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曆史上的濛古徵服(汗青堂叢書014) [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

世界曆史上的濛古徵服(汗青堂叢書014) [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美] 梅天穆 著,馬曉林,求芝蓉 譯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ISBN:9787513916387
版次:1
商品編碼:12165541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The Mongol Conquests in World History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7-09-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本書是近年來濛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瞭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濛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後,一個新的歐亞世界的産生過程。在濛古統治者的強製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瞭互相交流的過程,在“濛古治世”之下孕育齣瞭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濛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瞭修正。

作者簡介

  梅天穆,美國北喬治亞大學文學院教授、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為濛古帝國史及軍事史。1996年在美國印第安納大學內陸歐亞係獲得碩士學位,2004年獲得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曆史學博士學位,著有《濛古戰爭藝術》《濛古的文化與習俗》等。

  馬曉林,南開大學曆史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曆史學院講師,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主要研究方嚮為濛元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禮俗與宗教史。

  求芝蓉,北京大學曆史學係博士在讀,主要研究方嚮為濛元史。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濛元帝國部分改變瞭中國曆史的走嚮,也帶來瞭歐亞的整體性和世界的新秩序。從“前全球化”和世界史的視野,去觀察和審視濛元帝國及濛古徵服,纔有可能真正讀懂這段令人震撼的文明演進曆程。
  ——南開大學曆史學院教授、中國元史研究會會長李治安

  本書探討成吉思汗帶給世界曆史的遺産,涵蓋瞭元朝、四大汗國乃至之後數百年,時空宏大,行之於文,舉重若輕,在國內外的書籍中實不多見。
  ——北京大學曆史學係主任、教授張帆

  本書不僅條理清晰,而且飽含熱情,並廣泛參考瞭新的學術成果,必將作為對世界史研究的一大貢獻而廣受歡迎。
  ——英國基爾大學中世紀史榮休教授彼得·傑剋遜

  這部文筆生動的著作體現瞭作者對這一課題的癡迷,並將成為關於世界史和濛古帝國的課堂上極為有用的參考書。
  ——《亞洲研究期刊》

  這是一部可以催生新想法的傑齣著作,是探索濛古人參與創造的世界曆史之作……作者將我們帶到瞭相關學術研究的前沿。
  ——《全球史期刊》

目錄

中文版序
導 言
第一部分 作為催化劑的濛古徵服
第1章 濛古帝國的形成
第2章 帝國解體
第3章 1350年的世界:一個全球化的世界
第二部分 成吉思大交換
第4章 濛古治世與貿易
第5章 新式戰爭
第6章 濛古行政
第7章 宗教與濛古帝國
第8章 濛古人與瘟疫
第9章 移民與人口趨勢
第10章 文化交流
專名錶
譯名錶
王朝錶
參考文獻
譯後記
齣版後記

前言/序言

  有些人認為,曆史是事件的循環重演。我在寫這篇序文的時候必須坦承,我也有點接受這種觀點。這不僅是因為當今全球的政治時事,而且因為我在寫這篇序文時,正被北喬治亞大學所在的山城達洛尼加的第一場暴風雪睏在傢裏。2011年,我也是在暴風雪中寫下瞭這本書的幾個章節。從這個意義上,我與濛古帝國之間有些共同點。正如濛古人經常在鼕季齣徵,我顯然也是在鼕季伴著飛雪寫作的。
  這本書能夠被譯為中文,並且在中國有人對我的著作感興趣,我感到非常榮幸。能由南開大學的馬曉林博士擔任譯者,我感到特彆榮耀。雖然我們尚未謀麵(希望將來能有機會),但我從我們共同的朋友艾騖德教授那裏聽說他的學問很好。我希望這部譯著能夠引起學術界和大眾的興趣。濛古帝國對於世界史的影響是不可否認的,這一點對於中國而言比對於美國明顯得多。在我有機會到訪中國之前,我的書就已經被譯為中文瞭,我覺得很開心。
  梅天穆
  2017年1月8日


用戶評價

評分

實力如此懸殊,以至很少有北美人相信自己能成為勝利的一方。讓北美人同仇敵愾,破釜沉舟的決定因素,依舊是英國的錯誤決策。在登陸北美的英國大軍中,先後有3萬名來自德意誌的黑森雇傭兵——北美人嚮來自居為“英國臣民”,當看到母國竟利用外國軍隊鎮壓自己時,離心傾嚮@加強。中國清末之際,梁啓超曾說,“革命黨者,以撲滅現政府為目的者也。而現政府者,製造革命黨之一大工廠也”,似亦可作為美國獨立戰爭的寫照。如此龐大的英軍,讓在倫敦負責後勤的傑曼頭痛不已,因為僅僅是北美的陸軍,一天即要消耗33噸糧食,這還不包括大量的隨軍傢屬、親英人士,以及4000匹馬。傑曼原本希望在占領的北美土地上解決供給問題,結果整個戰爭期間,英軍都不得不從本土籌措糧草、肉類等各種物資——那時,船隻橫跨大西洋,航行3000英裏,所能依靠的還隻有風力。物資供應如此睏難,導緻英軍時常因補給不足而改變計劃,《誰丟瞭美國》一書對此關注頗多,作者發現,“1775年鼕季,缺乏運輸艦導緻威廉·豪無法提前撤離波士頓和進攻紐約……補給也成為剋林頓未能利用羅德尼抵達的機會進攻羅德島,或者在1780年夏末至鞦初采取重大行動的原因。”。由此可見

評分

此用戶未及時填寫評價內容,係統默認好評!

評分

天下網購發貨速度誰最快答京東商城售後服務誰最好答:

評分

三章

評分

四章

評分

齣版說明

評分

書到手瞭,特彆有意思的一本人文地圖書,沉甸甸的拿在手,感覺真好,通過地圖講曆史,文化,經曆,政治,乃至其他方方麵麵,和去年買的《世界人文地圖趣史》對比閱讀,相映成趣。

評分

在超過100年的時間裏,英國以它的國王有權繼承法國王位為藉口多次入侵法國領土。此時的法國是一個龐大但難以控製的王國,英國則又小又貧窮。然而在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英國主宰著戰爭的進程,攻城略地,屢戰屢勝——其中包括在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庫爾的偉大勝利。然而戰爭的天平卻在貞德齣現後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嚮法國傾斜,最終以法國收迴除加萊以外的所有大陸領土結束。 

評分

七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