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套装上下册)

四世同堂(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老舍 著
图书标签:
  • 家庭伦理
  • 家族史
  • 社会变迁
  • 历史小说
  • 民国历史
  • 传统文化
  • 世家大院
  • 长篇小说
  • 情感
  • 亲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方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17382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17185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5-01
用纸:轻型纸
套装数量:2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四世同堂》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四世同堂》以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胡同内的祁家为主,钱家、冠家以及其他居民为辅,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反抗与顺从的选择,国家与个人的选择种种艰难的选择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著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等,短篇小说《赶集》等。老舍的文学语言通俗简易,朴实无华,幽默诙谐,具有较强的北京韵味。由于“wenge”期间受到迫害,1966年8月24日深夜,老舍含冤自沉于北京西北的太平湖畔,终年67岁。

  老舍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儿”。老舍的作品已被译成20余种文字出版,以具有独特的幽默风格和浓郁的民族色彩赢得了广大读者的青睐。


目录

惶 惑 /1

偷 生 /324

饥 荒 /690


精彩书摘

  祁老太爷什么也不怕,只怕庆不了八十大寿。在他的壮年,他亲眼看见八国联军怎样攻进北京城。后来,他看见了清朝的皇帝怎样退位,和接续不断的内战;一会儿九城的城门紧闭,枪声与炮声日夜不绝;一会儿城门开了,马路上又飞驰着得胜的军阀的高车大马。战争没有吓倒他,和平使他高兴。逢节他要过节,遇年他要祭祖,他是个安分守己的公民,只求消消停停的过着不至于愁吃愁穿的日子。即使赶上兵荒马乱,他也自有办法:最值得说的是他的家里老存着全家够吃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这样,即使炮弹在空中飞,兵在街上乱跑,他也会关上大门,再用装满石头的破缸顶上,便足以消灾避难。

  为什么祁老太爷只预备三个月的粮食与咸菜呢?这是因为在他的心理上,他总以为北平是天底下最可靠的大城,不管有什么灾难,到三个月必定灾消难满,而后诸事大吉。北平的灾难恰似一个人免不了有些头疼脑热,过几天自然会好了的。不信,你看吧,祁老太爷会屈指算计:直皖战争有几个月?直奉战争又有好久?啊!听我的,咱们北平的灾难过不去三个月!

  七七抗战那一年,祁老太爷已经七十五岁。对家务,他早已不再操心。他现在的重要工作是浇浇院中的盆花,说说老年间的故事,给笼中的小黄鸟添食换水,和携着重孙子孙女极慢极慢的去逛大街和护国寺。可是,芦沟桥的炮声一响,他老人家便没法不稍微操点心了,谁教他是四世同堂的老太爷呢。

  儿子已经是过了五十岁的人,而儿媳的身体又老那么病病歪歪的,所以祁老太爷把长孙媳妇叫过来。老人家最喜欢长孙媳妇,因为第一,她已给祁家生了儿女,教他老人家有了重孙子孙女;第二,她既会持家,又懂得规矩,一点也不象二孙媳妇那样把头发烫得烂鸡窝似的,看着心里就闹得慌;第三,儿子不常住在家里,媳妇又多病,所以事实上是长孙与长孙媳妇当家,而长孙终日在外教书,晚上还要预备功课与改卷子,那么一家十口的衣食茶水,与亲友邻居的庆吊交际,便差不多都由长孙媳妇一手操持了;这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老人天公地道的得偏疼点她。还有,老人自幼长在北平,耳习目染的和旗籍人学了许多规矩礼路:儿媳妇见了公公,当然要垂手侍立。可是,儿媳妇既是五十多岁的人,身上又经常的闹着点病;老人若不教她垂手侍立吧,便破坏了家规;教她立规矩吧,又于心不忍,所以不如干脆和长孙媳妇商议商议家中的大事。

