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今注今译

庄子今注今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无 著,陈鼓应 译
图书标签:
  • 哲学
  • 道家
  • 庄子
  • 先秦
  • 经典
  • 注释
  • 译注
  • 文化
  • 思想
  • 古代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4271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499903
丛书名: 道典诠释书系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7-07-01
页数:1043

具体描述

作  者:陈鼓应 定  价:79 出 版 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页  数:1043 装  帧:平装 ISBN:9787100042710 陈鼓应注译《庄子今注今译上下》所用《庄子》原文,为根据王孝鱼点校的郭庆藩《庄子集释》本。郭庆藩《集释》收录了郭象《注》、成玄英《疏》和陆德明《音义》三书的全文,摘引了清代王念孙、俞樾等人的训诂考证,并附有郭嵩焘和他自己的意见。《集释》原根据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本,王校又根据《续古逸丛书》影宋本、明世德堂本、《道藏》成玄英《疏》本以及《四部丛刊》所附孙毓修《宋赵谏议本校记》、近人王叔岷《校释》、刘文典《庄子补正》等书加以校正。本书凡有增补或删改原文时,均于“注释”中说明。 北京商务重排版说明
修订版序

前 言
内 篇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应帝王
外 篇
骈拇
马蹄
肱箧
在宥
天地
天道
天运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该书是对《庄子》的白话文翻译和注释。初版于1974年,由台湾地区商务印书馆印行。此次修订再版,采用横排简体字,并吸收了有关庄子研究的近期新成果。“道典诠释书系”是台湾地区有名哲学教授陈鼓应先生关于道家思想研究的丛书,目前已出5种。该丛书用白话文注释道家经典著作,在准确的同时力求通俗易懂,兼具性和可读性。 陈鼓应 陈鼓应,一九三五年生,福建长汀人。台湾地区大学哲学系及哲学研究所毕业。历任台湾地区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校区研究员,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现任台湾地区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教授。主编《道家文化研究》学刊。著有:《悲剧哲学家尼采》、《尼采新论》、《存在主义》、《庄子哲学》、《老子注释及评介》、《庄子今注今译》、《黄帝四经今注今泽》、《老庄新论》、《易传与道家思想》、《管子四篇诠释》及《耶稣画像》等。     列子御风而行:故事见于《列子·黄帝篇》。列子,即列御寇,为春秋时代郑国思想家。先秦典籍,如《庄子》、《尸子》、《韩非子》、《吕氏春秋》、《战国策》并称其言举其事。《吕氏春秋·不二篇》说:“子列子贵虚。”《汉书·艺文志》:道家有《列子》八篇。今所存本乃刘向所校“新书”之残缺、杂乱者,其书非御寇自著,为其门人与私淑弟子所记述;非全为后人所伪托(严灵峰《列子章句新编·自序》)。
    严灵峰先生说:“按:《列子·黄帝篇》云:‘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之乘我邪?我乘风邪?’这显然地,《庄子》引《列子》‘乘风’之事以为说,借明有待与无所待之理。足证此文亦系《列子》先于《庄子》。”(《列子新书辨惑——辩列子书不后于庄子书》)案:近人多误现存《列子》为晋等

