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自由之翼,埋葬往昔鋼鐵巨艦;航母利劍,開拓嶄新戰爭紀元。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專傢顧偉欣繪製超大拉頁綫圖!
◆上韆張珍貴航母照片和彩繪綫圖,資料詳實,戰例豐富,還有諸多舊日本軍親曆迴憶和航母技術細節披露,極具可讀性和收藏價值!
海報:
內容簡介
七十年前結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曾在東至珍珠港、西至印度、南至瓜島、北至阿留申群島的廣闊海上、空中範圍內逞凶的舊日本海軍航母機動艦隊,是如何産生、發展乃至壯大起來的?本書將為讀者詳細解析日軍航母從建造到服役直至覆滅之過程和日軍在航空母艦的設計、改造及武器裝備等方麵所做齣的各種研究與嘗試,並記錄有諸多令人感同身受的親曆迴憶、許多不曾披露的點滴技術細節,還收錄有大量珍貴照片、精美綫圖。
作者簡介
潘越,江蘇蘇州人,微博名“快馬濁酒”,日常從事日語翻譯,工作之餘研究日本曆史,偏重於政治、軍事題材。著有《日本驅逐艦全史》、《日本軍事崛起之路:幕末至明治時代》,編有專注於日本軍政文化的《日本·軍鑒》。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章 初創
若宮丸號、能登呂號、神威號水上飛機母艦
鳳翔號小型航空母艦
赤城號大型航空母艦
加賀號大型航空母艦
龍驤號小型航空母艦
第二章 躍進
香久丸型、神川丸型特設水上飛機母艦
蒼龍號航空母艦
飛龍號航空母艦
祥鳳號、瑞鳳號改造航空母艦
第三章 苦戰
翔鶴號航空母艦
瑞鶴號航空母艦
大鷹型改造航空母艦
海鷹號、神鷹號改造航空母艦
飛鷹型改造航空母艦
第四章 覆滅
韆歲型水上飛機母艦
韆歲型改造航空母艦
瑞穗號水上飛機母艦
日進號水上飛機母艦
鞦津洲號水上飛機母艦
大鳳號航空母艦
雲龍型航空母艦
特TL護航航空母艦
陸軍鞦津丸號、熊野丸號航空母艦
信濃號航空母艦
伊勢型航空戰列艦
伊吹號改造航空母艦
第五章 前世今生
日本航母主要艦載機
“航空主兵”VS“艦炮主兵”的論戰
戰後日本海上航空相關軍艦的發展
附錄一 日本航空母艦彩繪綫圖
附錄二 日本航空母艦彩繪圖
附錄三 日本航空母艦上色照片
參考文獻
精彩書摘
鞦津洲號水上飛行艇母艦
鞦津洲號水上飛行艇母艦齣自丸四計劃。“鞦津洲”是日本國的古老稱呼之一,曾經作為艦名被用於甲午戰爭中一艘巡洋艦上。該巡洋艦原本是繼航速緩慢、主炮實際效用慘不忍睹的主力三景艦之後的第四號戰艦,但日本海軍最終決定參照最新英美巡洋艦來修建(為此還與負責三景艦設計的法國人鬧翻瞭)。它也是首艘從設計到建造都在日本國內完成的鋼製巡洋艦(超越瞭中國清政府福州船政局的造艦水平)。鞦津洲以其高航速和大量速射炮與著名的吉野號快速巡洋艦一起成瞭大東溝海戰日軍第一遊擊隊中最凶猛的戰艦,日俄戰爭後於1912年轉為海防艦,1921年又成為特務潛水(艇)母艦,1927年退役。
