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由伤口护理领域知名的专家Sharon Baranoski、Elizabeth A.Ayello主编的这本《伤口护理实践原则(翻译版 第3版)》共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伤口护理概念;第二部分是伤口分类和处理策略。内容中附有病例和病例讨论及扩展的彩色图片部分。
作者简介
蒋琪霞,硕士,主任掂量,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部作品护理中心护士长,南京大学和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国际造口治疗师(ET),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从事护理工作30余年,1990年3月开始历任神经内分泌科护士长、烧伤整形科护士长、干部神经内科护士长和作品护理中心护士长至今。1990年开始临床研究压疮和糖尿病足溃疡的预防和护理,完成医院科研基金课题4项、多中心横向课题2项。作为贡献人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医疗成果奖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编专著2本,参编著作、教材3部。累计发表国内外论文157篇。SCI论文3篇。先后赴美国、新加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3次,2011年8-11月赴美国Indiana、Georgia、Tennessee等大学医院进修伤口造口失禁护理。
学术任职: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WCET)会员,中华护理学会造口伤口失禁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学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第五届和第六届创伤分会创伤护理学组常务委员,中华护理杂志审稿专家和中华现代护理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医疗鉴定专业库成员。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伤口护理概念
第1章 生活质量和伦理问题
治疗患者及其伤口
生活质量
伤口护理中的伦理困境
过渡到健康促进
照顾者的问题和挑战
总结
第2章 伤口护理与法规
健康保健中法规的作用
医疗保险和补助服务中心
质量改进措施
总结
病例分享
第3章 伤口护理的法律问题
当前的医疗环境
诉讼
医疗事故民事诉讼是如何产生的?
审判前的诉讼程序
医疗事故索赔的法律要素
诉讼中的医疗记录
伤口文件的法律问题
总结
病例分享
第4章 皮肤:一个至关重要的器官
皮肤的解剖和生理学
皮肤的功能
衰老与皮肤
皮肤评估和伤口评估的比较
实践意义
总结
分享
第5章 急性和慢性伤口的愈合
伤口愈合的主要进程
伤口愈合过程
基质金属蛋白酶在伤口愈合中的作用
急性与慢性伤口愈合
总结
病例分享
第6章 伤口评估
伤口
患者的首次评估
体格检查
伤口评估和分类
伤口记录的必要性
总结
病例分享
第7章 伤口的生物负荷与感染
伤口中的生物负荷
炎症反应
感染
管理伤口微生物负载
总结
病例分享
第8章 伤口清创
加速伤口愈合过程
清创方法
清创方法的选择
总结
病例分享
第9章 伤口治疗方案
医务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伤口湿性愈合
治疗决策
根据伤口愈合生物学来选择治疗
伤口护理和愈合中的超声波能量
瘢痕处理
总结
第10章 营养和伤口护理
营养筛查
营养评估
营养素在愈合中的作用
营养干预措施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1章 压力再分布:坐位,更换体位和减压垫
预防皮肤破损
软组织生物力学
减压垫的特性
减压垫系统中的材质和成分
减压垫的特征
根据患者需求使用合适的减压垫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2章 疼痛管理与伤口
疼痛的定义和病因学
疼痛分类
了解伤口疼痛
疼痛评估
疼痛管理
总结
病例分享
第二部分 伤口分类和处理策略
第13章 压疮
压疮作为一个医疗保健问题
压疮的病因学
压疮预防
压疮分期
压疮的治疗
压疮现患率和发生率
能力和教育课程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4章 静脉性疾病和淋巴水肿的处理
静脉性疾病
静脉解剖和生理
静脉性溃疡的病理生理学
静脉性溃疡的诊断
静脉检查
静脉性溃疡的治疗
总结
病例分享
淋巴水肿
淋巴水肿的流行病学
淋巴系统
组织水肿
静脉疾病中的淋巴系统衰竭
淋巴水肿分类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5章 动脉性溃疡
动脉性溃疡的范围
血管的解剖和生理学
动脉溃疡的病理生理学
血管性溃疡的诊断
血管检查
血管性溃疡的治疗
患者的教育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6章 糖尿病足溃疡
糖尿病:一个日益增长的问题
足部溃疡的病因及危险因素
多学科管理策略
伤口特征和评估
清创
减压策略
影像诊断
治疗护理计划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7章 镰状细胞性溃疡
镰状细胞性贫血
诊断
治疗
预防溃疡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8章 伤口的手术重建
评估
伤口不愈合的外因和内因
治疗目标
诊断与治疗
总结
病例分享
第19章 导管、引流管和瘘管的处理
导管和引流管
肠道皮肤瘘
总结
病例分享
第20章 不典型伤口
不典型伤口的类型
不典型伤口的病因
总结
病例分享
第21章 特殊人群中的伤口
重症监护人群
脊髓损伤人群
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人群
肥胖人群
第22章 新生儿和儿童压疮
皮肤的发育
压疮的现患率和发生率
经济影响