  ……


《四世同堂》(套装上下册)图书简介 这是一部鸿篇巨制,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它以一个普通北京家庭——祁家——的悲欢离合为主线,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爆发前夕,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巨变。作者以其深邃的洞察力和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那个时代北京城的风土人情、社会百态,以及在时代洪流中,无数个体命运的跌宕起伏。 宏大的时代背景与深厚的历史底蕴 《四世同堂》的背景设定在二十世纪初叶,这是一个充满动荡与变革的年代。古老的帝国正在分崩离析,新的思潮涌动,民族的命运悬于一线。小说从辛亥革命的余波开始,一步步走向日本侵华的阴影笼罩。作者对这段历史的描绘并非空泛的陈述,而是融入到人物的日常生活、家庭的悲欢离合之中,使得历史的厚重感与人间的温情、痛苦交织在一起,显得格外真实感人。 书中所描写的北京城,是那个时代中国北方的心脏,也是民族精神的一个缩影。从皇城根下的胡同深处,到市井的喧嚣繁华,作者以其对北京风俗的谙熟,将这座古老城市的气韵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四合院里的生活,邻里之间的交往,街头巷尾的叫卖声,还有那一轮轮的月圆月缺,都成为串联起时代变迁的生动注脚。 鲜活的人物群像与深刻的人性刻画 《四世同堂》最令人称道的,莫过于其塑造的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从睿智宽厚的老人,到热血青年,再到在时代浪潮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每一个人物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命运。 以祁家为例,几代人的生活轨迹交织,构成了时代的缩影。祁老太爷,作为祁家的精神支柱,代表着旧时代的智慧和坚守,他见证了家族的兴衰,也承载着时代的荣辱。他的身上,既有中国传统士大夫的风骨,也有面对变革时的无奈。 祁瑞宣,祁家最年长的儿子,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思想相对开明但又深受传统束缚的知识分子。他在时代的漩涡中,试图以自己的方式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但个人的力量在宏大的历史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他与妻子何秀的婚姻,也折射出那个时代女性的命运和家庭的复杂性。 祁瑞丰,祁家的二儿子,是一个在旧社会价值观下长大、精于算计、却又难以摆脱时代洪流的商人。他代表了那个时代一部分人的世故与鼠目寸光,也展现了在混乱年代里,个体生存的挣扎。 祁瑞祥,祁家的三儿子,是一个性格懦弱、缺乏担当的形象,他的命运则更显悲凉,成为时代变革中被无情碾压的牺牲品。 还有孙少爷,出身于官僚家庭,却有着超越时代的热血和理想,他对国家民族的深切忧虑,以及在爱情中的纯真与执着,都为小说增添了一抹亮色。冠家的冠晓荷,则是旧社会腐朽官僚家庭的典型代表,她的虚荣、自私和丑恶,揭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病态。 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也同样出彩。李四奶奶,一个精明强干、操持家务的老太太,是旧式家庭中的典型代表,她的智慧和顽固,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都让人印象深刻。蓝小梅,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她的命运则充满了悲剧色彩,反映了那个时代女性在社会地位低下的困境。 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将人物脸谱化,而是深入挖掘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了他们复杂的性格和多层次的情感。在时代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或抗争,或妥协,或沉沦,或奋起。他们的选择,他们的命运,都深刻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性的复杂。 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与批判 《四世同堂》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一面映射时代百态的镜子。作者通过对社会现象的细致描绘,深刻地揭示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病。 民族危机与亡国灭种的恐惧: 随着日本侵略的步步紧逼,民族危机感日益加深。小说中,人们对亡国灭种的恐惧,对国家前途的忧虑,成为一种普遍的情绪。这种情绪,既体现在知识分子的焦虑中,也渗透在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封建残余与社会陋习: 尽管时代在变革,但旧社会的封建残余和社会陋习依然顽固存在。小说中,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男尊女卑的思想,以及各种陈规陋习,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作者对这些陋习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批判。 人性的善与恶的较量: 在动荡的年代,人性的善与恶被放大。有为了民族大义甘愿牺牲的英雄,也有为了个人利益出卖良知的败类。有淳朴善良的百姓,也有贪婪残暴的恶棍。小说通过展现不同人物在极端环境下的选择,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 对知识分子命运的关注: 作者对知识分子的命运有着特别的关注。他们往往思想进步,但又受制于社会现实,在个人理想与时代洪流之间挣扎,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 对普通人命运的同情与关怀: 小说的主角虽然是祁家,但作者并没有忽略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默默无闻的普通人。他们的辛劳、他们的苦难、他们的善良,都得到了作者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艺术风格与语言魅力 《四世同堂》的艺术风格独树一帜,既有宏大的叙事,又有细腻的描写,既有现实主义的深刻,又有浪漫主义的情怀。 精妙的结构布局: 小说以时间为线索,以人物命运为节点,将错综复杂的故事娓娓道来。上下两册的衔接自然流畅,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鲜活生动的语言: 作者的语言极富表现力,既有北方人的粗犷豪迈,又有北京人的幽默诙谐。他善于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现象具象化,使得文字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他笔下的对话,更是符合人物身份和性格,充满了生活气息。 深刻的象征意义: 小说中的许多场景和意象都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例如四合院象征着家庭和民族的根基,月亮象征着不变的永恒,而战争的阴影则象征着时代的危机。 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 作者以一种近乎残酷的真实,描绘了那个时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他毫不回避社会黑暗和人性的阴暗面,以其犀利的笔触,揭示了时代的病灶,展现了深刻的社会批判力量。 总结 《四世同堂》(套装上下册)是一部不朽的文学巨著,它以一个家庭的视角,折射了一个民族在动荡年代的命运。它不仅是对一段历史的忠实记录,更是对人性、对社会、对民族精神的深刻反思。阅读这部小说,如同穿越时空,亲身经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感受那些鲜活生命在历史洪流中的悲欢离合。它以其宏大的格局、深刻的思想、鲜活的人物和精湛的艺术,深深地打动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提醒我们,勿忘历史,珍惜和平,更要深刻理解,个体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用户评价