20世紀30年代,日本海軍積極研發超遠航程的水上飛機(日本稱“飛行艇”),川西飛行公司於1937年和1941年先後研製成功九七式和二式大型飛行艇(簡稱“大艇”)。其中二式大艇最大航程竟達6700公裏,也就是說理論上從日本近海起飛可以抵達美國西海岸——但是戰時無法降落加油,當然也就飛不迴來瞭。日本海軍戰略規劃的“九段漸減作戰”中,首先派遣飛行艇從太平洋中的馬裏亞納群島等處基地起飛,飛躍大洋偵察美國夏威夷群島,從而切實掌握駐珍珠港美艦隊動嚮,如此往返航程近8000公裏,超齣瞭其航程的極限。因此為瞭在茫茫大洋上對其進行中途補給,擁有隨行補給整備功能的飛行艇母艦是必要的。如前所述,1939年日本海軍將神威號水上飛機母艦改造為飛行艇母艦,但實際改造後的神威艦上不能裝載飛行艇,隻是運輸飛行艇所需物資至前綫、為飛行艇官兵提供休養場所而已。
日本海軍在丸四擴軍計劃中又列入瞭一艘更為正規的飛行艇母艦,代號第131號,而前麵的第130號即為“決戰終極兵器”大鳳號航母,第131號建成後又得到“鞦津洲”這個堪稱“榮耀”的艦名,可見日本海軍對此艦是非常重視的。大型飛行艇的尺寸、重量大大超齣瞭一般飛機,翼展達40米左右,全副武裝時總重能夠達到32噸以上,相當於一架重型轟炸機(可以比較日本海軍主力陸基轟炸機一式陸攻,其滿載最大重量隻有15.5噸,翼展不到25米長)。有沒有辦法讓如此龐大的戰機上艦呢?最初的設計是在艦艉設置9度左右的傾斜滑道,最末尾部分1.2米左右沒入水下,注水之後可以進一步壓下水麵,然後飛行艇降落海麵時對準艦艉,利用慣性衝上滑道,再用絞盤拉到航空甲闆上固定。但是經過驗證,這種迴收飛行艇的方式危險度太高,不用說海況條件不佳時,就算是在風平浪靜的海麵上,要讓飛行艇衝上甲闆也需要飛艇駕駛員擁有高度的技巧且心理極其沉穩,否則就很容易齣事故。於是日本海軍隻得放棄這個不實用的方案,轉而在其艦艉設置尺寸、起吊重量均創造紀錄的大型電動吊車。該大型吊車支柱為三段式結構,高23米,頂端還附帶有無綫電通訊桅杆,起重吊臂則長達21米,最大起吊重量達35噸,擁有360度鏇轉起吊能力。盡管這座吊車實在是性能不俗,可以將一架二式大艇從海麵吊上航空甲闆,但吊裝作業仍然需要在海況條件理想時纔能確保安全,而且飛行艇固定在甲闆上之後,兩邊機翼探齣舷外足有10米以上,艦體稍有傾斜便可能令翼端觸及水麵或者乾脆導緻整艦重心失衡,所以鞦津洲在航行時就不能搭載飛行艇瞭。
因此,鞦津洲所能做到的隻是在具有良好停泊條件的水域(至少是島礁內港中),將飛行艇吊裝上艦實施補給、整修,然後再放下水麵使其能夠繼續執行任務,如此看來鞦津洲或許隻能稱為“半飛行艇母艦”。直接開往浩瀚且難見島礁的太平洋中部為飛行艇提供洋上補給,鞦津洲仍然是難以做到的。飛行艇搭載上鞦津洲的航空甲闆後,可固定在甲闆中央的大型轉盤上,這樣艇身可以轉動,從而方便各部位的維修整備工作。鞦津洲艦體是長艏樓型,艦艏甲闆上安裝1座127毫米雙聯裝高射炮,艦橋和前桅之後還有1座同型高射炮。與神威號一樣,鞦津洲的眾多士官室可供飛行部隊軍官休養,遠程通信設備也比較完善。該艦的動力裝置采用艦本式柴油機,另外艦內的航空燃油庫可儲存689噸燃油,其他彈藥與補給品可滿足8架飛行艇作戰兩周的需求。1940年10月29日鞦津洲在川崎神戶船廠開工建造,1941年4月25日下水,1942年4月29日竣工服役。
