背後一定有著更深沉的思考和更復雜的情感糾葛。這本書,將是我探尋這位傳奇人物內心世界的一把鑰匙,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理解他詞作背後所蘊含的深厚情感。

評分

這本書最吸引我的地方,莫過於它所承諾的“情在不能醒”的意境。這是一種多麼強烈的情感錶達,暗示著一種深入骨髓、難以忘懷的羈絆。我渴望在書中看到,納蘭性德是如何在人生的長河中,經曆那些讓他“情在不能醒”的瞬間。是怎樣的愛戀,怎樣的失去,怎樣的錯過,纔讓他留下瞭那些如此動人的詩句?我對書中對他詞作的解讀充滿好奇,是如何在短短的篇章中,蘊含著如此深沉的情感力量?書中會如何展現他作為一位貴族公子的生活,那種錦衣玉食背後的落寞,那種身份地位帶來的束縛?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否通過對史料的細緻考證和對人物情感的深刻洞察,幫助我走進納蘭性德的內心世界,去理解他那些看似簡單卻又意味深長的詞句,去感受他那顆敏感而又豐富的心靈。這本書,對我而言,是一場關於情與人生、關於詩意與現實的探尋,是一次與古代文人靈魂對話的絕佳契機。

評分

很有名的一個人,瞭解一下他

評分

女兒要買的,一到手就愛不釋手看起來,不錯。

評分

書很精緻,物流很快,很滿意,還會繼續購買。

評分

很有名的一個人,瞭解一下他

評分

好,,,,,。

評分

書很好,很實用,對初中生很有幫助

評分

不錯,很好。

評分

書很精緻,物流很快,很滿意,還會繼續購買。

評分

女兒需要買的書,質量不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