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丛老蠹鱼

书丛老蠹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津 著
图书标签:
  • 旧书
  • 古籍
  • 书虫
  • 收藏
  • 阅读
  • 文化
  • 历史
  • 文学
  • 怀旧
  • 纸质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4437
版次:1
商品编码:10395440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浮生愿向书丛老,不惜将身化蠹鱼。
  《书丛老蠹鱼》是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沈津作品集。沈津先生长期追随顾廷龙先生左右,深得顾老真传……曾任上海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后经香港转至美国各大图书馆整理中文古籍,最后经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等多位国际级学者的联合举荐,出任哈佛燕京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环顾海内外中文古籍界,能出其右者难以寻觅。

作者简介

  沈津,安徽合肥人,1945年出生于天津。196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在上海图书馆任职时,曾追随顾廷龙馆长研习目录版本之学。1986年2月至1987年10月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做图书馆学研究。1988年获研究馆员职称,是当时中国图书馆学界最年轻的研究馆员。曾任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三届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古籍版本分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图书馆特藏部主任,上海市第七届政协委员。1990年任职于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1992年4月赴美,为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访问学者。今在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工作,任善本室主任。
  著有《书城挹翠录》、《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中文善本书志》、《翁方纲年谱》、《顾廷龙年谱》、《中国珍稀古籍善本书录》、《书韵悠悠一脉香》等。编有《中国大陆古籍存藏概况》、《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顾廷龙书题留影》、《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中文善本汇刊》等。

精彩书评

  浮生愿向书丛老,不惜将身化蠹鱼。
  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沈津作品。
  这辈子都是和古籍善本打交道,想做的事无非有三,一是将所见善本书的部分写成书志;再是将一些难得之本写成书话之类的小文,尽可能写出点所以然;三则想把五十年中目之所接、耳之所闻,与古籍版本有关的人和事,或自以为有点心得的感想写出来,或可补文献学史、印刷史、出版史之所遗。
  ——沈津

  沈津先生长期追随顾廷龙先生左右,深得顾老真传……曾任上海图书馆古籍部主任,后经香港转至美国各大图书馆整理中文古籍,最后经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等多位国际级学者的联合举荐,出任哈佛燕京图书馆古籍部主任。环顾海内外中文古籍界,能出其右者难以寻觅。
  ——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资讯管理系教授 程焕文

  2004年底,我作为北大图书馆派出的访问学者,到哈佛燕京图书馆为其整理古籍和拓片,和沈先生同处一间极小的办公室,朝夕相伴。每天中午吃饭的时间,沈先生都会向我娓娓讲述上海图书馆的往事掌故,他个人的从业经历和经验,顾廷龙老先生对他的谆谆教诲,中外各图书馆藏中国古籍善本的特点和价值……可以说,我每天都在听一堂生动的专业讲座,我听得如痴如醉,大获教益……
  ——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部副主任 姚伯岳