鞦津洲號水上飛行艇母艦主要性能參數:
標準排水量:4650噸。公試排水量:5000噸。艦體全長:114.8米。最大艦寬:15.8米。平均吃水深度:5.4米。動力裝置:艦本式22號10型十缸柴油機4颱。輸齣功率:8000馬力,雙軸推進。航速:19節。燃料搭載量:重油455噸,補給用航空輕質燃油689噸。續航距離:8000海裏/14節。武器裝備:雙聯裝40倍徑127毫米高射炮2座,25毫米機炮若乾。搭載艦載機:大型飛艇1架(停泊時)。乘員:545人。
鞦津洲竣工服役時,堪稱其鮮明特點的除瞭後方甲闆搭載飛行艇時的雄姿和艦艉高高聳立、設立瞭無綫電桅的總高度達30米的吊車外,還有一個就是極其獨特的艦體塗裝:艦艏、艦艉兩處是僞裝的浪花(這樣即使是在停泊時好像也在開動,用於迷惑敵軍在射齣魚雷時給齣錯誤提前量),夾雜一些斜紋等等,這是其首任艦長黛治夫大佐想齣來的主意。第一次所羅門海戰之後鞦津洲停靠拉包爾,與黛艦長相熟的第八艦隊參謀長大西新藏少將不無嘲諷地說:“這好像是濃妝艷抹一樣。”黛艦長迴答說:“本艦沒有攻擊力,隻好像昆蟲那樣弄點保護色啦。”
如果鞦津洲的服役時間能夠提前數月,很可能為日本海軍使用大艇偵察珍珠港美軍艦隊動嚮從而為中途島行動提供更好的情報保障做齣貢獻,但中途島攻擊計劃製定的時候鞦津洲還未服役,而另一艘飛行艇母艦神威則基本隻能為飛行艇所在港口運送補給物資。日本海軍隻得計劃讓飛行艇在偵察夏威夷完畢後停靠在海中無人沙洲——弗倫奇弗裏蓋特沙洲,由潛艇事前將航空燃油運去該沙洲供其補給,結果美軍突然將艦艇和水上飛機派遣至該沙洲附近,導緻日軍的飛行艇遠距空中偵察企圖流産。而派遣潛艇部隊實施前齣偵察最終也失敗瞭(領先一招的美航母艦隊通過之後,日軍潛艇纔抵達並布設偵察封鎖綫)。由於飛行艇在中途島戰役前都在為將要流産的空中偵察行動做準備,5月終於來到拉包爾前綫的鞦津洲沒有飛行艇可以搭載,隻是執行一些運輸任務,同時使用與飛行艇等重的模型進行吊裝、搭載試驗。6月中途島戰役結束,8月瓜島戰役爆發後,飛行艇部隊和鞦津洲都有大量任務需要執行,後者在所羅門群島到處活動,運輸並補給物資、為飛行員提供休憩場所,頗受前綫官兵歡迎。
黛艦長實在是個腦筋靈活的人,又發明瞭所謂的“鞦津洲流戰鬥航海術”,即在停泊中遭遇空襲時,先將錨拋下,然後啓動航行至離錨鏈入水點150米處,當敵機襲來時全力加速,艦體在錨鏈牽製下急速轉嚮,使得敵機投下的炸彈因此失的。鞦津洲在前綫除瞭為飛行艇提供補給外,還從事飛行艇基地設立、魚雷艇運輸等各種工作,一直活躍至1944年2月。美軍大舉空襲特魯剋時,鞦津洲被擊中3枚炸彈,艦體大破,艦艉吊車被炸毀,隻得返迴本土維修,結束時已成為一艘工作艦。原吊車支柱部位加裝瞭三聯裝機炮,艦橋的兩側、頂端以及煙囪後麵也都加裝瞭機炮,前桅上安裝瞭21號電探;原飛行艇甲闆上設置瞭3組搬運導軌,可放置5艘魚雷艇或大發登陸艇。9月,鞦津洲執行運輸任務前往菲律賓,24日在科龍灣被美軍TF38艦載機群捕捉,一枚炸彈引爆瞭其航空燃油庫,瞬間引發大爆炸,鞦津洲沉沒,具體位置在北緯11度59分、東經120度02分海域,陣亡官兵84人,1944年11月10日被除籍。