《养生论》 卷一·上德篇 第一章·虚静立德 夫道者,非一物也,万物之所由始。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人之生也,秉天地之气,受阴阳之和。故形体之有,犹天地之有也;精神之生,犹日月之有也。形体无形,精神无名,不可得而见,不可得而闻。然万物皆赖之以生,非止于一人一物也。 故欲养生者,当审其本源,明其妙道。道之所在,生之所依;道之所去,死之所归。是以养生之道,在于养道。养道之方,在于虚静。 何谓虚?虚者,涤除玄鉴,无事于心,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内无营营,外无汲汲,则万物之道,皆可得而闻矣。心若实,则塞;心若扰,则乱。故虚静者,养生之首也。 何谓静?静者,安而不动,动必以礼。审道而行,随事而动,不为物所迁,不为情所役。动静合宜,则身心安泰,百病不生。 上德之人,虚而静,静而通,通而无为。故能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彼非刻意强为,乃顺乎自然,得乎道也。 第二章·全形保神 形者,道之器也;神者,道之用也。器之全,方能用之善。故养生之道,在于全形保神。 形者,四大五常,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互依存。脏腑经络,筋骨皮肉,无一不系于道。故形之安,在于调和;形之健,在于适度。 何谓调和?调和者,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逸适度,情志不乱。食不偏嗜,饮不酗酒,则胃肠和;眠不失时,起不妄动,则寤寐安;劳作有度,喘息有节,则筋骨强;喜怒哀乐,适可而止,则心神宁。 何谓适度?适度者,过犹不及。过则伤形,不及则损神。故动勿过度,息勿久坐。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寒暑不违,四时皆宜。 神者,心之所系,魂魄之所寓。神躁则形惫,神乱则病生。故保神之道,在于澄心净虑,不以外物扰。 何谓澄心?澄心者,收视返听,内观不乱。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牵。心静则神定,神定则气和。 何谓净虑?净虑者,去妄存真,顺乎天理。不生绮思,不存杂念。虑清则思明,思明则智生。 全形保神,形神合一,方能长生久视,与道同游。故养生之道,非外求药物,乃内养精神也。 卷二·中德篇 第三章·顺时养生 天有四时,地有五行,人生于天地之间,亦当顺应四时五行之变化而养生。不知顺时,则病在外;知顺时,则病在内。 春,万物生发,阳气初升。宜早起晚睡,多食甘辛,少食酸苦。衣宜宽松,多出户外,舒展筋骨,助阳气生发。戒怒,怒伤肝。 夏,万物盛长,阳气极盛。宜晚睡早起,晚卧早起。多食酸苦,少食甘辛。衣宜轻薄,避暑热,不可汗出而当风。戒躁,躁伤心。 秋,万物凋零,阴气渐生。宜早睡早起,多食辛酸,少食甘苦。衣宜渐增,收敛阳气,宜静神。戒悲,悲伤肺。 冬,万物收藏,阴气极盛。宜早睡晚起,多食咸甘,少食辛酸。衣宜厚重,避寒冷,宜养肾。戒恐,恐伤肾。 四时之变,犹人体之呼吸,阴阳之消长。顺时养生,则脏腑调和,气血流畅,百病自去。逆时而行,则阴阳失调,脏腑受损,病邪易侵。 故养生者,不可不察四时之气,不可不知四时之宜。行之有恒,则形神安泰,延年益寿。 第四章·动静适宜 天地之道,动静相兼。动而无静,则耗散;静而无动,则瘀滞。故养生之道,在于动静适宜。 动,非徒手足之动,亦乃气血之运行,精神之活动。勤于劳作,适度锻炼,则气血畅通,筋骨强健,百病不生。然动不可过度,过度则伤精损气。 静,非终日枯坐,亦乃心神之宁静,精神之收敛。闲时观书,静时养神,则心神安泰,精神内守。然静不可过久,过久则气滞。 动与静,犹如阴与阳,互根互用。适度的运动,能够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机能,使人精神焕发。而适度的静止,则能够使身体得到休息,精神得到恢复,避免过度消耗。 劳者,体之动也;息者,体之静也。劳而不息,则疲;息而不动,则滞。故动静相宜,方能养生。 古人云:“户枢不蠹,动也;腠理不密,静也。”此言动静之理,亦是养生之要。 运动,如散步、太极、五禽戏等,能够舒展筋骨,调和气血,增强体质。静坐,如冥想、静观,能够宁心安神,疏导情绪,减轻压力。 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在运动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在静止中体会身体的生机。如此,则动静合一,形神俱佳。 卷三·下德篇 第五章·食饮有度 饮食者,生人之本,亦能致病之源。故养生之道,在于食饮有度。 食,乃充养形体,滋养精神。谷物、蔬果、肉类,皆为养生之资。然食之之法,不可偏颇,不可过量。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此古人之饮食智慧,强调均衡。 食不偏嗜,则脾胃安;食不偏寒热,则脏腑和;食不宜饱,七八分足矣,则消化顺。 “早饭宜丰,午饭宜饱,晚饭宜少。”此古人之进食顺序,符合人体消化规律。 “食不言,寝不语。”食时专注,不分心,有助于消化;寝时宁静,不扰神。 饮,乃濡养脏腑,润泽肌肤。水为百药之王,饮之之道,亦在于清淡。 “淡酒少饮,浓茶少品。”不贪杯盏,不恋浓茶,则伤脾胃,损精神。 “渴而饮,勿大醉。”渴时适饮,切勿贪杯,以免伤身。 饥则食,渴则饮,顺乎自然,方为养生之道。过饥伤气,过饱伤神。 食饮有度,非止于量,更在于质。多食粗粮,少食精米;多食蔬菜,少食肥肉;多食应季,少食反季。 第六章·情志养生 情志,乃人之精神之所发,亦能致病之所由。故养生之道,在于情志养生。 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皆能伤身。 喜则气缓,过喜则气乱,伤心。故凡事皆有度,乐不可极。 怒则气上,过怒则气逆,伤肝。故遇事冷静,不轻易动怒。 忧则气结,过忧则气郁,伤肺。故不沉溺于忧愁,遇事多看开。 思则气结,过思则气结,伤脾。故不钻牛角尖,多从广阔处着想。 悲则气消,过悲则气耗,伤肺。故节哀顺变,不令哀伤过度。 恐则气下,过恐则气陷,伤肾。故临事镇定,不被恐惧所吓倒。 惊则气乱,过惊则气散,伤心。故遇事不慌乱,保持镇定。 情志养生,非抑情灭性,乃是顺乎自然,知其所止。 喜怒哀乐,人之常情,然不可过。过则伤身,不及则损神。 保持平和的心态,知足常乐,遇事不惊,遇难不惧。 “夫乐由足而生,忧由不足而生。”知足之人,自然心境平和。 “和者,天地之正气也。”心态平和,方能与天地正气相通。 “心宽天地窄,心窄天地宽。”胸怀宽广,则精神舒展,身体自然康健。 情志养生,与形体养生相辅相成。形壮者,情志易安;情志安者,形体易固。 故养生之道,内外兼修,形神一体,方能达至长寿之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觉得,那些能够穿越时空的思想,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而《庄子》,无疑是中国古代思想宝库中最璀璨的明珠之一。然而,原版的《庄子》对我来说,就像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尽管我努力去理解,却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当我在书店偶然看到这本《庄子今注今译》,我的内心涌起了一种强烈的期待。我喜欢它名字中蕴含的“翻译”和“注解”的承诺,这让我相信,它能够成为我通往庄子智慧世界的桥梁。我尤其好奇,作者将如何处理庄子那些看似荒诞却极富哲理的故事?比如“鼓盆而歌”背后所蕴含的生死观,又或者“庖丁解牛”所揭示的“道”的精髓。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让我理解字面上的意思,更能让我体会到庄子思想的精妙之处,能够帮助我在现代社会中,找到一种“天人合一”的和谐状态,用一种更深刻的视角去审视人生,去领悟生命的真谛,从而获得一种内心的安宁与升华。