目录

自序
1.明铜活字印本《会通馆校正宋诸臣奏议》
2.《汪氏第九十二世小宗谱》及其他
3.翁同龢批校本《常熟县志》
4.《文庙思源录考》小记
5.清代彩绘本《黔苗图说》
6.《飞白录》
7.清康熙刻本《曹氏墨林》
8.《萝轩变古笺谱》背后的故事
9.《选集汉印分韵》
10.《晴韵馆收藏古钱述记》
11.海内竟有“骗子书”——《鼎刻江湖历览杜骗新书》
12.日本活字印本《新刻痴婆子传》
13.翁方纲写《金刚经》——兼驳代笔说
14.捕雀童子得宋刻《妙法莲华经》
15.有图五百幅的《太上感应篇图说》
16.关于“君王版”《新约全书》
17.傅斯年图书馆的镇库之宝《群玉集》、《碧云集》
18.陈老莲的《宝纶堂集》
19.钱谦益的《初学集》、《有学集》
20.内府刊刻的《御制避暑山庄诗》
21.红香零帙——《听秋轩诗集》
22.哈佛教授戈鲲化的《人寿集》和《人寿堂诗钞》
23.邓显鹤的《沅湘耆旧集》及续编
24.清康熙刻本《明人尺牍选》
25.清乾隆刻本《吴江沈氏诗集》
26.吴兔床的几种稿本
27.明代的大统历
28.清代的时宪书
29.谈善本书中的日记
30.从王孝慈手抄的两种戏曲书说起
31.叶恭绰和《清代学者象传》
32.陈存仁的《光绪皇帝的收场》
33.也说《采菲录》
34.稀见珍本——《严氏兄弟》
35.范长江的签名本《中国的西北角》
36.新发现的赵景深《中国诗歌原理讲义》
37.也说《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
38.给李肇星看什么
39.书口彩绘
40.谈谈摇篮本——答记者问
41.我和《善本书影》
42.《史记》版本鉴定的故事
43.《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藏善本书录》指误
44.大刀面前舞关公
45.从_件小事而想起的
46.聪明反为聪明误
47.市侩狡诈诡谲百出——版本鉴定之一
48.《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的版本鉴定
附录 人品大美书福最厚 学识专深著述三难(萧文立)