鞦津洲本有一艘姊妹艦,即丸四計劃第303號艦,預定艦名為“韆早”。但該艦1942年7月25日同樣在神戶川崎船廠開工後,由於戰局影響很快停建並解體。改丸五計劃中列入的3艘鞦津洲後繼艦也都隻停留於紙麵。
……
前言/序言
20世紀初,人類社會在西方工業文明的強力拉動下飛速發展。這一時期對於曾經輝煌的東方古國——中國來說,是屈辱而悲慘的黑暗年代。不到十年之前清政府還擁有一支頗為宏偉、以鐵甲巨艦為支柱的北洋海軍,卻因在甲午戰爭中被迅猛崛起的日本帝國海軍擊敗而走嚮瞭覆亡。而日本由此進入瞭工業大發展、社會各方麵之進步均大為提速的輝煌年代,日本國內上至權貴下至平民,均對未來充滿美麗的憧憬與信心,決心付齣一切努力建立嶄新的東亞霸權帝國。
與依靠信息技術變革的21世紀不同,20世紀初的世界是依靠鋼鐵、能源、交通等工業技術變革而推動文明快速進步的,且進步的腳步在百餘年前顯得尤為迅捷,更加讓人眼花繚亂,看似先進前衛的事物往往眨眼功夫就已經過時瞭。以海軍軍艦為例,1894年中國的北洋海軍雖然覆滅瞭,但其絕對主力——兩艘定遠級鐵甲艦卻並沒有失敗,在大東溝海戰中抵擋住瞭日本海軍聯閤艦隊的所有瘋狂炮擊。如果清政府認清形勢,事先為北洋海軍添置更多鐵甲艦或者為已有軍艦添置更多威力強、射速快的火炮,決定中日兩國國運的甲午戰爭很可能會是另一種結局。然而,在甲午戰爭打響之前,英國便誕生瞭君權級戰列艦,開創瞭前無畏戰艦時代,僅僅九年之後日俄戰爭便宣告爆發,已經被編入日本海軍的鎮遠號鐵甲艦(姊妹艦定遠號則被日本人拆得七零八落)在此時已經不能充當作戰主力,對馬海戰時東鄉平八郎麾下聯閤艦隊中戰列艦的主力是三笠、敷島、富士、朝日這四艘戰列艦(原本是六艘,即“六六艦隊”擴軍計劃中規定的六艘主力戰列艦,但八島、初瀨兩艦在圍睏旅順港時被俄軍水雷炸沉)。對馬海戰的結果,憑藉著本方戰列艦隊更猛的火力、更好的防護——這些優點是由日軍四艘主力戰列艦相對於俄軍四艘主力艦博羅季諾級戰列艦擁有更大的噸位帶來的,當然也有采用瞭威力凶猛的下瀨火藥等新技術武器的因素——日本海軍最終取得瞭史上極少見的輝煌勝利,俄海軍羅傑斯特溫斯基艦隊近乎全滅,而日本海軍聯閤艦隊未損哪怕一艘較大噸位軍艦。
日俄戰爭使日本之國力進一步騰飛,這對其後數十年東亞乃至世界的曆史演變都有著深遠的影響,而對馬海戰對於世界海軍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同樣無法忽視。英國迅速於戰後的1906年建成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無畏級戰列艦,於是誕生僅僅十餘年時間的前無畏級戰艦在剛剛經曆堪稱輝煌的對馬海戰後竟然又迅速過時瞭,大批的鋼鐵巨獸隻好退居二綫。又過瞭僅僅十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1916年,均以無畏型戰列艦、巡洋艦為主力的英國和德國的龐大艦隊集群終於在日德蘭海戰中進行瞭一次不算完美順暢的鐵血交鋒——當時全世界沒有任何人能想到,這便是世界海戰史上大戰列艦隊會戰之絕唱!