好发部位
并发症
危险因素
风险评估工具
压力重新分布产品
营养方面的注意事项
局部处理方案
患者教育
总结
第23章 伤口姑息护理
伤口姑息护理的定义
伤口姑息护理的重要性
皮肤破溃和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
伤口姑息治疗
真菌感染伤口
放射性伤口
总结
病例分享
第24章 伤口护理展望:当前以及未来
联合促进全球的教育
联合促进患者教育和改善结果
联合起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个人伤口护理愿望清单
未来的伤口护理挑战
前言/序言
准备为第3版《伤口护理实践原则》写前言的时候,我做了一些“知识管理”方面的阅读。当一个组织中的“知识管理”与书本上的信息在很多方面都有差别的时候,我发现一般概念很有趣,关联也很显著。“知识管理”包括从各种渠道收集信息,并组织信息使得行为模式清晰化,提供帮助理解执行原则的内容(在这本书里则是“专业实践”),通过一种可以促进快速吸收的方式将所有信息及时发送给真正的使用者。
这些是组成第3版《伤口护理实践原则》的框架。本书由在伤口护理领域最为知名的专家编写而成。Sharon和Elizabeth挑选了具备科学知识和临床智慧、能理解实践背后的原则和有效地将这些知识传递给其他人的项级专家。每个专家或者每组专家为各自的章节提供了最新的信息。每章节中包括最近的NPUAP/EPUAP临床实践指南中的相关部分,关于伤口治疗和敷料的最新信息,以及一个讲述管道、引流和瘘管的全新章节。
内容中附有病例和病例讨论及扩展的彩色图片部分。基本内容部分和近来的调整变动穿插于各个章节中,包括一个关于新生儿压疮和儿童群体的新章节,并更新了家庭照顾的OASIS-C和长期照护的MDS3.0。
这本书设计中包含了大量的标注符号的要点、新的图标及速查表,使最终使用者能很快吸收其内容。章节有所扩展和重新合理编排,以便于更容易理解。最后,第3版是在第2版之后3年出版的,读者可以充分相信内容的流通性和知识传播的及时性。
祝贺编委和作者们创作了此书,它将实实在在地帮助到临床工作人员——无论是新手还是专家们——做好对伤口护理方面复杂知识的管理。
伤口护理实践原则(翻译版 第3版) 图书简介 《伤口护理实践原则(翻译版 第3版)》是一本致力于为广大医护人员提供全面、实用且权威的伤口护理知识的专业著作。本书在忠实原文精髓的基础上,结合了最新国际伤口护理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从基础理论到高级技术的伤口管理全过程,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优化医疗资源的利用。 本书的第三版较前两版进行了重要的更新与修订,充分反映了近年来伤口护理领域的飞速发展。作者团队深入研究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关键领域的最新进展: 伤口愈合的基础科学: 详细阐述了伤口愈合过程中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包括细胞学、分子生物学以及炎症、增生、重塑等各个阶段的机制。这些基础知识是理解各种伤口类型及其处理方法的基石,能帮助读者更深刻地认识伤口,并据此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方案。 伤口评估的标准化流程: 强调了准确、系统评估的重要性。本书提供了详细的伤口评估指南,涵盖了伤口类型、大小、深度、伤口床状况(如肉芽组织、坏死组织、纤维蛋白等)、渗出液的性质与量、感染迹象、疼痛评估以及周围皮肤的状况等关键要素。通过标准化评估,可以更精准地判断伤口愈合的阻碍因素,并选择最合适的治疗策略。 伤口清洁与消毒技术: 深入探讨了不同类型伤口(如急性伤口、慢性伤口、手术伤口、压疮、糖尿病足溃疡等)的清洁方法,包括溶液的选择、冲洗技巧以及消毒剂的合理应用。特别关注了生物膜的形成与清除,这是导致慢性伤口难以愈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创面覆盖物的选择与应用: 本书系统梳理了市面上种类繁多的创面覆盖物,并对其特性、作用机制、适应症及禁忌症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从传统的纱布、敷料,到现代的水胶体、泡沫敷料、藻酸盐、水凝胶,再到先进的生物膜敷料、银离子敷料等,本书帮助读者掌握根据伤口特点、渗出程度、感染情况以及患者需求,精准选择最适宜的敷料,以促进愈合、控制感染、吸收渗液并减轻疼痛。 感染性伤口的识别与管理: 详细阐述了伤口感染的早期识别体征与症状,包括局部和全身表现。重点介绍了抗菌治疗的原则,包括抗生素的选择、给药途径、疗程以及局部抗菌敷料的应用。同时,也强调了非药物的感染控制策略,如清创、引流等。 清创技术的进阶应用: 清创是促进慢性伤口愈合的关键步骤,本书提供了多种清创方法的详细指导,包括外科清创、酶清创、机械清创(如水刀清创)以及生物清创(如蛆疗法)。并对不同清创方法的选择依据、操作要点、风险与益处进行了深入分析,帮助读者掌握在不同临床场景下应用最佳清创技术。 疼痛管理策略: 疼痛是伤口患者面临的普遍问题,本书不仅指导读者如何评估伤口相关疼痛,更提供了多维度、个体化的疼痛管理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如局部麻醉、全身镇痛药物)、非药物治疗(如心理疏导、体位调整、敷料选择)以及在换药过程中减少疼痛的技巧。 特殊人群的伤口护理: 针对老年人、儿童、免疫功能低下者、肥胖患者等特殊人群,本书特别探讨了他们在伤口护理中可能面临的独特挑战,并提供了相应的护理策略。 循证实践与质量改进: 本书高度重视循证实践(EBP)在伤口护理中的应用,鼓励读者将最新的研究证据转化为临床决策,并提供了伤口护理质量改进的思路和方法。 《伤口护理实践原则(翻译版 第3版)》的语言清晰流畅,结构严谨,图文并茂,包含大量临床图片和图表,直观地展示了伤口形态、治疗过程和各种伤口敷料的应用。本书适合于各级从事伤口护理的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注册护士、专科护士、医生、康复治疗师以及护理院校的学生。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管理各类伤口,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