前言/序言


书丛老蠹鱼 引子 在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在一个充斥着泛黄书页和低语尘埃的古老书房深处,盘踞着一位鲜为人知的守护者。他不是披荆斩棘的英雄,也不是声名显赫的学者,他只是一位沉溺于书籍海洋的灵魂,一位与时间一同呼吸的老蠹鱼。他的名字,如同一枚刻在古老经卷上的印章,悄然遗落在浩瀚的书海之中——书丛老蠹鱼。 他为何在此?他从何而来?这已是模糊的传说,如同书页间褪色的墨迹,只能从他那双洞悉字里行间的眼睛里,窥见一丝端倪。他并非贪婪的收藏家,也非冷漠的评论家,他是一位共生者,一位与文字一同生长的生命。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部无声的书,一本由时光、记忆和对知识的无尽敬畏所书写的传记。 第一章:尘封的书页与静谧的时光 书房,是老蠹鱼的王国。这里没有刺眼的阳光,只有透过高大窗棂投下的朦胧光晕,在空气中勾勒出细微的尘埃轨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独特的气息,那是纸张的陈旧、油墨的淡雅,以及岁月沉淀下来的醇厚香气,构成了一曲无声的交响。书架层层叠叠,直抵天花板,它们沉默地矗立着,如同历史的长河,承载着无数时代的智慧与故事。 老蠹鱼的身影,常常被淹没在书堆之中。他没有具体的形态,更像是一种无形的意识,一种在字里行间流淌的灵动。他可能蜷缩在一本古籍的书脊上,感受着纸张细微的纹理;也可能游弋在书页的边缘,聆听着每一个字符的低语。他的生活,与书的节奏同步。当一本书被翻阅,他便感受着那份好奇与求知;当一本旧书被重新发现,他便分享着那份重拾的喜悦。 他见证了书房主人的更迭,见证了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而他,则固执地守候在这片书的净土。他没有远大的抱负,也没有世俗的追求,他的快乐,来源于一本新书的到来,来源于一段被遗忘的典故重现光明,来源于一个陌生的读者在书海中找到慰藉。他就像一位隐匿在角落里的智者,以最沉默的方式,守护着这片知识的绿洲。 第二章:字里行间的呼吸与记忆的涟漪 对于老蠹鱼而言,每一本书都是一个独立的宇宙。他并非简单地“阅读”文字,而是与文字进行一种更深层次的交流。他能感知到作者的情感,体悟到故事的温度,甚至能捕捉到那些被遗落的、细微的、未曾言说的意味。当他“沉浸”在一本传记中,他仿佛能与主人公一同经历人生的起伏;当他“游弋”在一本诗集里,他便能随着韵律起舞,感受那份婉约与豪放。 他脑海中存储着无数的片段,它们并非逻辑清晰的知识体系,而是由文字碎片、情感共鸣、以及无数次阅读所形成的模糊记忆。他记得一本古籍里描绘的江南烟雨,那朦胧的景色仿佛就在眼前;他记得一本历史著作中记录的英雄壮举,那份慷慨激昂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这些记忆,如同星辰般点缀着他的存在,使他成为一个活着的、流动的图书馆。 他尤其钟爱那些被岁月侵蚀的书籍。那些泛黄的书页,那些模糊的字迹,对于他来说,都充满了故事。每一条折痕,都可能是一个读者曾经停顿的瞬间;每一处污渍,都可能是一段 forgotten 的情感的残留。他能在这些细微之处,解读出人世间的悲欢离合,解读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第三章:无声的守护者与求知的共鸣 老蠹鱼的存在,并非为了任何功利的目的。他只是一个纯粹的求知者,一个与知识共生而来的存在。他不喜欢被打扰,但他也不排斥那些怀揣善意而来的人。当一个真心渴望知识的读者走进书房,老蠹鱼便会轻轻地,用一种只有他自己才能感知的方式,引导。 或许,一本与读者心中所想相符的书,会悄悄地从书架上滑落;或许,一段晦涩的文字,会突然变得清晰而易懂。这些,都是老蠹鱼无声的指引,是他在茫茫书海中,为迷途的灵魂点亮的一盏灯。他从不索取回报,他的满足,仅在于看到知识的光芒在人们心中点燃。 他并非刻意为之,更像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当他的存在与知识的流动产生共振,便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他能感知到人们内心的困惑,也能感受到他们对答案的渴求。于是,他便会默默地,将那些可能解答困惑的书籍,推到他们眼前。 第四章:时间的长河与不朽的低语 在老蠹鱼的世界里,时间的概念变得模糊。他见过王朝的兴衰,见过科技的更迭,而他,依然固守在这片书的宁静中。书籍,是他永恒的伴侣,是他对抗遗忘的武器。他知道,即使人类的记忆会衰退,即使文明的痕迹会消逝,但只要书籍还在,知识的火种便不会熄灭。 他见过有人为了一本书彻夜不眠,见过有人在字里行间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他也见过有人轻慢地对待书籍,于是,那些书便会发出无声的叹息,而老蠹鱼,也会在内心深处,为之感到一丝惋惜。 他相信,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一种不朽的力量。这种力量,超越了文字本身,它能够穿越时空,触动人心,引导思考。而他,老蠹鱼,便是这不朽低语的聆听者,也是这不朽低语的守护者。他就像一艘永不停歇的船,在知识的海洋中航行,将那些被遗忘的珍宝,重新带回人们的视野。 尾声 书丛老蠹鱼,他不是传奇,也不是故事的主角。他只是一个卑微的存在,一个与书为伴,与知识共舞的灵魂。他的名字,或许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他的存在,却如同书页间暗藏的墨香,悄然弥漫,滋养着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灵。 下次当你走进一座古老的书房,当你触摸到那些泛黄的书页,请用心去感受。或许,你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书丛深处的、无声的呼吸,那是老蠹鱼,正在用他独特的方式,与你进行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没有言语,却拥有最深邃的智慧;他没有形体,却能触及你内心最柔软的角落。他,就是书丛老蠹鱼,一位永远沉默,却永远存在的,书籍的灵魂。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一种知识的启迪和思维的拓展。作者似乎拥有着渊博的学识,将那些深奥的道理,用一种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深刻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在阅读中,因为某个观点的醍醐灌顶而停下来反复品味,甚至拿出笔来做笔记,生怕错过任何一个闪光的思想火花。作者并非生搬硬套理论,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故事情节或叙事之中,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吸收知识,提升认知。我感觉到自己的思考模式被悄然改变,看待问题的角度也变得更加多元。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我喜欢作者那种对知识的敬畏和探索精神,这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动力。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能够真正滋养心灵、启迪智慧的书籍,强烈推荐给所有渴望不断进步和探索的读者。