對馬海戰毫無疑問對日本海軍此後數十年的發展曆程也有巨大影響——甚至可以說是主宰性的影響。首先,日本海軍徹底成瞭“大戰列艦隊在決戰中取得製海權乃戰爭勝利之本”這一思想的忠實信徒。其所設想的下一次戰爭中的首要任務目標,仍然是取得戰列艦隊會戰之勝利,從而奪取廣泛海域內必要的製海權,使日本帝國在戰爭中處於不敗之地。其次,日本海軍從此篤信“精強”主義。這又可以從兩個方麵來理解:一方麵,“精”是認為己方艦隊在整體規模上落後於敵方艦隊並不等同於弱勢,隻要戰列艦隊中最強的主力戰艦在噸位、火力、防護等指標上領先於敵軍艦隊中的最強軍艦,則依靠主力戰艦對戰取得勝利就能得到海戰最終的全麵勝利,如同對馬海戰的情況;另一方麵,日本海軍又非常迷信新式武器的“強”,如對馬海戰前日軍通過無綫電報機掌握俄軍艦隊動嚮,迫使其在不利狀況下投入交戰,而日軍威力強大的下瀨火藥又明顯壓倒俄軍的雙基火藥,這都是日本海軍多年潛心追蹤並引入最新科技的成果。最後,日本海軍在甲午與日俄兩場戰爭的開始階段都以不宣而戰的偷襲行動先嚮對手打一悶棍,作為後續戰事順利展開之鋪墊,而此種卑劣行徑竟得到瞭歐美國傢的拍手叫好。日本海軍於是從戰略、戰術層麵上均喪失瞭對戰爭道義的顧忌,大力發展靈活、隱蔽、快捷的突擊性海戰兵器,試圖在下一次戰爭開局階段照方抓藥。
1910年3月,日本首次以自身工業實力建造的戰列艦——薩摩型首艦在橫須賀海軍工廠竣工下水,其噸位竟創造瞭當時的世界紀錄,超過瞭英國無畏級,然而其整體設計理念與戰鬥力指標卻完全不能與無畏級比肩。1912年日本又建造河內型,嚮無畏級學習,主炮口徑得到統一,然而兩舷炮位的設置方式(造成所有火炮不能同時嚮同方嚮開火)、火炮身管長度的不同(造成同時開火時射程有差異等),使其仍然與真正的世界頂級戰艦存在差距。日本為彌補差距需要付齣巨大代價,於是在1913年再次斥巨資嚮英國購買戰列巡洋艦金剛號(稱之為超無畏級),認真學習模仿,自建其後續艦比睿、榛名、霧島。這“四大金剛”不但成為日本海軍新一代的強大主力戰艦,傲然於東洋之上,且證明瞭日本自身造艦實力也已接近世界一流水準,為長門型乃至大和型戰艦的誕生打下瞭堅實基礎。金剛型的建造還在進行中,歐洲於1914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前還屬於空中冒險傢們手中玩具的螺鏇槳動力飛機突然之間成瞭殺人兵器,並以令人目不暇接的速度更新升級。戰前某些最為大膽的飛行員甚至已經嘗試駕駛過非常原始的多翼飛機,在鋪設瞭木製臨時性平颱的軍艦上起飛和降落。1910年11月14日,美國飛行員尤金?埃利(EugeneEly)駕駛一架50馬力的寇蒂斯雙翼機由伯明翰號輕巡洋艦(USSBirmingham)的臨時平颱上起飛,1911年1月18日又在賓夕法尼亞號巡洋艦(USSPennsylvania)上大約36米長的傾斜木製平颱上安全降落,轟動世界。然而在當時,如此壯舉並不被認為具備實質軍事意義——在軍艦上鋪設起降平颱既麻煩又使得其艦炮無法使用,而在全世界海軍官兵的頭腦中,“大艦巨炮”主義是根深蒂固的,為瞭起降飛機而讓軍艦喪失開炮的能力當然是不可接受的。飛機轉而通過經改造的普通民用船隻上艦(民用船舶上層建築較為平坦,而軍艦上高聳的艦橋和笨重的炮塔是對飛機上艦的天然阻礙),同時采用執行任務完畢返迴時先降落在水中然後由吊車迴收的方式上艦(因飛機降落時所需甲闆長度要大於起飛時所需,這樣雖然也很麻煩,卻可以大大縮短飛行甲闆長度),這被認為是最閤理的方式。
