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为盛唐时期著名宰臣,以一人之进退,系有唐之盛衰;又是当时的文坛领袖,文名不让政声,所作颇堪讽诵。本书是张九龄文集的首次完整整理本,注者参酌近二十种善本,校定文字,并利用自己二十多年研治唐代文史的功力,释疑解义,详予笺注,对推动唐代文史研究颇有裨益。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著名作家,也是继张说之后主持风雅的文坛盟主,他在唐代文学史上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但奇怪的是,他的创作似乎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他的著作既没有得到完善的整理,研究论著也远不及盛唐其它名家之多。在熊飞先生的《张九龄集校注》授梓之前,学界还没有一部张九龄集的全注本。
熊飞先生是唐代文史专家,长年从事唐代文史研究,尤其致力于文献考证,积久功深,多所创获。这部《张九龄集校注》是他潜心研究、厚积薄发的成果,也是深入研究张九龄的心得结晶。在此之前,他先完成了《张九龄年谱新编》(香港教育出版社,二○○五),将张九龄的生平经历和创作活动作了详尽的系年,这项工作为他校注全部张九龄集奠定了基础,也使他的整理和注释工作超出现有成果,达到新的水平。
序
前言
凡例
卷一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奉和圣制过王浚墓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奉和圣制瑞雪篇 杂言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七言
奉和圣制温泉歌 杂言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四言
奉和圣制喜雨 四言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奉和圣制次琼岳顿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四言乐章
奉和圣制龙池篇
南郊太尉酌献武舞作凯安之乐 乐章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补遗
备考
辨误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篇目索引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这本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本选集,不如说是一部穿越千年,与八位文学巨匠进行深度对话的指南。每一篇文章的选材都堪称精妙,既有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篇章,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也有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精彩的作品。最吸引我的是,本书在选文的基础上,还配有详尽的注释和赏析。这些注释不仅仅是字词的解释,更是对文章时代背景、写作意图、语言特点的深入剖析。而赏析部分,则如同点睛之笔,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理解这些散文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作者的解读角度非常独到,他能够将作者的人生经历、当时的政治格局与文章内容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我能够更立体地感知这些伟大的作品。读着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了苏轼的旷达豪情,感受到了王安石的忧国忧民,体会到了曾巩的沉静思考。
评分《唐诗鉴赏辞典》这部厚重的作品,初见时便被其庞大的体量所震撼,仿佛捧起了一座故纸堆积的宝山。翻开扉页,目录如同繁星般闪耀,历代名家,从屈原的骚体风骨,到宋词的婉约豪放,再到元曲的俚俗生动,几乎囊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璀璨星河。每一首诗,都配有详细的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以及深入浅出的鉴赏分析。其鉴赏部分尤其令人称道,它并非简单的字词解释,而是从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等多个维度进行剖析,让那些曾经晦涩难懂的句子瞬间变得鲜活起来,仿佛能看到诗人当时的心境,听到他们胸中的呐喊。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李白《静夜思》的解读,不同于常见的“思乡”解读,它还引申出诗人漂泊江湖、怀才不遇的复杂情感,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多角度的解读,极大地拓展了我的阅读视野,让我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理解,而是能更全面地体会诗歌的魅力。此外,辞典的装帧也十分考究,纸张细腻,印刷清晰,即使是反复翻阅,也不会感到疲惫。
评分《宋代文学史(上、下册)》是一部极其严谨而又充满人文关怀的学术巨著。拿到它的时候,一种沉甸甸的厚重感便油然而生,扉页上的字迹清晰,排版疏朗,透着一股子古朴的学究气。我花了很多时间才慢慢消化其中的内容,因为这本书的知识密度实在太高了。它不仅仅是列举了宋代文人墨客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了宋代文学之所以呈现出独特的风貌,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思潮、哲学思想之间的深刻联系。作者对于词、诗、文、史以及笔记小说等各种文体都有详尽的论述,并且能够将不同文体之间的影响和渗透说得清晰明了。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宋代士人精神气质的刻画,那种在时代变迁中,既有家国情怀,又有个人情趣的复杂情感,被描绘得淋漓尽致。阅读这本书,仿佛穿越了千年,置身于宋代文人的雅集之中,听他们吟诗作对,谈论天下大事,感受他们内心的激荡与沉思。
评分《明代小说史》以一种沉静而又不失力量的方式,为我打开了明代小说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独特,它不像一般的学术专著那样枯燥,而是将史料与文学评论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说书人,娓娓道来。作者在梳理明代小说发展脉络的同时,深入挖掘了每一部重要作品的创作背景、社会影响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我尤其对书中对《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这“四大名著”的解析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故事情节,而是着重分析了这些小说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如何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它们在语言运用和艺术结构上的创新之处。例如,在解读《金瓶梅》时,作者并没有回避其内容的争议性,而是将其置于明代社会风俗和人性探讨的宏大背景下进行分析,让我对这部小说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对一些鲜为人知的明代小说作品的介绍也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在那些耳熟能详的作品之外,还有如此丰富多样的文学遗产。
评分《中国文学史(上)》这本书,如同一条浩瀚的长河,将我带入中国文学的源头。从先秦的质朴与奔放,到汉魏的慷慨与悲凉,再到南北朝的繁复与瑰丽,这本书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将中国文学从萌芽到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梳理得井井有条。我特别喜欢其在章节划分上的独到之处,它不仅仅是按时间顺序来划分,更是将不同时期的文学思潮、代表人物、重要作品,以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阐述。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平实,却又不失深刻,他善于运用大量生动的史料和文学例证,让那些古老的诗篇和故事,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中国文学的演变历程,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它如何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它让我对“文学”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情感的抒发,思想的表达,以及民族精神的传承。
评分很好
评分以前对他的了解只是几首诗,这次好好学习一下,希望满减多点
评分好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吧
评分非常好,包装仔细,印刷也好。
评分以前对他的了解只是几首诗,这次好好学习一下,希望满减多点
评分中华书局的这套书太有价值了,好评。三本,繁体竖排。
评分在京东购书多次了 这次依然感到满意 或许要加强的 应该在包装上面 建议使用纸箱 不然容易使书角在快递过程中磕坏
评分五古,没得说。冬日需要常常读读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