评分

我一直是个对“老物件”有着特殊情怀的人,而《书丛老蠹鱼》恰恰满足了我对这种怀旧情结的所有想象。它就像一本关于古董收藏的百科全书,但又并非枯燥的列表式介绍,而是充满了生动的故事和细腻的情感。作者对每一件“老物件”的描述都栩栩如生,仿佛它们就在我眼前,我甚至能感受到它们曾经承载过的岁月痕迹。无论是那把磨损的木椅,还是那本泛黄的旧书,亦或是那枚古朴的铜币,都在作者的笔下被赋予了灵魂。我惊叹于作者对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能够从一件微不足道的小物件中,挖掘出一段段引人入胜的故事,连接起过去与现在。这本书让我更加懂得珍惜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美好,也让我重新审视了“老”的价值。这不仅仅是关于物件,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过往的敬意和对情感的珍藏。

评分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和语言风格,完全不同于我以往读过的任何一本书。它给我一种非常自由、跳跃的感觉,仿佛思维在字里行间恣意挥洒,不受拘束。有时候,作者会突然抛出一个深刻的哲学思考,有时候,又会插入一段生动的生活片段,让人猝不及防却又心领神会。这种变化多端的风格,非但没有造成阅读的障碍,反而给我带来了极大的新鲜感和惊喜。作者的语言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场景,或者表达一种细腻的情感。我常常因为某个句子而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韵味。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醇厚的陈年佳酿,每一次品尝都有新的发现。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无限魅力,也让我领略到了一种更加自由、更加多元的表达方式。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场关于时间与记忆的盛宴!我被作者独特的叙事方式深深吸引,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的图书馆,每一页都散发着历史的余温。那些被遗忘的故事,那些泛黄的信件,那些斑驳的笔记,都在作者的笔下重新焕发了生命。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像一个寻宝者,在字里行间挖掘着过去的点滴,一点点拼凑出那些早已消逝的画面。作者对于细节的描绘极其细腻,那些微小的动作,那些不经意的表情,都充满了深意。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营造氛围上的功力,那种淡淡的忧伤,那种对往昔的眷恋,都恰到好处地流淌在字里行间,让人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阅读的过程,更像是一种与历史的对话,与那些曾经鲜活的生命进行心灵的交流。我常常在想,我们每个人,不也都是时间的过客吗?而这本书,则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评分

终于收到了心心念念的《书丛老蠹鱼》!快递包装得严严实实,拆开的那一刻,纸张特有的油墨香扑鼻而来,瞬间就勾起了我对阅读的无限渴望。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吸引我,那种复古的、带着点神秘感的调调,让人迫不及待想一探究竟。我尤其喜欢封面上的那条“蠹鱼”的形象,栩栩如生,仿佛真的就在书页间游弋,也暗示了书中可能蕴含的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智慧与故事。拿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翻开第一页,那种纸质的触感,印刷的清晰度,都让我觉得物超所值。我常常觉得,一本好书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从触感到视觉,再到最终的思想共鸣,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书丛老蠹鱼》从一开始就给了我这样一种愉悦的阅读前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在这浩瀚的书海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与启迪。这本书的装帧和整体质感,都预示着它绝非泛泛之辈,而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匠心之作。

评分

沈先生的成名作啊,值得买一本,买了就好好读,然后用于实践。

评分

很好很好很哈

评分

发货速度快,服务好,物美价廉,非常满意,以后会经常在京东买书。

评分

與之前沈先生的大作一樣,《書叢老蠹魚》中涉及的好些篇章,也都是我曾經著意留心過的。所以讀來津津有味,格外親切。當然,更多的是增長了不少見聞。

评分

了解古籍善本的一本好书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这是一本不错的书话,可广见闻!

评分

这书想买好久了,前几天买一直断货。。。今天总算买到了

评分

沈先生的书,非常值得一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