一戰前歐洲的緊張局勢促使海軍頭號強國——大英帝國成為海軍航空兵發展的先鋒。1912年末皇傢海軍首先在競技神號巡洋艦(HMSHermes,這個名字後來多次被皇傢海軍使用)上進行瞭飛機起飛試驗。1914年7月,即戰爭爆發前,英國組建瞭獨立的皇傢海軍航空隊,改造多艘商船成為水上飛機母艦,並利用搭載的飛機進行瞭一些小規模的襲擊作戰,如襲擊位於德國境內的齊柏林飛艇基地。排水量7020噸、搭載10架水上飛機的皇傢方舟號(HMSArkRoyal,這個名字同樣被重復使用)成為世界上第一艘正式建成而非改造得到的水上飛機母艦,並被投入地中海戰事中。1916年日德蘭海戰的結果雖然是德國公海艦隊從此不敢齣港,但從戰術層麵上說英國皇傢海軍的損失要大得多,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即是敵情偵察不力(水上飛機母艦恩加丁號放齣的單單一架偵察機沒能發揮作用)。依靠軍艦搭載飛機(軍艦的航速要快於商船,能夠跟上艦隊的航行)實施偵察的想法開始受到重視,於是1917年誕生瞭世界上第一艘“形似航母”——還在建造過程中的暴怒號戰列巡洋艦(HMSFurious)被去掉前甲闆上的炮塔,變成瞭一艘前半部分是起降甲闆,後半部分仍然有艦橋和火炮的混血艦。但是,這樣的設計造成飛機的艦上降落過程更加危險,直接導緻有飛行員犧牲。由此英國人産生瞭“全直通式飛行甲闆”的想法,1917年末誕生瞭百眼巨人號航母(HMSArgus,由羅索伯爵號郵輪改造而來),能夠搭載20架索普威思杜鵑式魚雷攻擊機——這是世界上第一種魚雷攻擊機。通過搭載戰機攜帶威力強大的魚雷武器,錶明百眼巨人號作為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因其首創的全直通式甲闆),已經準備要正式參與到海戰當中,依靠空中力量擊沉敵軍戰艦瞭。但不久之後的1918年末,第一次世界大戰就結束瞭,航母的發展腳步立刻緩慢下來。1918年初,世界上第一艘按照一直延續到今日的航母標準(船體本身為軍用艦船構造,上層擁有全直通式甲闆,保證飛機起降暢通安全)開工建造的航母——競技神號齣現在瞭英國的船颱上。但是也因戰爭結束,該艦推遲至1923年纔最終建成。此時英國人發現,有兩個國傢已經在海軍航空兵領域追趕上來瞭。一個是首創飛機在艦船上起降,卻在此之後進展緩慢的美國;另一個,則是東方的日本。
日本航空母艦全史(精裝)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日本航空母艦全史(精裝)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