评分

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真是太巧了,我最近正被生活中的各种琐事弄得焦头烂额,心情也跟着跌入谷底。朋友推荐说看看《庄子》,说能让人“释怀”。但问题是,原版的《庄子》实在太难读了,看几页就头昏脑涨,感觉自己跟不上作者的思路。当我看到这本书的封面和名字时,我几乎立刻就觉得“就是它了!”“今注今译”,这几个字简直是在对我呐喊。我特别好奇,庄子那些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一样的比喻,比如蝴蝶梦、井底之蛙,在现代的语境下会是如何被解读的?作者会不会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能体会到的例子来阐释“无为而治”或者“得意忘形”这些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充满生活气息的哲学启示。我希望读完之后,能够像庄子所说的,能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就算面对困难,也能保持一份从容和淡定。这本书的出现,就像在我迷茫的时候,递过来的一盏明灯,我充满期待,希望能从中汲取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让我眼前一亮,那种古朴又不失雅致的风格,仿佛一下子就将人拉回到了那个充满智慧与哲学思辨的时代。我一直对中国古代哲学很感兴趣,特别是道家思想,但每次读原著都感觉云里雾里,晦涩难懂。这本书的名字,"庄子今注今译",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承诺了一个“今注”和“今译”的解决方案,这正是我的痛点所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现代的语言和视角,解读庄子深邃的思想,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领略到“逍遥游”的意境,理解“齐物论”的精髓,甚至触碰到“应帝王”的智慧。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字词翻译,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一种精神的引领,能够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份宁静和超脱。从装帧上看,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十分用心,这都预示着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读的书,而不是匆匆翻阅的快餐读物。我很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保留庄子原意的基础上,注入现代的理解和感悟的,这其中一定凝聚了作者的心血和独到的见解。

评分

说实话,我对《庄子》的印象一直停留在“有点玄”的阶段,总觉得那是圣人才能读懂的东西,普通人看看热闹就好。但是,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总会让人忍不住去思考,有没有一种智慧,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理解我们自己。偶然间看到这本书,它朴实无华的名字——《庄子今注今译》,却给了我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猜想,这一定是一本能够“落地”的《庄子》书。我特别想知道,在作者的解读下,庄子那些关于“道”的论述,会不会变得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那些关于“心斋”、“坐忘”的修炼方法,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又该如何去实践?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人生指南”,帮助我从繁杂的思绪中抽离出来,用一种更超然、更豁达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我渴望从中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一种不为外物所役的自由。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是朴素的,就像《庄子》这本书给我带来的第一印象。我并非研究哲学的专业人士,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人心深处,解答生活困惑的思想抱有浓厚的兴趣。市面上关于《庄子》的书籍不少,但很多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泛泛而谈,很难真正触碰到核心。当我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时,它的标题“庄子今注今译”引起了我的注意。这不仅仅是一本书的名字,更像是一种承诺,承诺将古老的智慧以现代的方式呈现,让普通人也能看得懂,能领会。我好奇的是,作者将如何处理庄子那些充满想象力的寓言和比喻?“鸛雀”“鲲鹏”这些意象,在现代社会又会折射出怎样的意义?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如何看待人生的得失,如何去追求真正的自由和逍遥。它不应该只是一本“读物”,更应该是一本“悟物”的书,一本能够引领我重新审视生活,找到内心力量的书。

评分

纸张太薄了,都透字啊!差评!

评分

大爱庄子,这个版本的注释感觉不错!

评分

查了半天,庄子的书还是读陈鼓应老师的佳。买权威译者和权威出版社太关键,选择这套,哪怕没货也要等,最后认准京东文轩店,质量包装都不错,这本书很规矩,没有花哨的装饰感,读起来更利于专注。

评分

经典之书,值得终生学习和品味。

评分

还可以

评分

书很好,是正版书。快递很给力。

评分

书是好书,但是店家包装太差了,快递态度也很差,又是下雨,包装破了,书旁边都是泥巴,非常心痛。

评分

大爱庄子,这个版本的注释感觉不错!

评分

很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