评分

《四世同堂》的阅读体验,怎么说呢,就像是置身于一场宏大的历史画卷之中,而自己也成了画卷中的一部分,亲历着风起云涌。书中的人物关系错综复杂,但又丝丝入扣,每一个人物的出现都有其必然性,每一个命运的转折都充满了戏剧性。作者对于社会百态的观察极其敏锐,从市井小民的生计,到知识分子的彷徨,再到权势人物的嘴脸,无一不描摹得淋漓尽致。我时常在阅读的过程中,停下来思考,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这些人物会做出这样的选择?这种思考,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洞察。书中对于抗争与妥协,对于民族气节与个人荣辱的探讨,更是让我深受启发。它让我明白,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总有人在默默地坚守着什么,维系着文明的火种。

评分

读完《四世同堂》,脑海里久久不能平静。作者以极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个年代北京城里一个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这本书不仅仅是讲述一个家族的故事,更是时代的缩影,是民族精神的写照。我尤其被那些小人物的命运所打动,他们在大时代浪潮的裹挟下,虽然渺小,却也展现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韧性。那些看似平凡的日升月落,那些家长里短的琐碎,在作者的笔下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血肉和灵魂,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只有在特定环境下做出不同选择的普通人。他们的爱恨情仇,他们的牺牲与背叛,都构成了那个时代最真实的面貌。我仿佛能听到北平老城的叫卖声,闻到炸酱面的香气,感受到冬日里炉火的温暖,以及战火纷飞时的恐惧与绝望。这种代入感,是很多书都无法给予的。它让我更加理解了历史的厚重,也更加珍惜眼前的和平与生活。

评分

这套《四世同堂》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在读书,不如说是在经历一段漫长的岁月。上下两册,我花了不少时间去品味,去消化。作者构建的那个北京城,仿佛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充满了生机,也充满了悲情。那些生活在胡同里的百姓,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价值观念,他们的悲喜,都被刻画得如此鲜活,仿佛就住在我的身边。书中的人物,每一个都像是我的老朋友,我关心着他们的命运,也为他们的遭遇而唏嘘。那些爱恨情仇,那些家国大事,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史诗。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写女性角色时所展现出的细腻情感,她们的坚韧、隐忍、以及在困境中的智慧,都令人动容。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残酷,也看到了人性的温暖。

评分

《四世同堂》(套装上下册)这本书,我早就听闻其大名,一直想找个机会好好品读一番。最近终于如愿以偿,拿到这套书,迫不及待地翻开。初读之下,便被其宏大的叙事和鲜活的人物深深吸引。作者笔下的北京城,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种充满烟火气的生命体,每一个胡同,每一处院落,都仿佛有自己的呼吸和故事。那些形形色色的人物,从老到幼,从富贵到贫贱,每一个都刻画得入木三分,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挣扎与坚韧,都让我感同身受。特别是那些老一辈人的智慧与坚持,在时代的洪流中,他们如同磐石一般,支撑着家庭的脊梁。而年轻一辈的迷茫与呐喊,则反映了那个时代变革的阵痛。我仿佛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亲眼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感受着普通百姓在大时代背景下的命运浮沉。这本书的文字功底实在深厚,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个生动的场景,一段对话就能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来有一种沉浸感,让人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只想一页页地翻下去,去探寻更多未知的章节。

评分

《四世同堂》(套装上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带我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历史溯源之旅。它不仅仅是一部小说,更是一部关于时代、关于民族、关于人性的百科全书。我被书中那个年代北京城的市井风情所深深吸引,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仿佛跃然纸上,让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他们的呼吸和心跳。从老爷爷的慈祥睿智,到小孙子的天真烂漫,再到中间几代人的迷茫与抗争,作者将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故事和命运,每一个故事都充满了时代的印记。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为人物的命运而担忧,为他们的坚韧而感动,也为他们的选择而思考。这本书让我对那个时代的中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中国人民身上所蕴含的强大生命力和民族精神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

不错,jd图书日,一次买了八百块的,总得差不多打了3.5折吧

评分

反正一起购买的很多书籍,很不错的,京东

评分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却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伟大的作家

评分

字体、装帧适中,活动时购买,不错。是一本话剧,无此爱好绕道。

评分

正版的质量不错,包装也还可以,参加活动真的很划算

评分

宝贝那是收到了,非常的不错,一直在京东买东西,还会买的

评分

纸质不是很好,没有在书店里看到的厚

评分

不错,六一八活动买的,太划算了,哈哈

评分

几个月陆陆续续购物车中攒下来的书,趁着活动一下全买了回来!为了京豆,也来评价一下,每一本书都包装密封严实,收到八九个纸箱,物流这一块还是非常让人放心的,值得称赞!回头说说读书,现今流行一个说法,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且不以为然!知是前提,行是过程,所谓知行合一的由来。知乎上有个问题,读了很多书,但都忘记了,读书的意义何在?其中有个回答很有意思,当我们还是个孩子时,吃过很多的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来吃过什么了。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我的骨头和肉。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idnshop.cc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